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入新课:展示杜甫的两首诗忆惜春望,指出唐玄宗统治前期,即开元年间,唐朝历史发展到古代世界的巅峰,但是唐玄宗后期,唐朝历史由盛转衰,本节课学习唐朝走向没落的历史。讲授新课:师设问:是什么事件导致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生:安史之乱一、安史之乱 1、概念 “安”是指安禄山,“史”是指史思明。是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 2、原因 师:展示材料,让学生从史料中分析安史之乱出现的原因。材料一: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2、” 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二:做了30年皇帝天下太平,物产丰盈,玄宗志得意满,认为应该快快乐乐享受人生材料三: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材料四: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 生:重用奸臣;追求享乐;放权地方,重用节度使集军政财权于一身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师设问:什么是节度使节度使,原为军事统领,后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 历史 下册 安史之乱 唐朝 衰亡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