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4)明代诗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4)明代诗文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明代诗文明代诗文v第一节第一节 明前期诗文明前期诗文v一、明代前期诗文概况一、明代前期诗文概况v 明代前期的诗文创作实际上可分为两个阶段:明代前期的诗文创作实际上可分为两个阶段:明初阶段明初阶段和和永乐至成永乐至成化阶段化阶段。v 1、明初明初作家大多经历了元末社会的大动乱,因此他们的作品蕴涵作家大多经历了元末社会的大动乱,因此他们的作品蕴涵着比较充实的现实内容,有着恢弘的境界与慷慨的意气,在风格上也表着比较充实的现实内容,有着恢弘的境界与慷慨的意气,在风格上也表现了雄浑雅正的气度,其中现了雄浑雅正的气度,其中宋濂宋濂、刘基刘基以散文创作见长,以散文创作见长,高启高启则在诗坛则在
2、诗坛独领风骚。他们作为首开风气的一代宗师,对明代诗文影响甚大。独领风骚。他们作为首开风气的一代宗师,对明代诗文影响甚大。v 2、永乐至成化年间永乐至成化年间,台阁体台阁体长期把持文坛,诗文创作呈现出沉寂长期把持文坛,诗文创作呈现出沉寂和衰退的格局,台阁体雍容典雅,粉饰升平,体现出上层官僚的精神面和衰退的格局,台阁体雍容典雅,粉饰升平,体现出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但内容空虚,缺乏生气。在此之后,以李东阳为首的貌和审美意趣,但内容空虚,缺乏生气。在此之后,以李东阳为首的茶茶陵派陵派起而思变,虽未能完全冲出台阁体的藩篱,但对台阁体的弊端也有起而思变,虽未能完全冲出台阁体的藩篱,但对台阁体的弊
3、端也有所匡救,其转捩诗风、导流七子之功是不容抹杀的。所匡救,其转捩诗风、导流七子之功是不容抹杀的。v 此外,明初诗人中,还有一些因地域及政治联系或学术渊源关系而此外,明初诗人中,还有一些因地域及政治联系或学术渊源关系而联结成的诗人群体,如联结成的诗人群体,如越诗派、吴中四杰、闽中十才子越诗派、吴中四杰、闽中十才子等。他们的诗歌等。他们的诗歌既保存着元代纤弱的诗风,也呈现出易代的文化状态以及新兴王朝的文既保存着元代纤弱的诗风,也呈现出易代的文化状态以及新兴王朝的文化心理。但还没有形成鲜明的格调。化心理。但还没有形成鲜明的格调。v二、宋濂、刘基、高启二、宋濂、刘基、高启v 1 1、宋濂、宋濂 曾任
4、元翰林院编修,后辞归著书。入明初深得朱元璋赏识,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刘基称他“当今文章第一”。著有宋学士文集。v 宋濂主张“以道为文”,作品多道学气。传记文秦士录王冕传杜环小传记李歌等,写壮士、文人、市井平民,却生动传神,呼之欲出。送东阳马生序围绕劝学中心,寓道理于事实描绘之中,语言质朴,笔调流畅,为传世名作。v 2 2、刘基、刘基 元末进士,明朝开国功臣,明初著名诗文家。v 寓言体散文最具影响,买柑者言是传世名作。文中深刻揭露封建官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构思巧妙,讽刺辛辣,语言犀利。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共18章,195篇,写于元末。狙公章较为著名。 长篇神话诗二鬼,隐喻自己和宋濂
5、遭遇,曲折表现壮志难酬的苦闷,想象丰富,风格雄浑,颇具浪漫色彩。 v 3 3、高启、高启 长州人。元末隐居不仕,入明任翰林院编修。性情疏放,39岁被朱元璋腰斩。有青丘高季迪诗文集。 高启“诗才雄富”,“为一代巨擘” (四库全书总目凫藻集提要)。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启天才高逸,实据名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启实为有力。然行世太早,殒折太速,未能熔铸变化,自为一家。” (四库全书总目大全集提要 )v 高启诗歌创作高启诗歌创作:众体兼长,歌行、律诗无不运用自如。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
6、江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登临怀古名作。描绘长烟落日的大江壮景,颂扬南京的江山形胜,感慨历代成败兴亡,充溢着对国家统一、民生安定的喜悦。 诗中境界开阔,气势宏伟,感慨深沉,声韵铿锵,句式参差,直有李白七言歌行惊风泣雨、波卷澜翻之势。v三、台阁体与茶陵派三、台阁体与茶陵派v 1 1、台阁体、台阁体 指明初永乐、弘治年间在上层官僚中形成的一种诗风。以其主要代表“三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而得名。“三杨”在明初均以大学士辅政,其诗文多应制、题赠、颂圣内容,貌似雍容典雅,安闲和易,实则陈陈相因,空虚浮泛,在诗坛影响极坏。v 2 2、于谦、于谦 是台阁颓风中一枝独秀的
