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oc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oc(9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27.140P 59备案号:J2222003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 / T 51732003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 量 规 范Spec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survey inhydroelectric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3-01-09发布 2003-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布目 次前 言III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总则4 术语和定义5 平面控制测量5.1 一般规定5.2 技术设计5.3 平面控制网选点、埋设及标志5.4 水平角观测5.5 光电测距5.6
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5.7 成果的验算和平差计算5.8 平面控制网的维护管理6 高程控制测量6.1 一般规定6.2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6.3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量6.4 跨河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6.5 外业成果整理与平差计算7 地形测量7.1 一般规定7.2 图根控制测量7.3 地形图的测绘要求7.4 数字化成图7.5 水下地形测量8 测量放样准备8.1 一般规定8.2 收集测量资料、制定放样方案8.3 放样数据准备8.4 选择放样方法和测设放样测站点8.5 仪器及测具的检验9 开挖填筑及混凝土工程测量9.1 一般规定9.2 开挖工程测量9.3 填筑及混凝土工程测量9.4 放样点的检
3、查9.5 断面测量和工程量计算9.6 资料整理10 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测量10.1 一般规定10.2 安装专用控制网、安装轴线点及高程基点的测设10.3 安装点的放样10.4 安装放样点的检查10.5 资料整理11 地下工程测量11.1 一般规定11.2 洞外控制测量11.3 洞内控制测量11.4 施工放样及断面测量11.5 资料整理12 疏浚及渠堤测量12.1 疏浚测量12.2 渠堤测量12.3 资料整理13 附属工程测量13.1 一般规定13.2 筛分、拌合和皮带供料系统测量13.3 缆机、塔机和桥机测量13.4 围堰、戗堤施工测量13.5 资料整理14 施工期变形监测14.1 一般规
4、定14.2 选点与埋设14.3 水平位移观测14.4 垂直位移观测14.5 计算及资料整理15 竣工测量15.1 一般规定15.2 土石方工程15.3 混凝土工程15.4 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工程15.5 资料整理16 资料整编附录A(资料性附录)1:5001:2000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附录B(资料性附录)平面控制点标墩与标志附录C(资料性附录)光电测距边长和高差各项改正值计算公式附录D(资料性附录)测边网角条件自由项限值计算附录E(资料性附录)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埋设图附录F(资料性附录)天顶距归算及高差计算公式附录G(资料性附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精度估算公式附录H(资料性附录)测设测站
5、点平面位置方法的精度估算公式附录J(资料性附录)钢带尺传递高程和长度的计算公式附录K(资料性附录)用具有平行玻璃板的水准仪进行高程放样的有关计算附录L(资料性附录)洞内导线贯通误差估算条 文 说 明4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经贸委1999年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电力200022号文)的安排,由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制订。编写工作从2000年5月开始并组建本标准编写组,同年7月召开座谈会,编写组在广泛听取了三峡工程各参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资料收集和调研,同年12月编成初稿。2001年4月编写组召开统稿会,同年6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在收集到全国各有关院校、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
6、的反馈意见后进行了修改,2001年10月邀请专家进行审查讨论后再次作了修改,2002年2月形成送审稿。2002年6月召开送审稿审查会。2002年8月形成报批稿。本标准正文内容共十六章,主要内容有:总则、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测量放样准备、开挖填筑及混凝土工程测量、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下工程测量、疏浚及渠堤测量、附属工程测量、施工期变形监测、竣工测量和资料整编。本标准的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的主编单位: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中国三峡开发总公司本标准的参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荷生
