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西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专题根据(南昌市第二次模拟、宜春市5月模拟、临川一中5月模拟、南昌二中5月模拟、红色七校5月第二次联考、赣州市5月高三适应性考试、上饶市三模、赣州市(抚州、吉安)十六县(市)期中联考、九江市十校第二次联考、南昌市一模、赣州市四校4月联考)语文试卷汇编而成南昌市第二次模拟(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丹溪翁者,婺之义乌人也,姓朱氏,讳震亨,字彦修,学人尊之曰丹溪翁。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为举子业。后闻许文懿公得朱朱子四传之学,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益闻道德性命之说,宏深粹密,遂为专门。一日,文懿谓曰:“吾卧病久,非精於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
2、艺於医乎?”翁以母病脾,於医亦粗习,及闻文懿之言,卽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於时,犹仕也。”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於医致力焉。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翁穷昼夜是习,旣而悟曰: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遂治装出游,求他师而叩之。乃渡浙河,走吴中,出宛陵,抵南徐,达建业,皆无所遇。及还武林,忽有以其郡罗氏告者。翁往谒焉,凡数往返,不与接。已而求见愈笃,罗乃进之,曰:“子非朱彦修乎?”时翁已有医名,罗故知之。翁旣得见,遂北面再拜以谒,受其所敎。罗且曰:“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
3、臆。居无何,尽得其学以归。乡之诸医,闻翁言,即大惊而笑且排。独文懿喜曰:“吾疾其遂疗矣乎!”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余十年。翁以其法治之,良验。于是诸医之笑且排者,始皆心服口誉。翁之医益闻,四方以病来迎者,遂辐辏于道,翁咸往赴之。其遇病施治,不胶于古方,而所疗皆中。然于诸家方论,则靡所不通。他人靳靳守古,翁则操纵取舍而卒与古合。一时学人咸声随影附,翁教之忘疲。节选自九灵出房集丹溪翁传)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B.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荷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
4、经乎/C.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D.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荷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讳”指名讳,古时说话写文章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称;说及去世的尊长时,在名字前加“讳”,以表尊重。B.“经”为经学著作,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解释经文的书为“传”,二者合称“经传”。C.“举子业”指在科举时代为应考试而准备的学业,包括应试的诗文、学业、课业、文字等。D.辐,车轮的辐聚集到中心;辏,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辐辏”指人或物像车辐集中于
5、车毂一样聚集。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丹溪放弃科举,致力医学。他年轻时师从朱熹理学学说的正宗传人许文懿,后听命于师嘱,毁弃原先所学的科举学业,慨然从医。B.朱丹溪刻苦学医,敢于质疑。他夜以继日地学习当时盛行的方剂,当他发现古方不能治疗当时的疾病时,毅然决定外出拜师学艺。C.朱丹溪学医不畏艰辛,终有所成。他四处寻访名医,恩师罗先生指点他不要完全抛弃过去的学问,由此成为一代名医。D.朱丹溪医术高明,辩证施治。他的恩师得了四肢疾病,多年没医好,他学成回来后,把老师的病治好了;后来请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士
