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10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八套03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10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八套03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10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八套03含答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综合测试卷0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如图5-15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是内错角B.与是同位角C.与是内错角D.与是同旁内角2.如图5-16,已知直线相交于点平分.若,则的度数是( )A.B.C.D.3.如图5-17,直线,直线分别交直线于点,过点作,交直线于点.若,则的大小是( )A.B.C.D.4.如图5-18,在方格纸中,将图5-18中的三角形甲平移到图5-18所示的位置,与三角形乙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下面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1格B.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格C.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2
2、格D.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5.给出下列说法:同位角相等;相等的角是对顶角;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等于这两条直线间的垂线段的长度.其中真命题有( )A.0个B.1个C.2个D.3个6.如图5-19,直线,交直线于点,若,则的度数是( )A.B.C.D.7.如图5-20,则为( )A.B.C.D.8.当三条直线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对,交于不同的三点时,对顶角有对,则与的关系是( )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9.如图5-21,当剪刀口增大时,增大_.10.把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11.如
3、图5-22,小章利用一张左、右两边已经破损的长方形纸片做折纸游戏,他将纸片沿折叠后,两点分别落在的位置,并利用量角器量得,则等于_.12.如图5-23,若,则_.三、解答题(共44分)13.(14分)如图5-24所示,直线分别交于点,且平分,求的度数.14.(15分)如图5-25,于点于点与平行吗?为什么?15.(15分)如图5-26,求的度数.第五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和是直线被直线所截得到的同旁内角.2.【答案】C【解析】因为平分,所以.所以.3.【答案】B【解析】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4.【答案】D【解析】找到一组对应点,通过对应点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得到三角形的平
4、移方法。5.【答案】B【解析】只有两直线平行时,同位角才能相等,错误;对顶角必须具备“有公共顶点”和“另两边分别互为反向延长线”这两个条件,错误;应是“过直线外一点”,错误;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性质的具体应用,正确。6.【答案】D【解析】由可得,由可得,.所以.7.【答案】C【解析】如答图5-1所示,过点作.因为,所以.所以.因为,所以.所以.8.【答案】A【解析】当三条直线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6对,交于不同的三点时,对顶角也有6对,所以.二、9.【答案】【解析】对顶角相等。10.【答案】如果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解析】改写时不能简单地添加“如果”和“那么”,要适当组织
5、语言,使句子通顺且不改变原意。11.【答案】【解析】与互为邻补角,和是通过折叠得到的,所以它们相等.已知条件中的与是两平行线被直线所截得到的内错角,所以.所以.12.【答案】【解析】如答图5-2,过点作,可得,所以.所以.三、13.【答案】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因为平分,所以.所以.【解析】先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可得的度数,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的度数,最后利用角平分线及邻补角的性质求出.14.【答案】与平行.理由如下:因为于点于点(已知),所以(垂直的定义).所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因为,所以(等量代换).所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5.【答案】
6、因为,所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因为,所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所以.所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综合测试卷0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13山东淄博)9的算术平方根是( )A.B.C.3D.2.给出下列说法: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B.2C.3D.43.在算式的中填上运算符号,使结果最大,这个运算符号是()A.加号B.减号C.乘号D.除号4.下列各式化简结果为无理数的是( )A.B.C.D.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B.C.D.6
7、.如图6-3,2,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点是的中点,则点表示的数是( )A.B.C.D.7.(2014山东烟台)将一组数,按下面的方法进行排列:;若的位置记为的位置记为,则这组数中最大的有理数的位置记为( )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8.的相反数是_,绝对值是_.9._(填或).10.已知,则的平方根为_.11.在1,2,3,100这100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中,无理数的个数为_.12.已知,则_.13.(2013浙江台州)任何实数,可用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如.现对72进行如下操作:72第1次第2次第3次,这样对72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类似地,对81只
