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SM网络短消息的远程监控设计说明书.doc





《基于GSM网络短消息的远程监控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GSM网络短消息的远程监控设计说明书.doc(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目录1前言12总体方案设计22.1设计容22.2方案比较22.3方案选择23 硬件部分设计43.1单片机与外围基本电路设计43.1.1单片机电源电路53.1.2单片机时钟电路53.1.3单片机复位电路63.2单片机与LCD显示电路的设计63.3单片机与DS18B20温度采集电路的设计73.4单片机与MXA232串行通信电路的设计83.5按键控制电路设计83.6报警电路设计93.7单片机与GSM模块电路设计103.7.1GSM系统介绍113.7.2GSM短消息业务143.8特殊器件的介绍153.8.1DS18B20器件介绍153.8.2GSM模块TC35i介绍164软件设计194.1软件设计原
2、理与设计所用工具194.1.1设计原理194.1.2KeilC软件介绍194.2系统软件设计结构图与其功能204.3主要软件设计流程框图与说明204.3.1串口GSM模块流程框图204.3.2DS18B20初始化214.3.3LCD模块的软件设计234.3.4按键设定电路设计245系统调试256系统功能、指标参数316.1系统能实现的功能316.2系统指标参数测试与分析317结论328总结与体会338.1设计小结338.2设计体会338.3设计改进与建议339辞3410参考文献35附录1:电路原理图36附录2:设计程序37附录3:外文资料翻译6274 / 761前言GSM系统是欧洲在20世纪8
3、0年代设计并在1992年开通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其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我国目前已建成了覆盖全国的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我国移动通信网的主要方式。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现代通信新技术的应用,使通信在速度、带宽上有所大提高,同时也增加许多业务,逐渐迈向3G时代。而GSM的短消息业务SMS它通过无线控制信道进行传输,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主要电信业务,是GSM通信网所特有的,它的传递是可靠的。因此,选用GSM的短消息业务来实现远程无线数据传输是可行的。在短消息业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短消息在无线监控与数据采集方面的应用作为毕业设计的研究课题就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GSM
4、模块是GSM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种数据终端设备。GSM模块在短信息方面的应用广等特点,特别适用数据的双向传送、无线远程检测和控制等。短消息是GSM系统中提供的一种GSM终端之间,通过服务中心进行文本信息收发的应用服务,其中服务中心完成信息的存储和转发功能。随着GSM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普与,GSM模块作为一种主要的GSM网络接入设备,己得到越来越多的系统制造商和系统开发商的重视,基于它的各种应用也蓬勃发展起来。本设计要实现基于GSM网络短消息的远程监测监控,主要工作:完成主板硬件设计,即单片机与其外围电路、LCD显示电路、DS18B20采集温度电路、串行通信口电路;完成GSM模块的硬件设计;软件
5、编程即单片机模块、显示模块、采集温度、按键、串口,GSM模块的软件设计。再通过整个系统进行分析,总结出系统块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完成以上工作就可以使用单片机通过串口发送AT指令控制GSM模块发送短消息,实现温度数据的无线传输。2总体方案设计2.1设计容设计基于GSM网络短消息的远程监控,主要容:以温度为监控对象,监控的实时温度在LCD上显示,当监控温度超过设定的报警温度,自动发送短消息完成数据的远程传输。具体的要求:1、能够实时地检测温度,并能在LCD上显示出来;2、组建4*4按键电路;3、报警电路当实时温度超过设定报警温度时,发出警报声,并可发送短消息通知,完成远程监控。2.2方案比
6、较为完成短消息数据的远程传输,目前为实现短消息的发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案一、网关方式:通过网关来实现短消息发送,编辑短信容,实现短消息发送,该方法不要额外的设备,但要要到相关的电信部门去申请网关,成本高,软件复杂;方案二、通过网络软件提供的短信发送功能来实现,比如腾讯、飞信都提供这方面的服务,这种方法是这3种方法中实现起来最简单,所需资源最少的,但是对于的依赖性太强,对网络的依赖同样无法避免,重要的是不适用于项目开发;方案三、终端方式:通过GSM 模块向手机以与其他终端通过GSM网络发送短消息,掌握AT指令与其协议和串口编程来实现控制GSM模块,这是目前比较适合于小项目开发的一种方法。2.