7、诗人,其石灰吟咏煤炭借物言志,清新刚劲,质朴无华,明白如话。v 3 3、茶陵派、茶陵派 指明前期成化、弘治年间以湖广茶陵人李东阳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其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他们做诗强调宗唐法杜,着眼于音调、法度,具有从“台阁体”向“前后七子”转化时期的过渡特点。 李东阳著有怀麓堂诗话一卷。v第二节第二节 明中期诗文明中期诗文v一、明代中期诗文概况一、明代中期诗文概况v 明代中期诗文领域内的最重要现象,便是明代中期诗文领域内的最重要现象,便是复古思潮复古思潮的活的活跃。跃。v 先是以先是以李梦阳、何景明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为代表的“前七子前七子”针对明前期针对明前期文学创作的贵族化
8、、理气化与八股化,卓然以复古自命,追文学创作的贵族化、理气化与八股化,卓然以复古自命,追求秦汉古文的境界与盛唐诗歌的气象,欲通过接续古代文学求秦汉古文的境界与盛唐诗歌的气象,欲通过接续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而达到变革的目的,明代文风为之一变。的优秀传统而达到变革的目的,明代文风为之一变。v 后有以后有以李攀龙、王世贞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为代表的“后七子后七子”接踵而起,接踵而起,将复古运动再次推向高潮,使文学创作得以摆脱程朱理学与将复古运动再次推向高潮,使文学创作得以摆脱程朱理学与官方政治的约制,为维护文学的独立地位起了积极的作用。官方政治的约制,为维护文学的独立地位起了积极的作用。当然,前后七
9、子身上都存在着尺寸古法、刻意摹拟的弊端。当然,前后七子身上都存在着尺寸古法、刻意摹拟的弊端。v 此外,还有以此外,还有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为代表的等为代表的唐宋唐宋派派,介于前后七子之间,他们理论上的建树主要在散文方面,介于前后七子之间,他们理论上的建树主要在散文方面,以标榜摹唐仿宋跟七子相抗衡,但声势不大,在创作上远远以标榜摹唐仿宋跟七子相抗衡,但声势不大,在创作上远远不能抵消前后七子的影响。不能抵消前后七子的影响。v二、前七子的复古诗文二、前七子的复古诗文v 1 1、前七子、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
10、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v 2 2、李梦阳、李梦阳:号空同子,其文学主张是: 不满宋人不满宋人“理语理语”,推崇民歌,推崇民歌“真情真情”:他认为 “宋人主理,作理语”,宋“无诗”(缶音序)。“古之文,文其人如其人便了,而今之文,文其人,无美恶皆欲合道”(论学上篇)。“真诗乃在民间”,“真者,音之发而情之原也”,学子之作“出于情寡而工于词多”(诗集自序)。 主张模拟前人诗文格调主张模拟前人诗文格调: 明史李梦阳传:“梦阳才思雄鸷,卓然以复古自命。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梦阳独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 李梦阳说:“夫文与字一也。今人模临
11、古帖,即太似不嫌,反曰能书,何独至于文而欲自立一门户邪?”(再与何氏书)v 李梦阳诗文创作:李梦阳诗文创作:总体成就不高。v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李梦阳“其诗才力富健,实足以笼罩一时。而古体必汉魏,近体必盛唐,句拟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所谓武库之兵,利钝杂陈者也。其文则故作聱牙,以艰深文其浅易。明人与其诗并重,未免怵于盛名。”v 歌行诗石将军战歌林良画两角鹰歌,讲究结构章法,描议结合,笔力雄健。散文游庐山记梅先生墓志铭,或写景状物,或刻画商人,清新生动,是较好之作。v3 3、何景明、何景明:“前七子”领袖,提倡复古与李一致,言论偏激: 杂言十首说:“秦无经,汉无骚,唐无赋,宋无诗”。 与李
12、空同论诗书说:“近诗以盛唐为尚。宋人似苍老而实疏卤,元人似秀峻而实浅俗。” 在学古途径、方法上,何不像李那样“尺寸古法”,而主张“领会神情”、“不仿形迹”,提出学古要“舍筏登岸”,“不相因袭,而相发明”,从而达到“自创一堂室,一户镛,成一家之言”的目的。(与李空同论诗书)v三、后七子的复古诗文三、后七子的复古诗文v 1 1、后七子、后七子 也叫嘉靖七子,是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继前七子之后重新倡导复古的文学流派。成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其中谢榛被开除,梁有誉早死,余曰德、张佳胤后来加盟)2 2、李攀龙、李攀龙 总体继承“前七子”复古主张,“其持论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