7、荣燮阳 刘 纬王飞进 吴光富 周建华茅健生 樊哲林 焦素朝吕国亮 李兴明 朱顺全张 勇 韩效华 周寿彭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IV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与技术标准,适用于中型及中型以上水电水利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小型水电水利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但是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GB/T 7929
8、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 1289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1289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15967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GB/T 17160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 17942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167 工程摄影测量规范 CJJ 73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JGJ 3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定SDJ 336 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SL 60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L
9、197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ZBA 76003 测量作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ZBA 76005 水准测量电子记录规定3 总则3.0.1 为统一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测量技术要求,确保测量成果质量,满足水电水利工程施工要求,适应水电建设发展需要,特制定本标准。3.0.2 本标准以中误差、限差作为衡量测量精度的标准,以2倍中误差作为限差。3.0.3 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见表3.0.3。表3.0.3 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 单位: mm项 目内 容精 度 指 标精度指标所相对的基准平面位置限差高程限差混凝土建筑物轮廓点放样(2030)(2030)邻近基本控制点土石料建筑物轮廓点放样5050邻
10、近基本控制点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安装安装点(210)(210)建筑物安装轴线和高程基点土石方开挖轮廓点放样(50150)(50150)邻近基本控制点地形测量地物点(1.01.5)(图上)邻近图根点高程注记点2/3基本等高距邻近高程控制点施工期变形监测监测点(610)(610)工作基点隧洞贯通相向开挖长度小于5km贯通面横向100纵向10050从两端洞口点分别测量贯通点在横向、纵向和高程方向上的差值相向开挖长度5km10km贯通面横向150纵向150753.0.4 本标准规定全站仪、光电测距仪的测距标称精度可以用每公里测距中误差的形式表示,也可用测距标称精度表达式的形式表示。3.0.5 施工平面控
11、制网坐标系统应与规划勘测设计阶段的平面坐标系统一致,也可根据需要建立与规划勘测设计阶段的平面坐标系统有换算关系的施工平面坐标系统。3.0.6 施工高程控制网应与规划勘测设计阶段的高程系统相一致,并可根据需要与邻近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其联测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对相对高程精度要求高的工程部位可单独建立专用的高精度高程控制网。3.0.7 施工测量人员应遵守的准则:1 在各项施工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应熟悉设计图纸,了解有关规范、标准及合同文件规定的测量技术要求,选择合理的作业方法,制定测量实施方案。2 对所有观测数据,应使用规定的手簿随测随记。文字与数字应力求清晰、整齐、美观,不得任意撕页,
12、记录中间也不得无故留下空页。对取用的数据均应由两人独立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取用。对采用电子记录的作业应遵守ZBA 76003和ZBA 76005的规定。3 施工测量成果资料应进行检查、校核、整理、编号,分类归档,妥善保管。4 现场作业,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仪器安全,禁止违章作业。5 用于施工测量的仪器和量具应定期送交具有计量检测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全面的检定,并在其检定有效期内使用。对于要求在测前或测后也应进行检校的仪器、量具,可参照相应的规定进行自检。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0.1 施工测量 construction survey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的测
13、量工作。4.0.2 施工放样 setting out;construction layout 工程施工时,把设计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高程测设到实地的测量工作。4.0.3 安装测量 installation survey为建筑工程中的构件或机电设备的安装所进行的测量工作。4.0.4 竣工测量 finish construction survey工程竣工时,对建筑物建基面、过流部位或隐蔽工程的形体等的实地平面位置、高程进行的测量工作。4.0.5 变形测量 deformation survey对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地基或一定范围内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裂缝等所进行的测量工作。4.
