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专题十-实验探究题ppt课件.ppt
《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专题十-实验探究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专题十-实验探究题ppt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篇第二篇 攻专题攻专题能力提升能力提升专题十实验探究题专题十实验探究题第 2 页科学活动的核心就是探究,科学探究也是学习化学的中心环节。试题以实验为载体,不是对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进行考查,而是对同学们的实验操作技能、探究实践能力、设计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思维途径、知识的理解认识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科学素质进行全方位评估,而且注重考查同学们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考查同学们的学习潜能。第 3 页1化学探究性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沸点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尤其是化学变化中的现象,如形态、外观、能量的变化等;(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2观察
2、实验的基本方法(1)变化前:记录物质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2)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变化的现象及能量变化;(3)变化后:记录生成物的形态、外观。第 4 页3探究活动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第 5 页类型一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一般是根据题干信息和【查阅资料】中的信息解答。进行分析以及判断分析是否合理的依据有以下三种:(1)根据物质的摆放顺序判断物质的种类(如酸、碱、盐);(2)药品的特性(颜色、气味),如Cu2为蓝色、Fe3为黄色、铵盐有刺激性气味等;(3)破损标签提供的部分信息(浓度、化学式)。专题分类突破专题分类突破第 6
3、 页例1(2017四川绵阳)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如图),同学们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这是一瓶什么溶液?【猜想与假设】海天同学的猜想是Na2SO3溶液;刘浩同学的猜想是Na2SO4溶液;你的猜想是_(写一种)。【查阅资料】(1)白色沉淀BaSO3不溶于水,但要溶于稀盐酸。(2)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BaSO3氧化成BaSO4。(3)Na2S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SO2,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第 7 页【进行实验】(1)海天同学取适量的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成立,而刘浩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合理,原因
4、是_。(2)刘浩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做了如下实验:取适量的该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再滴加过量稀硝酸,现象为_,刘浩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成立。第 8 页(3)卓玛同学对刘浩同学的猜想又提出了质疑,她认为加BaCl2和稀硝酸,Na2SO3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做了如下实验:写出卓玛同学实验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步骤步骤操作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步骤步骤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的BaCl2溶液溶液无无步骤步骤2向步骤向步骤1的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此溶液不是此溶液不是Na2SO
5、4步骤步骤3将步骤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品红溶液褪色第 9 页分析:【猜想与假设】标签中钠元素符号的角标是2,故还有可能是Na2CO3溶液。【进行实验】(1)取适量的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还有可能是Na2CO3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2)刘浩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则现象是Na2SO4与BaCl2反应产生BaSO4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3)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又和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SO2,即原溶液是Na2SO3溶液。BaCl2与Na2SO
6、3反应生成BaSO3沉淀和NaCl,BaSO3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BaCl2、H2O和SO2。第 10 页答案:【猜想与假设】Na2CO3溶液【进行实验】(1)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的并非只有Na2SO3(2)先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3)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溶解,有气泡产生此溶液是Na2SO3BaCl2Na2SO3=BaSO32NaClBaSO32HCl=BaCl2SO2H2O第 11 页类型二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1)不合理猜想的判断:猜想的物质中含有反应物中未涉及的元素;猜想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2)提出猜想的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3)提出猜想
7、的方向:只含生成物;含生成物和一种过量的反应物。第 12 页例2(2019湖北襄阳)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 ,可以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按古代方法将炉甘石、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得到固体混合物A。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是什么?他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查阅资料】ZnCO3加热可分解为ZnO;Cu2OH2SO4=CuSO4CuH2O。【实验探究】步骤:取混合物A适量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B和蓝色溶液C,同时生成了一种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步骤:在滤渣B中加入足量硝酸银
8、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银和蓝色溶液D。第 13 页【实验分析】(1)炉甘石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2)若向溶液C中加入过量的锌片,观察到的现象是_。(3)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拓展延伸】下列方法可用于鉴别锌铜合金与黄金的是_(填字母序号)。A观察颜色B在空气中灼烧C滴加稀硫酸 D滴加硝酸银溶液第 14 页第 15 页【拓展延伸】A项,锌铜合金和金都是黄色,通过观察颜色不能区分锌铜合金和黄金;B项,在空气中灼烧,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金不和氧气反应,通过灼烧能够区分锌铜合金和黄金;C项,滴加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金和稀硫酸不反应,利用稀硫酸可以区分锌铜
