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一).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滨州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一).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滨州市二二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Fe56Zn65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下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C)A.高粱酿酒B.印刷造纸C.海水晒盐D.烧制瓷器解析: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印刷造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你认为下列
2、措施不可行的是(D)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产品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D.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解析:分类回收垃圾,但不能露天焚烧,因为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物质。故D选项不可行。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C)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C.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解析:过滤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的杂质,但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C错误,其他说法均正确。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是(B)A.纯净物:干
3、冰、稀盐酸、蒸馏水B.可燃性物质:面粉、氢气、煤炭C.碱:烧碱、纯碱、氨水D.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氮气解析:稀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错误;面粉、氢气、煤炭都是可燃性物质,B正确;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C错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不属于稀有气体,D错误。5.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B)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3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g解析:钒的部首为“钅”,可知其为金属元素,故A错误;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的左上角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故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钒的原
4、子序数为23,故B正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并不能看出中子数的相关信息,故C错误;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D错误。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叙述错误的是(C)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B.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来制导线C.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水,可用来干燥SO2气体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的助燃剂解析:氮气的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故A正确;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来制导线,故B正确;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硫反应,不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硫气体,故C错误;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的助燃剂,故D正确。7.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特征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
5、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A.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B.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阴离子都是OH-C.20 mL酒精和2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40 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解析: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受热时变大,故A错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都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具有碱的通性,所以NaOH溶液和 Ca(OH)2 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是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故B正确;20 mL酒精和20 mL水混合后体
6、积小于 40 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C正确;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故D正确。8.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用50 mL量筒量水B.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C.将固体直接放入量筒中溶解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如图)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解析: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100.0 g3.0%=3.0 g;溶剂质量
7、=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0 g-3.0 g=97.0 g(约为97.0 mL),应选用100 mL的量筒,故A错误;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故B错误;应将固体放入烧杯中溶解,不能在量筒中溶解,故C错误;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的试剂瓶中,标签的名称为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0%,故D正确。9.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可以改变面粉外观,却能破坏面粉中叶酸等微量营养素,增加人的肝脏负担。下列关于过氧化苯甲酰(C14H10O4)的说法错误的是(C)A.过氧化苯甲酰由三种元素组成B.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C.过氧化苯甲酰中含有
8、1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D.过氧化苯甲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9.4%解析:过氧化苯甲酰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过氧化苯甲酰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正确;过氧化苯甲酰是由过氧化苯甲酰分子构成的,1个过氧化苯甲酰分子中含有 1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故C错误;过氧化苯甲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41214+110+164100%69.4%,故D正确。10.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A.和属于同种元素B.属于稀有气体元素C.和的化学性质相似D.属于金属元素解析:和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和是同种元素;和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9、,所以化学性质相似;稀有气体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且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不属于稀有气体;是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B。1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 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解析:当温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t2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150100%33.3%。12.把银白色
10、的镍(Ni)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镍丝的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由此现象可知镍、银、铜金属活动性(D)A.CuAgNiB.AgNiCuC.CuNiAgD.NiCuAg解析:将镍丝插入CuSO4溶液中,镍丝的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证明金属活动性NiCu;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NiCuAg,所以D正确。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D)A.H+、CO32-、Cl-B.Na+、Fe3+、OH-C.K+、Ba2+、SO42-D.H+、K+、NO3-解析:H+在溶液中与CO32-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共存,故A错误;氢氧根离子和铁离子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共存,故B错误;硫
11、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故C错误;三种离子之间都不会发生反应,故D正确。1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B)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D.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解析: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其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A错误;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正确;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
12、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而质子也带电,但质子不是离子,C错误;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灭火只要使燃烧不满足其中之一即可,D错误。15.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C)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B鉴别氮气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测某溶液的酸碱度滴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D除去固体氯化钾中少量的二氧化锰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解析: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A不符合题意;氮气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故鉴别氮气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会复燃的是氧气,
13、B不符合题意;只有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酸性或中性溶液均不能使酚酞变色,且指示剂只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故测某溶液的酸碱度不能用指示剂,要用pH试纸,C符合题意;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D不符合题意。16.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D)A.既能说明酸碱发生了反应,又能说明反应过程中有温度变化B.既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C.既能说明水中含氢、氧元素,又能说明生成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D.既能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又能说明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一种酸性物质解析: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
14、水,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通过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从而说明酸碱发生了反应,又能说明反应过程中有温度变化,故A说法正确;下方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B说法正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所以既能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能说明生成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故C说法正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是否会有产物碳酸需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故D说法不正确。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0分)17.(4分)从C、H、O、Na、Ca、S六种元素中选择一种或几种组成恰当的物质,用它们的化学式填空:(1)可用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滨州市 2020 年初 毕业生 学业 水平 考试 化学 模拟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