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29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29张PPT).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李贽的离经叛道(一)明清之际出现批判思想的原因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2、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根本原因)。3、阶级:市民工商业者队伍不断壮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4、思想文化:宋明理学的束缚、文化专制加强(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和西学东渐的出现,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二)李贽的生平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福建泉州人,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也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进步思想家,他自称为异端。李贽自幼丧母,性格倔强难化,儒释道
2、均不信,自称“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尤恶。”为官正直清廉,由于不拘于官场和礼教的束缚,所以一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员。1580年他五十四岁时毅然辞官,专心从事讲学和著书,61岁削发为僧。因其批判社会现实,晚年被明朝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入狱,不堪迫害自杀身亡,死于北京狱中,时年75岁。,(三)李贽的代表作: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少年求学穷困潦倒中年做官正直清廉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四)李贽的思想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2、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3、反对封建社会传统的儒家是非标准。3、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也。揭露道学家“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主张人应该享受正当的私欲。,4、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5、反对封建礼教。抨击男尊女卑等封建传统观念,提倡男女平等,赞成妇女改嫁等。6、赞扬改革,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7、宇宙观:万物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万物皆生于两”)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五)李贽思想的评价1、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反封建的民主色彩。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李贽的思想有力冲击了整个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礼教,
4、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这种思想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2、消极意义:李贽提出了不少与封建正统思想相抵触的进步思想,但他仍坚持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反对的是假道学,对真道学还是肯定的,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主要原因: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当时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新兴资产阶级还没有发展起来,李贽作为中小地主阶级和工商业者的代表,提不出一套新的理论对抗封建专制和正统标准。,【学思之窗】李贽写的这封信,说明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解题关键:儒学已经成为读书人谋官的工具。答案提示:明清之际,程朱理学使得儒学日益
5、僵化,人们只能按照程朱理学对儒家解释做学问甚至生活,任何不同的意见都会遭到社会的不容甚至道德的谴责。于是,读书人只能按照程朱理学的解释学习儒家经典,以谋取官职。读书人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社会风气虚伪,官场环境污浊。,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一)黄宗羲的生平黄宗羲(1610-1695年),浙江余姚人,当时人称他为梨洲先生。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和史学家。他与顾炎武、王夫之三人,同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663年他54岁时,写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反帝制的光辉著作明夷待访录,在书中他愤怒地写道:“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因此黄宗羲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羲,(二)黄宗羲的代表作:
6、明夷待访录“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三)黄宗羲的思想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了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说3、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4、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原因:反映明末清初工商业繁荣的情况。,(五)黄宗羲思想的评价积极意义: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一)顾炎武的生平顾炎武(1613-1682年),江苏昆山人,号亭林。当时人尊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和诗人。他大力批判宋明理
7、学,提倡“经世致用”,主张理论为现实服务,他的学术主张和爱国主义精神颇受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称赞。顾炎武的代表作有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弊书,顾炎武,(二)顾炎武的思想1、重视对社会现实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经世致用的含义: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2、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3、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要求削减君主权力;4、提出众治,反对独治5、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三)顾炎武思想的评价积极意义:顾炎武以其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一)王夫之
8、的生平王夫之(1619-1692年),湖南衡阳人,是明末清初一位进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世称船山先生。他几十年坚持每天打伞穿木履,表示与清廷不共戴天、不踏清朝土地。主要著作有周易外传读通鉴论等,后汇编为船山遗书,王夫之,(二)王夫之的思想:1、宇宙观: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唯物主义思想)2、辩证法: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3、认识论: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批判理学的“天命论”和“先知论”。4、辩证法: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9、,否定了理学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5、政治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循天下之公”(按天下的公理办事)。6、经济思想: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提出“耕者有其田”(三)王夫之思想的评价积极意义1、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王夫之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他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3、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他们提倡“经世致用”的务实革新、求真求是的学风和“经世”爱国的优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是明末清初反理学的儒家思想的代表,提倡民主,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
10、,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2、消极意义: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所提出的一些主张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传统思想的范畴,只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因此决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六)明清进步思想的特点1、反传统和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2、反对封建专制:清初黄宗羲是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3、带有
11、一定的民主色彩: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强调“经世致用”,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相同点,主张,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生平,作品,明夷待访录,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周易外传读通鉴论,抨击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提倡法治提出工商皆本,倡导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世界是物质的;变化有规律;事物是可认识的;静止是相的,运动是绝对的,经历:明末清初人,参加抗清斗争,隐居著书立说政治:反对君主专制
12、独裁,主张限制君权;经济:主张“工商皆本”,重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思想: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主张经世致用,构建起时代特色的新思想,,继承先秦民本思想,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具有爱国精神,哲学贡献大,是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浙江余姚人;反宦官抗清;隐居著述,江苏昆山人;反宦官抗清;隐居著述,湖南衡阳人抗清;隐居著述,不同点,思考问题: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1、政治: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2、经济: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
13、,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3、思想:强大而顽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使进步思想家很难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网罗,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4、对外关系:明清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我国明清时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不可能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1、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2、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空谈。3、王夫之通过气和理的关系,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关系批判理学形而上学观点。,思考问题: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易错扫描
14、】,2.明清进步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就是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因此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的民主色彩。,1.李贽虽然被认为是“异端”,但只是反对宋明理学对人的束缚,并不是完全否定儒学思想。对于儒学思想中需要或可以继承的并没有否定,比如仍然赞成仁、礼的思想,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知识归纳: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1、创立:春秋晚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等级尊卑和道德感化,儒学开始兴起,但备受冷落。2、发展: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对儒学进行总结和改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荀子提出礼法并施,王霸兼用。儒学成为蔚然大宗,但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3、压制:秦朝秦始皇“焚
15、书坑儒”,崇法抑儒,儒学遭到压制和打击。4、独尊:西汉董仲舒改造儒学,形成了适应专制集权的封建神学体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取得独尊地位,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5、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受到冲击,但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6、三教合一: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7、三教并行: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儒学开始受到挑战。8、转型和成熟:宋明时期,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程朱理学,明中期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标志理学走向极端。,9、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早期启蒙思想。10、利用: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1、抛弃: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利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提出三民主义指导革命。12、动摇: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打倒孔家店”,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13、继承发展:现在我国提倡以德治国、进行公民道德教育,需要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儒家思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