9、合金和黄金;D项,滴加硝酸银溶液,锌、铜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盐,锌铜合金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金和硝酸银不反应,利用硝酸银溶液可以区分锌铜合金和黄金。第 16 页类型三物质变质的探究(1)对物质变质的探究常结合NaOH、Ca(OH)2、CaO的变质进行探究。这类问题在猜想时可从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和完全变质三个方面入手。没有变质的成分就是原物质,部分变质后的成分是原物质和变质后生成的物质,完全变质后的成分就是变质后生成的物质。(2)对物质变质及变质程度的探究,一是要根据物质的特殊性质,二是要排除干扰因素对结论的影响,三是要注意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和严密性。第 17 页例3(2018山东聊城)某化
10、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敞口放置氢氧化钙固体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该瓶药品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猜想假设】猜想一:Ca(OH)2;猜想二:_;猜想三:CaCO3。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第 18 页【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1)取取1 g样品放入盛有样品放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静置中,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较烧杯底部有较多固体未溶解多固体未溶解样品中含有样品中含有CaCO3(2)取实
11、验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样品中含有样品中含有Ca(OH)2第 19 页【得出结论】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反思交流】(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他认为猜想_也可能正确,原因是_。(2)丙同学认为要想验证猜想二正确,还需做如下实验:取实验(1)中未溶解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如有_,则猜想二正确。【拓展提升】要想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除需验证有生成物以外,还应考虑反应物是否_。第 20 页分析:【猜想假设】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若没有变质,则固体成分是
12、Ca(OH)2;若部分变质,固体成分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若完全变质,固体成分是CaCO3,所以猜想二是Ca(OH)2和CaCO3。【实验验证】若样品中含有Ca(OH)2,Ca(OH)2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实验(2)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反思交流】(1)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他认为猜想一也可能正确,原因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未溶解固体可能只含氢氧化钙。(2)若猜想二正确,固体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拓展提升】根据上述探究可知,要想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除需
13、验证有生成物以外,还应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第 21 页答案:【猜想假设】Ca(OH)2和CaCO3【实验验证】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反思交流】一Ca(OH)2微溶于水,未溶解固体可能只含Ca(OH)2气泡产生【拓展提升】有剩余第 22 页类型四物质性质的探究(1)有关物质的性质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溶液酸碱性;常见物质的性质,如NaHCO3热稳定性、CO2的性质、CO的还原性等。(2)溶液酸碱性有三种可能:酸性、中性和碱性。(3)一般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指示剂;pH试纸。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pH7;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pH7。第 23 页第
14、24 页【实验验证】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探究环节探究环节甲组的探究甲组的探究乙组的探究乙组的探究提出问题提出问题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什么?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做出猜想做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一:Na2CO3猜想二:猜想二:Na2CO3和和NaOH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猜想二:溶液中的猜想二:溶液中的NaOH反应完了反应完了实验验证实验验证小鹏取少量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溶液,若观察到液,若观察到_,证明,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
15、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合理,理由是_(1)取少量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又变为红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2)用用pH试纸测定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中溶液的酸碱度,若度,若pH_7,证明猜想二,证明猜想二成立成立第 25 页【反思交流】(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盐酸、CO2发生反应;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NaCl。写出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步骤
16、中的现象_(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第 26 页分析:【实验验证】(甲组)根据结论“猜想二成立”,即A中溶液中含有Na2CO3和NaOH,则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BaCl2会和Na2CO3反应生成BaCO3白色沉淀,由于溶液中还有NaOH和酚酞,所以观察到溶液仍为红色。若用Ba(OH)2溶液,由于Ba(OH)2与Na2CO3反应会生成NaOH,从而会干扰NaOH的检验,所以小丽的方案不合理。(乙组)根据结论“猜想二成立”,即溶液中的NaOH反应完了,有可能NaOH与盐
17、酸刚好反应完,也有可能盐酸过量,则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其pH应等于或小于7。【反思交流】(1)NaOH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水;(2)由于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也会导致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减小,从而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所以实验步骤中的现象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第 27 页答案:【实验验证】(甲组)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向溶液中引入O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乙组)【反思交流】(1)2NaOHCO2=Na2CO3H2O(2)不能【拓展迁移】某种反
