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书战模块6汽车碰撞事故损失评估ppt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常书战模块6汽车碰撞事故损失评估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书战模块6汽车碰撞事故损失评估ppt课件.ppt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模块六 汽车碰撞事故损失评估返回主目录 6.1 汽车碰撞事故损坏汽车碰撞事故损坏 6.2 碰撞损伤的检验与测量碰撞损伤的检验与测量 6.3 主要零部件损伤评估主要零部件损伤评估 6.4 汽车修理工时费用的确定汽车修理工时费用的确定 6.5 车辆损伤评估报告的撰写车辆损伤评估报告的撰写汽车碰撞事故损坏汽车碰撞事故分类及特征 汽车碰撞事故可分为单车事故和多车事故,其中单车事故又可细分为翻车事故和与障碍物碰撞事故。 单车事故中汽车可受到前、后、左、右、上、下的冲击载荷,且对汽车施加冲击载荷的障碍物可以是有生命的人体或动物体,也可以是无生命的物体。 多车事故是指两辆以上的汽车在同一事故中发生碰撞。
2、(1)在多车事故中一般没有来自上、下方向的冲击载荷;)在多车事故中一般没有来自上、下方向的冲击载荷; (2)给事故汽车施加冲击力的均为其他车辆,尽管不同车辆的刚性不)给事故汽车施加冲击力的均为其他车辆,尽管不同车辆的刚性不一样,但没有单车事故中障碍物的刚性变化大。一样,但没有单车事故中障碍物的刚性变化大。a)正向坠崖翻车正向坠崖翻车 b)侧向坠崖翻车侧向坠崖翻车 c)高速转弯翻车高速转弯翻车 图图6-1 翻车情形翻车情形 a)与刚性墙正碰)与刚性墙正碰 b)与刚性墙斜碰)与刚性墙斜碰 c)与护栏正碰)与护栏正碰 d)与护栏斜碰)与护栏斜碰 e)与刚性柱碰撞)与刚性柱碰撞 f)与行人碰撞)与行人
3、碰撞 图图6-2 汽车与障碍物碰撞情形汽车与障碍物碰撞情形图图6-3 单车侧碰事故单车侧碰事故 图图6-4 多车事故多车事故a)正碰正碰b)追尾)追尾 c)侧撞)侧撞图图6-5 两车相撞情形两车相撞情形 汽车碰撞事故机理分析 碰撞冲击力 在汽车碰撞事故过程中,碰撞冲击力的方向总是同某点冲击力特定角度相关。因此,冲击合力可以分解成分力,通过汽车向不同方向分散。 碰撞接触面积 a)碰撞接触面积大)碰撞接触面积大 b)碰撞接触面积小)碰撞接触面积小 图图6-11 典型侧面碰撞的损伤典型侧面碰撞的损伤 冲击力的传递原理 图图6-12 碰撞冲碰撞冲击力传递原理击力传递原理图图6-13 追尾碰撞冲击力分布
4、和碰撞能量吸收区域追尾碰撞冲击力分布和碰撞能量吸收区域汽车碰撞事故损伤类型 直接损伤 直接损伤是指车辆直接碰撞部位出现的损伤。直接碰撞点为车辆左前方,推压前保险杠车辆左前翼子板、散热器护栅、发动机罩、左车灯等导致其变形,称为直接损伤。 间接损伤 间接损伤是指二次损伤,并离碰撞点有一段距离的损伤。是因碰撞力传递而导致的变形,如车架横梁、行李箱底板、护板和车轮外壳等,因弯曲变形和各种钣金件的扭曲变形而损伤。 a)侧弯)侧弯 b)凹陷)凹陷 c)折皱或压溃)折皱或压溃 d)菱形损坏)菱形损坏 e)扭曲)扭曲 侧弯 汽车前部、汽车中部或汽车后部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偏离原来的行驶方向发生的碰撞损坏称为侧弯
5、。 凹陷 凹陷就是出现汽车的前罩区域比正常的规定低的情况。损坏的车身或车架背部呈现凹陷形状。凹陷一般是由于正面碰撞或追尾碰撞引起的。有可能发生在汽车的一侧或两侧。 折皱或压溃 折皱就是在车架上(非承载式车身汽车)或侧梁(承载式车身汽车)微小的弯曲。压溃是一种简单、具有广泛性的折皱损坏。 菱形损坏 菱形损坏就是一辆汽车的一侧向前或向后发生位移,使车架或车身不再是方形。明显的迹象就是发动机罩和车尾行李箱盖发生了位移。在后驾驶室后侧围板的后轮罩附近或在后侧围板与车顶盖交接处可能会出现折皱。 扭曲 扭曲即汽车的一角比正常的要高,而另一角要比正常的低。只有非承载式车身汽车才能真正发生扭曲。车架的一端垂直
