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陶瓷项目绩效管理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陶瓷项目绩效管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陶瓷项目绩效管理方案.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陶瓷项目绩效管理方案xx有限责任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简介5一、 项目单位5二、 项目建设地点5三、 建设规模5四、 项目建设进度5五、 建设投资估算5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8第三章 绩效的内涵11一、 绩效的分类及性质11二、 绩效概念的沿革与发展17第四章 绩效管理概述24一、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区别与联系24二、 绩效管理的含义26第五章 标杆管理29一、 标杆管理的作用29二、 标杆管理的含义31第六章 目标管理34一、 目标管理的特征34二、 目标管理的优势与不足35第七章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41一、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41二、 绩效评价指标
2、体系的设计步骤43第八章 绩效评价周期的确定45一、 不同岗位和不同部门绩效评价周期的确定45二、 绩效评价周期的划分依据47第九章 绩效执行概述50一、 绩效执行的内容及其关键点50二、 绩效执行及其责任分工51第十章 绩效沟通53一、 绩效沟通的原则53二、 绩效沟通的方式54第十一章 薪酬理论59一、 薪酬运用理论59二、 早期的工资理论62三、 工资决定理论64第十二章 职位评价71一、 职位评价的发展趋势71二、 职位评价的战略意义及作用74第十三章 薪酬战略概述76一、 薪酬战略的含义76二、 影响薪酬战略决策的因素80第十四章 战略性薪酬管理89一、 战略性薪酬管理与一般薪酬管理
3、的区别89二、 战略性薪酬管理的基本步骤93第十五章 市场薪酬调查95一、 薪酬调查的实施过程95二、 根据薪酬曲线确定薪酬水平107第十六章 薪酬水平决策的影响因素108一、 法律法规因素108二、 劳动力市场因素110第一章 项目简介一、 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有限责任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67.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4667.00(折合约67.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80592.65。其中:主体工程53911
4、.94,仓储工程15425.5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6759.44,公共工程4495.74。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责任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8373.2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2625.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74%;建设期利息291.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3%;流动资金5456.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
5、23%。(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2625.14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0147.6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81.73万元,预备费695.77万元。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528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1286.55万元,纳税总额5459.68万元,净利润8421.9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3.51%,财务净现值11306.7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31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4667.00约67.00亩1.1总建筑面
6、积80592.65容积率1.801.2基底面积24566.85建筑系数55.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31.092总投资万元28373.222.1建设投资万元22625.142.1.1工程费用万元20147.64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781.732.1.3预备费万元695.772.2建设期利息万元291.832.3流动资金万元5456.253资金筹措万元28373.223.1自筹资金万元16461.733.2银行贷款万元11911.494营业收入万元528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1286.556利润总额万元11229.277净利润万元8421.958所得税万元28
7、07.329增值税万元2368.1810税金及附加万元284.1811纳税总额万元5459.6812工业增加值万元18251.1713盈亏平衡点万元20184.73产值14回收期年5.31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3.5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1306.76所得税后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建筑陶瓷因为拥有防水、耐磨、耐腐蚀、好打理、环保等优点,备受消费者青睐,成为我国住宅和公共建筑装饰的普遍材料之一。除了装饰性能以外,建筑陶瓷还存在理化性能和可实现功能叠加,如发热、吸甲醛等功能,但由于我国过度重视其装饰性能,理化和功能性被弱化,随着消费升级,以及环保趋严,我国建筑陶瓷向高端化方向
8、发展,其功能性被逐渐开发,促使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建筑陶瓷作为国内最常使用的建筑材料,受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以及国内房地产稳定发展,带动建筑陶瓷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在2019年我国建筑陶瓷市场规模约为3000亿元左右,同比上年增长了4%。岩板是由天然原料经过万吨压机压制,在结合现代生产工艺,经过1200以上的高温烧制成的新型陶瓷材料,其不仅具有传统陶瓷的优点,由于密度较高,能经得起切割、打磨等加工工艺,具有可塑性强的优点,在家具产品饰面中应用较高,甚至在家电领域也有所应用,是建筑陶瓷行业新的发展方向。而在传统建筑陶瓷领域,瓷砖是需求最多的产品。在全球中,意大利是欧洲陶瓷主要生产国家,在2019年建
