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PPT课件第五讲-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ppt
《弹性力学PPT课件第五讲-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性力学PPT课件第五讲-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讲第五讲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本讲将系统地介绍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方程本讲将系统地介绍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及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要求掌握和边界条件,及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要求掌握的内容如下:的内容如下:1 1、空间问题的基本未知函数;、空间问题的基本未知函数;2 2、一点应力状态的分析;、一点应力状态的分析; 3 3、空间问题的三套基本方程平衡微分方程、几、空间问题的三套基本方程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与物理方程何方程与物理方程4 4、边界上边界条件的建立;、边界上边界条件的建立;5 5、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本讲
2、学习指南本讲学习指南为了理解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可从以下几为了理解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个方面出发:1 1、清楚地了解推导空间问题的基本方程所、清楚地了解推导空间问题的基本方程所用的条件和方法;用的条件和方法;2 2、对照平面问题基本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对照平面问题基本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将空间问题的基本方程、边界条件看成是学习,将空间问题的基本方程、边界条件看成是平面问题的推广,以加深理解;平面问题的推广,以加深理解;3 3、柱坐标系中的空间轴对称问题可看成是、柱坐标系中的空间轴对称问题可看成是平面轴对称问题的推广;平面轴对称问题的推广;本讲学习指南本讲学习指南q 空
3、间问题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方程空间问题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方程q 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分析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分析q 空间问题的平衡微分方程空间问题的平衡微分方程 q 空间问题的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空间问题的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q 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5.1 空间问题的基本未知量与方程空间问题的基本未知量与方程 什么空间问题?什么空间问题?q 一维问题:一个基本坐一维问题:一个基本坐标变量,如杆件。是材料力标变量,如杆件。是材料力学的重点内容。学的重点内容。q 二维问题:二个基本坐二维问题:二个基本坐标变量,如平面问题。是本标变量,如平面问题。是本课程
4、的重点内容。课程的重点内容。q 三维问题:三个基本坐三维问题:三个基本坐标变量,即空间问题。是本标变量,即空间问题。是本课程需了解的内容。课程需了解的内容。空间问题的基本未知量与方程空间问题的基本未知量与方程 任何一个弹性体是空间物体(坐标变量为任何一个弹性体是空间物体(坐标变量为x、y、z),外力为空间力系。实际的弹性力学问题都是空间,外力为空间力系。实际的弹性力学问题都是空间问题问题。 对于空间问题,在弹性体区域内,仍然要考虑静对于空间问题,在弹性体区域内,仍然要考虑静力学、几何学和物理学三方面条件,分别建立三套方力学、几何学和物理学三方面条件,分别建立三套方程;并在边界上建立应力边界条件
5、或位移边界条件。程;并在边界上建立应力边界条件或位移边界条件。 空间问题与平面问题具有相似性:基本未知数、空间问题与平面问题具有相似性:基本未知数、基本方程、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均是类似的。基本方程、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均是类似的。q 空间问题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方程空间问题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方程q 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分析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分析q 空间问题的平衡微分方程空间问题的平衡微分方程q 空间问题的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空间问题的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q 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5.2 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分析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分析1:求经过该点
6、任何斜面上的求经过该点任何斜面上的应力应力p? 2:求经过该点的任何斜面上的求经过该点的任何斜面上的正应力正应力s sn和和切应力切应力t tn ? 3:若经过该点的若经过该点的主应力主应力s s和和应力主方向应力主方向a a ?4:求经过该点的求经过该点的正应力正应力s sn和和切应力切应力t tn 的最大和最小值的最大和最小值? 一点应力状态分析:已知任一点处坐标面上一点应力状态分析:已知任一点处坐标面上的的6 6个应力分量个应力分量,求解如下四个问题:求解如下四个问题:过一点任意斜面的全应力过一点任意斜面的全应力问题问题1 1:已知任一点处坐标面上的:已知任一点处坐标面上的6 6个应力分
