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碳化硅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docx





《徐州碳化硅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碳化硅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徐州碳化硅项目投资计划书目录第一章 市场预测7一、 竞争格局:国内外差距逐步缩小,国产替代可期7二、 受益新能源车爆发,SiC产业化黄金时代将来临8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11一、 衬底为技术壁垒最高环节,价值量占比46%11二、 第三代半导体之星,高压、高功率应用场景下性能优越12三、 大尺寸大势所趋,衬底是SiC产业化降本的核心13四、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力畅通循环体系15五、 深化区域协同发展17六、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7第三章 绪论19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19二、 项目承办单位19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20四、 报告编制说明24五、 项目建设选址26六、 项目生产规模2
2、6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26八、 环境影响27九、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27十、 资金筹措方案27十一、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28十二、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2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9第四章 建筑工程方案分析31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31二、 建设方案31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35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35第五章 产品方案37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7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7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7第六章 项目选址分析39一、 项目选址原则39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9三、 建设高品质中心城市,增强综合竞争优势43四、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经济强市45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
3、8第七章 运营管理49一、 公司经营宗旨49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9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0四、 财务会计制度53第八章 发展规划59一、 公司发展规划59二、 保障措施60第九章 SWOT分析说明63一、 优势分析(S)63二、 劣势分析(W)65三、 机会分析(O)65四、 威胁分析(T)67第十章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72一、 人力资源配置72劳动定员一览表72二、 员工技能培训72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分析75一、 项目节能概述75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6能耗分析一览表76三、 项目节能措施77四、 节能综合评价77第十二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79一、 企业技术研
4、发分析79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82三、 质量管理83四、 设备选型方案8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4第十三章 劳动安全生产分析86一、 编制依据86二、 防范措施87三、 预期效果评价90第十四章 投资计划91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91二、 建设投资估算92建设投资估算表96三、 建设期利息9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98四、 流动资金98流动资金估算表99五、 项目总投资10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0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1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评价103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
5、表10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8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0三、 偿债能力分析1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2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投标分析114一、 项目招标依据114二、 项目招标范围114三、 招标要求114四、 招标组织方式115五、 招标信息发布115第十七章 项目总结分析116第十八章 附表附件118建设投资估算表11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8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9流动资金估算表12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
6、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7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市场预测一、 竞争格局:国内外差距逐步缩小,国产替代可期SiC衬底供应商竞争格局:海外龙头垄断、实现6英寸规模化供应、向8英寸进军。国产厂家以小尺寸为主、向6英寸进军。(一)导电型SiC衬底全球市场:美国科锐公司(Wolfspeed)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基本控制了国际碳
