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影响力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_王希顺.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校领导影响力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_王希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领导影响力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_王希顺.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领导影响力是指,领导者个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他人,促使他人为实现 领导者目标而产生行为的能力。根据领导有效性理论,领导自身特性、领导的行为等因 素,可以直接影响领导有效性。而领导影响力是领导有效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外关于 领导有效性及领导影响力的研究多把重点放在了领导者权力方面,而由于受到传统文化 等因素影响,研究者认为在中国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在更大程度上促进领导影响力。 组织公民行为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管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证明领导有效性与组 织公民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本研究在回顾以往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尝试从实证角度测量 学校环境中的领导影响力水平,并探讨学校领导影响力水平
2、与教师组织公民之间的关 系。得到以下结论:1领导影响力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相关,领导影响力中的非权力影响力对 组织公民行为有明显的预测作用。2. 非权力影响力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在各个教研组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权力 影响力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在个教研组间没有显著差异。3. 领导者的背景变量中的职称、学历、教龄对非权力影响力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 关系,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关键词:领导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多层线性模型AbstractLeadership influence refers to the ability with which the individual
3、leader can influence others and promote others to realize his or her aim.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leader effectiveness, leader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behaviors and other factors can directly influence leader effectiveness. Leader influence is a part of leader effectiveness. Studies on leader
4、effectiveness and influence abroad emphasize leaders power, while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esearcher thinks that Chinese leaders non-power influence can promote leader influence to a greater extent.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s a hot issue in the
5、 field of western psychology and management Researches show that there is an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der effectivenes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thesis measures the leader influence in school from empirical perspectiv
6、e,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der influence in school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1. There is an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der influen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non-power influence can obviously predi
7、ct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2. The impacts of non-power influence on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differs among differ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s , while the impacts of leadership influence on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remain the same among these gr
8、oups.3. Among leaders variables, the professional titl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teaching years can obvious promote non-power influen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Key words: leadership influence; non-power influence;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hierarchical linear m