8、需进行_次操作后变为1;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_.三、解答题(共48分)14.(15分)计算:(1)(2013湖北天门);(2);(3).15.(8分)已知的平方根是的立方根是3,求的值.16.(8分)若,求的平方根.17.(8分)已知是的整数部分,是的小数部分,求的值.18.(9分)已知的两个平方根是和,的立方根是.求的值.第六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因为,所以.2.【答案】C【解析】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开方开不尽的数只是其中一种情况,故错误,正确;是有理数的分类,正确;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正确。3.【答案】D【解析】4.【答案】C
9、【解析】.故只有C是无理数.5.【答案】B【解析】.故选B.6.【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所以所以.7.【答案】C【解析】分析知这组数为,共30个数,而其中最大的有理数为,其位置为第6行第2个,所以记为.二、8.【答案】【解析】的相反数是;因为,所以.9.【答案】【解析】因为,所以.所以.10.【答案】0【解析】由题意,得,且,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所以的平方根为0.11.【答案】186【解析】在1,2,3,100这100个数中,1,4,9,16,25,36,49,64,81,100这10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有理数,其余90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无理数;在1,2,3,100这100个数中,1,
10、8,27,64这4个数的立方根是有理数,其余96个数的立方根是无理数.所以,共有186个无理数。12.【答案】【解析】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其平方根向左移动一位.13.【答案】3255【解析】.最大的是255.,而,即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正整数是255.三、14.【答案】(1)原式.(2)原式.(3)原式.【解析】混合运算应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当被开方数是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假分数,再计算。15.【答案】解:因为的平方根是,所以.所以.因为3是的立方根,所以.所以.所以.【解析】根据方根的定义列方程即可求得的值.16.【答案】解:由题意,得,
11、解得.所以.【解析】根据立方根的性质可知,若两实数的立方根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数也互为相反数,由此可列方程求解。17.【答案】解:因为,所以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所以.【解析】由于,因此可确定的整数部分是3,小数部分是,即,代入求值即可。18.【答案】解:因为的两个平方根是和,所以.所以.所以.因为y的立方根是,所以.所以.【解析】根据平方根的性质可知,由此解出的值,并求出的值.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综合测试卷0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如图7-10,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B.C.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12、的坐标是( )A.B.C.D.3.已知点A的坐标满足,则点的位置在()A.原点B.轴C.轴D.坐标轴上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到轴的距离为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和表示同一点C.若,则点在轴上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且只有一个点既在轴上,又在轴上5.点在第四象限,它到轴、轴的距离分别为8和5,则点的坐标为( )A.B.C.D.6.如图7-11,若在象棋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马”位于点,则“兵”位于点( )A.B.C.D.7.如图7-12,图中的圆平移得到图中的圆,如果图中圆上一点的坐标为,那么平移后在图中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A.B.C.D.8.已知线段,且点的
13、坐标为,若轴,则点的坐标为( )A.B.C.或D.或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位于第_象限.10.如图7-13,把“QQ”笑脸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左眼A的坐标是,嘴唇点的坐标为,则将此“QQ”笑脸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右眼的坐标是_.11.如图7-14,正方形的边长为4,点的坐标为,平行于轴,则点的坐标为_.12.已知点在第一象限,则点在第_象限.13.如图7-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则三角形的面积为_.14.如图7-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地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单位长度,得到点那么点是自然
14、数)的坐标为_(用表示).三、解答题(共52分)15.(10分)图7-17是某市市区几个旅游景点的示意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如果以为原点建立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用表示金凤广场的位置,用表示动物园的位置,那么根据此规定 (1)湖心岛、光岳楼、山陕会馆的位置如何表示?(2)和是同一个位置吗?为什么?16.(10分)如图7-18.(1)请写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房子顶点的坐标;(2)小影想把房子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你能帮他办到吗?请作出相应图案,并写出平移后的各顶点的坐标.17.(10分)(1)若点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求的值;(2)已知两点,若轴,求的值,并确定的范围.