9、筑陶瓷的生产量达到4.3亿平。意大利瓷砖产品性能、质量较好,占据高端市场,产品近八成用于出口,主要出口至亚洲地区。当前来看欧洲、美国的瓷砖市场较为成熟,已拥有各自的龙头企业,但受消费偏好的影响,瓷砖在海外消费规模较小,且瓷砖运输难度较大,出口造成的成本高,因此难以在海外市场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我国瓷砖市场目前较为分散,马可波罗作为国内瓷砖行业巨头,市场规模占比约为5%左右。随着国内瓷砖企业蒙娜丽莎、东鹏、欧神诺等企业的上市,以及终端精装修渗透率攀升,预计未来我国建筑陶瓷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增长趋势,未来我国将诞生众多百亿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对于全球建筑陶瓷产业造成极大影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赋
10、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机遇。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前沿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催生出各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群体突破。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的新兴技术广泛渗透,带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引发产业分工重大调整,为加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入国际产业链中高端领域、实现新兴产业跨越赶超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产业融合深入推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新引擎。多领域加速跨界融合,尤其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催生“互联网+”新业态,消费需求不断向多元化、高质量、高层次变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了
11、广阔空间,同时也为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应用新模式开辟了新思路。我国经济发展新理念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方向。“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时期,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的传统产业增长动力持续弱化,促使进一步依靠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升级、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再造新契机。重大国家战略部署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再造发展新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找准在重大战略中的定位,选好切入点,把握好、利用好新机遇,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第三
12、章 绩效的内涵一、 绩效的分类及性质(一)绩效的分类在一个组织当中,绩效是分层次的。通常从组织架构层次,我们把绩效分为组织绩效,群体绩效和个人绩效,组织绩效,即组织的整体绩效,是指组织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人们对组织绩效内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内容不断丰富的演进过程。早期对企业组织的绩效,往往是单纯从财务角度进行界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以财务指标为主的前提下,开始把非财务指标作为辅助性指标来对组织绩效进行衡量。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和复兴全球战略集团总裁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综合平衡计分卡良好的绩效测评”一文,为组织绩效的衡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开始把
13、组织绩效测评的内容拓展为财务性指标、顾客指标、内部流程指标和学习与发展指标等四个层面,这一全新框架把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短期指标与长期指标、滞后指标与引导性指标有机结合起来对组织绩效进行衡量,成为目前衡量组织绩效的基本框架。群体绩效是组织中以团队或部门为单位的绩效,是群体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部门或团队是组织与员工个体之间的中间层次,相对于组织而言部门或团队绩效是个体性的,相对于员工个体而言部门或团队绩效又是整体性的。部门或团队绩效既包括部门或团队完成自身任务目标的情况,同时也应该包括对其他部门或团队的服务、支持、配合、沟通等方面的行为表现。因此,对群体绩效,一方面要从部门
14、或团队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时限和费用等方面进行衡量:另一方面也需要引入内部客户的概念,从内部客户对部门或团队所提供服务、支持、配合、沟通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衡量。员工个人绩效是指员工在某一时期内的工作结果、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的总和,即员工个人的工作表现和成绩,如个人的生产率、生产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等。员工个人绩效既包括任务绩效,即正式规定的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也包括周边绩效,即员工在履行正式规定的工作职责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超职责行为。因此,对员工绩效不仅要衡量其任务绩效,也要对其周边绩效进行衡量。多数情况下员工个人和岗位具有对应关系,所以,在实践当中,我们一般认为员工个人绩效就是员工
15、所在的岗位绩效,虽然组织绩效、群体绩效和个人绩效有所差异,但三者又密切相关。组织绩效、群体绩效和个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员工个人绩效直接影响着组织绩效和群体绩效,员工个人绩效是基础,群体(部门或团队)绩效建立在员工个人绩效的基础之上,组织绩效则是建立在员工个人绩效及群体绩效基础之上的。组织绩效、群体绩效是通过个人绩效实现的,离开个人绩效,也就无所谓组织绩效和群体绩效了。群体绩效是员工个人绩效的整合与放大,而组织绩效是员工个人绩效及部门或团队绩效的整合与放大。脱离了组织绩效和群体绩效的个人绩效评价是毫无意义的,个人绩效需要通过组织绩效和群体绩效来体现,组织及其部门在其运行过程中,其系统结构以及运
16、行机制的合理与否都会促进或阻碍员工绩效的发挥。所以,组织绩效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对员工个人绩效的管理,而在研究员工个人绩效问题时,又必须同时考虑组织因素。(二)绩效的性质无论是个人绩效、群体绩效还是组织绩效,通常都具有以下三个性质。1、多因性所谓多因性指的是绩效的优劣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由组织内外部多种因素决定的。影响绩效的因素很多,其中,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国家法规政策以及同行业其他组织的发展情况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战略、组织文化、组织结构、技术水平以及领导风格等。这些因素对绩效的影响作用各不相同,在分析绩效差距时,只有充分研究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才能够抓住影响绩效的关