9、odel目 录WIAbstractII弓丨11 石开究综述21.1领导影响力研究综述21. 1. 1领导影响力概念21. 1. 2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之间的关系3L L 3领导影响力的相关石开究31. 1.4领导影响力的测量41. 2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综述41.2.1组织公民行为概念51. 2. 2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或维度51.2. 3组织公民行为的测量61. 2. 4组织公民行为的多层研究71. 2. 5领导有效性与组织公民行为81.3问题提出81.4研究意义92鹏102. 1学校领导影响力问卷编制102. 1. 1初始项目编制102. 1.2初测和项目分析102. 1.3正式问卷的形成1
10、02.1.4信效度检验102. 2领导影响力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112. 2. 1研究工具112. 2. 2 被试122. 2. 3分析方法123關133.1各变量的描述统计133. 2领导影响力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134職164. 1领导影响力与教师公民组织行为的关系164. 2两个分析水平效果之间的差异问题164. 3背景变量对领导影响力的作用问题185. i196.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2021m23jgi 己27引 言美国管理学家亨利说:“领导没有影响力,一个组织不论是学校、企业、军队、还 是国家就不能生存。”领导者的影响力能够充分调动组织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从而使 组织发挥出更
11、大的能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领导者的影响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凸 显。领导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领导能力和成效。在组织中领导如何强化对他人的影 响是领导需要面对的诸多挑战之一。而学校又不同于一般的组织,它是一个学习共同体, 在学校中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无法控制教师的一切行为,教师更注重分享的目的、信 仰、价值观、专业精神、团队精神和职业承诺等。可见学校领导与一般领导存在着明显 的不同,对于学校领导影响力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提出是组织行为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有利 于组织发展的角色外行为,与劳动报酬、奖励制度没有任何的联系。组织公民行为对促 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具
12、有明显的作用,同时能够维持组织正常的运行。由于学校教师工作 的特殊性,在正常的工作内容之外,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西方人普遍的意识中注重的是个人,看重的是个人的合法权 力和意愿,同时讲究个体对社会、群体的义务,公民意识比较强。而在中国人的普遍意 识中恰恰是缺乏公民意识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以群体为基础,强调全局,推崇个人对 集体无条件的服从和奉献,忽视个体的权力和意愿,不主张个人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 但实际上个人的权力、意愿,独特的思想和行为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个人 意识不断的发展与彰显,但是作为公民的主体意识以及公民行为还是缺乏的,因此
13、在群 体层次上研究组织公民行为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有别于西方研究,具有现实意义。1.研究综述1.1领导影响力研究综述1.1.1领导影响力概念领导者是一个被委派到某一职位上具有职权、责任和义务来完成组织目标与目的的 人。影响是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影响力是指一个人用以影响其他人的能 力,这种影响使后者能够根据前者的意愿来做事。领导影响力是领导个人在社会活动过 程中产生的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1。“影响力”是社会人际关系普遍存在的一种 现象,无论是领导还是下属,都必然要与他人发生联系和接触,相互之间必然要通过言 语、行为、情感、品德等发生影响。领导影响力和权力不可分割,许多学者在研究
14、中将“权力”和“影响力”联系起来 加以研究。学者Pfeffer认为,管理过程可以被看成是权力贯穿行使的过程,是不同的权 力基础的拥有和实践以促进被管理者参与和贯彻实施的过程。(Pfeffer, 1992a&b)2M。Waldo认为权力就是影响力。Yukl (1989 )认为“权力是某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或 某一群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潜在影响力。LeeGBolman(1991)认为,影响力是一个人的行动对于态度、价值观、信仰或者其 他人的行动的效果冯超等人认为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有效地影响和改变下属 的心理与行为,使之纳入组织活动目标轨道的能力,也就是领导者的状况和行为在下属 身上
15、产生的心理效应51。王永萍指出,所谓领导者个人的影响力,就是领导者有效地、非强制地引导、改变 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它指的是一种心理效应,主要是调动对方内心的行为欲 望,因此是自然的、非强制的,同从外部驱使对方是有原则区别的Joseph C Rost (1993)在二H世纪的领导一书中指出:“领导是当领导和追随 者试图真正地加以改变并期望得到反映他们共同目标的结果时,在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 有影响力的一种关系。”可见,领导意味着影响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让其他人去做 那些为了实现某些目标所需要做的事情。国内研究者认为领导影响力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个维度。其中,第一 个维度权力影响
16、力是领导者特有的,在领导活动中产生的,以社会赋予领导者的权力及 地位为基础。也就是说在有职有权的情况下,才能在其领导活动中产生权力性影响力。 没有职位或者没有权力则没有权力影响力。进一步分析,权力影响力由三方面因素构成: 传统因素,指人们对于“官”的畏惧和服从;职位因素,指职位赋予的个人的左右下级的 力量;资历因素,指因个人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对他人的影响m。权力影响力具有强迫性、 不可抗拒性。第二个维度非权力影响力是以领导者个人的品德、才能和学识为基础而形 成的对被领导者产生的支配力量,与职务权力没有必然联系的个人影响力。1. 1. 2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作为构成领导影响力的两个部