15、18.(12分)在如图7-19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下面各点:. (1)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2)将点向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长度,它将与点_重合;(3)连接,则所在的直线与轴有什么位置关系?(4)点到轴、轴的距离分别是多少?19.(10分)如图7-20,在三角形中,三点的坐标分别是,求三角形的面积. 第七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因为小手在第三象限,所以盖住的点的横、纵坐标都是负的.2.【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点的坐标为,所以点的坐标为.3.【答案】D【解析】因为,且,所以或.当时,点在轴上;当时,点在轴上.4.【答案】D【解析】点到坐标轴的距离是非负数,不能是负数
16、,故A错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序实数对与点是一一对应的,与表示两个不同的点,故B错误;点中,若,即横坐标为0,则点在轴上,故C错误;只有D正确。5.【答案】B【解析】因为点到轴、轴的距离分别为8和5,所以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为5,纵坐标的绝对值为8.又因为点在第四象限,所以点的坐标为.6.【答案】C【解析】由“帅”和“马”的位置可以确定“炮”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故“兵”位于点.7.【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圆向右平移了2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故横坐标加2,纵坐标减去1,即点的坐标为.8.【答案】D【解析】因为轴,所以点的纵坐标与点的纵坐标相等.又因为,点的坐标为,所以点对应的
17、横坐标有2个,即和.故点的坐标为或.二、9.【答案】一【解析】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正的,故其位于第一象限.10.【答案】【解析】由左眼的坐标是,嘴唇点的坐标为可知,右眼的坐标是.将此“QQ”笑脸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右眼的坐标是.11.【答案】【解析】因为点的坐标为,正方形的边长为4,所以点的坐标为.所以点的坐标为.12.【答案】二【解析】因为点(,1)在第一象限,所以.又因为,所以点在第二象限。13.【答案】5【解析】由题中图象可知,.14.【答案】【解析】由题图可知,当时,点;当时,点;当时,点.所以点的坐标为.三、15.【答案】(1)湖心岛:;光岳楼:;山陕会馆:.(2)不是同一个位置,
18、因为前一个数字代表横坐标,后一个数字代表纵坐标,当两个数字不相等时,交换数字的顺序后,则两个坐标不表示同一个位置.16.【答案】解:(1).(2)能.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图形如答图7-1所示.对应点的坐标为.【解析】(1)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点的位置可直接写出各点的坐标;(2)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图中各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减去3即可.17.【答案】(1)因为点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所以,所以.(2)因为轴,所以.因为两点不重合,所以.18.【答案】(1)3(2)D(3)因为点与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不相等,所以轴.(4)点到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即;点到轴的距离是横坐标的
19、绝对值,即.【解析】点到坐标轴的距离是指这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的绝对值.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各点,如答图7-2所示。19.【答案】解:如答图7-3所示,过点作轴于点,过点作轴于点,延长,交于点.由题意,知.所以【解析】由于三角形的面积在图中不能直接求得,故可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几个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和或差来求解.本题中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看作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章综合测试卷0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B.C.D.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A.B.C.D.3.某校春季运动会篮球比赛中,七
20、(1)班、七(5)班的实力相当.关于比赛结果,甲同学说:(1)班与(5)班得分比为;乙同学说:(1)班得分比(5)班得分的2倍少40分.若设(1)班得分,(5)班得分,根据题意所列的方程组应为( )A.B.C.D.4.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 )A.4个B.5个C.6个D.7个5.已知式子,若当时,其值是3;当时,其值是4,则式子的值是( )A.B.C.D.6.根据图8-2中的对话,可以求得小红所买的笔和笔记本的价格分别是( )A.0.8元/支,2.6元/本B.0.8元/支,3.6元/本C.1.2元/支,2.6元/本D.1.2元/支,3.6元/本7.已知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的值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数学 下册 10 期中 期末 测试 卷八套 03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