6、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於时,犹仕也。(5分)(2)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居无何,尽得其学以归。(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3分)C(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11.(3分)D(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辏,车轮的辐聚集到中心)12.(3分)C(“指点他不要完全抛弃过去的学问”错。原文中“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的意思是“全部抛弃你过去学习的内容,因为那不是正确的。”)13.(10分)(1)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达到众人的仁爱,即使在当世没有出仕,也像做官一样了。(得分点:“苟”“推及”
7、“物”“虽”仕”各1分)(2)丹溪翁听了他的讲述,疑问全都消散,没有一点儿聚积在心里。过了不长时间,就完全掌握了老师的学问返回家乡。(得分点:“涣焉*“无少”滞”“无何”“得”各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丹溪翁是婺州义乌县人,姓朱,名震亨,表字彦修,学习的人尊称他叫丹溪翁。他自幼爱好学习,每天能记千字。稍微长大,跟从辞官居乡的老先生学习经书,攻读科举考试的学业。后来听说许文懿公得到朱熹四传的学说,在八华山讲学,又前去拜他为师。逐渐知道道德性命的学说,广博深奥,专精严密,于是成为理学家。有一天,许文懿对他说:“我患病卧床已久,如果不是精通医学的人,就不能使我病愈。你是聪明非凡的人,大概肯从事医学技
8、艺吧?”丹溪翁因为母亲患脾病,对于医学也粗略学习过,等到听了许文懿的话,便感慨地说:“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达到众人的仁爱,即使在当世没有出仕,也像做官一样了。”于是全部毁弃原先所学的科举学业,专心在医学方面尽力。当时正盛行北宋陈师文、裴宗元等编定的和剂局方二百九十七方,丹溪翁日夜学习它,不久他醒悟说:“拿古方来治疗当今的疾病,它们的情况不能完全符合。如果要设立医学法度,确定治疗规范,符合医治准则,就必须依据素问、难经等各种医经!但是我们本乡的各位医生很少能够通晓素问、难经的。”于是整理行装外出游访,想寻求别的老师向他请教。丹溪翁渡过浙河,奔走吴县,穿越宛陵,到过南徐,最后抵达建业
9、,都没能遇到理想的师傅。等回到杭州,忽然有人把他同一郡的罗先生介绍给他。丹溪翁去拜见他,先后往返多次,罗知悌都不跟他见面。不久求见更加诚恳了,罗知悌才接见了他:“一见面就说你不就是朱彦修吗?其时丹溪翁的医术已有一定的名声,所以罗知悌知道他。丹溪翁受到接见之后,就面朝北变形在白纸历来正式拜罗为师,接受他的教诲。罗知悌说:“完全舍弃你原来学过的医术!因为他们不是正道的东西。”丹溪翁听了他的话,茅塞顿开,在心里也没有一点阻碍不通的问题了。过了不久,就全部掌握了他的学说而后回去了。乡里拘泥于陈师文、裴宗元的各位医生,听了丹溪翁的话,就大吃一惊并且讥笑、排斥他,只有许文懿高兴地说:“我的病大概就要痊愈了
10、吧!”许文懿患的是四肢疾患,医生医治无效大概十多年了,丹溪翁按自己的方法治疗他,取得良好的效验。由此嘲笑而又排斥丹溪翁的众医们,才都心服口服。几年之内,声望很快显扬了开来。丹溪翁的医术更加出名了。各地因病来请他的人,于是就从四面八方的路上络绎不绝的来到他家,丹溪翁全都应请,前往治病。他治的病人共有多少、疾病的情况怎样、用了什么良方、服了什么药而痊愈了,从古到今,灵验的是哪些人、是哪个县哪个乡里、病人的名字是什么,都能从见闻中得知,明明白白,可以记下。跟他学医的人都象回声一样紧随其后、象影子一样紧跟不离。丹溪翁教导他们勤奋不息,忘记疲倦。宜春市5月模拟(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
11、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王毛仲,本高丽人也。父游击将军职事求娄,犯事没官,生毛仲,因隶于玄宗。性识明悟,玄宗为临淄王,常伏事左右。玄宗在藩邸时,常接其豪俊者,或赐饮食财帛,以此尽归心焉。毛仲亦悟玄宗旨,待之甚谨,玄宗益怜其敏惠。及四年六月,中宗遇弑,韦后称制,今韦播、高嵩为羽林将军,令押千骑营,榜棰以取威。其营长葛福顺、陈玄礼等相与见玄宗诉冤,会玄宗已与刘幽求等谋举大计,相顾益欢,令幽求讽之,皆愿决死从命。及二十日夜,玄宗入苑中,宜德从焉,毛仲避之不入。乙夜,福顺等至,玄宗曰与公等除大逆,安社稷,各取富贵,在于俄顷。何以取信?福顺等请号而行,斯须斩韦播、高嵩等头来,后及安乐公主等皆为乱