6、向上变形,而另一端垂直向下变形。从一侧观察,看到两侧纵梁在中间处交叉。 碰撞损伤的检验与测量碰撞损伤分区检验 a)区域)区域1(一次损伤区)(一次损伤区) b)区域)区域2(二次损伤区)(二次损伤区) c)区域)区域3(机(机械损伤区)械损伤区) d)区域)区域4(乘员舱区)(乘员舱区) e)区域)区域5(外饰和漆面区)(外饰和漆面区) 当使用检验区概念时,应遵从下列原则:(1)检查应从车前到车后(在追尾碰撞的情况下,从车后到车前)。 (2)检查应从车外到车里。首先列出外板、装饰板,然后列出车下结构嵌钣和附件的损坏。(3)首先列出主要总成,然后列出比较小的部件以及未包含在总成里的附件。区域1(
7、一次损坏区)的检验与测量 图图6-17 一次损坏一次损坏 该区域系统性检验的第一步是检视,然后列出汽车碰撞事故直接接触点的车身一次损坏。区域1检验应首先检查外板和塑料镶板、玻璃、漆面和外板下的金属结构件。检查损坏区域时,注意检查裂痕、边缘损坏、点焊崩开、金属变形等各项。应特别注意结构件。 区域2(二次损伤区)的检验与测量 二次损伤机理 二次损坏是指发生在区域1之外,并离碰撞点有一段距离的损坏。二次损坏是在碰撞力向汽车移动的过程形成的,也就是碰撞力从冲击区域延伸到车身毗连区,并且碰撞能在向毗邻钣金移动的过程中被吸收。碰撞力传递到较大范围的区域,使汽车的任何零件均可能受到影响。二次损伤的标志 二次
8、损伤常见标志有钣金板皱曲、漆面褶皱和伸展、钣金件缝隙错位、接口撕裂和开焊等 。图图6-18 二次损伤的标志二次损伤的标志 1-漆面裂痕和皱曲迹象;漆面裂痕和皱曲迹象;2-碰撞力作碰撞力作用方向角;用方向角;3-撞力;撞力;4-吸能构件强度;吸能构件强度;5-开焊;开焊;6-车门、车窗和盖板的校准;车门、车窗和盖板的校准;7-密封件的破裂或裂缝密封件的破裂或裂缝二次损伤的测量 1)测量工具 测量二次损伤部位可使用钢卷尺和滑规式测尺(图6-19)进行。图图6-19 滑规式测尺滑规式测尺2)车身前部的测量 当车身前部因碰撞损坏时,应测量前部钣金件的尺寸以确定损坏的程度。即使车身只有一侧受到碰撞,另一
9、侧通常也会损坏。因此,必须测量变形的程度。图6-20给出了车身前部的主要控制点。各尺寸可从维修手册中查得。图图6-20 车身前部的测量车身前部的测量3)车身侧面的测量 车身侧面结构的任何毁坏和变形都能在打开和关闭车门时发现。应注意因变形位置不同而可能造成的漏水问题。因此,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测量方法。主要用追踪式滑规测尺来测量车身侧板(如图621)。 图图6-21 车身侧面测量车身侧面测量4)车身后部的测量 当打开和关闭行李箱盖时,车身后部的任何损坏都可以通过外形和不对称粗略地加以评估(例如拍摄照片)。由于变形位置可能漏水,因此必须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如图622)。 图图6-22 车身后部的测量车
10、身后部的测量区域3(机械损伤区)的检验与测量 完成车身一次损坏和二次损坏的检查后,应把注意力集中到区域3:车辆机械零部件。 检查液体是否泄漏,带轮和传动带是否不对正,软管和线束是否错位以及是否存在凹痕和裂痕等损坏迹象。 打开空调并确定是否工作正常。检查仪表灯、充电指示表、机油压力等。 机械损坏有时不是由直接碰撞造成的,而是二次损坏的结果。 区域4(乘员舱区)的检验与测量 乘员舱损坏可能是碰撞造成的直接结果,例如侧面碰撞。内饰和配件的损坏也可能是由车厢内的乘员或物体造成的。从碰撞接触点开始检查。从碰撞接触点开始检查。 检查转向盘是否损坏。检查转向盘是否损坏。 检查把手、操纵杆、挡风玻璃和内饰是否
11、损坏。检查把手、操纵杆、挡风玻璃和内饰是否损坏。 检查座椅是否损坏。检查座椅是否损坏。 检查车门是否损坏。检查车门是否损坏。 检查乘员约束系统。检查乘员约束系统。 区域5(外饰和漆面区)的检验与测量 在彻底检查车身、机件、内饰和配件之后,再环绕汽车转一圈并列出饰件、模件、车顶盖维纶材料、漆面、轮罩、示宽灯和车身其他配件的损坏。 接通车灯并检查前照灯、尾灯、转向信号指示灯和闪光灯。由于碰撞造成的振动经常会导致灯丝损坏,尤其当碰撞发生在车灯亮着时。 如果漏检了区域1或区域2的减振器,则现在应该检查它们。检查装饰板和防尘罩是否开裂、碰撞吸能器是否遭受碰撞或是否泄漏以及橡胶缓冲垫是否损坏。 仔细地检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书战 模块 汽车 碰撞 事故 损失 评估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