7、化硅单晶的市场价格和质量标准。其他公司包括:美国二六(II-VI)、德国SiCrystalAG、道康宁(DowCorning)、日本新日铁等。主流产品已经完成从4寸向6寸的转化。国内公司:总体处于发展初期,主要以4英寸小尺寸产能为主。2018年,天科合达以1.7%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六、国内第一。其他公司包括山东天岳、河北同光、世纪金光、中电集团2所等。(二)半绝缘型SiC衬底全球市场美国科锐(WOLFSPEED)、贰陆公司(II-VI)依旧合计占据近70%的市场份额。国内公司山东天岳已挤进全球前三,2020年市占率达30%。国内外差距缩小,进口替代可期。由于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在碳化硅领域起步
8、较早,各尺寸量产推出时间方面,国内与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存在差距:以天岳先进的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为例,在4英寸至6英寸衬底的量产时间上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分别早于天岳10年以上及7年以的时间。目前主流的6英寸SiC衬底国外起步于2010年左右,SiC领域国内外整体差距小于传统硅基半导体,国内迎头赶上龙头企业的机会更大。在SiC衬底往大尺寸发展的趋势中,可观察到国内企业已迎头赶上,国内外差距正在缩小(举例:天岳6英寸衬底与龙头量产时间差距已小于4英寸,预计8英寸国内外量产时间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目前海外龙头已向8吋发力(下游客户车规级为主),国内小尺寸为主、6吋有望未来2-3年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下游
9、客户工业级为主)。二、 受益新能源车爆发,SiC产业化黄金时代将来临据Yole统计,2020年SiC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约7.1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增长至45亿美元,2020-2026年CAGR近36%。其中,新能源汽车是SiC功率器件下游最重要的应用市场,预计需求于2023年开始快速爆发。新能源汽车是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SiC功率器件主要应用于新能源车逆变器、DC/DC转换器、电机驱动器和车载充电器(OBC)等核心电控领域,以完成较Si更高效的电能转换。预计随着新能源车需求快速爆发,以及SiC衬底工艺成熟、带来产业链降本增效,产业化进程有望提速。应用端:解决电动车续航痛点
10、。据Wolfspeed测算,将纯电动汽车逆变器中的功率组件改成SiC时,可显著降低电力电子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提升车辆5%-10%的续航。据英飞凌测算,SiC器件整体损耗相比Si基器件降低80%以上,导通及开关损耗减小,有助于增加电动车续航里程。成本端:单车可节省400-800美元的电池成本,与新增200美元的SiC器件成本抵消后,能够实现至少200-600美元的单车成本下降。客户端:特斯拉等车企已相继布局。Model3是行业第一家采用SiC逆变器的车型,开启了电动汽车使用SiC先河,单车总共有48个SiCMOSFET裸片,由意法半导体和英飞凌提供。其他车企包括比亚迪汉、丰田Mirai等也
11、相继开始采用SiC逆变器。目前各大车企已在碳化硅领域纷纷布局,成本是决定SiC何时在新能源车大批量使用的关键因素。2017年,特斯拉Model3成为第一家使用SiC逆变器的车型,其逆变器总重量下降至4.8kg(较此前减少约84%),续航能力提升6%(逆变器和永磁电机组合的效率高达97%,此前为82%)。预计未来续航里程500公里以上的高端SUV车和轿车有望均应用到SiC功率器件,小型SUV和中型轿车可能在2024-2025年后开始应用一部分SiC(随着SiC衬底产能大规模释放、成本下降),低端车可能会再随这之后。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衬底为技术壁垒最高环节,价值量占比46%SiC产业链包括
12、上游的衬底和外延环节、中游的器件和模块制造环节,以及下游的应用环节。其中衬底的制造是产业链技术壁垒最高、价值量最大环节,是未来SiC大规模产业化推进的核心。衬底:价值量占比46%,为最核心的环节。由SiC粉经过长晶、加工、切割、研磨、抛光、清洗环节最终形成衬底。其中SiC晶体的生长为核心工艺,核心难点在提升良率。类型可分为导电型、和半绝缘型衬底,分别用于功率和射频器件领域。外延:价值量占比23%。本质是在衬底上面再覆盖一层薄膜以满足器件生产的条件。具体分为:导电型SiC衬底用于SiC外延,进而生产功率器件用于电动汽车以及新能源等领域。半绝缘型SiC衬底用于氮化镓外延,进而生产射频器件用于5G通
13、信等领域。器件制造:价值量占比约20%(包括设计+制造+封装)。产品包括SiC二级管、SiCMOSFET、全SiC模块(SiC二级管和SiCMOSFET构成)、SiC混合模块(SiC二级管和SiCIGBT构成)。4)应用:半绝缘碳化硅器件主要用于5G通信、车载通信、国防应用、数据传输、航空航天。导电型碳化硅器件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光伏发电、轨道交通、数据中心、充电等基础建设。二、 第三代半导体之星,高压、高功率应用场景下性能优越半导体材料是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电子材料。核心分为以下三代:1、第一代元素半导体材料:硅(Si)和锗(Ge);为半导体最常用的材料,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奠定了微
14、电子产业的基础。2、第二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等;是4G时代的大部分通信设备的材料,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奠定了信息产业的基础。3、第三代宽禁带材料:碳化硅(SiC)、氮化镓(GaN)、氮化铝(ALN)、氧化镓(Ga2O3)等,近10年世界各国陆续布局、产业化进程快速崛起。其中,碳化硅(SiC)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核心。核心用于功率+射频器件,适用于600V以上高压场景,包括光伏、风电、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电力电子领域。SiC碳化硅是制作高温、高频、大功率、高压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相比传统的硅材料(Si),
15、碳化硅(SiC)的禁带宽度是硅的3倍;导热率为硅的4-5倍;击穿电压为硅的8-10倍;电子饱和漂移速率为硅的2-3倍。核心优势体现在:耐高压特性:更低的阻抗、禁带宽度更宽,能承受更大的电流和电压,带来更小尺寸的产品设计和更高的效率;耐高频特性:SiC器件在关断过程中不存在电流拖尾现象,能有效提高元件的开关速度(大约是Si的3-10倍),适用于更高频率和更快的开关速度;耐高温特性:SiC相较硅拥有更高的热导率,能在更高温度下工作。相同规格的碳化硅基MOSFET与硅基MOSFET相比,其尺寸可大幅减小至原来的1/10,导通电阻可至少降低至原来的1/100。相同规格的碳化硅基MOSFET较硅基IGB