14、0.6 三角高程测量 trigonometric leveling根据已知点高程及两点间的垂直角和距离确定所求点的高程的方法。4.0.7 放样测站点 setting out station测量放样时架设仪器的点。4.0.8 放样点 setting out point将建筑物设计轴线、特征点或轮廓点测设到实地上的点。4.0.9 隔点设站法 setting station between two points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将仪器设置在两高程控制点(或过渡点)中间分别对两点进行观测的方法。4.0.10 贯通测量误差 error of holing through survey测量贯通点在
15、贯通面上产生的横向、纵向和高程方向上的差值。5 平面控制测量5.1 一般规定5.1.1 平面控制网是施工测量的基准,必须从网点的稳定、可靠、精确以及经济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决定。5.1.2 建立平面控制网,可采用三角控制测量、各种形式的边角组合测量、导线测量以及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测量方法。平面控制测量方法的选择,应因地制宜,根据工程规模及放样点的精度要求确定,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5.1.3 平面控制网可布设成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组合网、GPS网和导线网等类型。其中,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组合网和GPS网的等级划分为二、三、四等,导线网划分为三、四等。各类型、各等级的平面控制网均可选为首级网,其
16、适用范围见表5.1.3。表5.1.3 各工程类型首级平面控制网适用范围工程类型控制网等级混凝土建筑物土石建筑物大型水电水利工程二等、三等三等、四等中型水电水利工程三等、四等四等注:有特殊要求的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物控制网也可选用一等,但应进行专门技术设计5.1.4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梯级可根据地形条件及放样需要决定,以12级为宜,但最末级平面控制网相对于首级网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10mm。5.1.5 本标准主要以点位中误差来衡量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控制网观测等级的选择仅作参考。首级网点的点位中误差应满足表5.1.5的要求。表5.1.5 首级平面控制网点的点位中误差 单位:mm工 程 规 模点 位
17、 中 误 差大型水电水利工程(57)中型水电水利工程(710)5.1.6 首级平面控制网的起始点应选在坝轴线或主要建筑物附近。对于长隧洞引水式水电水利工程的平面控制网,也可在首级网的统一控制系统中于大坝区和厂房区分别设立起始点,以保证在统一的控制系统中各区的相对严密性。5.1.7 首级平面控制网一般为独立网,应利用规划勘测设计阶段布设的测图控制点,对于起算数据,在条件方便时,可与邻近的国家三角点进行联测。其联测精度不低于国家四等网的要求。5.1.8 平面控制网的观测数据可不作高斯投影改正,可不进行方向改化,仅将边长投影到测区选定的高程面上,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在平面上直接进行计算。5.2 技
18、术设计5.2.1 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应在全面了解工程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工区的地形特征及施工放样精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前应收集下列资料。1 施工区现有地形图和必要的地质资料。2 规划勘测设计阶段布设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成果。3 枢纽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4 有关的测量规范和合同文件资料。5.2.2 平面控制网布设前,应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初步确定网点位置,对多种网形结构进行精度优化设计、可靠性分析,确定最佳布网方案。5.2.3 对于引水式水电水利工程的平面控制网,在引水隧洞控制区域内,可以加测GPS方位角,以控制点位的横向误差。5.2.4 布设测角网的技术要求如下:1 测角网宜采用近似等边三角形
19、、四边形、中心多边形等图形组成。三角形最小内角不宜小于30。如受地形限制,个别角不应小于25。2 测角网的起始边应采用光电测距仪测量,倾角应满足下列要求:二等起始边倾角不宜超过5三等起始边倾角不宜超过7四等起始边倾角不宜超过10当起始测距边倾角超过以上规定时,天顶距的观测精度或水准测量的精度应专门计算。3 各等级测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5.2.4。表5.2.4 测角网技术要求等级边 长m起始边相对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三角形最大闭合差测回数1级2级二等50015001:3000001:1500001.03.59三等30010001:200000(首级)1:130000(加密)1:10
20、00001.87.069四等2008001:120000(首级)1:80000 (加密)1:600002.59.046注:个别特殊地形条件,其边长限制可适当放宽。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仅作参考。5.2.5 布设测边网的技术要求如下:1 测边网也应重视图形结构。当图形欠佳时应选择性地加测对角线边长或采取其它措施加以改善。2 对于四等以上测边网,应在边长相差较大的三角形中,以相应等级测角网的测角精度观测一个较大的角度(接近100)作为校核。校核公式见5.7节。3 测边网中的每一个待定点上,不应少于一个多余观测值,不允许布设无多余观测的单三角锁。4 各等级测边网的布设技术要求见表5.2.6。5 测距边的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水电 水利 工程施工 测量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