13、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其为诗,务以声调胜,所拟乐府,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明史李攀龙传) “后七子以李攀龙为冠,今观其集,故乐府割剥字句,诚不免剽窃之讥。诸体诗亦亮节较多,微情差少。杂文更有意诘屈其词,涂饰其字,诚不免如诸家所讥。然攀笼资地本高,记诵亦博,其才力富健,凌轹一时,实有不可磨灭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李攀龙拟乐府有所思陌上桑是字摹句拟的标本,七律寄别元美、书札与王元美可以一读。3 3、王世贞、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弇(yn)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明史王世贞传:“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20年,才最高,地
14、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自古文集之富,未有过于世贞者”。 王世贞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174卷,续稿207卷,读书后8卷,诗文集合计接近400卷。v王世贞文学影响极大王世贞文学影响极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自梦阳之说出,而学者剽窃班马李杜;自世贞之集出,学者遂剽窃世贞。”v 王世贞四部稿有艺苑卮言12卷,全面反映他的文学主张。v 王世贞也是个复古主义者,他继承前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理论,曾说:“诗必盛唐,大历以后诗勿读。” (艺苑卮言卷3)v 又说:“西京之文实。东京之文弱,犹未离实矣。六朝之文浮,离实矣。唐之文庸,
15、犹未离浮也宋之文陋,离浮矣,愈下矣。元无文。”(同上)v王世贞诗歌王世贞诗歌: 早期多模拟诗经乐府以及李、杜,佳篇不多。中后期始不满于死板模拟,表现出才力雄健、学识富赡的特点。但过于贪多求博,锤炼不够,不免泥沙俱下。v 五律登太白楼写得天空海阔,气势豪迈,体现出与太白精神相接的自我意识;v 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吏行模拟孔雀东南飞之体表现严嵩专权误国,嬉笑怒骂溢于言表,拟古并非亦步亦趋,时代气息浓烈。v四、归有光和唐宋派四、归有光和唐宋派v 1 1、唐宋派、唐宋派 是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流派。他们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提法不满,极力推崇唐宋文风,强调自然流
16、畅、直抒胸臆、反对艰深为文、模拟剽窃,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论调,对晚明“公安派”、清中叶“桐城派”都有重大启迪和影响。v 唐宋派中真正能摆脱道学束缚并取得较高成就的是著名散文家归有光归有光。v 归有光归有光,号震川,昆山人。家世寒儒,自幼苦读,但场屋不利,60岁始中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有震川集。 归有光宗奉传统儒道,酷好司马迁,爱讲“龙门家法”,对宋元文也不排斥。他重抒情,认为“圣人者,能尽天下之至情也”,这“至情”即“匹夫匹妇以为当然”(泰伯至德),观点显异于唐、王。v归有光散文:归有光散文: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明文综序)。 记叙往事、哀悼亲人之文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