12、兵所杀。其夜,少帝以玄宗著大勋,进封平王。毛仲数日而归,玄宗不责,又超授将军。及玄宗为皇太子监国,因奏改左右万骑左右营为龙武军,与左右羽林为北门四军,以福顺等为将军以押之。毛仲专知东宫驼马鹰狗等坊,未逾年,已至大将军,阶三品矣。毛仲奉公正直,不避权贵,两营万骑功臣、闲厩官吏皆惧其成,人不敢犯。玄宗先天正位后,从朝五陵,又赠毛仲父益州大都督。毛仲益骄尝求为兵部尚书玄宗不悦毛仲怏怏见于词色又福顺子娶毛仲女宜德唐地文等数十人皆与毛仲善倚之多为不法。中官等妒其全盛逾己,专发其罪,尤倨慢之。中官高品者,毛仲视之蔑如也;如卑品者,小忤意则挫辱如已之僮仆。毛仲承恩遇,妻产,尝借苑中亭子纳凉,玄宗借之。中官构
13、之弥甚,曰:北门奴官太盛,豪者皆一心,不除之,必起大患。后毛仲索甲仗于太原军器监,时严挺之为少尹,奏之。玄宗恐其党震惧为乱,乃隐其实状,诏杀毛仲。(节选自旧唐书王毛仲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毛仲益骄/尝求为兵部尚书/玄宗不悦/毛仲怏怏/见于词色/又福顺子娶毛仲女/宜德/唐地文等数十人皆与毛仲普/倚之多为不法/B.毛仲益骄/尝求为兵部尚书/玄宗不悦毛仲/怏怏/见于词色/又福顺子娶毛仲女/宜德/唐地文等数十人皆与毛仲善/倚之多为不法/C.毛仲益骄/尝求为兵部尚书/玄宗不悦毛仲/怏怏/见于词色/又福顺子娶毛仲女/宜德/唐地文等数十人皆与毛仲善倚之/多
14、为不法/D.毛仲益骄/尝求为兵部尚书/玄宗不悦/毛仲怏怏/见于词色/又福顺子娶毛仲女/宜德/唐地文等数十人皆与毛仲善倚之/多为不法/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封建时代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这里指韦后与人合谋非死中宗的行为。B.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君主都要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C.称制,在中国古代是指由皇后、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临朝称帝执掌国政。D.监国,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例如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毛仲生性聪慧,善于迎合玄宗。他服侍玄宗,
15、看到玄宗用赐饮食送财帛来结交豪杰,悟出玄宗的用意,就很恭敬地礼待他们,玄宗由此更爱惜他的聪明。B.王毛仲缺位政变,玄宗仍予奖赏。唐玄宗发动政变,杀了书后等人立下大功,福顺等人积极参与,而毛仲因为另有任务没有参加,但玄宗还是封他为将军。C.王毛仲奉公正直,展职不畏权贵。王毛仲学管太子东官的驼马鹰狗等坊,被封为大将军,他敢于履行职责,不怕得罪权贵,功臣和官吏都很惧怕他的威严。D.王毛仲志得而骄,终被玄宗诏杀。玄宗登帝位后,他倚仗玄宗的恩宠求官求荣,包庇他的朋党,与中官结仇,甚至还索要甲仗,最终被玄宗下诏书杀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如卑品者,小忤意则挫辱如己之僮
16、仆。(5 分)(2)中官构之弥甚,曰:北门奴官太盛,豪者皆一心,不除之,必起大患。(5分)【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可借助标志词“云”“曰”、人名官名地名等,熟练掌握文言句式、文学常识,进行断句。(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
17、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解答】(1)“玄宗不悦毛仲怏怏”一处,“怏怏”是毛仲对“玄宗不悦”的反应,其主语是毛仲,所以,应在“毛仲”的前面断开;如在“毛仲”之后断开,主语变成“玄宗”,语意不顺。据此可先排除B、C两项。“宜德唐地文等数十人皆与毛仲善倚之多为不法”,“与毛仲善”,“善”,与友好,这句话的意思是“跟毛仲友好”,在“善”字后应断句;另外,“倚之”连接“多为不法”,是说宜德、唐地文等数十人倚仗毛仲经常做出违法的事情,如接在“宜德唐地
18、文等数十人皆与毛仲善”之后,语意不顺,故可排除D项。译文:毛仲更加狂妄。曾经请求玄宗让他当兵部尚书,玄宗很不高兴,毛仲内心的不满从说话和脸色表现出来。又有葛福顺的儿子娶毛仲的女儿,宜德、唐地文等几十人都跟毛仲要好,倚仗他经常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故选:A。(2)C“临朝称帝执掌国政”说法错误,应是“代理皇帝执掌国政”;“称制”,代行皇帝的职权。(3)B“福顺等人积极参与,而毛仲因为另有任务没有参加,但玄宗还是封他为将军”说法错误,“及二十日夜,玄宗入苑中,宜德从焉,毛仲避之不入其夜,少帝以玄宗著大勋,进封平王。毛仲数日而归”,到了二十日的晚上,玄宗进入官苑中,宜德跟从他,毛仲躲避起来不进去当夜,