16、T的总能量损耗可大大降低70%。碳化硅功率器件具有高电压、大电流、高温、高频率、低损耗等独特优势,将极大提高现有使用硅基功率器件的能源转换效率,未来将主要应用领域有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新能源、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三、 大尺寸大势所趋,衬底是SiC产业化降本的核心成本下降是SiC碳化硅产业化推广的核心。在碳化硅器件的成本占比当中,衬底、外延、器件分别占比46%、23%、20%。衬底为碳化硅降本的核心。目前6英寸碳化硅衬底价格在1000美金/片左右,数倍于传统硅基半导体,核心降本方式包括:提升材料使用率(向大尺寸发展)、降低制造成本(提升良率)、提升生产效率(更成熟的长晶工艺)。(一)提升材料
17、使用率(向大尺寸发展)目前行业内公司主要量产产品尺寸集中在4英寸(半绝缘型)及6英寸(导电型)。行业龙头美国科锐(已改名Wolfspeed)已成功研发8英寸产品。衬底尺寸越大,单位衬底可制造的芯片数量越多,单位芯片成本越低(6英寸衬底面积为4英寸衬底的2.25倍)。衬底的尺寸越大,边缘的浪费就越小,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芯片的成本。但与此同时,随着晶体尺寸的扩大,其生长难度工艺呈几何级增长。(二)降低制造成本(提升良率)长晶端:SiC包含200多种同质异构结构的晶型,但只有4H型(4H-SiC)等少数几种是所需的晶型。而PVT长晶的整个反应处于2300C高温、完整密闭的腔室内(类似黑匣子),极易发生
18、不同晶型的转化,任意生长条件的波动都会影响晶体的生长、参数很难精确调控,很难从中找到最佳生长条件。目前行业主流良率在50-60%左右(传统硅基在90%以上),有较大提升空间。机加工端:碳化硅硬度与金刚石接近(莫氏硬度达9.5),切割、研磨、抛光技术难度大,工艺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研发积累。目前该环节行业主流良率在70-80%左右,仍有提升空间。(三)提升生产效率(更成熟的长晶工艺)SiC长晶的速度极为缓慢,行业平均水平每小时仅能生长0.2-0.3mm,较传统晶硅生长速度相比慢近百倍以上。未来需PVT工艺的进一步成熟、或向其他先进工艺(如液相法)的延伸。四、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力畅通循环体系
19、从打好持久战的角度充分认识和深入研判疫情带来的中长期影响,积极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把握战略基点,加快释放内需潜力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完善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政策,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注重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进一步完善城乡消费网络,优化消费生态,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争创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到2025年,社会
20、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500亿元。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拉动作用,完善重大项目建设和储备机制。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规模合理增长。(二)做强枢纽支点,加快升级基础设施持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构建“一核八向”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推动公、铁、水、空、管、光“六网”衔接。加快完善全域高密度快速化交通圈,优化多层次枢纽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抢抓国家布局“新基建”重大战略机遇,超前谋划实施一批5G网络、大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基建”重大项目,推进数字未来城建设,为未来发展抢占先机、积蓄后劲、增添动能。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大脑”,实现全域全程即时分析管理,让城市运行更聪明、更智慧
21、。(三)提升循环节点,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完善权责明确的产权保护体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全链条系统保护能力。加快完善竞争有序的市场运行体系,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规范交易行为,净化市场环境。加快完善衔接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积极推进高铁物流园规划建设,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争创区域性多式联运中心和“一带一路”核心物流节点城市,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促进供需、产销良性循环。五、 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健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和决策咨询
22、机制,积极探索区内城市“十四五”规划衔接互通机制,深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协同发展。加强交通、产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合作,加快推进徐菏客专、徐枣城际铁路、徐连运河等重点工程建设,促进各类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加快实现“互联互通”和“快联快通”。推动建立区域统一市场,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衔接合作,建立健全应急处突协调机制,深化大气污染区域协作,支持省际毗邻县、镇探索联动发展路径。深入落实“六个一体化”要求,加快推进“四个深度融入”,积极参与沪浙、苏南要素分工、价值链分工,全面接受上海辐射带动。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合作工作,加强南北共建园区建设。六、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现有产能已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徐州 碳化硅 项目 投资 计划书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