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基础综述ppt课件.ppt
《西方哲学基础综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基础综述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方哲学基础综述(二)主讲:杜禾 博士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课程:西方哲学(选修)二、西方哲学是西方科学家的精神背景二、西方哲学是西方科学家的精神背景v在谈西方科学家的精神背景之前我需要和同学们谈论一下大家的精神状况。大家不要听了我的课以后就觉得这个世界没意义了,没意思了,全是假的了。然后下课你就从十楼跳下去了,或者万念俱灰了。我们说学哲学,你必须学进去的同你必须学进去的同时还能再学出来。万不可学进去,出不来,迷路了,死里边时还能再学出来。万不可学进去,出不来,迷路了,死里边了了。如果只进不出,那就是学死了,没有学活。研究哲学的那些了不起的牛人,没听说过有任何一个人因为学哲学自杀了的,当然疯了的
2、是有,但不是因为哲学而是因为爱情。所以,如果你学了哲学那就是为了明白道理,开阔视野,搞活哲学那就是为了明白道理,开阔视野,搞活思维,反思自己思维,反思自己的这是好事,但是不要全都带入到生活中去。不管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生活还要继续,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爱就爱该恨就恨。万万不要学了哲学就变成和尚了,v(一)史蒂芬霍金v我们看看史蒂芬霍金说科学是什么?史蒂芬说,一切理论包括科学理论不过是一个依赖一切理论包括科学理论不过是一个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理论,他说科学家追求的实模型的现实主义理论,他说科学家追求的实在性其实不过是一套自洽的和观测对应的主在性其实不过是一套自洽的和观测对应的主观图景和逻辑模型。观图
3、景和逻辑模型。他把这个东西叫做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他讲,如果当时有两个理论体系,达成的观测途径的解释,你就不能分辨哪种更实在些。你之所以用一种模型而不用另一种模型,仅仅是因为其中某一个模型更方便方便而已。 史蒂芬霍金v“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v史蒂芬霍金的哲学书大设计内容摘要:“实在性”不过是一套自洽的和观测对应的主观图景和逻辑模型,谓之“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如果两种模型满足同样条件,你就不能分辨哪种更实在些,选其方便者使用而已。金鱼在圆形鱼缸中的歪曲视野,与人类处在M理论中所谓的十一维时空卷曲七维后的四维曲折时空中相似,(何况人脑与器官也属于别样的透镜,人脑还要把黄斑空缺及
4、视觉遮光的倒置影像加以调整。)v公元150前后问世的托勒密地心说与公元前三世纪阿利斯塔克提出的日心说,哪一个更正确?(阿利斯塔克当时面临的两大难题与哥白尼完全相同:1、若地球并非静止,何以星系或星座的空间位置能够保持不变?。2、若地球绕日公转和自传,朝上垂直抛出的物体落点为何不发生西移?)1897年汤姆逊发现阴极射线,将其设想为“电子”颗粒;“夸克”只是解释质子与中子性质的一个理想模型:迄今谁也没有见过电子和夸克。v好的模型的标准或条件:1、它是优雅的;2、不可任意调整即精确;3、可通过预测等加以检验;4、可被证伪,但这四项都不能排除是主观的。v留下三个疑问:1、为何会发生逻辑模型变革?2、“
5、正确”仅仅是“方便”吗?(事实是越来越不方便)3、模型、正确、方便等意味着什么?v(二)爱因斯坦v爱因斯坦说,他只不过是爬在皮球上的甲壳虫。一般的甲壳虫在这皮球上爬动,而他居然爬到了皮球的上面。爱因斯坦给他儿子形容,他就是离那个皮球稍微远一点的甲壳虫而已。爱因斯坦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相对论的真理。他在其中讲,他说他的相对论他只知道是一个跟经验和逻辑相符的、没有内在矛盾的、自洽的理论系统而已。至于世界是不是按照相对论运转,他不知道。听听这个话,跟霍金的说法有多像,跟哲学家对知识的说法有多像。有这个精神背景和思想背景的人,才能够成为科学家,因为科学就是哲学的儿子。如果你没有这一层哲学背景,你怎么可
