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项练习.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项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专项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1. 如图所示,用起子开启瓶盖时,起子可看作是()A. 以 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B. 以 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C. 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D. 以B为支点的省力杠杆2. 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 不变 B. 变小C. 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3. 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忽略绳重和摩擦)()A. 改变绕绳方式 B. 减小动滑轮的质量C. 减小提升重物的高度 D. 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4. 如图
2、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在A、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m2的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不计杠杆重力,则m1、m2的关系为:()A. m1m2 B. m1m2 C. m1m2 D. 无法判断5. 如图,用一个重为2 N的动滑轮,把G物12 N的物体在2 s内匀速提升0.2 m(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摩擦),则()A. 绳子的拉力F6 N B.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0.1 m/sC. 有用功W有2.8 J D.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85.7%6. (多选)建筑工地上需要将6块相同的砖从地面运送到楼顶,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三次运送,第一次运1块,第二次运2块,第
3、三次运3块,每次运送时,砖都匀速上升,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这三次拉力依次为F1、F2、F3,效率为1,2,3,则()A. F1F2F3 B. F1F2F3C. 123 D. 12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7. 如图斜面长6 m,高1.5 m,工人用沿斜面向上500 N的力,以1.5 m/s的速度把重1 600 N的箱子匀速推到车上,则推力的功率是_W,该斜面机械效率是_%.8. 下图是三类不同用途的杠杆模型这三类杠杆中,一定是省力杠杆的是第_类,钓鱼竿与第_类杠杆原理相同9. 如图所示,高0.8 m、重1 100 N,均匀的圆柱形木柱M,截面半径为0.3 m,将它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时,
4、木柱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力;若要使木柱的a点离开地面,至少需要_ N的力10.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工人师傅用40 N的拉力将质量为5 kg、底面积为1 600 cm2的空吊篮A匀速提升到二楼平台,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若静止在二楼平台的吊篮里装了1 020 N的砖块,绳子B和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 000 N和600 N,当质量为50 kg的工人师傅拉绳子C时,吊篮对二楼平台的最小压强为_Pa.11. 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将重为425 N的重物匀速提升 4 m,所用拉力为250 N,时间为20 s,则此过程中有用功是_J,额外功是_J,拉力的功率是
5、_W,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12. 小亮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联想到物理课上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1)斜面越缓越省力,是不是机械效率越高呢?(2)对于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对于同一个斜面,是不是所推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小亮与几个同学一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探究,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斜面倾角物重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4510.70.910.977.83010.50.710.50.771.43020.51.4111
6、.4(1)表格中缺少2个数据,请补充完整(保留一位小数)(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3)通过对比实验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斜面越缓越省力,机械效率越_(4)通过对比实验_的数据(选填实验次数),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同一斜面,机械效率与所拉动物体的重力_13.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提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120.051.00.1566.7%24
7、0.051.70.1578.4%360.050.15(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2)表格中编号处数据应为_,编号处数据应为_(3)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_有关(4)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14. 搬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120 N的物体匀速提升3 m,所用的拉力为50 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动滑轮的重;(3)若用该滑轮组同时拉4个这样的物体,拉力为多大15. 配重M单独置于水
8、平地面上静止时,对地面压强为3105 Pa.将配重M用绳系在杠杆的B端,在杠杆的A端悬挂一滑轮组,定滑轮重150 N,动滑轮重90 N,杠杆AB的支点为O,OAOB53,由这些器材组装成一个重物提升装置,如图所示当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重力为210 N的物体以0.4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配重M对地面压强为1105 Pa.(杠杆与绳的重量、滑轮组的摩擦均不计,g10 N/kg)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配重M的质量是多少千克?(3)为使配重M不离开地面,人对绳子的最大拉力是多少N?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专项练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道
9、小题)1. 【答案】B【解析】用起子开启瓶盖时,手用力向上抬,起子在力的作用下绕上面的接触点A转动,即A点是杠杆的支点,B点为起子与瓶盖的着力点,手对瓶盖的动力点在起子柄上,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可以判断出起子是一个以A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杆故选B.2. 【答案】C【解析】将杠杆缓慢由位置A拉至位置B的过程中,动力F的力臂不变,阻力即物重不变,但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FGLG可知,动力F将变大故选C. 3. 【答案】B【解析】由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公式100%100%100%100%100%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的重物重量及动滑轮的重量有关,和绕绳方式无关,和重物的提升高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项练习 第十二 简单机械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下册 专项 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