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控制性详细规划教材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七讲:控制性详细规划教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讲:控制性详细规划教材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讲:第七讲: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n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理论(重点掌握)n 二 、控规的编制方法及存在问题(清楚认识)n 三、控规编制的新动态与发展趋势(简单了解)一、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理论n 基本认识(内涵、地位与作用、基本特征、基本原则)n 发展历程(起源、规范成熟、发展变化) 基本涵义基本涵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为依据依据,以落实总体规划意图为以落实总体规划意图为目的目的,以土地使用控制为,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重点,详详细规定细规定规划范围内各项建设用地的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和规划范围内各项建设用地的用地性
2、质、开发强度和空间环境等控制性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空间环境等控制性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 ,为城市国有,为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规划管理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提供依据,并,并指导指导修建性详细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和市政工程设计的编制。规划、建筑设计和市政工程设计的编制。 地位与作用地位与作用 1连接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上启下的作用。 2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衔接的重要环节 是规划管理的依据。 3体现城市设计构想 细化和落实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的宏观蓝图 4. 城市政策的载体。 地位与作用地位与作用 (1 1)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
3、实施之间衔接的重要环节。n 从规划到管理依法行政的依据;n 从规划到实施控制、引导、监督。 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城市建设的规划控制要点,用简练、明确、适合操作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控制土地批租、出让的基本依据,正确引导开发行为。 (2 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关键层次。n 从宏观到微观上接总规(分区),下接修详(设计);n 从定性到定量控制要求深化、量化、具体化;n 从整体到局部控制指标细化、分解、落实; 控制性详细规划向上衔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向下衔接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设计与开发建设行为。它以量化指标和控制
4、要求将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的控制转化为对城市建设的微观控制,并作为具体指导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设计、土地出让的具体设计条件和控制要求。 地位与作用地位与作用总体规划 (3)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n 从二维到三维平面控制与空间控制的结合;n 从规划到设计规划要求与设计条件的结合;n 从消极到积极控制与引导的结合。 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宏观城市设计、中观城市设计到微观城市设计的内容,通过具体的设计要求、设计导则以及设计标准与准则的方式体现在规划成果之中,借助其在地方法规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威地位使城市设计要求在实施建设中得以贯彻落实。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
5、情况下,在城市设计的发展与实施控制要求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责无旁贷。 地位与作用地位与作用 (4)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公共政策平台。n 从个体到群体利益协调的平台;n 从分歧到统一公共政策的具体化。 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于直接涉及到城市建设中各个方面的利益,是城市政府意图、公众利益和个体利益平衡协调的平台,体现着在城市建设中各方角色的责、权、利关系,是实现政府规划意图、保证公共利益、保护个体权利的公共政策内容的具体化。 地位与作用地位与作用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介乎于土地管理与建筑管理之间内涵丰富。介乎于土地管理与建筑管理之间内涵丰富。 1)抽象的表达方式 2)具有法律效应和立法空间 3
6、)具有综合性 4)刚性与弹性相结合 5)动态特征 (1)通过抽象的表达方式落实规划意图。n 落实共性控制内涵;n 提供个性设计空间。 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一系列抽象的指标、图表、图则等表达方式将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的控制内容、定性的内容、粗略的三维控制和定量控制内容,深化、细化、分解为微观层面的具体控制内容。该内容是一种建设控制、设计控制和开发建设指导,为具体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深化、细化的个性空间,而非取代具体的个性设计内容。 (2)具有法律效应和立法空间。n 具有法律效力而不是法律;n 具有成为法律法规的可能。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法定规划,法律效应是其基本特征。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宏观法律