17、志等最为人传诵。这些叙事抒情散文,善于从一些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素材,加以锤炼,以简淡之笔,传人物之神,表真挚之情。 v项脊轩志项脊轩志:题虽写轩,实则怀人。借一轩以记归家三代妇女。睹物思人,悼亡念存,虽笔触很清淡,却感情极真挚。 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归震川直接八家。姚惜抱谓其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是与太史公深有会处,不可不知此旨。” 王锡爵明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王世贞归太仆赞并序:归文“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v第三节第三节 明后期诗文明后期诗文v一、明代后期诗文概况一、明代后期诗文概况
18、:v 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大都以中期的复古运动作为自己的反拨对象大都以中期的复古运动作为自己的反拨对象,提倡张扬个性、,提倡张扬个性、抒发性灵,诗文创作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抒发性灵,诗文创作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v 当时的启蒙思想家当时的启蒙思想家李贽李贽同时也是一个文学革新理论家。他反对摹古复古,反对贵同时也是一个文学革新理论家。他反对摹古复古,反对贵古贱今,提出古贱今,提出“童心说童心说”,主张抒写自然的人性,其文学观念带有强烈的离经叛道色,主张抒写自然的人性,其文学观念带有强烈的离经叛道色彩,为公安派奠定了理论基础。彩,为公安派奠定了理论基础。v 以三袁为代表的以三袁为
19、代表的公安派公安派,大张旗鼓地反对拟古主义,提倡,大张旗鼓地反对拟古主义,提倡“性灵说性灵说”,表现了思,表现了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精神,其诗文创作清新流丽,但失之于浅俗浮滑。想解放、个性解放的精神,其诗文创作清新流丽,但失之于浅俗浮滑。v 在公安派锋芒渐退之际,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在公安派锋芒渐退之际,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竟陵派趁势而起,一方面其文趁势而起,一方面其文学主张与公安派十分接近,另一方面又欲通过幽深孤峭的追求来矫正公安派的流弊。学主张与公安派十分接近,另一方面又欲通过幽深孤峭的追求来矫正公安派的流弊。v 明末社会动荡不安,文风也开始转移,明末社会动荡不安,文风也开始转移
20、,复社复社和和几社几社等爱国团体重新举起七子的复等爱国团体重新举起七子的复古旗帜,反对抒写性灵,力图挽救明王朝的危亡,其中最著名的是陈子龙与夏完淳。古旗帜,反对抒写性灵,力图挽救明王朝的危亡,其中最著名的是陈子龙与夏完淳。不过他们在国难之际的创作伤时感事,慷慨悲凉,题材由狭小变得开阔,内容由空泛不过他们在国难之际的创作伤时感事,慷慨悲凉,题材由狭小变得开阔,内容由空泛变得充实,风格由纤弱变得雄放,已突破复古派的桎梏。变得充实,风格由纤弱变得雄放,已突破复古派的桎梏。v 此期文坛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此期文坛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小品文小品文渐趋盛行,晚明小品文极富文人化、个性化,渐趋盛行,晚明小品文极富文
21、人化、个性化,实际上体现着古代散文向现代方向的转变,代表作家有三袁、张岱、王思任等。实际上体现着古代散文向现代方向的转变,代表作家有三袁、张岱、王思任等。v二、公安派和竟陵派二、公安派和竟陵派v 1 1、公安派、公安派 是晚明时期受李贽影响而出现的一个反复古的文学流派,因其代表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v 公安派不满前后七子的拟古之风,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艰深古奥,诘屈聱牙。表现了一定的变古创新精神。艺术上多能流露个性,清新洒脱,意达词畅。但也有境界狭窄、俚俗空疏的流弊。v 2 2、袁宏道、袁宏道 成就最高。其文学主张:v主张“独抒性灵,不
22、拘格套”。 叙小修诗称其弟文“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好诗好文都是“任性而发”。 主张表现自然之“趣”“韵”: “趣得之于自然者深,得之于学问者浅”,“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序陈正甫会心集)。稚子“叫跳反掷”,醉人“嬉笑怒骂”,因“理无所托”,所以“自然之韵出”(寿存斋张公七十序)。推崇“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歌谣(序小修诗)。继承元白传统,语言平易,不用典故,多用俗语,“宁今宁俗,不肯拾人一字”。将“性灵”神秘化,有唯心倾向。 袁宏道认为:“心灵无涯,搜之愈出”(袁中道袁中郎先生全集序),说它如“山中之色,水
