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ppt:溶液的渗透压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学ppt:溶液的渗透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ppt:溶液的渗透压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5 溶液的渗透压溶液的渗透压1溶液的渗透压溶液的渗透压3-5生物体中,细胞膜、膀胱壁、肠壁 等许多薄膜对于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性,有些物质可以通过,有些物质则不能通过,这类薄膜称为半透膜半透膜(semipermeable membrane)。在此节中,我们提及的半透膜,都是指只允许溶剂(如水)通过的半透膜。3-5.1 渗透作用及渗透压3-5.2 逆渗透溶液的渗透压溶液的渗透压3-5学习目标: 了解渗透压的意义、计算及应用。了解逆渗透的意义及应用。溶液的渗透压溶液的渗透压3-5以半透膜包紧一蓟头漏斗口,在漏斗内放稀糖水,倒置于装有纯水的烧杯中,并使内、外液面等高;一段时间后,糖水的液面逐渐升高
2、,烧杯中纯水的液面则逐渐下降;最后,两液面的高度差维持不变。此种溶剂由纯溶剂(或较稀薄溶液)通过半透膜,净流向较浓溶液的现象称为渗透作用渗透作用(osmosis)。渗透作用及渗透压渗透作用及渗透压3-5.1 从上述实验结果看来,水只经由半透膜单向流入糖水中, 事实上,两边的水分子都可通过半透膜。 不过,在相同时间内,由纯水穿透到稀糖水的水分子较由稀糖水穿透到纯水的水分子多, 因此漏斗内糖水中的水分子增多,故糖水的液面逐渐升高。随着液面高度差增大,其产生的压力也渐增,因而净流入糖水的水分子数渐减。 直到净流入糖水的水分子数为零时,液面的高度差就不再改变, 此高度差所呈现的压力,即为该糖水的渗透压
3、渗透压。渗透作用及渗透压渗透作用及渗透压3-5.1 若由外界施此压力,亦可阻止水分子由纯水进入该糖水。 也就是说, 溶液的渗透压就是欲阻止水分子经半透膜,由纯水流入该溶液所需施加的压力。 因此漏斗内糖水中的水分子增多,故糖水的液面逐渐升高。随着液面高度差增大,其产生的压力也渐增,因而净流入糖水的水分子数渐减。 直到净流入糖水的水分子数为零时,液面的高度差就不再改变, 此高度差所呈现的压力,即为该糖水的渗透压渗透压。渗透作用及渗透压渗透作用及渗透压3-5.1 溶液的渗透压亦可由以下实验求得: 以半透膜半透膜将一个固定体积的容器,隔成同体积的两个区域,并装上压力计及活塞,如左图。 在有压力计及活塞
4、的一侧装入欲测定渗透压的溶液,另一侧放入纯水。 于活塞上施加压力,使其恰可阻止渗透作用发生,亦即保持溶液的体积固定不变, 此时所施加的压力就是该溶液的渗透压,可由压力计读出。半透膜半透膜渗透作用及渗透压渗透作用及渗透压3-5.1荷兰科学家凡特何夫(J. H. vant Hoff)发现, 含非电解质的稀薄溶液之渗透压渗透压()与溶质的摩尔数(n)及绝对温度(T)成正比,而与溶液的体积(V) 成反比,但与溶质及溶剂的种类均无关。其关系式与理想气体方程式相似:称为凡特何夫方程式凡特何夫方程式。可改写为: 比例常数也等于理想气体常数 R 即 0.082 atm L mol1 K1渗透作用及渗透压渗透作
5、用及渗透压3-5.1凡特何夫方程式: CM 为溶液的体积摩尔浓度,利用此关系式,可经由测定溶液的渗透压,求得溶质的分子量,常用于测定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渗透作用及渗透压渗透作用及渗透压3-5.1渗透作用对生物极为重要,藉由渗透,生物组织得以输送水分、养分或排除废物。例如:溶解在树液内的物质,使得树液的浓度比树木周遭地下水的浓度高,因此水分通过树根的细胞膜,进入树木内部;医院在为病人静脉注射时,必须将注射液的浓度调整至其渗透压与血液的渗透压相近(约 7.7 atm), 否则血球会胀破或萎缩。在日常生活,也常利用渗透原理来保存食物,如腌渍咸菜、蜜饯等。 细胞在与体液浓度相同的等渗透压等渗透压溶液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ppt 溶液 渗透压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