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预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预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路基预压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路基预压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基预压施工作业。2、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3、适用范围适用于客专DK500+019DK514+481段路基预压施工。4、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4.1作业内容1.测量放样;2.预压土填筑;3.沉降观测和数据分析;4.预压土卸载。4.2施工准备4.2.1认真复核设计图纸,核实预压土的高度、范围。完成基床底层的检查验收,办理工序交接。4.2.2设置路基沉降板、沉降及横向位移观测桩,制定观测方案。完成了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基
2、填筑期间的沉降观测和数据处理分析。4.2.3确定合理的工期,安全、快速地完成预压土填筑和卸载,保证设计要求的沉降期,以实现路基施工的整体工期要求。4.2.4选择适用的施工机械型号、规格,按总工程量和工期确定需要配置的各种总数量,按照作业班组和现场管理的需要确定适宜的机械组合。4.3施工工序4.3.1放线测量在施工前,必须按施工图提供的堆载预压范围进行测量放线。设置边桩,确定不同高度预压土的分界点。布置基床底层顶面临时沉降板。4.3.2铺设土工织物已完成的基床底层填筑面上铺一层土工布,土工布幅与幅之间搭接宽度0.3m。以保证预压土填筑过程中不污染已完工基床底层填筑面。4.3.3分层填筑 预压土的
3、分层填筑按照填筑路堤的有关工艺进行施工,同时还应满足下列要求:4.3.3.1预压土填筑过程中第一层填筑土采用轻型机具摊铺后压实。 4.3.3.2堆载预压荷载分级逐渐施加,确保每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一般预压土填筑每层厚度不大于0.4m,填筑完成后采用中型碾压机具压实。预压土柱高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执行。上部需通行架桥机、运梁车的区段,填层厚度、压实质量不得低于路基基床底层的要求。4.3.3.3预压土填筑横断面边坡坡率为1:1、纵向边坡坡率为1:2,填筑完成后将土工布回折于预压土顶面每侧宽度不小于2.5m,并压好。 4.3.3.4预压土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路堤边桩位移及中心沉降观测点的沉降量
4、,当边桩水平位移大于5mm/天,垂直位移大于10mm/天,路堤中心线地基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10mm/天时,应立即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4.3.3运土上路基的施工便道不能侵入路基本体。4.3.4桥头采用砂袋垂直堆载预压。4.4沉降观测4.4.1观测人员和仪器配置沉降观测由专人专职进行,其中必须由1名测量工程师负责。竖向沉降采用DS05型电子水准仪,要求达到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观测精度应小于1mm,并定期校正基点的高程。水平位移测量采用2mm+2106D精度的全站仪进行。4.4.2沉降观测频次4.4.2.1填筑期间,每天观测1次;当每天填筑量超过3层时,每填筑3
5、层观测1次;在沉降突变时,每天观测23次;当两次填筑时间间隔较长时,每3天至少观测1次。当两次连续观测的沉降差值大于4mm时应加密观测频次。当出现沉降突变、地下水变化及降雨等外部环境变化时应增加观测频次。4.4.2.2在开始第一层填筑前应按施工图要求在基床底层顶面设置临时沉降观测桩,建立基础数据,以后随填筑进程不断观测。临时沉降观测桩的材质,埋置要求及观测标准与正式的沉降观测完全相同,待预压土卸载时,临时沉降观测桩随之拆除或废弃沉降板测杆随之降低,待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铺设完成后,按照相关要求埋设正式的沉降观测桩,开始观测路基沉降。4.4.2.3预压期间,第1个月每周观测1次,第23个月每2周观测1次,3个月后每月观测1次。4.4.3观测资料绘制时态曲线填筑过程中,观测后及时整理资料,并绘制“填土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分析地基竖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判断路基的稳定。4.5预压土卸载4.5.1根据在预压期内呈报的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工后沉降分析,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卸载。4.5.2挖除预压土时应分层进行施工,上部由机械来完成,剩余的0.20.3m厚的预压土由机械配合人工进行,这是为了减小机械施工时对原基床底层顶面的扰动。4.5.3卸载过程中不得污染已施工完成的路基。4.5.4卸除预压土后,由平地机及人工对原基床顶面进行平整,然后由压路机进行碾压,直到符合验标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