19、少帝认为玄宗建立大功业,进封平王,毛仲几天后才回来。可见,毛仲不是“因为另有任务没有参加”,而是有意躲开这场政变。(4)“卑品者”,级别低的宦官;“小”,稍微;“忤”,触犯,忤逆;“挫辱”,凌辱。译文:像那些级别低的宦官,稍微有忤逆他的意愿,他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奴仆一样凌辱。“构”,诬陷;“弥”,很,更加;“皆一心”,是“皆于毛仲一心”的省略;“起”,发生。译文:宦官诬陷他的罪状更加厉害,说:“北门的奴官权势太强盛,那些有权势的人跟王毛仲都是一条心,不除掉王毛仲,一定会发生大的祸患。”答案:(1)A。(2)C。(3)B。(4)像那些级别低的宦官,稍微有忤逆他的意愿,他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奴仆一样
20、凌辱。宦官诬陷他的罪状更加厉害,说:“北门的奴官权势太强盛,那些有权势的人跟王毛仲都是一条心,不除掉王毛仲,一定会发生大的祸患。”参考译文:王毛仲本是高丽人。他的父亲王求娄曾任游击将军职事,因为做了违法的事全家被没入官府为奴,生下了王毛仲,王毛仲就成为唐玄宗的奴仆。王毛仲生性聪颖,玄宗还是临淄王的时候,他经常在玄宗的身边服侍。玄宗还在藩邸时,经常接近那些豪杰,或者赐饮食或者送财帛,因为这样,豪杰全都真心归附他(玄宗)。毛仲也悟出玄宗的用意,对待他们非常恭敬,玄宗更加爱借他的聪明。到了四年六月,中宗被毒杀,韦后代理国政,她下令让韦播、高嵩担任羽林将军,让他们执掌千骑营,他们用鞭笞拷打来取得威望。
21、他们的营长葛福顺、陈玄礼等一起去见玄宗,向他诉说冤屈。恰逢玄宗已经与刘幽求等人密谋发动政变,相视益欢。玄宗让刘幽求去劝说他们,他们都愿意听从命令决一死战。到了二十日的晚上,玄宗进入宫苑中,宜德跟从他,毛仲躲避起来不进去。二更的时候,葛福顺等人到来,玄宗说:“我跟您等清除逆贼,安定国家,各自获得富贵,就在于片刻之间,怎么获得信任呢?”葛福顺等人请求发号令就出发,一会儿就斩获韦播、高嵩等人的首级来,韦后以及安乐公主等都被乱兵所杀。当夜,少帝认为玄宗建立大功业,进封平王。毛仲几天后才回来,玄宗没有责怪他,又越级授予他将军一职。等到玄宗当皇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就奏请改左右万骑、左右营为龙武军,与左右
22、羽林军作为北门四军,任命葛福顺等人为将军来执掌。王毛仲专门掌管太子东宫的驼马鹰狗等坊,不到一年,就已经当到大将军,官阶三品了。毛仲奉公行事,刚直坦率,不回避权贵,两营的万骑功臣、闲厩官吏都害怕他的威严,别人不敢冒犯他。玄宗在先天年间正式登帝位后,毛仲跟从玄宗去朝拜五陵,玄宗又追封毛仲父亲为益州大都督。毛仲更加狂妄。曾经请求玄宗让他当兵部尚书,玄宗很不高兴,毛仲内心的不满从说话和脸色表现出来。又有葛福顺的儿子娶毛仲的女儿,宜德、唐地文等几十人都跟毛仲要好,倚仗他经常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宦官等嫉妒他的兴盛超越自己,都揭露他的罪行,对他尤为傲慢。那些级别高的宦官,毛仲认为他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像那些
23、级别低的宦官,稍微有忤逆他的意愿,他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奴仆一样凌辱。毛仲上承皇帝的恩遇,他的妻子生孩子,曾经向玄宗借苑中的亭子来纳凉,玄宗也借给他。宦官诬陷他的罪状更加厉害,说:“北门的奴官权势太强盛,他们的首领跟他都是一条心,不除掉他,一定会发生大的祸患。”后来毛仲向太原军器监索要武器,当时严挺之担任少尹,把这件事奏知玄宗。玄宗担心他的同党惊恐害怕作乱,就隐去他的实际罪行,下诏书诛杀毛仲。【点评】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
24、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临川一中5月模拟(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陈俊字子昭,南阳西鄂人也。少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刘嘉为太常将军,俊为长史。光武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2020 届高三下 学期 语文试卷 精选 汇编 文言文 阅读 专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