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秋季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docx
《2019-2020学年秋季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秋季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成因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B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C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D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2.在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照相机成像;幻灯机成像中( )A 成实像的是B 成虚像的是C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D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3.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4.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 凹
2、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5.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1)小孔成像所成的像;(2)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3)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4)幻灯机屏幕上的像;(5)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属于实像的是:(1)(3)B 属于虚像的是:(2)(3)(4)C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1)(4)D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2)(5)6.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 要在光屏
3、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B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C 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D 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7.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光屏移到距凸透镜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刚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该像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 正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一定是倒立的实像,但放大或缩小无法确定8.如图所示,透过放大镜,观察到邮票上熊猫正立、放大的像,则邮票到放大镜的距离( )A 大于放大镜的焦距B 小于放大镜的焦距C 位于一倍至两倍焦距间D 等于放大镜的焦距9.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
4、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A 远视眼 凸透镜B 近视眼 凹透镜C 远视眼 凹透镜D 近视眼 凸透镜10.关于望远镜和显微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实像,用望远镜观察到的是虚像B 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物体成一个缩小的像C 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小越好D 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正立的11.关于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得所有经过凹透镜的光都不能会聚在一点上B 凹透镜是对平行主光轴的光起发散作用C 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都会比原来更发散一些D 原来会聚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一定不
5、能会聚了12.如图是某同学佩戴隐形眼镜用来矫正近视眼.隐形眼镜的形状应为( )ABCD13.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 潜望镜B 平面镜C 凸透镜D 凹透镜14.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A 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 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 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D 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15.正午时,太阳光直射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凸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
6、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透镜的焦距是( )A 5cmB 10cmC 15cmD 30cm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 _ 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 _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 _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_ (填“放大”或“缩小”)的 _ (填“实像”或“虚像”),目镜的作用当于一个 _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由于像被拉近,靠近人眼, _ 较大,所以使我们看到远处物体的像大而清晰17.如图,夜晚,把桌子放在电灯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
7、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_,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_(全部选填“大”、“小”)18.解决实际问题:午饭时刻,尽管南极阳光明媚,但考察队因为打火机用完了,无法取火.队里除了戴老花镜的老李、小王,戴近视眼镜的小黄,再无其他人,然而面对的就只有白茫茫的雪和无尽头的冰,他们应该怎样取得火种呢?办法:_理由:_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 _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 _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 _ 该成像特点可作为 _ 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2)
8、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_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_ (选填“近视”或“远视”)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的a、b、c、d和e点,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2)把烛焰放在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3)把烛焰放在_点,屏上不会出现像(4)把烛焰放在_点,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近;(5)物体在焦点之外越是远
9、离凸透镜,像越_,像距越_;(6)当物体由a点向b点移动时,物像间距离的变化规律是:_2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水透镜,并利用水透镜探究“透镜成像”,如图所示(1)图甲中,从形状上可以判别此时的水透镜是 _ (凹/凸)透镜研究小组对水透镜中继续注入少许水,发现焦点左移,抽出少许水后,焦点右移;并测得了水透镜的多个焦距值这一现象说明水透镜的凸出程度越大,水透镜的焦距越 _ (大/小)(2)如图乙,在光具座上固定好蜡烛和水透镜,此时物距为 _ cm,移动光屏到如图的位置获得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 _ (放大/缩小)的实像(3)保持蜡
10、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变,利用甲图装置测量水透镜的焦距,并在乙图中进行透镜成像实验获得多组数据如下:A表格中,第3次实验时水透镜的焦距是 _ cm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不变,像的大小跟 _ 有关B作出1v和1f的关系图像C根据上述数据和图像,写出v和f的关系是v= _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2.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 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增强,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楚物体2.【答案】D【解析】小孔成像是光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透镜及其应用 2019 2020 学年 秋季 人教版 初中 物理 年级 上册 第五 透镜 及其 应用 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