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doc
《河北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根据(保定市二模、石家庄市下学期第二次模拟、邯郸市二模、张家口市一模、唐山市一模、衡水中学第一次模拟、衡水中学第十次调研、衡水中学第九次调研、保定市一模、邯郸市一模、石家庄二中4月模拟)语文试卷汇编而成保定市二模(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动力是改革,而不是资本。要在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矛盾下开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片蓝海,然而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照搬传统工业化老路,简单把乡村变城市,把农民变工人,引发了许多问题。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2、,不仅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也为走出一条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城镇化面对的客体主要是7亿农民、200多万个自然村。国家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和城镇化战略有机结合,实际上就是要立足乡土社会内生的多样性来加强生态建设,在城乡统筹中推进城镇化。如果能够把投资重点转到“人的城镇化”而不是维持过剩的城市产业,通过生态恢复和乡土社会重建来改善地方治理,农民就不至于背井离乡,农村也能增强吸引力。这种城乡一体化当是未来方向。客观上看,城镇化确实有利于化解产业资本过度集中的城市形成的生产过剩压力。一方面,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9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五通(电、水、路、电话、网络),给中小投资者和城乡劳
3、动者提供“搭便车”的机会,为内需型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中国有约3000个县级单位坐落在县级中心镇,还有约2万个建制镇,只需选择部分中心镇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建设投资重点,就足以打造城市之外的第二“资本池”,还可巩固农村作为传统“劳动力池”的作用。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但并不意味着就得继续以产业促进城镇化,更不能延续单纯追求GDP时期的亲资本政策。某种程度上,利益结构固化使我们对化解产能过剩的关注超过了对城镇化自身规律的考量,这是深化改革的障碍。近代城市化本源于工业化阶段产业资本集中所催生的劳动力规模化需要,工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等内在特性,决定了产业集群要和城市带
4、叠加在一起。而农村本来“十里不通风”,农业本身是个自然过程,因此,强行把农村和农业拽入工业化车道,国际社会公认的教训就是“双重负外部性”:环境污染和不安全食品等自然界对产业集中的大城市的反抗,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其害。事实上,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变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产业资本过剩。中国在未来数十年将更加受制于资源高度短缺、环境日趋恶化,尤其要注意汲取其他国家的重大教训。以巴西、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之路,其特征是“空间平移,集中贫困”,各地农村贫困人口移入大城市,造成贫民窟中的黄赌毒泛滥。比如巴西,虽然实现了80%以上的城市化率,但大多数是在贫民窟中受黑社会控制,危害极大。因此,给农民
5、以平等待遇,绝非简单看城市增加多少人口。国家更不能任由短视的城市资本下乡去占领作为中国历次危机软着陆载体的农村。要在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矛盾下开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给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政策原则:按城乡统筹原则给农民以平等待遇,以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城乡居民在城镇创业,更加强调乡村可持续发展,把提高农民组织化作为改善地方治理的基础等。请牢记,改革,而不是资本,才是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动力。(摘编自温铁军的城镇化不是产业化,人民日报2014年1月20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应立足于将村镇人口转化为城市