6、能成为科学家呢?如果你认为科学就是客观真理,那还要你来干什么?这段话算是我前面所讲的那些东西的补充。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黑格尔黑格尔费尔巴哈费尔巴哈v(一)唯物反映论v恩培多克勒可谓是“唯物反映论”的鼻祖,他最早开始较系统地探讨认识论问题。(他的观点很奇特,但其实又是最贴近于常人的看法。)v他认为我们的各个感官大致上是类似真快的若干“孔道”,通过外物发散的某种黎姿“流射”而形成感觉,大约他也发现不同的感官具有不同的局限性,于是进而提出了“同引异斥”的感知原则,例如眼睛是水与火的孔道交错排列起来的,“通过火的孔道,我们看到亮的对象,通过水的孔道,我们看到黑暗。”这样一来,我们感觉到的知识当然
7、是客观全真的。v至于“智慧”和“意识”,乃由血液将流射带入心脏充分混合而成,因此“围绕着人心的血液就是智慧”,这跟历来持以唯物观的中国人把“心”“心想事成”的那个“心”视作思维的器官不谋而合。v讨论“唯物反映论”的种种困局:va.客观世界的稳定性与主观理念的多边形;vb.主体感知方式的不同与其主观表象的差异;vc.理性层级对感性层级的否定以及理性结构内部的升级变型等。恩培多克勒v(二)唯心论(二)唯心论v“唯心论唯心论”的正当与困局的正当与困局v由此涉入“形而上学”的第二阶段:va.a.即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即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第第一哲学一哲学”;vb.b.亦即由亦即由“本体论本体论”转向转向“认
8、识论认识论”;vc.c.一般认为,一般认为,“认识论认识论”问问题的真正展开从笛卡尔肇始。题的真正展开从笛卡尔肇始。勒内笛卡尔v笛卡尔讨论的这个问题是什么?笛卡尔讲,他说我做梦的时候,我在梦境里感觉我的梦是很真的,当我醒来睁眼一看,全是假的。我怎么知道我醒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真的呢?v笛卡尔就从这个起点开始,追问我们所说的世界和我们所说的知识以及我们的认识历程为什么是可信的。因此笛卡尔提出了他的一个著名论断,叫做“我思故我在”。就是我不知道我的知识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外部世界是不是真的,因为我的感知过程很可能是幻象,因此我不知道世界上什么在,我只知道“我思”在,这叫做“我思故我在”。v他的意思
9、就是说,世界在不在我不能证明,因为我的感知可能扭曲这个世界。所以“存在”这个问题是一个大问号,可是我至少知可是我至少知道我在,不是我的肉体在。道我在,不是我的肉体在。因为我的肉体也是感官达成的,感觉到我有一个肉体。我对感官绝不信任,可是我的思想确实在活动着,哪怕我的肉体不存在的时候,比如我睡觉、做梦的时候,所以我只知道我的思想我只知道我的思想在在,这叫“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v这是唯一一次对存在作出最有效证明的证明。v笛卡尔因此设定,他说:“我不知道外物我不知道外物在不在,在不在,因此我也不敢否定说外物一定不在,我知道我知道我思我思在。在。因此,世界可能因此,世界可能有两个实体,有两个实体,
10、一个叫一个叫心灵实体,心灵实体,一个叫物一个叫物质实体。质实体。”v这就是著名的二元论。法国哲学家法国哲学家勒内勒内笛卡尔笛卡尔(1596年年3月月31日日-1650年年2月月11日)日)v休谟提出了一个怀疑:“既然你不知道你的感觉外面有没有存在,你怎么能设定二元论呢?你当然只能设定一元论,只有你的思在,其它都不在。因为你一假定外面有一个在,就是独断。”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v贝克莱的名言是“存在就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被感知”,“对象就是对象就是感觉要素的集合感觉要素的集合”。这就是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这是最彻底的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它确实消解了在逻辑学
