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内能》中考试题精选(原卷 解析卷).docx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内能》中考试题精选(原卷 解析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内能》中考试题精选(原卷 解析卷).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内能中考试题精选一选择题(共22小题)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2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3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4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寒冷的冬天,人们搓手后感到暖和B晚上睡觉用热水袋取暖C在鲜榨的果汁里放些冰块,喝果汁
2、时感觉凉爽D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5小红帮妈妈做饭时,发现厨房里涉及许多物理知识,部分归纳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A煎翘嘴鲌鱼时闻到鱼的香味,是扩散现象B把鸡蛋往案板上一磕,蛋壳就破了,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西红柿炒鸡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鸡蛋和西红柿内能增加的D炒锅一般用铁制造,是利用铁善于传热6下列名句或短语,从物理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凝固过程吸热C“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沸腾过程温度不变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分子的运动导致“花气袭人”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
3、物体B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8如图,烧瓶内水上方存在着水蒸气,瓶口用软木塞塞住,用小打气筒缓慢向瓶内加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塞子跳起来,瓶内出现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瓶内出现白雾,是因为瓶子外部温度低B出现白雾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物态变化过程C该实验能说明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D这个实验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9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乙:抽掉玻璃板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丙: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
4、的固体小颗粒D丁:不再蹬地,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0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此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A试管变热的过程B水变热的过程C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11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同样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40B06min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C810min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和乙的内能都
5、不断增加D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12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物质水煤油冰铝铜比热容/(Jkg11)4.21032.11032.1l030.88103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13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A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B探测器要有
6、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14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15如图甲,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为破解此中秘密,随州某中学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模型。设此杯内胆中被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摇一摇,
7、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饮用后迅速将200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可升至t2,若忽略内胆及空间的热能消耗,则t1、t2分别大约为()A50,50B52,39.2C40,60D55,5516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进行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17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体甲和水加热,他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
8、0min吸收的热量为()A0.84105JB1.2105JC2.52105JD都不是,不能计算18图为海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19在一般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热量与两个物体的温差成正比。冬天的北方比较寒冷,房间内都有供暖系统。如果房外温度为20,则房内温度为18;如果房外温度为30,则房内温度为12那么,房间暖气管的温度为()A75B70C65D6
9、020甲、乙两杯中分别盛有60和20质量相同的水,现将一温度为20的铁球投入甲杯中足够长时间,取出后再投入乙杯,停留足够时间。如果不计热量损失,比较甲、乙两杯的水温变化,则()At甲t乙Bt甲t乙Ct甲t乙D无法判定21三个相同的热源分布在一横放着的圆筒内,圆筒的侧壁和一个底部均绝热,另一个底部开口并被导热膜封住,用另两个导热膜在圆筒内隔出两个竖囱,从而将三个热源互相隔开并形成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假设周围环境的温度恒定,并且传导的热功率与温差成正比,每个独立单元区域内空气的温度均匀,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的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分别为tA,tB和tC,则tA:tB:tC为()A3:
10、2:1B6:3:2C5:3:1D6:5:32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A水比煤油的比热容大B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均匀C实验中可以不使用温度计,让水和煤油都沸腾后再比较加热时间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二多选题(共2小题)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工厂里的冷却塔常用水作为冷却介质D质量、初温相同
11、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24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mamb,则cacbB若mamb,则cacbC若cacb,则mambD若cacb,则mamb三填空题(共4小题)25将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甲所示。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玻璃板并未与水面分离,却发现其边缘处的水面稍微向上弯曲,如图乙所示,
12、这是因为 ,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自身重量。26部分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较大,为了保护秧苗在夜间不被冻坏,人们常在傍晚往农田中灌水,白天再将水放出,这是利用水的 较大的特性。如果让2000kg的水温度下降1,放出的热量为 Jc水4.2l03J/(kgC)27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晶体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当加热至2min时,将甲和乙紧密接触在一起,它们之间 (选填“会”、“不会”或“不一定会”)发生热传递。由图象还可以反映出它们的一些性质,请任意写出一点 。28航母舰载机即将起飞前,燃料燃烧会获得大量的 能,向后喷射出高
13、温高速燃气流。为了避免对舰上人员及其它器材造成危害,甲板上安装了偏流板(如图),偏流板后面装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格状水管,这是利用水的 的特性来降低偏流板的温度。制作偏流板材料的熔点应较 (填“高”或“低”)四解答题(共1小题)29如图所示,甲气球装入少量水后,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靠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仍安然无恙。(1)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烧不破”的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 ,且水蒸发过程需要 热,所以甲球的温度升高的慢。(2)在加热过程中,乙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用 的方法改变气体的内能。五实验探究题(共1
14、小题)30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小明到海水浴场玩,他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当身体进入水中时,觉得水比较凉,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 ,海水和沙子相比,在同样受热时,沙子的温度变化比海水 。(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在实验室中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B.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4)下列现象中
15、,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航天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表面发热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 D电灯发出光和热(5)对100g水加热,水的沸腾图象如图,请你计算从开始计时到加热3min内水吸收的热量(请写出计算过程)六计算题(共2小题)312017年5月18日,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试采可燃冰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历史性突破。可燃冰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型能源。可燃冰的热值很大,是天然气热值的10倍以上,若按15倍计算。c水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7.0107J/m3求:(1)体积为0.0l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16、(2)若这些热量的90%被质量为100kg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是多少?3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g的沙子和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那么请问:(1)图中a图和b图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象?(2)加热满2min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3)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2小题)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
17、子间存在斥力【解答】解: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正确;B、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B正确;C、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故C错误;D、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D正确。故选:C。2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解答】解: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时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使人感到凉爽,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A符合题意;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
18、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故B不符合题意;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故C不符合题意;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或降低的温度少,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解答】解: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
19、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故D正确。故选:D。4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寒冷的冬天,人们搓手后感到暖和B晚上睡觉用热水袋取暖C在鲜榨的果汁里放些冰块,喝果汁时感觉凉爽D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解答】解:A、双手互相摩擦会感到暖和,是因为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B、用热水袋取暖,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爽,是果汁和冰块之间发生了热传递,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水吸收了热量,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20、D不符合题意。故选:A。5小红帮妈妈做饭时,发现厨房里涉及许多物理知识,部分归纳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A煎翘嘴鲌鱼时闻到鱼的香味,是扩散现象B把鸡蛋往案板上一磕,蛋壳就破了,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西红柿炒鸡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鸡蛋和西红柿内能增加的D炒锅一般用铁制造,是利用铁善于传热【解答】解:A、煎翘嘴鲌鱼时闻到鱼的香味,是因为香味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故A正确;B、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就破了,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C、西红柿炒鸡蛋时,西红柿和鸡蛋会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鸡蛋和西红柿内能增加的,故C错误;D、铁的导热性比较好,所以利用铁来制作炒
21、锅,故D正确。故选:C。6下列名句或短语,从物理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凝固过程吸热C“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沸腾过程温度不变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分子的运动导致“花气袭人”【解答】解:A、破镜难圆,是由于分子之间的距离太大,引力太小无法合在一起,故A错误;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凝固过程放热,故B错误;C、”扬汤止沸”的道理是:把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积且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液体相对于空气是流动的),从而加快了蒸发,蒸发需要吸收热量,从而使液体温度降低,低于沸点,液体不能沸腾,起到止沸的效果;“釜底抽薪”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能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内能中考试题精选原卷 解析卷 人教版 物理 中考 复习 三轮 冲刺 试题 精选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