6、人口。B.城乡一体化要面对7亿农民、200 多万个自然村,因此基建投资重点是村镇。C.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为内需型发展打下基础,给投资者和劳动者带来了便利。D.环境污染和不安全食品问题是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变的基本原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首尾呼应,突出了中心论点即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动力是改革,而不是资本。B.第五段先承接上文,肯定了城镇化的作用,然后指出应避免的问题以引出下文。C.第六段和第七段通过列举中国和巴西、印度两国的例子说明传统城镇化的危害。D.文章开篇明义,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最后再次申明主旨,收束全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
7、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在未来数十年,中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城镇化战略更要重视生态文明理念,强调可持续性发展。B.因为农村是中国历次危机软着陆的载体,所以它有可能成为城市之外的第二“资本池”和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池”。C.城镇化不是产业化。面对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的矛盾,城镇化建设要深化改革,以人为本,避免短视的城市资本占领农村。D.新型城镇化战略应走城乡融合的道路,依据城乡统筹原则给农民以平等待遇,比如打破户籍壁垒,实现“人的城镇化”。1C(3分)A“新型城镇化,应立足于将村镇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错误,原文是“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照搬传统工业化老路,简单把乡村变城市,
8、把农民变工人,引发了许多问题”;B“基建投资重点是村镇”错误,基建投资重点是部分中心镇;D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变的基本原因是“产业资本过剩”。2C(3分)没有举中国的例子,只提到中国面临困难,要汲取教训。3B(3分)因果不当;“有可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池”也不对,农村本来就是传统“劳动力池”,原文说加强投资可以巩固“劳动力池”作用。石家庄市下学期第二次模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些年,“水墨热”正成为一种惹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不久前,“回顾40年来中国画发展变革的大展”以两个思路进行梳理,分“新水墨”与“新中国画”两大板块展出,引起学界
9、关注。传统的中国画,包括水墨与丹青。中晚唐以来,水墨画日渐成为主流,几乎成了传统中国画的代称。但丹青同样是值得发扬的传统,把它纳入水墨,则名不正而言不顺。在古代,中国画就叫“画”。近代有了来自西方的“西画”,才有了“中国画”之称。有人说,“水墨画”是画种称谓,“中国画”是文化称谓,确有一定道理。20世纪以来,东方国家面临西学东渐,既接受了来自西方的绘画,使之本土化;又继续发展传统绘画,使之现代化。遍观近代东方美术史,各国走向现代的传统绘画,名称大体接近,如“中国画”“日本画”“朝鲜画”。之所以把实现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绘画如此命名,是重视了民族性与民族身份,强调了现代化进程中坚守艺术的民族根脉,在
10、欧风美雨中体现其文化自信。按材料为中国画更名,有两种动因:一是改造中国画,大胆吸收西画的造型手段和色彩观念,如1953年院校中以“彩墨画”取代“中国画”之称;二是便于对外交流,使中国画走出去,如1988年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北京国际水墨画展”与研讨会。采用西方通用的方式命名,使中国画与油画、水彩画匹配;把中国画叫“水墨画”,既是对话交流的策略,也有益于从媒材的角度吸取外来经验。在举办国际活动中使用“水墨画”之称,并不等于把“中国画”正式改名为“水墨画”。这是因为,“中国画”之称出现的历史背景表明,它是蕴藏了中国艺术特色又承载着民族文脉的绘画艺术。民族文脉是在传承发展中积淀的稳定因素,具有超越时
11、空的恒定性。中国画无疑要与时俱进,但与时俱进而不为其他外来画种取代,恰恰表现为民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民族价值观念的民族文脉。那些丢掉了民族文脉的创新艺术,可能是好的外国画,但不是好的中国绘画,也不适于叫做“中国画”。新中国成立之后,提出了“新国画”的概念,推出了一批面貌全新的中国画,贴近新时代,讴歌新事物,已成为现代中国画的重要部分。也许“新中国画”的名称渊源于此,至于“新水墨”则出现于改革开放以后。被称为“新水墨”的作品,包括了抽象水墨、表现水墨、实验水墨等多种样貌,有些已经在发展中培民族之根、铸中国之魂,成为中国画扩大的版图。观察中国画与“新水墨”的关系,可以发现二者在交融互渗中此消彼长
