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探究型实验(含解析).docx
《2020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探究型实验(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探究型实验(含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究型实验1.实验室在做有关CO2的性质实验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而不用澄清石灰水,小喵同学想用以下A、B两组对比实验进行验证(实验后立即盖紧瓶盖并振荡)。第1题图(1)上述对比实验,除了观察到B中变浑浊,通过 现象说明了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更好。(2)将上述反应后的物质混合,发现白色固体增多。为了处理反应后的废液,过滤后对废液的成分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废液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OH猜想二:溶质为 。猜想三:溶质为NaOH和Na2CO3。【设计实验】为验证猜想,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硫酸无气
2、泡产生猜想三不成立方案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钙溶液 猜想三成立【讨论交流】小亮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一稀硫酸量不足,请写出导致实验没有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思与评价】实验室可将浓硫酸稀释得到稀硫酸,稀释时应将 (填“浓硫酸”或“水”)沿容器壁慢慢注入另一液体中,并不断搅拌。将上述废液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应进行的处理措施是 。2.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气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第2题图(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3、程式 。(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提出问题】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NaCl和HCl猜想二:CaCl2、NaCl和Na2CO3猜想三: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原因是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 猜想一成立【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3.高阳同学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4、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于是她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CO2并验证其与Na2O2的反应。第3题图(1)装置B的作用是 。(2)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高阳为此又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2CO3和Na2O2猜想三:Na2CO3和NaOH你认为还可能是 【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固体完全溶解, 样品中一定没有Na2O2取少量实验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三正
5、确取少量实验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 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加入过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含有NaOH,原因可能是 。4.2019西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碱盐的相关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为确定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第4题图【查阅资料】Na2SO4溶液、NaCl溶液呈中性。【提出猜想】猜想1:Na2SO4、NaCl猜想2:Na2SO4、NaCl和 猜想3:Na2SO4、NaCl和H2SO
6、4猜想4:Na2SO4、NaCl、H2SO4和Na2CO3【交流讨论】小强同学认为猜想 一定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进行实验】小明同学设计如下两个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猜想3正确方案二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 【反思与总结】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5.实验小组将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钾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了滤液M,同学们对滤液M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下:【猜想与假设】含有KOH;含有 ;含有KOH、K2CO3;含有KOH、K2CO3
7、和Ca(OH)2。【设计与实验】(1)大家认为猜想一定不正确,其原因是 。(2)甲同学取滤液M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不产生气泡,则猜想不正确。(3)乙同学依据甲同学的实验结论继续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一定量滤液M于试管中,加入 溶液 猜想成立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与反思】若将滤液M直接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源。6.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做了镁、铝、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铝比铜 (填“强”或“弱”)。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芳同学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该小组同学对灰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
8、如下探究:【提出假设】假设一:含有氯化镁假设二:含有镁粉假设三:含有氢氧化镁【查阅资料】氯化镁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设计并进行实验】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2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1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沉淀未见减少实验2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由实验1可知,假设 不成立;由实验2可知,沉淀中不含 。假设三 (填“成立”“可能成立”或“不成立”)。【实验反思】实验后同学们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于是小芳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
9、悬于试管口,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7.聊城市某学校2019年实验操作模拟训练的一个题目是:鉴别稀硫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三种无色溶液。小组的同学把标有序号1、2、3的三种溶液分别滴入标有对应序号的三支试管中,向三支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如甲图,鉴别出1号溶液,再向另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如乙图。请回答:第7题图(1)1号试管中是 溶液。(2)乙图中2号试管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把该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提出问题】除含有酚酞外,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HCl;猜想二:HCl和 ;猜想三:HCl和BaCl2。【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
10、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 正确。为了验证该滤液的酸碱性,将一片pH试纸放在干燥的玻璃片上,用 蘸取该滤液,滴到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读出pH5。【交流拓展】2号试管中滤液显酸性,要将该滤液调至中性,可向滤液中加入适量 (填序号)。A.铁粉 B.氯化钙溶液 C.石灰石8.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探究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作出如下猜想:氢气;二氧化碳
11、;氢气和二氧化碳。【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mL Na2CO3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正确。第8题图(1)反应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 (填写序号)。(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 。探究: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2CO3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Na+、CO32-外,还有OH-。【做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
12、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实验2】按图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CO32-而不是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第8题图3(1)G中实验的作用是 。(2)试剂X是 。探究: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3?【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试剂Y及实验现象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9.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由甲、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第9题图(1)甲同学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13、 。【资料查阅】CaCl2、NaCl的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实验探究一】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2)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溶液,溶液显红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3)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实验探究二】(4)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 (写化学式)。【讨论交流】丙同学提出:若将上述废液缸中物质取出,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定含有NaCl
14、,可能含有CaCl2、盐酸和Na2CO3中的部分物质。【实验探究三】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归纳总结】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 (写化学式)。10.某兴趣小组对氨气(NH3)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第10题图【实验回顾】(1)按图1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B中溶液变红,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溶液中产生了 (填离子符号)。若取少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你认为溶液颜色会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2)图2是该小组对图1装置的改进,和图1相比,其优点有 (任写一条)。【提出问题
15、】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图3装置验证。【进行实验】步骤1:按图3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步骤2: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把玻璃管插入烧杯的水中。步骤3: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帽,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完毕,向烧瓶内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稀H2SO4,将其转化为可用作氮肥的(NH4)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拓展】实验后请教老师知道,氨水中的NH3大部分与H2O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1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
16、,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第11题图(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猜想一:只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OH)2。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猜想三错误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猜想二正确(3)A、B、C、D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 (填字母)。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
17、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他化学通性,实验的方案是 (写出操作和现象)。12.小明怀疑自家菜地因施用硫酸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于是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第12题图【查阅产品说明】小明同学根据图1所示产品说明书中的储存条件和硫酸铵的组成,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探究】土壤的酸碱性实验1:按图2所示溶解土样,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用pH试纸测量土样浸出液的pH约为4,说明土壤呈酸性。【探究】硫酸铵具有哪些性质实验2:25 时,将30 g硫酸铵加入50 g水中,完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3中 (填序号)点的状态,测得其pH约为5。实验3
18、:为证明硫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小组同学进行了图4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硫酸铵固体减少;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 。小气球变大。小明依据现象和,小红只依据,都得出了“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依据不合理,小气球胀大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若要通过小气球的变化得出“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还需继续进行观察,若 ,才能得出这一结论。实验4:按图5所示进行实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硫酸铵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拓展应用】(1)为保证铵态氮肥的肥效,不能高温暴晒,不能 。(2)硫酸铵中氮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剩余的硫酸铵使得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稀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异常”现象。现象一:向试管中加入2 mL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23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然后振荡试管,发现红色消失。【提出问题】红色为什么会消失?【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少了;(2)酚酞溶液的量少了;(3)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在pH8.2的溶液里为无色的内酯式结构,当pH8.2时为红色的锟式结构;在碱性介质中很不稳定,它会慢慢地转化成无色羧酸盐。【实验探究】根据上述“猜想”进行如下探究:(1)取4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消失。(2)取2mL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中 化学 二轮 复习 专题 训练 探究 实验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