17、分,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之间有联系也有区 别。权力影响力是职权的具体表现,其中心是职位所赋予的权力,是领导影响力的基础 条件;非权力影响力则是领导者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的体现,其中心是“威望”。从构成角度来说权力影响力是被动的,来自于个体之外的外界因素构成的;非权力 影响则是由领导者自身的素养和行为的体现,是来自于个体自身的内在因素构成的。从作用方式上看,权力影响力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非权力影响力则是因为领 导自身的因素自然地引起被领导者心理上的信赖、支持,和行为上的服从。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存在区别,但是二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相互之间又有 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
18、统一表现为领导者的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具有 影响力的前提条件,非权力影响力则是在此前提下形成领导影响力的基本条件。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之间存在相互影响:非权力影响力的高低可以导致领导 权力大小的改变,也就是说非权力影响力对权力影响力有制约作用。权力影响力对非权 力影响力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对职权的服从感来增强非 权力影响力。同时权力影响力是非权力影响力发挥作用的基础,一个拥有出众的才能、 广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的人如果没有职权,那么他对其他人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 11. 1. 3领导影响力的相关研究领导影响力是领导者通过权力运用的方式对组织中的个体、群体乃致
19、整个组织的发 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是一种领导效能(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或称为领导绩 效、领导有效性等。领导影响力的研究属于领导有效性的研究范畴,国外对于领导有效性的相关研究始 于20世纪30年代,特质论是早期的领导理论,以研究优秀领导者所具有的共同的品质 或特征为重点。特质论的研究认为领导者的特质是天生的,天才的领导者具有善于言辞。 _超智力、外向敏感等特质。20世纪70年代后,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优秀的领导者也要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但 是仍然把领导者自身的特质看做是一个重要的变量,认为领导者的素质能够有效的预测 领导者成功与否。Dunnette(1971)回顾了
20、其他的评价中心的研究,寻找出了在领导特性 中将会引导其走向成功的一些共同因素,包括:认知技能、人际交往技能、计划组织技 能、精力、动机、情绪稳定性和抗压能力s。后续的相关研究发现成就动机、社交技能、 社会适应性等数据能够较好的预测领导影响力水平。美国学者豪斯认为,领导者的关键特征是:自信、有远见,对目标有坚定的信念, 对环境敏感。领导者应该具有:应变力、责任感、多视角、概念化、沟通等特征。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演进,领导者的相关研究从注重领导自身智力特性、个性特征、社交特性等领导者应具有的特质转向了领导者的行为方面。心理学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 了领导者的行为与领导有效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
21、领导风格有很多的分类, 不同的领导风格也会产生不同的领导影响力。大致上可以把领导风格分为六个类型:强 制型、权威型、合作型、民主型、防线制定型、和教练型。在20世纪60年代后,领导有效性研究的代表理论是权变模型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以往研究中,领导的有效性和领导的特质、领导者的行为有关,明显可以看出还存 在其他的因素,领导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有效性依赖情景因素。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卡曼提出来的,何塞和布兰查德在卡曼的生命周 期理论中加入了时间维度。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要点是领导者的行为要与被领导 者的成熟度相适应。领导一一成员交换理论领导一一成员交换理论的研究焦点是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
22、动态关系,以及这种动态 关系对与态度变量的影响等9。领导一一成员交互理论的相关研究指出,领导成员 交换理论与团队整体目标的实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的组织认同感之间有显著的 的正相关关系。转变一一交易型领导理论在这一理论中领导被描述为一种领导和被领导者相互作用的过程,领导者影响被领 导者,被领导者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达成目标并反过来影响领导者。在这一影响过程中, 有领导主要通过对具体事务的管理来完成任务,被称为交易型领导,有领导强调通过培 养下属的价值观和更高的理想来达成目标,被称为转变型领导。国内领导有效性的相关研究国内的领导有效性研究处于初期阶段,相关研究中较多见的是介绍性的文章,其中 多数
23、是定性描述,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性的研究较为少见。在20世纪80年代后,国 内领导有效性的研究包括领导理论的演进,领导特质、领导行为与领导绩效之间的关系。1.1.4领导影响力的测量在领导影响力的度量方面有如下的研究:Bachman, Smith和Slesinger (1966)在权 力与影响力关系度量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关性权力与影响力的相关系数为. 76、专 家性权力与影响力的相关系数为 8、影响力与增值影响力的相关系数为0.49、奖赏权 力与影响力相关系数为 25、法定权力与影响力的相关系数为0 291。Gary Yukl(2002)在他著作中进行了总结性的研究,认为目前比较有效和实用的
24、度量 工具有:领导行为描述问卷((LBDQMStogdU 1965)、高管人员行为描述问卷(SBD或 SBDQ)、行为量表(Schriesheim & Stodill,1975)前两个问卷效度相当11。1980年,Richard等人对总经理影响力对业绩的影响在度量方面有了研究结果,从 企业业绩角度度量影响力提供了研究成果。1.2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综述1.2. 1组织公民行为概念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概念的来源可追溯到1938 年Barnard提出的员工“合作意愿”;认为,对整个组织系统而言,组织中每一个个体的 合作意愿是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领导 影响力 教师 组织 公民 行为 关系 研究 王希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