12、。中国画在守正中延展,领域在缓慢扩大;新水墨画越来越多地摆脱西方的影响,在突破中回归。两者看似简单的名称之异,却连带着艺术观念乃至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的建构。如果能够在把控大势的情况下保持中国画论者与新水墨画论者之间的张力,当有利于民族艺术的现代发展,在世界格局中复兴伟大的民族文化,丰富人类的视觉体验,为人类的精神归依做出贡献。(摘编自薛永年称“中国画”还是叫“水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的中国画包括水墨与丹青,水墨画后来成为主流,就成了传统中国画的代称。B.东方各国将其绘画命名为与“中国画”大体接近的名称,这体现了他们的文化自信。C.“中国画”可看作一
13、种文化称谓,它对应“西画”而出现,彰显者民族性与民族身份。D.中国画与“新水墨”的交融互渗,构建了我国的艺术观念和新时代的中国美术理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论述既结合历史又着眼现代,目的是强调文化自信和民族文脉的重要性。B.文章由文化现象引入,分析了中国画名称演变的历史渊源和原因,思路清晰。 C.第段列举两个为中国画更名的实例,是为了说明为何会按材料为中国画更 名。D.第段通过比较论述了中国画与“新水墨”的关系,指出了二者交融互渗的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方国家把西来的绘画本土化,把传统绘画现代化,这样做与其要在现代化
14、进程中坚守艺术的民族根脉有着密切关系。B.为了通过对话交流从媒材角度吸取外国经验,并使中国画走出去,中国画研究院曾采用西方通用的方式为中国画命名。C.如果中国人创作的绘画作品缺少了民族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和价值观念,它可能是好的“外国画,但不宜叫“中国画”。D.“新中国画”之名大概源于“新国画”,“新国画”指新中国成立后一批贴近新时代、讴歌新事物的面貌全新之画作。1.C【解析】A项错在“成了传统中国画的代称”,原文在“成了传统中国画的代称”前面有“几乎”的限定。B项“这体现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于文无据;D项无中生有,它们并没有构建我国的艺术观念和新时代的中国美术理论。原文说的是“连带着艺术观念乃
15、至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的建构”,“连带着”说明它们只是有连带关系。2.A【解析】目的不是“强调文化自信和民族文脉的重要性”,而是梳理两个名称的由来和关系。3.B【解析】错在“为了通过对话交流从媒材角度吸取外国经验”。“对话交流”与“从媒材角度吸取外国经验”是并列的两个目的,前者不是实现后者的手段。邯郸市二模(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人类文学艺术的宝库里,喜剧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俄国思想家巴赫金就说过:“一切真正伟大的东西,都应包含有笑的因素。”当前,喜剧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形态。电视娱乐化浪潮此起彼伏,不少电视栏目以“快乐”“欢乐”“喜剧
16、”冠名,综艺娱乐节目成为全国各大卫视比拼实力的主战场。喜剧电影日趋繁荣,近年更有电视、电影联姻诞生的“综艺喜剧电影”。在戏剧演出市场,喜剧颇受观众青睐。此外,各地方言喜剧市场红火、风格各异的喜剧脱口秀的流行、喜剧小品的持续实践与探索,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喜剧艺术奏响了这个时代的喜剧大合唱。不过,当下的喜剧发展也是问题丛生。各种搞笑、逗乐、嬉闹,都被视为喜剧,将喜剧等同于娱乐,喜剧成了一个容纳所有娱乐形式的大箩筐,搞笑的东西都往里装。当今时代,喜剧的处境非常尴尬,有些所谓“喜剧”,实际是闹剧而已,甚至为了逗乐而陷入低俗愚乐。喜剧被扭曲、被矮化,喜剧因戴上了名缰利锁而失魂。何谓喜剧之魂?乐观自信、
17、理性超脱、自由狂欢的喜剧精神乃是喜剧之魂。伟大的喜剧艺术作品一定是喜剧精神高扬的作品。以戏剧为例。中外戏剧史上,真正优秀的戏剧作品,要么悲剧精神强烈,要么喜剧精神鲜明。而优秀的正剧也并非悲喜调和、不悲不喜,而是悲喜交融、有喜有悲。而当代不少所谓的“喜剧”作品,则多是不喜不悲、平淡寡味的平庸之作。数年前,哲学家俞吾金曾断言,一个“以喜剧美学为主导性审美原则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当今时代,人们需要通过喜剧的笑声来稀释沉重、抵抗孤独、化解焦虑。喜剧是嘲讽愚陋、抨击邪恶、褒美贬丑、祛邪扶正的艺术。喜剧就是以理性的精神、敏锐的眼光、智慧的头脑、批判的视角审视纷繁复杂的现实人生,让人对自己的存在及其周围的
18、环境保持清醒的认识,能够以“轻松、幽默和爽朗”的乐观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一部喜剧艺术史证明,那些贴近现实人生、传达民众心声、针砭时弊、鞭挞邪恶、追求真理、维护正义、充分高扬起喜剧精神的作品,是老百姓乐于接受的。可是,多年来,已经很难看到这种精心构思、发人深思的喜剧作品了。有追求轻松效果、浅薄庸俗的滑稽笑剧,却缺少从心灵深处汲取的智慧;有对历史的随意篡改和戏说,却失去了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力和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勇气;有“巨无霸”式的大制作,却没有灵魂的大震撼。当代的喜剧精神内涵容易被一种肤浅的现世观念和欲望的快乐原则所取代。如果将喜剧等同于平庸浅薄的逗乐、搞笑,那将是喜剧的矮化和异化,是喜剧的悲剧
