山西省2020届5月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西省2020届5月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20届5月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准考证号 _秘密启用前 试题类型:A文科综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占卜是商代统治者通过贞人(专职占卜的人)借上天以神化王权的一种手段。从已发现的卜辞来看,商代前期占卜的范围非常广泛,多为贞人解释和发布;但后期
2、的范围却大为缩小,多为商王行止的记录。这反映出A.商代后期政局更加稳定 B.商王的权力在不断增强C.宗教祭祀活动逐渐减少 D.神权与王权正走向分离25.先秦时期,粮食加工方式非常简单,人们多以粒食为主,且多为两餐制。秦汉时期,人们由两餐制逐渐向三餐制过渡,且随着石磨的广泛应用,磨制面粉越来越容易,面食的品种也更加丰富。由此可知,秦汉时期A.农作物的种类大大增加 B.生产工具出现根本变革C.农业发展推动饮食变迁 D.民众温饱问题得以解决26.宋代私人设书院讲学之风盛行,书院最多时达300多所,成为文人思想传承与交流的主要阵地,自由论辩的氛围空前浓厚。书院的大量出现A.确立了两宋重文轻武的格局 B
3、.导致文人脱离现实崇尚空谈C.说明宋代官学发展严重滞后 D.推动了宋代理性精神的发展27.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市镇的分布十分密集,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五里,东至王江泾镇六里,北至平望镇十五里,西南至新城镇三十里,至濮院镇五十里,西至震泽镇三十里,至南浔镇五十里。这些密集的市镇网络A.体现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B.表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C.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D.阻碍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28.下表是关于1844- -1847年五个通商口岸贸易的货值统计表(单位:万元)。据此可知当时A.上海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B.广州的对外贸易地位没落C.自然经济对洋货强烈抵制 D.中国的贸易逆差现象
4、严重29.下表是甲午战后出现的兴办各类教育的主张。这些主张A.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 B.表明立宪成为国人共识C.推动了维新思潮的兴起 D.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30.1936年9月17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认为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及其军队有转向抗8运动的可能,改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为民主共和国。这一决议A.顺应了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 B.缓和了国共对峙的紧张局势C.改变了苏维埃政权的性质 D.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发生31.十-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国企经营权层面改革的文件,意在使国企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经济实体。这些文件
5、的颁布A.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为企业进人市场奠定初步基础C.彻底改变了政企不分的弊端 D.动摇了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32.罗马法学家弗罗丁斯认为,奴隶制是违反自然法的,因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根据万民法,一个人可以成为另一人的财产。这说明罗马法A.遭到了罗马法学家的普遍质疑 B.严重违背了自然法的基本理念C.推动了奴隶制度逐渐走向繁荣 D.将自由民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33. 1710年到1795年的英国,资本主义大农场经营方式的采用农机的推广,使得农村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牲畜的科学培育和饲养,使羊的平均重量从每只28磅增加到80磅,牛的平均重量从每头370磅增加到800磅。这反映出
6、18世纪的英国A.农业与工业发展相得益彰 B.农业发展取决于圈地运动C.农村实现了机械化的生产 D.科学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34.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在1856年致恩格斯的- -封信中强调指出:“德国的全部问题将取决于是否有可能由某种再版的农民战争来支持无产阶级革命。如果那样就太好了。”马克思意在A.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理论 B.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教训C.肯定农民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D.强调工农革命有利于德国统一35.20世纪末,面对亚洲的金融危机,亚太经合组织表现平庸,部分成员国对亚太经合组织的期望值明显降低,转而寻求加强本地域的经济合作,纷纷组建次区域的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
7、。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阻力重重 B.亚太经合组织趋于瓦解C.区域经济合作遭抵制 D.亚太贸易实现了自由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在1689年之后约 150年的时间内,除安妮女王统治的12年外,英国国王一直由一位同时担任他国国王的欧洲人担任。为了保护国王在欧洲的属地,与欧洲国家结盟成为英国外交的首要特征。虽然结盟外交受到国王的影响,然而介入欧洲事务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因素使然。在重商主义指导下,在海外殖民掠夺并获取商业特
8、权成为18世纪特别重要的内容,在这种竞争中,强大的法国越来越成为英国最主要的对手。英法七年战争中,英国于1756年通过威斯敏斯特协定与普鲁士建立盟约关系,由普鲁士牵制法国,使英国取得最终胜利。英国一方面重新确立了欧洲大陆的均势格局,另一方面在与法国争夺殖民与商业利益方面获得完全的胜利。这使得英国从早先孤立于欧洲的一个边缘国家变为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摘编自刘明周18世纪英国的结盟外交材料二 清代外交公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王朝的外交理念。清朝对待亚洲各国的公文,一般使用“谕”与“敕谕”,充分表现出宗主国与藩属国的上对下的等级关系。康熙年间中俄双方定例,“中国行俄罗斯之公文,用理藩院的印信,咨(
9、地位相当的高级官署间相互行文时使用的平行公文文种)行俄罗斯萨那特(“萨那特”意思为理事)衙门;俄罗斯行中国之公文,用萨那特衙门及托博勒城守尉印信,咨行中国理藩院衙门。”理藩院与萨那特街门两个机构在职位、品级上都是对等的。1689 年,清政府与俄国公使费要多罗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朝在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大获全胜后与俄国人签订的平等条约。1793 年,英国政府正式派出以乔治.马戛尔尼为正使的使团访华进贡,乾隆皇帝在遣回来使时,写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一封敕谕,以“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开头。-摘编自陈静论清代外交关系变化在对外文书文种上的体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实行结盟外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2020 月高三 第二次 模拟考试 文科 综合 历史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