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 18.2《原子的核式结构》课件(28张PPT).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 18.2《原子的核式结构》课件(28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 18.2《原子的核式结构》课件(28张PPT).ppt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第十八章原子结构,历史回顾,J.J.汤姆孙,1857-1940,英国物理学家,电子的发现者。因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190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思考:那么,这两种带电物质是怎样构成原子的呢?,十九世纪末,汤姆孙通过实验得出阴极射线是_。,高速电子流,电子的质量,质子质量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电子,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球体中,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之中,就象枣点缀在一块蛋糕里一样,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枣糕模型”。,一、汤姆孙的原子模型,以汤姆孙为首的英国剑桥学派,在原子物理学上所取得的这些惊人成就,使欧洲大陆上的物理学家都拜倒在他们
2、的脚下。,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看,汤姆孙的模型是很成功的。解释原子是电中性的,电子在原子里是怎样分布的,解释原子为什么会发光,能估计出原子的大小约为一亿分之一厘米。,研究方法:利用高能的粒子撞击原子,卢瑟福,分析实验现象,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卢瑟福,1.实验目的2.实验方法和器材3.实验过程4.实验现象及分析5.实验结论,二、粒子散射实验,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4倍,约是电子质量的7300倍,2、实验器材,放射源:放射性元素钋(Po)放出粒子;金箔:作为靶子,厚度极小,可达1m;荧光屏: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显微镜:能够绕金箔在水平面内运动;粒子:从放射源射出来的粒子动能很
3、大,打到荧光屏上能产生一个亮斑,可用显微镜观察,为什么用金?,整个装置放在一个抽真空的容器内,金的延展性好,核电荷量大,核质量大。,3、实验过程,整个观察过程是十分艰苦的,所用时间也相当长,你能总结出实验现象吗?,4、实验现象及分析,1、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2、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约占8000分之一)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90;,3、有的(个别)甚至几乎达到180;(几乎被“撞了回来”),卢瑟福对于上述实验的结果感到十分惊奇,他说:“这是我一生中从未有的最难以置信的事,它好比你对一张纸发射炮弹,结果被弹回来而打到自己身上”,为什么会这样说?汤姆逊枣糕原子模型能否解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的核式结构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 18.2原子的核式结构课件28张PPT 人教版高二 物理 选修 18.2 原子 结构 课件 28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