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护理与灸法护理ppt课件.ppt
《针法护理与灸法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法护理与灸法护理ppt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蒋东伶l掌握毫针刺法及护理、灸法的运用和护理方法;l熟悉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l了解灸法的注意事项、耳针刺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第一节 针法护理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目 录一一毫针刺法护理毫针刺法护理二三棱针刺法护理三棱针刺法护理三三耳针刺法护理耳针刺法护理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一)毫针的基本知识 1、毫针结构针尖针身(体)针根针柄针尾毫针的结构毫针多采用不锈钢制成一、毫针刺法护理一、毫针刺法护理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2、毫针规格临床最常用的是1.54寸(
2、40100mm)长和2831号(0.300.38mm)粗细的毫针。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3、毫针检查施术前,医护人员应对毫针进行严格检查。 毫针(4)针尖应圆而不钝,形如松针,不过于尖锐,无钩曲或卷毛。(3)针身应光滑、挺直、坚韧而富有弹性;(1)针柄应绕丝均匀紧密; (2)针身与针柄间应连接牢固,不能松动或有锈蚀;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4、毫针消毒与保藏消毒:宜用纱布将针具包裹捆扎妥当放入消毒锅内,以免水沸时针尖与锅壁碰撞,引起钝折或卷毛。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4、毫针消毒与保藏 保藏:放在两头塞有干棉球的玻璃管或塑料管内,针尾先入,针尖向上
3、,取用时也应缓慢倒出,以免损伤针尖。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二)针刺前准备1、医务人员及患者准备 简要介绍针刺功效、针感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使其了解针刺治疗疾病的常识,以消除疑虑。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2、选择针具 毫针长度应以针刺入腧穴内,针身露在皮肤外2cm左右为宜。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针刺穴位肌肉丰厚处肌肉浅薄处尤其是临近重要脏器的穴位,选择较短的毫针。选择较长的毫针。体质强弱强者弱者宜选用细针。宜选用粗针。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形体胖瘦胖人瘦人宜选用细针。宜选用粗针。针刺部位头部背部宜选用粗
4、针。宜选用细针。一、毫针刺法护理敏感与否强者差者宜选用粗针。宜选用细针。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4231仰卧位主要用于取头、胸、腹、下肢、足部腧穴;侧卧位主要用于取身体侧面的腧穴;俯卧位主要用于取头、项、背、下肢腧穴;正坐位主要用于取头部、面部腧穴等。一、毫针刺法护理3、安排体位 采用病人舒适、能耐久和施术者方便操作的体位。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4、定穴 将所选穴位准确定位后,做好标记,以便消毒和进针。 对初次施针者,应尽量选择不易发生疼痛或针感较轻的穴位,且选择的穴位数目应少。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5、消毒针具施针者手指患
5、者施针部位应采用高压或煮沸消毒,亦可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应剪短指甲,在清洁后用75酒精擦拭。施针穴位局部皮肤应用75酒精或碘伏,从穴位中心向外绕圈擦拭。消毒后,需防止再污染。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一、毫针刺法护理(1)(2)夹持进针法夹持进针法(3)提捏进针法提捏进针法(4)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单手进针法(三)针刺方法1、进针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一、毫针刺法护理(1)单手进针法 以刺(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指端紧临穴位。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屈曲亦随之下压,将针刺入皮肤,常用于短针进针。第五章第五章 常
6、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一、毫针刺法护理(2)夹持进针法 以押(左)手拇、食二指的指腹夹持用消毒棉球裹住的针身下段,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刺(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迅速将针刺入皮肤。此法适于长针和肌肉丰厚处进针。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一、毫针刺法护理(3)提捏进针法 以押(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穴位处皮肤捏起,刺(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用单手进针法,将针迅速刺入皮肤。此法适于肌肉浅薄处,尤其是面部腧穴的进针。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一、毫针刺法护理(4)舒张进针法 以押(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穴位处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刺(
7、右)手用单手进针法将针快速刺入皮肤。此法适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处腧穴的进针。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一、毫针刺法护理2、针刺角度 直刺、斜刺、平刺。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针刺角度施术时针刺深度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以既有针感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3、针刺深度一、毫针刺法护理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针刺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治疗需要等情况而确定。4、针刺方向一、毫针刺法护理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u行针,是术者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觉所施的手法。u通过运针使患者感到针刺部位产生酸、麻