7、效应向微观法律效应的拓展。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不是法律也不可能变成完全意义上的法律,但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具有法律意义的部分应该以积极的方式形成法律条文,提高其在规划管理中的权威地位。 (3)具有相当的综合性n 各纵向系统的设计综合;n 各专项内容的横向汇总。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包括城市建设或规划管理中的各纵向系统和各专向规划内容,如土地利用规划、公共设施与市政设施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保护规划、景观规划、城市设计以及其它必要的非法定规划等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尺度上进行横向综合,相互协调并分别落实相关规划控制要求,具有小而全的综合控制特征。 (4)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n 规定
8、性与引导性的结合;n 通则式与判例式的结合;n 动态控制与相互转化的可能;n 强制性内容的提出。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内容分为规定性和引导性两部分。规定性内容一般为刚性内容,主要规定“不许做什么”、“必须做什么”、“至少应该做什么”等,引导性内容一般为弹性内容,主要规定“可以做什么”、“最好做什么”、“怎么做更好”等,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适应我国的开发申请的审批方式为通则式与判例式相结合的特点。 编制目标编制目标-工作内容工作内容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直到下,制定涉及的城市局部地区、地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直到下,制定涉及的城市局部地区、地块的具体目标,并提出各项规划管理
9、控制指标,直接直到各项块的具体目标,并提出各项规划管理控制指标,直接直到各项建设活动。建设活动。 1、明确所涉及地区的发展定及上位规划、明确所涉及地区的发展定及上位规划 2、依发地区展定位,综合考虑现有资源及现状,制定具、依发地区展定位,综合考虑现有资源及现状,制定具体的发展目及管控指标。体的发展目及管控指标。 3、详细制定不同使用性质的用地的规划指标,指导和控、详细制定不同使用性质的用地的规划指标,指导和控制地块内的各项开发和建设活动。制地块内的各项开发和建设活动。一 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 1 1、我国城市建设相关的方面的新问题。(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出的新问题 (二)建设方式与投资渠
10、道变化带来的新(三)城市经济、产业、社会等结构的调整所提出的新要求2、对规划管理和设计工作的观念、构思与方法的“冲击”: (一)对规划管理工作的“冲击”(二)对规划设计工作的“冲击”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1. 最初的尝试 (80年代初) 上海虹桥开发区规划 是领事馆区,为了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借鉴了美国的区划技术而编制的详细规划,改变了原有“摆房子”的做法。 确定了每块地块的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后退、建筑高度限制、车辆出入口方位及小汽车停车库位等8项控制指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2. 有益的探索有益的探索 (80年
11、代中后期)年代中后期)桂林中心区详细规划(桂林中心区详细规划(1987)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式命名,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式命名,提出综合控制指标体系(综合控制指标体系(12项)。项)。用综合指标体系控制城市建设,更能体用综合指标体系控制城市建设,更能体现出规划工作的本质现出规划工作的本质对城市建设予对城市建设予以控制引导。以控制引导。综合指标体系的确定中引入城市设计研综合指标体系的确定中引入城市设计研究以期控制建筑环境形成。究以期控制建筑环境形成。区分了控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区分了控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没有文本;附值缺乏科学依据;经济性没有文本;附值缺乏科学依据;经济性研究不足;性质缺乏弹性。
12、研究不足;性质缺乏弹性。苏州桐芳巷改造规划(苏州桐芳巷改造规划(87年)年)按现状按现状规划规划管理进行管理进行三次分区,区分对待可开发用三次分区,区分对待可开发用地和公共设施。地和公共设施。拓展了综合指标体系;区分了可拓展了综合指标体系;区分了可开发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对于开发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对于配套用地的保证和可出让土地的配套用地的保证和可出让土地的市场化进行了初步探索;引入了市场化进行了初步探索;引入了地块经营的概念,同时对于地块地块经营的概念,同时对于地块最小单元的划分有了一定的认识;最小单元的划分有了一定的认识;没有形成文本。没有形成文本。 3. 步入成熟 (80年代末90年代初
13、) 温州旧城改造控制规划 规划文本与地方法规体系规划文本与地方法规体系相配套,具有法律效力便于相配套,具有法律效力便于管理实施;管理实施; 规划编制过程有设计人员、规划编制过程有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市民代表等多方管理人员、市民代表等多方参与;参与; 分级管理区分控制等级,分级管理区分控制等级,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矛盾;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针对地方情况增加对私人针对地方情况增加对私人建房和开设商店的控制及规建房和开设商店的控制及规定;定; 对于土地性质的相容性提对于土地性质的相容性提出控制办法和管理依据;出控制办法和管理依据; 土地使用分类方法和代码土地使用分类方法和代码使用了正在编制的国家