7、3方案选择通过以上的方法比较,本设计选用第3种方案,采用此方法编码简单,硬件电路的设计简单,只需对AT指令和串口编程比较熟悉就可以实现,而且对硬件需求不高,并能自动收发短消息,对于自动采集数据后发送检测数据的智能系统来说该方法最为简单实用。本设计选用STC89C52单片机和GSM模块,实现了一款具有短信收发功能的远程监控系统,以GSM网络为纽带,可以实现远地数据的传输。系统结构图如图2.1所示:图2.1系统结构图本设计的主要流程是温度传感器采集好温度,存入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分别使用I/O口来控制LCD液晶显示屏显示,组建4*4的矩阵按键,控制报警电路,单片机通过RS232串口与GSM模块联机,
8、使用串口发送AT指令来控制GSM模块发送短消息。3 硬件部分设计系统远程监控硬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与外围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显示电路LCD、串行通信电路以与GSM无线通信模块组成。本章节主要介绍系统各个单元模块的硬件部分、电路结构、工作原理、以与单元模块之间的连接电路设计。3.1单片机与外围基本电路设计单片机的外围电路: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图如图3.1所示: 图3.1 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图下面分别介绍单片机正常工作的外围电路:3.1.1单片机电源电路电源电路为单片机提供直流电。单片机的供电电压为+5V,单片机的Vcc(40引脚)接+5V电源,Vss(20引脚)接地,图中J16插槽接USB接
9、口,经USB接口提供+5V电压,经过滤波电路,开关S1控制电源是否导通,导通LED灯亮,单片机上电,显示单片机供电正常。电阻R10起到限流的作用,保护LED灯。电路图如图3.2图3.2单片机电源电路3.1.2单片机时钟电路时钟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工作时所必需的时钟控制信号,单片机的部电路在时钟信号控制下,严格的按时序执行指令进行工作。各种时序均与时钟周期有关,时钟周期是单片机的基本时间单位,与时钟晶振有关。常用的时钟电路设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部时钟方式,另一种方式为外部时钟方式,本次设计选用部时钟方式,电路图如图3.3,电路中,晶振的频率越高,则系统的时钟频率也就越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
10、,在此次设计中之所以选择11.0592M的晶振是因为它能够准确地划分成时钟频率,与UART(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 量常见的波特率相关,波特率为9600b/s消除误差外接的。图中X1和X2分别连接单片机的时钟引脚XTAL1和XTAL2。图3.3时钟电路3.1.3单片机复位电路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除此之外,当由于程序运行出错或操作错误时使系统处于死锁状态,为摆脱死锁状态,也需复位重新启动。单片机的复位由外部的复位电路来实现,通常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键复位电路。本设计单片机的复位电路采用按键电平复位电路,单片机复位高电平有效,通过RST端经电阻与电源VCC接通,当按键没有按下时,RST端接地
11、,当按键按下,VCC与R22导通,分压后RST为高电平,RST端加上大于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完成复位。图3.4复位电路3.2单片机与LCD显示电路的设计LCD显示电路是用LCD12864芯片与单片机STC89C52RC共同完成的。LCD12864能显示数字、英文、标点符号以与图形,可以分行显示,显示8*4行的汉字,其与单片机的电路连接原理图如图3.5。图中8引脚EN使能端接P2.0口,7引脚RW读写端接P2.1口,6引脚RS复位端接P2.2口,数据端引脚916分别接单片机P0.0P0.7口。由于P0口部没有固定的上拉电阻,数据端外接上拉电阻,来让引脚保持高电平。片选端1引脚CS1接P2.3,片