7、量个应力分量,求经过求经过该点的任何斜面上的应力该点的任何斜面上的应力p?取如图所示微分单元体取如图所示微分单元体PABC,当平面当平面ABC无限接近于无限接近于P点时,该点时,该平面上的应力即为所求平面上的应力即为所求应力应力p 。根据该微分单元的力系平衡条根据该微分单元的力系平衡条件,在件,在x、y和和z轴方向上合力为轴方向上合力为0,从而有:从而有:nmlpnmlpnmlpFFFzyzxzzzyyxyyzxyxxxzyxstttsttts000过一点任意斜面的全应力过一点任意斜面的全应力特殊情况下,若平面特殊情况下,若平面ABC是弹是弹性体上受面力作用的边界面,则性体上受面力作用的边界面
8、,则应力应力p就成为面力,于是由就成为面力,于是由(72)式可得出式可得出 :上式就是上式就是空间问题的应力边界条件空间问题的应力边界条件,它表明应力分,它表明应力分量的边界值与面力分量之间的关系。量的边界值与面力分量之间的关系。)()()()()()(sfnmlsfnmlsfnmlzszyzxzyszyyxyxszxyxxstttsttts过一点任意斜面的正应力与切应力过一点任意斜面的正应力与切应力问题问题2 2:求经过该点的任何斜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求经过该点的任何斜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平面平面ABC上的上的正应力正应力s sn即为即为上面所求的上面所求的全应力全应力p向法线方向向法
9、线方向n的投影:的投影:平面平面ABC上的上的切应力切应力t tn则由则由下式求得:下式求得:zyxnnpmplps22222nzyxnpppst过一点任意斜面的主应力与主方向过一点任意斜面的主应力与主方向问题问题3 3:若经过该点的某一斜面上的切应力为:若经过该点的某一斜面上的切应力为0 0,求此斜,求此斜面上的主应力面上的主应力s s和应力主方向和应力主方向a a ?设如图所示的斜面上切应力设如图所示的斜面上切应力为为0 0,则,则该面上的全应力等于正该面上的全应力等于正应力,也等于主应力应力,也等于主应力,于是有,于是有npmplpzyxsss,又由于有又由于有nmlpnmlpnmlpz
10、yzxzzzyyxyyzxyxxxstttsttts过一点任意斜面的主应力与主方向过一点任意斜面的主应力与主方向从而有关于方向余弦从而有关于方向余弦l, ,m, n的线性方程组:的线性方程组:其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为系数行列式等于其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为系数行列式等于0 0,即,即0)(0)(0)(nmlnmlnmlzyzxzyzyxyxzxyxsstttsstttss0sstttsstttsszzyzxyzyyxxzxyx过一点任意斜面的主应力与主方向过一点任意斜面的主应力与主方向0sstttsstttsszzyzxyzyyxxzxyx032213IIIssszyxIsss1其中:其中: 222
11、2xzyzxyxzzyyxItttsssssszzyzxyzyyxxzxyxIstttsttts3主应力特征方程主应力特征方程展开,得:展开,得: q主应力特征方程主应力特征方程有三个实数根,有三个实数根,s s1 1,s s2 2,s s3 3分别表示这分别表示这三个根,代表某点三个主应力,从而三个根,代表某点三个主应力,从而确定弹性体内部任确定弹性体内部任意一点主应力意一点主应力。q主应力和应力主轴方向取决于载荷、形状和边界条件等主应力和应力主轴方向取决于载荷、形状和边界条件等,与坐标轴的选取无关。,与坐标轴的选取无关。qI1、I2、I3 分别称为应力张量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不变分别称为应力
12、张量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不变量。特征方程的根是确定的,即系数量。特征方程的根是确定的,即系数I1、I2、I3的值是不的值是不随坐标轴的改变而变化的。随坐标轴的改变而变化的。过一点任意斜面的主应力与主方向过一点任意斜面的主应力与主方向032213IIIsss结合结合 l2+m2+n2=1则可求主应力方向。则可求主应力方向。0)(0)(0)(nmlnmlnmlzyzxzyzyxyxzxyxsstttsstttss过一点任意斜面的主应力与方向过一点任意斜面的主应力与方向 对于对于主应力方向主应力方向,将,将s s1 1,s s2 2,s s3 3分别代入分别代入 可以证明:三个主可以证明:三个主应力方
13、向应力方向,是互相垂直的。,是互相垂直的。 弹性体内任意一点的最大正应力为弹性体内任意一点的最大正应力为s s1,最小正应力为最小正应力为s s 3 最大切应力可以通过主应力计算,等于最大切应力可以通过主应力计算,等于(s s 1- -s s3)/2 。 最大切应力作用平面也可以通过主应力方向得到,其作最大切应力作用平面也可以通过主应力方向得到,其作用平面通过用平面通过s s 2 应力主方向,并且平分应力主方向,并且平分s s 1和和s s 3应力主方向应力主方向的夹角(即的夹角(即4545角)。角)。过一点任意斜面的应力极值过一点任意斜面的应力极值2)()(31sst极值n问题问题4 4、已
14、知任一点处三个主应力(、已知任一点处三个主应力( s s1 s s2 s s3 ),及其应),及其应力主方向,可求得经过该点正应力、切应力的最大和最小值力主方向,可求得经过该点正应力、切应力的最大和最小值例例1:证明主应力是正应力的极值(极大或极小)。:证明主应力是正应力的极值(极大或极小)。解:为了计算方便,选三个主方向为坐标轴向,则有解:为了计算方便,选三个主方向为坐标轴向,则有s sx= s s1 , s sy= s s2 , s sz= s s3 , t txy= t tyz=t txz= 0 0设任意斜微分面的方向余弦为(设任意斜微分面的方向余弦为( l, m , n ),其上的全应
15、其上的全应力为公式(力为公式(72),正应力为公式(),正应力为公式(73),代入有),代入有s sn= s s1 l2+s s2m2+ s s3n2 =s s1 (s s1- s s2)m2- (s s1- s s3)n2设三个主应力大小顺序为设三个主应力大小顺序为 s s1 s s2 s s3 ,则正应力取极则正应力取极大值条件:大值条件: m=n=0, | l | =1, , 即极大值为即极大值为s s1。同理极小值为同理极小值为s s3。例题例题例例1:证明主应力是正应力的极值(极大或极小)。:证明主应力是正应力的极值(极大或极小)。解:为了计算方便,选三个主方向为坐标轴向,则有解:为
16、了计算方便,选三个主方向为坐标轴向,则有s sx= s s1 , s sy= s s2 , s sz= s s3 , t txy= t tyz=t txz= 0 0设任意斜微分面的方向余弦为(设任意斜微分面的方向余弦为( l, m , n ),其正应力为其正应力为公式(公式(73),代入有),代入有s sn= s s1 l2+s s2m2+ s s3n2 =s s1 (s s1- s s2)m2- (s s1- s s3)n2设三个主应力大小顺序为设三个主应力大小顺序为 s s1 s s2 s s3 ,则正应力取极则正应力取极大值条件:大值条件: m=n=0, | l | =1, , 即极大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弹性 力学 PPT 课件 第五 空间 问题 基本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