18、应物消失(或减少)第 28 页类型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决定物质之间能否反应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内因是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温度和液体反应物的浓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浓度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也越快。除此以外,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催化剂也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控制变量法就是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所需探究的某种因素,然后观察这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加快或减慢),再结合题中所给数据、图象、实验现象等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第 29 页第 30 页(1)同学甲认为,氧化钙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对实验造
19、成干扰,小组成员一致同意。(2)同学乙认为,若装置C中CuO变红,则除了甲烷与CuO可能发生反应外,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同学丙认为,欲通过D装置中浓硫酸因吸收水分而增重,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H4的思路不严密,认为需要在_(填装置编号)间再增加一个D装置(编号为F),才能证明含有CH4。(4)同学丁认为,B装置可有可无。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_。BC装置装置B必须有,必须有,Ca(OH)2微溶,装置微溶,装置A不能保证不能保证CO2被吸收完全被吸收完全第 31 页(5)同学戊认为,该装置存在着_ _重大安全隐患,小组成员一致同意。综合上述讨论,兴趣小组将经过安全处理后的
20、混合气体,通过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填写结论:装置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数据数据实验结论实验结论A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变浑浊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小组成员一致认为该气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小组成员一致认为该气体样品中含有体样品中含有_B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C黑色粉末变成红色黑色粉末变成红色D装置装置D增重增重3.6 gE装置装置E增重增重4.4 g可燃性气体中含有氧气,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中含有氧气,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合理即可合理即可)CO2、CH4第 32 页2(2018湖北荆门)已知某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硅或者铝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生铁合金
21、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探究到底是含有硅还是铝。【查阅资料】硅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与H2,则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提出猜想】猜想一:该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硅。猜想二:该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_。2Al2NaOH2H2O=2NaAlO23H2铝铝第 33 页【实验步骤及现象】(1)取一定量生铁合金,加入过量的_,充分反应后,合金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2)取步骤(1)中的滤渣,加入过量的_,充分反应后,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实验结论】猜想_正确。
22、若步骤(2)中实验现象为无现象,则猜想_正确。盐酸盐酸NaOH溶液溶液一一二二第 34 页3(2018山东青岛)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获得信息】(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第 35 页【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碳酸氢钠。【实验探究】(1)小军取
23、样滴加稀盐酸有_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_。(2)小军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_产生,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 _。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气泡气泡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白色沉淀白色沉淀露置于空气中的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溶液与空气中的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反应也生成碳酸钠第 36 页(4)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_。【探究启示】实验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_。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标签朝向手心,用后及时盖紧瓶塞标签朝向手心
24、,用后及时盖紧瓶塞第 37 页4(2017四川自贡)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图1)进行下列探究。【查阅资料】该气球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图图1 图图2第 38 页(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_(填试剂名称)。探究一: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2)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_性。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设计并进行实验】(3)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_(填“正确”或“不正确”)。氢氧化钙溶
25、液氢氧化钙溶液(或澄清石灰水或澄清石灰水)酸酸不正确不正确第 39 页(4)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装置如图2),记录如下表: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表中x_;V1_V2(填“”“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第 40 页类型二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5(2019四川乐山)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查阅资料】(1)蚁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2)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3)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提出问题】蚁酸的酸碱性及分解产物是什么?第 41 页【猜想与假设】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复习 人教版 专题 实验 探究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