19、。真正的喜剧是理性和智慧的产物。果戈理曾指出,真正喜剧的笑,“不是那种由轻松的效果、浅薄的俏皮话和滑稽的双关语引起的笑,也不是那种让社会上的俗众开心的笑而是那种像通了电流一样,使人精神焕发的笑,它是情不自禁、毫无拘束、突然间直接从被智慧的强烈闪光触动的心灵里爆发出来的,是由平静的愉悦产生的,只有具备很高的智慧才会发出这种笑”。当代民众所热爱的喜剧正是那种贴近民间、直面现实、嘲讽邪恶与丑陋、维护真理与正义的喜剧。只有这样的喜剧才会是出自智慧的心灵,并能产生犀利的嘲笑和沉思的微笑。(摘编自胡德才平庸浅薄的逗乐是“喜剧”的悲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国各大卫视的
20、综艺娱乐节目都以“快乐”“喜剧”等冠名,进行着实力的大比拼。B.剧作家过度追求名利,视各种搞笑、逗乐、嬉闹为喜剧,使喜剧陷入了低俗愚乐。C.使人对自己、对环境保持清醒认识并能乐观地面对生活考验,是喜剧应有的功能。D.真正的喜剧不追求轻松和滑稽,而应针砭时弊、鞭挞邪恶、追求真理、维护正义。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层层深入地论证了平庸浅薄的逗乐是“喜剧”的悲剧。B.文章第二段陈述电视娱乐化现象,深刻地揭示了当今喜剧文化被严重扭曲的现状。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举例和对比的论证方法,指出喜剧艺术作品应当高扬喜剧精神。D.文章引果戈理的话解释何为真正
21、喜剧的笑,表明真正的喜剧是理性和智慧的产物。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喜剧文化作为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形态,促使综艺喜剧电影、各地方言喜剧等喜剧艺术共同奏响了这个时代的喜剧大合唱。B.人们看喜剧多是要稀释沉重、抵抗孤独、化解焦虑,但喜剧不能止于逗乐,还须嘲讽愚陋、抨击邪恶、褒美贬丑、祛邪扶正。C.若缺乏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力和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勇气,即使巨无霸式的喜剧大制作,也会因没有灵魂而无法被广大观众认可。D.只有高扬起喜剧精神,不让其内涵被肤浅的现世观念和欲望的快乐原则所取代,喜剧才能产生一种可以令观众精神焕发的笑。1.答案:C解析:A项,“各大卫视的综艺娱乐节目都以快
22、乐喜剧等冠名”错,是不少电视栏目以“快乐”“欢乐”“喜剧”冠名,而非所有的综艺节目都这样。B项,“剧作家”范围缩小,喜剧陷入低俗愚乐,不只是剧作家的事。D项,“不追求轻松和滑稽”错,是不能一味追求轻松,不能追求浅薄庸俗的滑稽。2.答案:B解析:文章第二段确实陈述了电视娱乐化现象,但是论证的是喜剧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形态。当今喜剧文化被严重扭曲,是在后文指出来的。3.答案:A解析:“促使”表示的前后关系不成立;另外,是“日益成为”,而非已经“作为”。张家口市一模(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发展和深度应用。数据已经成为生产经
23、营活动必不可少的新生产要素。如何促进数据要素有效参与价值创造和分配是信息时代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数据之所以能创造价值,一方面是因为它能提高经济运行体系中原有要素的价值转化效率,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是因为数据本身就能产生新的价值。比如,数字经济的发展及业态创新本质上就是基于数据信息的价值创造。但数据创造价值的功能并不能直接实现。数据要素也不能直接参与价值分配,而是要经过数据创造、加工并传输给数据要素使用者后,才能创造价值、参与价值分配。由此可见,在信息时代,能否掌握数据资源并将其有效转化为生产要素,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竟争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业体系最完
24、备、制造业规模最大、信息化基础设施领先的国家,每年创造出巨量的数据资源,是名副其实的数据资源大国。一些国际数据公司和数据存储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到2025年.全球将有近30%的新增数据资源来自中国。我国也是数据利用强国。2018年底,我国有10家企业名列全球互联网上市公司30强榜单,在信息产业部分领城实现着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转变。也应认识到,虽然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但数据要素在创造价值并参与价值分配方面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和技术短板。比如,数据资源开放程度有限,大量数据资源处于“休眠”状态;信息产业和数据应用部分环节、领城还存在被“卡脖子”风险;数据应用不,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2020 届高三下 学期 语文试卷 精选 汇编 论述 文本 阅读 专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