14、规范。使用了正在编制的国家规范。 4. 4. 控制性详细规划地位确立,编制走向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地位确立,编制走向规范。上海市土地使用区划管理法规的研究上海市土地使用区划管理法规的研究 (上海市规划局)(上海市规划局)1986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建议稿)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建议稿) (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989南京控制性详细规划理论方法研究(东南大学与南京市规划局)南京控制性详细规划理论方法研究(东南大学与南京市规划局)1991对控制性详细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规划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1991年建设部颁布实施了第年建设部颁布实施了第1
15、2号部长令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了控规的编制内号部长令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了控规的编制内容和要求。容和要求。1992年建设部又下发了关于搞好规划,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城市土地出让和开发活动年建设部又下发了关于搞好规划,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城市土地出让和开发活动的通知,对温州市编制控规引导城市土地出让转让的做法进行推广,的通知,对温州市编制控规引导城市土地出让转让的做法进行推广,1992年底又颁布年底又颁布实施了建设部令第实施了建设部令第22号城市国有土地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出让城号城市国有土地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出让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应当制订控规。确定的控规在
16、土地市场化行为中的权威地位。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应当制订控规。确定的控规在土地市场化行为中的权威地位。1995年建设部又制订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控规的编制内容,年建设部又制订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控规的编制内容,这标志这具有中国特色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步入了成熟阶段。从此,控制性详细规划这标志这具有中国特色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步入了成熟阶段。从此,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1980年,美国建筑师协会来华进行学术交流。1982年,上海虹桥开发区的规划,首先采用8项指标对用地建设进行规划控制-借鉴区划进行尝试。1986年
17、8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上海市土地使用区划管理法规的研究课题1987年,清华大学在桂林中心区详细规划-对用地建设进行数据控制,与局部地段的城市设计相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时间表发展时间表1988 温州市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概念和方法基本定型。1989年8月,江苏省城乡规划院结合“苏州市古城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课题。1991年东南大学 “南京控制性详细规划理论方法研究”课题,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立法准备。1991年,建设部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列入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1995年,建设部制定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规范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编制内容和要求
18、-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及控制要素第一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第二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要素 一、土地使用控制二、环境容量控制 三、建筑建造控制四、城市设计引导 五、配套设施控制六、行为活动控制 (1)依法规划的原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并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依法规划是保证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律严肃性的前提。 (2)公平、公正的原则 规划整体上应有一个通则式控制,即对于规划城市中近似区位、类似性质的的片区、街区、地块应提出一致性的控制要求作为基础,再根据开发建设个体的个体差别,做出针对性的控制与引导,体现