12、选端2引脚CS2接P2.4;片选信号控制屏幕选择左右屏显示。图3.5LCD12864插槽引脚图3.3单片机与DS18B20温度采集电路的设计三针插孔用来插DS18B20的芯片,DS18B20的数据端二脚接到单片机的P3.7 管脚,用单片机来控制DS18B20,实现电路对温度的监控。DS18B20为单总路线芯片,单片机通过对芯片二管脚的读写时序控制,来启动温度转换和写入温度上下限,读出温度转换值等一系列操作,该模块的电路图如图3.6所示。 图3.6温度采集电路3.4单片机与MXA232串行通信电路的设计使用MAX232作为串行通信的电平转换电路,实现数据的串行通信功能,硬件电路简单,通过9针串口
13、与GSM模块实现联机通信。MAX232是标准串行总线,也是常用的串行接口标准,用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通讯。 MAX232 串行接口总线适用于:设备之间的通讯距离不大于15m, MAX232 协议以-5V-15V表示逻辑1;以+5V15V 表示逻辑0。 MAX232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图如图3.7所示。图3.7 MAX232串口通信原理图3.5按键控制电路设计行列式键盘用于按键数量较多的场合,它由行线和列线组成,按键位于行、列交叉点上,也称矩阵键盘,相对于独立式键盘更加节省硬件资源。下面介绍常用的按键设定方法:采用扫描法来判定按键主要方法有行扫描和列扫描:行扫描:列初始化电平为1,行初始化电平为0。
14、检查各列线输入电平是否为全“1”。如果不是全“1”,则有键按下。然后逐行置零电平,其余各行为高,检查列线的电平是否变为零,有,则该行列交叉的按键判断为按下。列扫描:行初始化电平为1,列初始化电平为0。检查各行线输入电平是否为全“1”。如果不是全“1”,则有键按下。然后逐列置零电平,其余各列为高,检查行线的电平是否变为零,有,则该行列交叉的按键判断为按下。本设计4*4的矩阵键盘采用“线反接法”其处理速度快,程序简短。通过两个步骤就可以获得按键所在的行列值,比扫描法快。通过以下2个步骤确定按键位置:1、将行线编程为输入线,列线为输出线,并使输出线全为高电平,则列线中电平由高变低所在列为按键所在列。
15、2、同第一步完全相反,将行线编程为输出线,并使输出线全为高电平,则行线中电平由高变低所在行为按键所在行。本设计使用16个按键,即4*4的一个矩阵键盘。各个按键功能是:S2S11 数字键09;S12小数点;S13空格;S14发送;S15清除键;S16确定键;S17菜单。电路图中使用单片机的P1口控制,P1.0-P1.3口分别接J5.1-J5.4,控制行输出P1.5-P1.7口分别接J5.5-J5.8,控制列输出。其电路图如图3.8所示:图3.8按键电路3.6报警电路设计本设计采用蜂鸣器越限报方式,采用报警设置一是当采集到的实时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将P3.3口引脚置为低电平,使蜂鸣器警报,二是自动
16、让GSM模块发送短消息通知远程。其电路原理图如图3.9所示。图3.9报警电路3.7单片机与GSM模块电路设计本设计直接采用GSM开发板,其集成GSM模块(TC35i)、GSM天线、+5V开关电源,自带RS232通讯接口,可以方便地与PC机、单片机连机通讯。可以快速、安全、可靠地 实现系统方案中的短消息服务。GSM模块是传统调制解调器与GSM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相结合的一种数据终端设备。其实物图如图3.10:图3.10 GSM开发板单片机与GSM模块连接通过一个TTL转RS232电平电路,连接到串口,另一端直接连接到GSM模块串口。下面介绍本设计用到的AT指令,其中与短信相关的指令主要在GSM07.
