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操作规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动脉血气分析操作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血气分析操作规范.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动脉血气分析操作规范【概述】动脉血气分析系指应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液的pH、PC02和P02值,并计算出HCO3(AB)、SB、BB、BE、TC02参数。其作用主要有以下2个。1判断呼吸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值是判断呼吸衰竭最客观的指标。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值可以判断有无缺氧、评价缺氧程度,并可将呼吸衰竭分I型和型。 (1)I型呼吸衰竭其标准为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的条件下,PaC02正常或下降,Pa02667kPa(50mmtg)Pa02800kPa(60mmHg)。2判断酸碱失衡(1)单纯性酸碱失衡:呼吸性酸中毒(呼酸)、呼吸性碱中毒(呼碱)、代谢性酸中毒(代酸)和代谢性碱中毒(代碱)。(2)混合型酸
2、碱失衡传统认为有四型:呼酸并代酸、呼酸并代碱、呼碱并代酸和呼碱并代碱。新的进展:混合性代酸(高AG代酸+高Cl- 性代酸)、代碱并代酸包括代碱并高AG代酸和代碱并高Cl一性代酸、三重酸碱失衡(triple acid base disorders,TABD)包括呼酸型三重酸碱失衡和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适应证】动脉血气分析检查适用于临床各科的危重患者。动态动脉血气分析监测对于判断危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失衡类型、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均有重要作用。【禁忌证】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无绝对禁忌证。但在动脉穿刺采血完成,拔针后应紧按动脉穿刺部位35min,防止采血部位出血,特别对有严重出血倾向的危重患者更应注意
3、采血部位的局部出血。【操作方法】1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1)样品的采集 样品采集的主要要求:合理的采血部位;严密隔绝空气;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下的抗凝血;抽血后立即送检;病情许可,最好停止吸氧30min后再取血,否则应注明吸人氧浓度。 采血部位与方法:采血前嘱患者安静,避免紧张及呻吟,以免PaCO2下降。首选的采血部位为股动脉、桡动脉或肱动脉。为避免肝素对血样的稀释而影响血气结果,最好用肝素化的干注射器抽血。但此法较繁琐,目前临床上常用消毒肝素液(用生理盐水配成1000Um1)-2ml注射器内壁并充满注射器的死腔(肝素含量为40-50U),当针刺人动脉后,借助于动脉压力足以推动针芯使动脉血自动进人含
4、肝素液的注射器内,原则上不必抽吸。一般取血1-2ml后即在针头上加盖塞子,做到严密隔绝空气,立即送检。如有空气混入,会影响测定结果。动脉化毛细血管血,可取血于指尖、耳垂或足跟,但目前临床上较少采用。 (2)样品的保存:采血后应尽快进行测定。原则上样品应在抽取后20min内进行测定,如果需要放置,则应置于碎冰块中(0)或放置冰箱内,但不应超过2h。 2静脉血取代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的可行性 血气分析原则上应采用动脉血,但在临床上常可遇到患者动脉穿刺困难,特别是婴幼儿,此时往往用静脉血取代动脉血测定。但必须牢记静脉血气分析只能用于判断酸碱失衡,不能用于判断呼吸功能。其理由为:动、静脉血pH、PaCO2
5、、HCO- 有明显替代关系,即静脉血pH较动脉血pH低0.03-0.05,静脉血PaCO2较动脉血PaC02高0.667-0.933kPa(5-7mmHg),动、静脉血HCO- 大致相等;静脉血PaCO2不仅受呼吸功能影响,而且受循环功能影响,当微循环障碍时,血液在毛细血管停留时间延长,组织利用氧增加,回到静脉血PaOz可明显下降,此时可表现为动脉血PaO:正常,而静脉血PaO2明显下降。3记录患者的体温和吸氧浓度 患者体温可影响pH、PaCO2和PaO2测定值。特别是低温麻醉手术时,测定值必须加以校正。吸氧浓度可影响PaO2值,医师判断时应考虑到吸氧对氧分压的影响。【正常值及临床意义】1常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脉 血气 分析 操作 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