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化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县管校聘交流轮岗工作,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办发201433号),市教育局、编办、财政局、人社局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教字201510号)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字201719号)关于印发的通知(教字201814号),县教育局、编办、财政局、人社局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方案(政办发20161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落实中小学教职工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学校按岗聘人、教师有序流动的用人机制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员动态管理机制,增强教师队伍内在活力,促进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合理流动,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师资差距,提升教育质量。(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兼顾、优化配置、科学规范、自主用人的原则;坚持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人事相宜、事职相符的原则;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平等自愿、以人为本的原则。二、人员范围及组织形式(一)人员范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岗
3、教职工。(二)组织形式1.校内聘任。一是校内直聘。大龄教师(原则上男不小于58周岁、女不小于53周岁,各校可根据本单位实际,适当调整直聘年龄)、服务期未满教师(须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含聘任制教师)、处于孕期、哺乳期的女教师及因重大疾病已在县教育局请假备案教师,本人申请在本校直聘且经校内公示无异议的,参与校内直聘。二是校内竞聘。2.交流轮岗。按符合交流轮岗条件人员(已聘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超过两个聘期)10%的比例设置岗位,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跨校竞聘。根据破解大班额和部分学校特殊岗位师资需求等情况,核定出全县跨校竞聘岗位
4、,供符合条件人员竞聘。跨校竞聘分五种:一是城乡跨校竞聘;二是财务人员岗位竞聘;三是县属学校间跨校竞聘;四是教管办岗位竞聘,五是镇域内跨校竞聘。跨校竞聘成功人员办理人事调动手续。(2)支教交流。学校按县教育局分配指标设置支教岗位,支教时长为1年,原编制关系不动。支教交流分两种:一是城乡支教交流,二是三区支教交流。三、实施办法和程序(一)分配岗位参照编制核定标准,县教育、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考虑增编因素,核定全县教职工岗位、职称、绩效工资总量。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县教育局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将岗位指标分配到各镇(街、园、区)教管办和县属各学校。镇(街、园、区)教管办
5、根据镇域内各校实际情况,将岗位指标分配到镇域内各学校,相关方案和指标分配情况报县教育局审核备案。(二)制定方案教育局负责制定城乡跨校竞聘、县属学校间跨校竞聘、财务人员岗位竞聘等方案;县属学校负责制定本校具体的岗位竞聘方案;镇街教管办先制定本镇街县管校聘工作总方案,再指导辖区内学校制定具体岗位竞聘方案。各学校在制定岗位设置方案时,要严格按照分配的岗位指标设置岗位,严控非教学工作量比例(非教学工作量高中不超过15%、初中不超过12%、小学不超过9%;超过的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要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建议,及时晒岗,充分议岗,科学定岗;年满55周岁未选择退休的高级职称女教师岗位设置情况要到县教
6、育局逐人审批。县属学校、镇街教管办竞聘方案经全体教职工大会85%及以上审议通过,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教育局审核备案(镇街学校方案由教管办审核批准)。各学校岗位竞聘方案和岗位设置方案通过率未达到85%的,需按程序重新修订表决。(三)组织竞岗各学校要严格按照审核通过的岗位竞聘方案组织竞聘工作。竞聘前,符合条件人员填写县教职工竞聘登记表,由学校(部分岗位需教管办、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审核同意后参加相应岗位竞聘;具有县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乡村教师,申请跨校竞聘须经学校班子集体研究,避免优秀教师集中流失;规定时间内无特殊原因不提交竞聘申请的,按落聘情况处理;其他系统借用人员必须回校竞聘或办理调动手续,否则视为自
7、动退出竞聘。1.校内聘任。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工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逐级进行双向选择。(1)中层以上干部竞聘。校长根据校长职级制改革有关政策选聘。副校长、中层干部由校长提名,经学校全体教职工三分之二及以上评议通过后予以聘任。 (2)校内直聘。直聘人员可竞聘学校设置的直聘岗位或由学校直接安排岗位,若不满意学校安排的岗位,也可参加校内竞聘,因此空置的直聘岗位调整为校内竞聘岗位。(3)校内竞聘。可按先竞聘教学岗位,再竞聘非教学岗位的顺序,或者按工作量大小的顺序,分轮竞聘。每轮竞聘结束,学校要及时公布岗位聘任信息,在人岗相适前提下,力求做到级部、学科间相对均衡。2.交流轮岗。(1)跨校竞聘。一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管校聘 工作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