19、公平、公正性。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将公共利益保障作为首要任务,是制订控制指标与控制导则的基本依据。控规编制原则 (3)公开原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属于行政许可法所规定的许可依据的范畴,应遵循行政许可依据必须公开的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编制与审批过程中应进行相应的公众参与的程序设计,广泛听取意见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应对或解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内容、成果应尽量简明、清晰,便于理解,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公众参与需要。 (4)整体性原则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遵循局部服从整体,内部服从外部的原则。整体的控制往往是自上而下的控制要求,多为具体街坊地块控制的依据。而外部条件一般是体现个体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多包含公共利益
20、的内容。 (5)可操作性原则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编制工作应在充分的调研与分析论证基础上,控制成果应有充分的依据和可行性,强化与规划管理的衔接,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一一 任务书的编制任务书的编制 ( (一一) )任务书的提出任务书的提出 ( (二二) )任务书的编制任务书的编制 组织主体:城市人民政府或经授权的城市规划行组织主体:城市人民政府或经授权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局)政主管部门(规划局) 编制主体:规划设计单位、研究机构编制主体:规划设计单位、研究机构控规的编制程序 任务书内容: 1、受托编制方的技术力量要求、资格
21、审查要求。 2、规划项目相关背景情况,项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意图要求、规划时限要求 3、评审方式及参与规划设计项目单位所获设计费用。 二、编制过程与工作要点(一)工作阶段划分 1. 项目准备阶段 2. 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阶段 3. 方案设计阶段 4. 成果编制阶段 5. 上报审批阶段 (二)各阶段工作要求 1项目准备阶段 (1)熟悉合同文本,了解项目委托方的情况。 (2)了解进行项目所具备的条件。(地形、上层次、前一轮、特殊要求) (3 3)编制项目工作计划和技术工作方案。 (4 4)安排项目所需专业技术人员 (5 5)确定与委托方的关系2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阶段 (1)自然条件,土地使用情况,土
22、地权属,绘制现状图。 (2)基础设施状况、建筑状况 (3)周围情况 (4)文物保护单位和拟保留的重点地区、地段与构作物的现状及周围情况 (5)走访有关部门 3、方案设计阶段(1)方案比较、(2)方案交流、(3)方案修改、(4)意见反馈 4成果编制阶段 (1)内容与深度 (2)反复修改 5规划审批 (1)成果审查:专家评审会(2)上报审批: 重要- 一般-规划管理部门 控制性详规的成果 一、 成果表达模式: 二、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规划图纸成果内容(一) 规划用地位置图(区位图) (比例不限)(二) 规划用地现状图(比例1:2000)(三) 土地使用规划图(比例1:2000)(四) 道路交通
23、及竖向规划图(比例1:2000)(五)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比例1:2000)(六) 工程管线规划图(比例1:2000)(七) 环卫、环保规划图(比例1:2000)(八) 空间形态示意图(比例不限)(九) 城市设计概念图(空间景观规划、特色与保护规划)(比例1:2000)(十) 地块划分编号图(比例1:5000)(十一) 地块控制图则(比例1:10001:2000)分 图指北针和比例尺街坊位置示意图控制指标一览表规划设计要求及图例(规划区名称)分图图册街坊号图册编号 关于关于“五线五线”控制控制道路红线:道路用地边界,约定俗成,控制方法成熟。城市紫线: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界限。法规完善
24、相对独立。城市绿线:城市中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控规阶段很难划到单位附属绿地和居住小区或组团绿地。城市蓝线: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可能与绿线有重合部分。城市黄线: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可能与城市绿线、蓝线有重合部分。控规中应标明明确的用地界限,并标注地理坐标。济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六线控制规划图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 (一)、规定性指标(指令性指标) 1用地性质 2建筑密度 (控制上限) 3建筑高度 (上限) 4容积率 5绿地率(控制下限) 6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用地面积
25、7建筑后退红线(下限控制) 8交通出入口方位 (二) 指导性指标(引导性指标) 1人口容量(上限控制) 2建筑形式、风格、体量、色彩要求 3其他环境要求(环保、污染)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土地使用土地使用控制用地边界用地面积用地性质土地使用相容性环境容量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居住人口密度绿地率空地率建筑建造建筑建造控制建筑高度建筑后退建筑间距城市设计引导建筑体量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其他环境要求建筑空间组合建筑小品设置设施配套市政设施配套给水设施排水设施供电设施交通设施其他公共设施配套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商业服务设施行政办公设施文娱体育设施附属设施其他行为活动交通活动控制交通组织出入口方位及数量装卸场地规定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控制性 详细规划 教材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