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节选上课ppt课件.ppt
《《大学》节选上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节选上课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修齐治平大学大学节选节选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曾子作,近代许多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南宋朱熹朱熹把它与把它与论语论语、孟子孟子、中庸中庸合称为合称为“四书四书”。 “大学大学”是对是对“小学小学”而言,而言,是说它不是讲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详训诂,明句读读”的的“小学小学”,而是讲,而是讲治国治国安邦安邦的的“大学大学”。 “ “大学大
2、学”是大人之学。讲的是大人之学。讲的是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的道理。 大学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总括性著作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道德纲领,也,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政治纲领。它以相它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会儒家人生教育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示。的宏观图示。全篇将全
3、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结合在一起,讲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讲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 ,是是儒家儒家“入世入世”思想思想的全面体现。的全面体现。 大学之大学之道道,在,在明明明德明德,在,在亲民亲民,在,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知知止止而后有而后有定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能虑,虑而后能得得。物有。物有本末本末,事有终始。知所,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欲齐其家者,
4、先修其身;欲修其身;欲修其身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庶人,壹是壹是皆以皆以修身为本。其修身为本。其本本乱而乱而末末治者否矣。其所治者否矣。其所厚厚者者薄薄,而其所薄者厚,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未之有也! 6第一段参考译文第一段参考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
5、彰明完美的德行,在于使人民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完美的德行,在于使人民受到教化,成为新人,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受到教化,成为新人,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至善”,而后才能有,而后才能有确定的目标;目标确定后,内心就会宁静;内确定的目标;目标确定后,内心就会宁静;内心宁静,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遇事安和,就心宁静,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遇事安和,就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达到至善的境界。天下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达到至善的境界。天下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世间万事皆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什么该先做,世间万事
6、皆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什么该先做,什么该后做,那么,就接近于道了。古代想要什么该后做,那么,就接近于道了。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阐明于天下的人,就要先把完美的德行昭示、阐明于天下的人,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内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内心,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7 想要心意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而
7、要获得知识,想要心意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意就会诚实;心意诚实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意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获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获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从天子开始,一直到普通百姓
8、,就能使天下太平。从天子开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根本问题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根本问题没有抓好,而要把其他枝节问题解决好,那是不没有抓好,而要把其他枝节问题解决好,那是不可能的。他所重视的反而薄弱,他所轻视的反而可能的。他所重视的反而薄弱,他所轻视的反而厚重,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厚重,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 明明明明德德 新新民民止于止于至至善善彰明美彰明美好的德行好的德行使天下人去旧更新使天下人去旧更新 达达到善的到善的最高最高 境境界界格物格物致知致知诚意诚意正心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平天下探究事物原理探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获得知识使心意
9、诚实使心意诚实端正内心端正内心修养自身修养自身整治家庭整治家庭治理国家治理国家使天下归于太平使天下归于太平10问题研讨问题研讨“修齐治平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骤?11八八 条条 目目 关关 系系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修 身身齐家齐家 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目的目的根本根本基础基础扩大和延伸扩大和延伸自己学习自己学习2-6段,看好注释,掌握段,看好注释,掌握关键字词,疏通文意,理解内容。关键字词,疏通文意,理解内容。13 小人小人闲居闲居为不善为不善 见君子而后见君子而后厌然厌然 掩掩其不善,而
10、其不善,而著著其善其善 此谓诚于此谓诚于中中,形于,形于外外 所谓所谓诚其意诚其意者者 如如好好好好色色 此之谓自此之谓自谦谦 故君子必故君子必慎其独慎其独也。也。独处独处掩盖的样子掩盖的样子掩:遮掩,掩盖。掩:遮掩,掩盖。著:显示。著:显示。中:内心;外:外表中:内心;外:外表使意念真诚使意念真诚好(好(ho)好()好(ho)色:喜爱美)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丽的女子。好(ho)色,美女。)色,美女。通通“慊慊”,满足,满足在独自一人时也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谨慎不苟。14第二段参考译文第二段参考译文 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指的是要做到不欺骗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指的是要做到不欺骗自