11、上笛卡尔提出的二元论的武断的问题,就是就是你不能证明另一元存在,你不能证明另一元存在,你就要把它放在一元里,你就要把它放在一元里,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可是,贝克莱在提出这个问题以后,马上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叫“唯我论”。爱尔兰裔英国哲学家乔治贝克莱(1685年3月12日-公元1753年1月14日)v讨论:v1、正当性:“知觉识辨系统”不为“求真”设立,而为“求存”设立。v2、困局随之而来:物质、客体、对象等,究属何物?是否真存?v3、如果感知是“唯心”的或“不可知”的,知识的效用由何而来?伊曼努尔伊曼努尔康德康德v康德的哲学是近代西方哲学的最高峰。v康德提出了人类许多可以思考的永恒问题一共有四个
12、:v我能知道什么?我能知道什么?v我能去做什么?我能去做什么?v我能希望什么?我能希望什么?v人是什么?人是什么?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伊曼努尔康德康德(1724年年4月月22日日-1804年年2月月12日)日)v“唯心论”的正当与困局v由此涉入“形而上学”的第二阶段:va.即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第一哲学”;vb.亦即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vc.一般认为,“认识论”问题的真正展开从笛卡尔肇始。v讨论:v1、正当性:“知觉识辨系统”不为“求真”设立,而为“求存”设立。v2、困局随之而来:物质、客体、对象等,究属何物?是否真存?v3、如果感知是“唯心”的或“不可知”的,知
13、识的效用由何而来?v如果你听完我前面的课,你认为唯心论是对的,那你就听错了。但是你如果是一个唯物论者,你也肯定是一个浅薄之徒。所以必须把“唯”字抠掉,没有唯物论和唯心论斗争的问题,而是唯心是唯物的唯心是唯物的高级阶段高级阶段,接着连唯心这个阶段都必须超越接着连唯心这个阶段都必须超越。v至少你得回答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到现在西方哲学都没有回答清楚。哪些问题:“心心”是什么?是什么?感知能力由何而来?感知能力由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感知能力越来越为什么我们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强?“物物”是什么?是什么?“物物”跟跟“心心”是什么关系?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应该讲西方传统哲学两千年迄今仍然回
14、答不清的问题。在唯物和唯心的问题上,西西方哲学方哲学“心心”和和“物物”、“知知”和和“在在”的问题上的问题上始终说不清楚。始终说不清楚。柏拉图有一句名言:“我知道我一我知道我一无所知无所知。”这个话什么意思?就是我连“知”是什么都不知道,我还谈什么知识。v我们在物质流变的这个过程中,发现感应逐感应逐步膨胀为感知,步膨胀为感知,也就是说我们不把主体和客也就是说我们不把主体和客体放在对立的两面,而把主体和客体都看作体放在对立的两面,而把主体和客体都看作是这个是这个物(的两个方面)物(的两个方面),而物物本身是流变的,由于物本身的流变,它的属性相应地发生改变。由于它的感应或感知属性发生改变,由于它
15、的感应或感知属性发生改变,因此因此我们的知识和知识结构我们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及及感知能力感知能力也相也相应发生改变。应发生改变。尽管我们通过这种感应方式永远不知道对象的本真,但我们却完成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什么事情?所有的物质之所以需要感应或感知能力,它只为了干一件事建立识辨系统,达成它和其它物质的建立识辨系统,达成它和其它物质的依存关系(目的是让我们活下去)。依存关系(目的是让我们活下去)。v所以,我们之所以具有感我们之所以具有感知能力,知能力,是因为物,是因是因为物的流变,这有点像唯为物的流变,这有点像唯物主义;物主义;可是我们的感知可是我们的感知方式却一定够不着本真,方式却一定够不着本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哲学 基础 综述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