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模拟试题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docx
《2020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模拟试题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模拟试题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爆米花是将玉米粒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水份内能不变B 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粒壳爆开,对外做功,玉米粒内能增加C 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D 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2.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和乙,分别用相同的两盏酒精灯同时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比热容较大的是液体()A 甲B 乙C 一样大D 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块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块,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
2、高,这样铜块和铝块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密转焊接”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铜块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实现的B 铜块高速旋转时把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C 焊接完成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D 铜块和铝块的内能增加是其他形式能转化而来的4.现在相同的热源下,对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c水c煤油),并绘制出了温度与时间图象如果水的温度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能正确反应出煤油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5.铜球和铅球相互接触时,铜球将热量传递给铅球,这是因为()A 铜球的温度较高B 铜球具有的内能较多C 铜球具有的热量较多D 铜的比热容较大6.刚装修过的房
3、间会闻到很重的油漆味,这现象表明了()A 分子由原子构成B 分子间有空隙C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 分子间有阻力7.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是()A 一杯大豆磨成大豆粉后体积不满一杯B 半杯芝麻和半杯大豆混合后体积小于一杯C 在盛满水的杯中慢慢加入一匙盐,水不溢出D 海绵被压缩,体积会变小8.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到现在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图中哪个模型最相似?()ABCD9.九月的七实校园里到处都闻得到桂花的清香,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 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B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
4、则运动C 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D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10.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B空调房间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C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D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11.(多选题)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解释的是()A 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B 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觉凉爽C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 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能有效防止因窖内温度过低冻坏蔬菜12.对于热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少B 温度高的物体含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含的热
5、量少C 在热传递过程中,同一物体温度改变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D 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含的热量多二、填空题(共3小题) 13.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如图列出的是:2010年6月某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请判断甲是_城市(选填“沿海”或“内陆”),你的依据是_14.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107J.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60 ,流出的水温是56 ,则每天需要_ kg的水流经散热器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5.在改变内能的实验中(1)甲图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
6、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乙图是通过_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2)丙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_原因是:在这个过程中,瓶内空气对塞子_,空气内能_,温度_,瓶内水蒸汽遇冷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以上两个实验都说明了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三、实验题(共3小题) 16.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1)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示例:物体内能的
7、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有关推理性结论:_.推理依据: _(2)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如图中,甲杯中水量较少、乙、丙、丁杯中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1)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_杯中水的内能大,因为_17.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相同的水和煤油(水煤油)选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其目的是为了使水和煤油在相
8、同时间内_(2)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_,根据图乙可判断出_的吸热能力强(3)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别用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18.小伟等几位同学结伴到海边游玩,他们发现,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的沙子凉,海水却比较暖和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因为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他们分成两个探究小组来设计实验来验证此猜想(1)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拌棒、天平、铁架台和石棉网,除此之外,还需要_、_.实验时使用搅拌棒的作用是_(2)请你为他们的实验设计一个表格用以填实验数据(
9、3)两小组获得的实验结论分别是: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加热沙子的时间短;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上升的多;你认为上述结论能验证猜想的是_(选填“”、“”或“和”)(4)探究过程中也有部分同学提出: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四、计算题(共3小题) 19.将质量为5千克的铜加热,铜的温度升高了20 ,求:铜吸收的热量Q吸c铜0.39103J/(kg)20.质量为0.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21.在野外施工中,需要把质量为4.2千克
10、的铝合金构件温度从10 升高到63 或以上现只有保温瓶中1.2千克温度为90 的热水可以利用,不计热损失,请设计一个加热构件的方案同学甲设计的方案和运算如下:将铝合金构件直接放人90 热水中,在不考虑热损失的前提下,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构件吸收的热量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放cm1(tlt)、Q吸Cm2(tt2),将数值代入计算,得出构件与热水在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t56.2 .显然,这种方案不能使构件达到规定的温度同学乙设计的方案是把90 的热水分成等质量的两份,让构件先放人第一份90 的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取出,再放入第二份90 的热水中,再使构件与热水达到热平衡通过计算表明,这一方案可使构件的最
11、后温度达到61.7 .问:(1)怎样才能让构件达到63 呢?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2)若采用最佳加热方案,构件最后的温度可达69.5 .这一结果启示我们,工业上也可以用这一方法用冷水来冷却某些构件,请简要说明这种最佳冷却方案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项,玉米膨胀,其内部水分对外做功,水分内能会减少,不符合题意;B项,玉米膨胀对外做功,玉米粒内能会减少,不符合题意;C项,玉米爆开前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不是做功改变内能,不符合题意;D项,玉米爆开前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增加内能,符合题意2.【答案】B【解析】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图象可知,初温相同,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较大的是甲,因使用的是
12、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由c,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升高温度大,它的比热容就小所以c甲c乙3.【答案】B【解析】A项,当铝件与铜件相互摩擦做功,两者的内能会增大,温度急剧升高,故A正确;B项,铜块高速旋转,具有较大的动能,此时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铜块温度升高,故B错误;C项,焊接完成,能使铜块和铝块成为一个整体,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故C正确;B项,铜块和铝块增加的内能是由铜块的机械能转化而来的,故D正确4.【答案】D【解析】A项,读图可知,图象不是一条直线,即温度与时间不成正比,故不合题意;B项,读图可知,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图象为正比例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能 2020 年人教版 物理 九年级 模拟 试题 第十三 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