8、、胀、重的感觉针感,即得气。u得气时,术者可感到针下有一种沉紧的感觉。一、毫针刺法护理5、行针与得气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一、毫针刺法护理(1)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提针与插针交替应用,即施行反复上提下插的操作方法。提插幅度大、频率快,则刺激量大;反之,则刺激量小。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捻转法: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行以针身为纵轴,将针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一、毫针刺法护理捻转幅度大、频率快,则刺激量大;反之,则刺激量小。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一、毫针刺法护理(2)行针辅助手法循法:是指
9、在针刺前或针刺后留针过程中,施术者用手指沿经脉循行的路径,在针刺腧穴的附近部位施行轻柔循按的操作方法。 循法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一、毫针刺法护理刮柄法: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刺手拇指抵住针尾,食指指甲由下而上反复轻刮针柄,以得气或加强针感。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一、毫针刺法护理弹针法: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刺手拇、食二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身微微振动的操作方法。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一、毫针刺法护理摇法: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刺手拇、食二指持针柄轻轻摇动的操作方法。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一、毫针刺
10、法护理震颤法: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刺手拇、食二指持针柄,行快频率、小幅度提插、捻转,使针身产生轻微震颤的操作方法。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一、毫针刺法护理飞法: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时,用刺手拇、食二指持针柄,轻微捻搓数次后,随即松开两指,如此一捻一松,反复数次,壮如飞鸟展翅,故而得名。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目的加强针感,使针感持续一段时间。留针将针刺入腧穴并行针后,将针留在穴内。时间1530min,对慢性、顽固性、痉挛性疾病可适当延长时间。一、毫针刺法护理(四)留针与出针1、留针在留针过程中可间歇行针以增强疗效。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
11、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2、出针 出针时,一般左手持消毒棉球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上,右手持针柄,轻轻捻转,慢慢提至皮下而退出,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出针后医生最后要核对针数,防止漏拔。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五)针刺异常情况及处理晕针01弯针03血肿05滞针02断针04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与体质及精神、体位 、手法等有关。 突然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 出冷汗、恶心呕吐、精神疲惫、脉沉细; 严重者四肢厥冷、神智不清、二便失禁、 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 出针、平卧保暖、温水、灸治。 术前解释、消除恐惧、针对原因、注意观察。晕针第五章
12、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精神紧张或疼痛/手法/体位/留针时间。针体活动困难,或伴疼痛。放松(精神 局部) 转移注意力、调整 体位、留针时间。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注意正确操 作手法。滞针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体位、手法、外力、滞针。方向角度改变/针体活动困难/疼痛。放松局部、恢复体位、顺势(分段) 拔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选好体位, 勿随意移动身体。弯针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针具质量不佳、外力、体位。行针或出针时发现针身折断,部分 针身尚露于皮肤外或全部进入皮下。镇静、保持体位、据情况取针。检查针具,操作轻巧、选好体位,勿
13、 随意移动身体针身留35mm于皮肤外。断针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针具质量、手法过重、刺伤血管。疼痛、肿胀、皮肤青紫。按压、加压包扎、冷敷24h后热敷。检查针具,注意手法适度、熟悉解剖。血肿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二、三棱针刺法护理二、三棱针刺法护理 是一种常用的放血工具,用来刺破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锋针” 、“刺血络”或“刺络”、“放血疗法”。 多由不锈钢制成,针长约6cm左右,针身呈三棱状,针尖锋利,三面有刃。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二、三棱针刺法护理(一)操作方法第五
14、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点刺法点刺法l操作 揉压推按局部-消毒-刺入35mm-挤压。l运用 四肢末端(十宣、十二井); 头部(攒竹、上星、太阳、印堂); 耳穴及大椎等穴位。44二、三棱针刺法护理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散刺法散刺法l操作 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环形向心点刺。l运用 局部瘀血肿痛、顽癣。45二、三棱针刺法护理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刺络法刺络法l操作 止血带近心端结扎,注意把握深度。l运用 耳背、肘窝、国窝浅表静脉。 用于中暑/急性腰扭伤/急性吐泻等。46二、三棱针刺法护理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法 护理 灸法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