17、05中规定,主要包括:AT+CMGF:设置编码模式:有以下2种模式:AT+CMGF=1 设置为TEXT格;AT+CMGF=0 设置为PDU格式;AT+CSCA:设置短信中心;AT+CMGS:发送短信;AT+CMGL:列出短信;AT+CMGR:读短信;AT+CMGD:删除短信。3.7.1GSM系统介绍GSM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GSM的移动台可以实现国际漫游,为了实现漫游功能,GSM为用户定义了三个识别码,它们分别是DN码、MSRN码和IMSI码。DN码是公用簿上可以查到的统一的的;MSRN码是由VLR(访问位置寄存器)临时指定,并根据此将呼叫接至漫游的移动台,在呼叫漫游用户时使用的;
18、国际移动台识别码IMSI在无线信道上使用,用来寻呼和识别移动台。上述三个存在着相对应关系,使用它们的关系可以准确无误地识别出某个移动台。当公有用户要呼叫某漫游移动台时,该用户通过机拨打移动台DN码,DN码首先经由公用交换网接至最靠近的本地GSM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SMC),GSMC利用DN码访问母局位置登记器,从中取得漫游台的MSRN码,GSMC根据此码将呼叫接至被访问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VMSC),VMSC接到MSRN后,进一步访问来访者登记器,证实漫游台是否仍在本区工作,经确认后,VMSC把MSRN码转换成国际移动台识别码(IMSI),通过当地基站,在无线信道上向漫游移动台发出寻呼,从而建
19、立通话。若某地方的移动台进入另一个地方时,只有经过位置登记后才能使用。自动检测该地基站的广播公共信道,以获得它的位置。当发现收到与自己原来地方不同时的区域识别码,漫游的移动台会向当地基站发出信号,通知VLR,并将此通过CCITT No.7信令,VLR即指定一个临时MSRN,通知移动台所在业务区备案。这样,一个漫游用户位置登记就完成了。2.GSM可以提供多种数据业务GSM可提供新业务包括3009600bps双工异步数据通信、12009600bps双工同步数据通信、异步3009600bps的PAD(分组打包拆包)接入电路、分组数据和话音数字信号、可视图文以与对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终端的支持等
20、。3.GSM具有较好的功能。GSM可以向用户提供以下三种方式:(1)对移动台识别码的加密,可以让窃听者无法确定用户的移动台,从而起到对用户位置的作用;(2)将用户的识别码、信令数据和话音加密,使非法窃听者无法收到通信的具体容;(3)利用“询问响应”过程启动“用户鉴别”单元来鉴别用户。在通信过程开始时,首先由网络向移动台发出一个信号,移动台收到这个后,连同部的“电子密钥”,共同来启动“用户监别”单元,随之输出信息,返回网络的固定方,网络固定方在发出的同时,也启动自己的“用户鉴别”单元,产生相应的信息,与移动台返回的信息比较,若一样则确认为合法用户,否则确认为非法用户,从而确保了用户的使用权。4.
21、越区切换功能在微蜂窝区运动着的移动台,高频度的越区切换是不可避免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GSM采取主动参与越区切换的策略,其工作原理如下:移动台在通话期间,不断向所在工作区基站报告本区和相邻区无线环境的详细数据,当需要越区切换时,移动台主动向本区基站(BS)发出越区切换请求,固定方(MSC和BS)根据来自移动台的数据,查找是否存在替补信道,以接收越区切换,如果不存在,则选择第二替补信道,直到选中一个空闲信道,使移动台切换到该信道上继续通信。5.其他特点GSM系统容量大、通话音质好、便于数字传插、可与今后的ISDN兼容,还具有电子信箱、短消息业务等功能。GSM安全:GSM系统设计使用共享密钥用户
22、认证。UMTS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选择,就是USIM,用户与基站之间的通讯可以被加密。它使用更长鉴别密钥保证更好的安全以与网络和用户的双向验证。GSM为了安全使用多种加密算法。但是系统支持多个不同算法,这样运营商就可以换一个安全等级更强的。GSM系统结构主要由MS、NSS、BSS和OSS四部分组成,如图3.11所示:图3.11GSM系统结构基站子系统(BSS)在MS与NSS之间管理和提供传送通道,特别是包括了MS和GSM系统的功能实体之间的无线接口管理。MS、BSS和NSS是GSM的实体部分,操作支持子系统(OSS)则为运营部门提供维护实体部分。NSS它负责所有和移动用户有关的呼叫移动性管理、接续
23、处理、用户设备与性等等功能, 是整个GSM系统的控制和交换中心,并提供GSM系统与其他网络之间的连接。移动台(MS)包括移动台物理设备和智慧部件SIM卡两部分。移动台是GSM移动通信网中用户使用的设备,也是用户能够直接接触的GSM系统中的唯一设备。移动终端(TE):指终端设备本身,与用户个人无关,它多种编码信息加密、信息的调制和解调、信息的发射和接收等。SIM卡:代表移动用户个人,存有认证用户的信息,并执行与用户安全信息有关的重要信息。NSS主要完成用户数据与移动性、安全性的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和交换功能。 NSS中各功能实体介绍如下:MSC:即移动交换中,是网络的核心,对在它所覆盖的移动台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GSM 网络 短消息 远程 监控 设计 说明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