17、键因素,从而对症下药,更有效地改进绩效,提升组织和员工的绩效水平。2、多维性多维性指的是绩效需要从多个维度或多角度去分析和评价。学者们最初将员工绩效等同于任务绩效(视为单维度),认为绩效就是员工工作行为及其结果的效能与价值。之后,伯曼和莫特维多(Borman&Motowidlo,1993)提出了著名的“关系绩效任务绩效”二维模型。任务绩效与被考核人员(部门)的工作目标、职责(职能)、工作结果直接相联系,主要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时效和成本等方面的内容。关系绩效(contextualperformance)也叫周过绩效,它与组织特征密切相关,是组织中员工自身的随机行为所产生的绩效,这些行为虽然
18、与组织的技术核心的维护和服务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从更广泛的组织运转环境与组织长期战略目标来看,这种行为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当员工主动地帮助工作中有困难的同事、努力保持与同事之间的良好工作关系或通过额外的努力准时完成某项任务时,他们的表现即为关系绩效。关系绩效主要包括工作主动性、服务意识、沟通与协调、纪律性、个人发展等内容。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之间的区别任务绩效各职位间不同很可能是角色事先规定的达成的前提:能力和技能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的主要区别关系绩效(周边绩效)各职位间很相似不大可能是角色事先规定的达成的前提:个性对于管理岗位,在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管理绩效。从行为科学角度看,管
19、理是通过他人把事情办好,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主要进行计划、决策、指挥与控制授权与协调等方面的工作。管理者要为下属制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工作过程中要及时跟踪检查、监督与指导,解决员工工作过程中的困难,及时提供工作结果的反馈信息,充分发挥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化解矛盾与冲突,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些方面的表现构成了管理人员的管理绩效。对于组织绩效而言,布雷德拉普(Bredrup)则认为组织绩效应当包括效果、效率和变革性三个方面。效果主要指达成预期目的的程度,效率主要指组织使用资源的投入产出状况,而变革性则指组织应付将来变革的准备程度。这三个方面相互结合最终决定一个组织的竞争力。知识链接何为绩
20、效?过去,大多数组织仅仅评估员工多么好地完成工作说明书上列出的任务,而当今层级更少、更加以服务为导向的组织对其员工有更多的要求。研究者现在确定了三种主要的行为类型,这三种行为类型构成了工作绩效。3、任务绩效(taskperformance):是指履行有助于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或者有助于管理活动的任务和职责。包括传统的工作说明书中的大部分工作任务。4、公民行为(citizenship):指有益于组织心理氛围的行为,例如自愿帮助他人、支持组织目标、尊重同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及宣扬工作场所中的积极事物。5、反生产力行为(counterproductivity):指有害于组织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偷窃
21、、损坏公司财产、挑衅同事以及无故缺勤。6、动态性动态性是指员工的绩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思维来看待绩效问题。由于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每一个因素又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所以员工的绩效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动态变化。原来绩效较差的,可能由于能力的提高、工作条件的改善或积极性的发挥而变好,而原来绩效较好的由于种种原因也可能变差。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应该根据员工在本考评周期内的实际工作结果和工作表现进行客观地评价,而不能受其先前绩效的影响。此外,在不同的环境下,组织对绩效不同内容的关注程度也是不同的,有时侧重于效率,有时侧重于效果,有时则统筹兼顾多个方面。无论是组
22、织还是个人,都必须以系统和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理解绩效。二、 绩效概念的沿革与发展随着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绩效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对绩效概念的理解不同,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的侧重点和思路就会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了解绩效概念的沿革与发展。对于绩效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一)结果绩效观结果绩效观认为绩效就是组织期望的结果。卫氏辞典将绩效定义为“完成某种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Bernardin和Beatty(1984)认为,绩效是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在特定工作职能或活动上生产出的结果记录。Kane(1996)则指出绩效是一个人留下的东西,这种东西与目的相对
23、独立存在。结果绩效观认为,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采用以结果为核心的绩效方法较为可取,因为它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的,而且可以使个人的努力与组织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在企业组织里,企业的最终绩效既可以表现为财务结果,也可以表现为非财务结果。比如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每股盈余等这类财务结果,在评价员工业绩和经营部门业绩、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著名的杜邦财务分析系统就是以财务结果为主要评价内容。又如企业产量、市场占有率、银行的吸储率、学校的升学率等这类非财务结果,通常可以转化为财务结果或者与实现财务结果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数字,而非财务结果则在部门层面和成本、费用中心使用,比如生产部门、职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陶瓷 项目 绩效 管理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