11、己,就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容貌(一样自自己,就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容貌(一样自然真实),这叫自我满足。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然真实),这叫自我满足。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一丝不苟。小人在候,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一丝不苟。小人在独处时,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一见到君子,独处时,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一见到君子,便会躲躲闪闪,掩藏自己的不善而设法显示自己便会躲躲闪闪,掩藏自己的不善而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人家看我们,就像是洞察我们的的美德。其实,人家看我们,就像是洞察我们的五脏六腑一样,掩饰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五脏六腑一样,掩饰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
12、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就叫做内心的真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所以君子必定要谨慎对待独处的情况。所以君子必定要谨慎对待独处的情况。 第二段:通过第二段:通过“慎独慎独”来谈来谈“诚意诚意”。 课文选本章,意在课文选本章,意在强强调调“慎独慎独”,而且是从内,而且是从内自我反省的角度谈自我反省的角度谈“慎慎独独”。 慎独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能严格的要求自己,不做候,也能严格的要求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任何不道德的事情。辞源辞源中中解释到:解释到: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海辞海中作这样的解释:中作这样的解释:“在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
13、为也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要谨慎不苟”。 暗室不欺暗室不欺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人的事。 春秋时期,卫国贤臣春秋时期,卫国贤臣蘧(蘧(q)伯玉)伯玉一一贯遵守朝中礼制,夜间乘车经过卫灵公的贯遵守朝中礼制,夜间乘车经过卫灵公的宫殿前,按照朝中礼制得下马车步行。他宫殿前,按照朝中礼制得下马车步行。他从来就不因夜晚没人看见而不遵守宫廷礼从来就不因夜晚没人看见而不遵守宫廷礼节,卫灵公因此十分器重他,并经常在朝节,卫灵公因此十分器重他,并经常在朝会上夸他会上夸他“暗室不欺暗室不欺”。 杨震四知杨震四知 汉代华阴人汉代华阴人杨震杨震,通晓
14、经文,风雅,通晓经文,风雅清正,志存高远,人称关西孔子。他曾清正,志存高远,人称关西孔子。他曾推荐推荐“贤人贤人”王密做昌邑县县令。一次,王密做昌邑县县令。一次,杨震因公事路过昌邑县,晚下榻于馆驿。杨震因公事路过昌邑县,晚下榻于馆驿。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王密急切之下说受。王密急切之下说“此时深夜,无人此时深夜,无人知矣。知矣。”杨震正声而说杨震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15、何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谓无知?”一时传为美谈。一时传为美谈。 康熙将康熙将“慎独慎独”概括为概括为“暗室不暗室不欺欺”,并告诫子孙:,并告诫子孙:“大学大学、中中庸庸俱以俱以慎独慎独为为训。训。” 曾国藩在遗嘱中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慎独”。他说:。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养心之难,又在慎独独。” 品格就是你在黑品格就是你在黑暗中的为人暗中的为人。以以“我之慎独我之慎独”为话为话题,说说你的理解题,说说你的理解22第三段第三段 所谓修身在所谓修身在正正其心其心者者:身身有所忿
16、有所忿懥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心不在焉,视而而不见,不见,听听而而不闻,食不闻,食而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在正其心。2022-8-2涟源市行知中学龙堂文23第三段参考译文第三段参考译文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这是因为,内心有什么愤懑,那么内心,这是因为,内心有什么愤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恐惧,那么就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恐惧,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
17、么喜好,那么就不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喜好,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忧虑,那么就不能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忧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如果不在正位,那么虽然在够端正。内心如果不在正位,那么虽然在看,却看不见东西,虽然在听,却听不到看,却看不见东西,虽然在听,却听不到声音,虽然在吃食物,却辨不出滋味。这声音,虽然在吃食物,却辨不出滋味。这就是说修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就是说修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 第三段:第三段:诚意之后是正心(修身的关诚意之后是正心(修身的关键在于正心)。键在于正心)。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
18、意可能被喜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的奴隶而失去控制。所以,在所以,在“诚其意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正其心”,也就是要,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思考思考: 这里的这里的“正其心正其心”是要摒弃是要摒弃喜怒哀乐惧的情欲吗?如何喜怒哀乐惧的情欲吗?如何正确理解?正确理解?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正心和诚意不是绝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正心和
19、诚意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朱熹说:喜怒哀乐惧等对立、互不相容的。朱熹说:喜怒哀乐惧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动,便会使心思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动,便会使心思失去端正。所以,失去端正。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哀乐惧等乐惧等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只是说要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只是说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 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节选 上课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