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第十二章12.3 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教学反思.doc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第十二章12.3 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第十二章12.3 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椭圆”的教学反思十二月十一日,我开了一节椭圆概念的教学课,从备课到上课,到现在进行反思,收获很多。一、回顾上课1、首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对椭圆图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设置依据让学生形成椭圆的感性认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明白生活实践中有很多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2、提出问题: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呢?设置依据“思维从疑问开始”,由于学生熟知“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通过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急于想知道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但现有知识又无从回答,形成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一个思考状态。此时教师引导:要想知道椭
2、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首先要知道椭圆的画法(几何特征)。于是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块纸板,一段细绳,两枚图钉,按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同桌间相互磋商、动手绘图,教师巡视,并抽已完成的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用准备好的工具演示,使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在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点的轨迹是椭圆”。3、师生互动,为导出方程作出准备给出椭圆的定义后,教师即可指出:由椭圆定义,知道了它的基本几何特征,这只是一种“定性”的描述,但是对于这种曲线还具有哪些性质,尚需进一步研究。根据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我们需要利用坐标法先建立椭圆的方程“定量
3、”的描述,然后通过对椭圆的方程的讨论,来研究其几何性质。提问: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建立坐标系的一般原则有哪些?学生围绕两问,思考可得: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系设点、写出点集、列出方程、化简方程、证明(可省略)。建系的一般原则为:使已知点的坐标和曲线的方程尽可能简单,即原点取在定点或定线段的中点,坐标轴取在定直线上或图形的对称轴上,充分利用图形的对称性.设置依据让学生明确思维的目的,通过复习旧知,为下一步学习搭桥铺路。另外因为正确选取坐标系是解析几何解题的基本技巧之一,故设计目的是为了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4、化简方程:学生对含有两个根式之和的等式进行化简有一定困难,教师可采用以下方
4、法突破难点:让学生明确,含根号的等式化简的目的就是要去掉根号,变无理式为有理式。教师引导学生化简,得到(a2c2)x2+a2y2 =a2(a2c2),指出:此方程形式还不够简捷,还有变形的必要。设置依据再一次体现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即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在解决解析几何问题中,熟练运用代数变形技巧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常因运算能力不强而功亏一篑,故在此,教师不失时机地加强了运算技能的训练。5、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的理解,我两次对椭圆的标准方程进行了小结。设置依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掌握方程的本质特征,揭示规律,充分展示数形结合的和谐美、统一美,同时为解决例题做铺垫。6、初步运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第十二章12.3 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教学反思 沪教版 高中数学 下册 第十二 12.3 椭圆 标准 方程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