23、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袁宏道诗文创作:诗歌成就不高。游记、随笔等小品,以抒情叙事为主,笔调轻快洒脱,清新自然,给人以活泼爽朗之感。如满井游记、虎丘记等。v3 3、竟陵派、竟陵派 是继公安派之后,以湖北竟陵人钟惺、谭元春钟惺、谭元春为首的一个文学流派。他们在反复古、重性灵上与公安派一致,但他们不满公安派鄙俚、轻率、浅露的流弊,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诗归序),即通过乞灵于古人,达到一种“灵”而“厚”的创作境界。因此表现出“幽深孤峭”的风格。显示了激进活跃精神的衰落。v三、复社和几社三、复社和几社v 复社复社:明末以张溥、张采为首的具有政治
24、斗争色彩的文化组织。其宗旨是“兴复古学,务为有用”。文学上反对公安派、竟陵派末流空谈性灵、不问时事倾向,重新标举“复古” ,为现实斗争服务。作品多表现时事,富于激情v 张溥张溥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记叙苏州市民同阉党的斗争,颂扬为正义而献身的“五义士”。文字简洁,感染力强。v 几社几社:明末以陈子龙、夏完淳为首的文社组织。政治态度、文学主张都与复社相同。v 陈子龙陈子龙:文学上以诗著名,七律最富特色。秋日杂感十首表现怀念故国、哀悼烈士的沉痛心情,长歌当哭,苍劲悲凉。v 夏完淳夏完淳:杰出的少年民族英雄和早熟作家。14岁参加抗清,牺牲时年仅17岁。其诗歌细林夜哭哀悼老师陈子龙,散文狱中上母书都悲
25、壮感人,堪称千古不朽的杰作。v四、小品文四、小品文v 小品文小品文:所谓小品,原为佛教用语,明人采用这一名词,主要是为:所谓小品,原为佛教用语,明人采用这一名词,主要是为了和以往那些关乎国家大事、理学精义的了和以往那些关乎国家大事、理学精义的“高文大册高文大册”区别开来,并非区别开来,并非是某种特殊的文体,凡游记、杂记、书信等都可以包括在内。是某种特殊的文体,凡游记、杂记、书信等都可以包括在内。v 张岱是晚明小品文作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位。其小品文集张岱是晚明小品文作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位。其小品文集有有瑯環文集瑯環文集、陶庵梦忆陶庵梦忆和和西湖梦寻西湖梦寻。张岱的小品文内容丰。张
26、岱的小品文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涉及到晚明社会生活与风土民情的方方面面,可视为一富,视野开阔,涉及到晚明社会生活与风土民情的方方面面,可视为一部明末的文化风俗史。他的作品切近日常生活,特别注重反映富有活力部明末的文化风俗史。他的作品切近日常生活,特别注重反映富有活力的民间文化与市井风情,对于人情世态和众生相的描摹细致生动。其作的民间文化与市井风情,对于人情世态和众生相的描摹细致生动。其作品个性鲜明,主体色彩强烈,处处流露着自己的真性情,尤其是入清以品个性鲜明,主体色彩强烈,处处流露着自己的真性情,尤其是入清以后的小品文,往往抚今追昔,以清新峭拔之语表现乡土故国的哀痛之思,后的小品文,往往抚今追昔
27、,以清新峭拔之语表现乡土故国的哀痛之思,意绪苍凉,感慨尤深。代表作品有意绪苍凉,感慨尤深。代表作品有西湖七月半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柳敬亭说书柳敬亭说书等。等。v 张岱是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他把公安派的清新与竟陵派的陡峭张岱是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他把公安派的清新与竟陵派的陡峭熔于一炉,兼取两派之长,又以深厚救浮浅,以明快救僻涩,力避两派熔于一炉,兼取两派之长,又以深厚救浮浅,以明快救僻涩,力避两派之弊,形成了空灵中不乏凝重,诙谐中间有悲凉的独特风格。他在艺术之弊,形成了空灵中不乏凝重,诙谐中间有悲凉的独特风格。他在艺术上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于极普通、极深细处捕捉描写对象的特点而以上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于极普通、极深细处捕捉描写对象的特点而以传神的笔墨出之,绘景逼真如画,写人神韵毕肖。他的小品文的另一特传神的笔墨出之,绘景逼真如画,写人神韵毕肖。他的小品文的另一特点是善用自然本色的语言,于切中肯綮处下笔,不重雕镂,不求孤峭,点是善用自然本色的语言,于切中肯綮处下笔,不重雕镂,不求孤峭,既富于生活气息,又具有天然韵趣。既富于生活气息,又具有天然韵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