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条文说明.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条文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条文说明.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条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条 文 说 明 目 次1 总则2 基本规定3 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31 一般规定 32 区域地质和地震 33 水库 34 坝址 35 长引水线路 36 勘察报告4 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4. 1 一般规定 42 区域构造稳定性 43 水库 44 坝址 45 引水线路和厂址 47 天然建筑材料 48 勘察报告5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51 一般规定 52 水库 53 坝址 54 地下洞室 55 渠道 56 地面电站和泵站厂址 57 溢洪道 59 天然建筑材料6 技施设
2、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6. 1 一般规定 62 专门性工程地质问题勘察 63 施工地质附录 B 喀斯特渗漏评价附录 C 浸没评价附录 D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取值附录 E 岩体风化带划分附录 F 边坡稳定分析附录 G 环境水对混凝土腐蚀评价附录 H 黄土湿陷性判别附录 J 岩土渗透性分级附录 K 岩体结构分类附录 L 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附录 M 土的渗透变形判别附录 N 土的液化判别附录 P 围岩工程地质分类1 总 则101 自从1978年以来,国内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基本上按照前水利电力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DJ 14-78进行地质勘察工作。8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很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3、相继建成,积累了很多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许多工程吸取国外新技术,勘察方法日趋多样化。有些工程采用国际上通用作法,正在与国际标准接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与方法都发生了不少变化,原规范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进一步统一和明确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程序,勘察内容,深度要求和方法,特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是指按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 50201 所确定的大型工程。2 基 本 规 定201 勘察阶段分为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技施设计四个阶段,是采用前水利电力部大中型水利水电前期工作程序的暂行规定中的阶段划分意见(详见
4、85水电水建字第33号文)。202 勘察任务或勘察合同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依据和需要满足的要求,实践经验证明,明确的工程或设计意图是组织实施经济有效的工程地质勘察的前提。所以,工程或设计单位提出勘察任务书或勘察合同时,都应首先交待清楚工程的设计阶段、工程规模、建筑物类型、工程布置方案、天然建筑材料实际需用量以及有关设计指标和布置图等,以便于勘察单位结合工程实际需要编制工程地质勘察大纲,从而达到预期的勘察目标。203 工程地质勘察大纲是勘察工作的实施计划。本条主要强调勘察单位在编制勘察大纲之前一定要进行现场踏勘,实地了解工程地区的地形、地质、交通等场地情况和工作条件,以便能作出符合实际的勘察计划
5、。 考虑到勘察是一种探索性工作,初期设计的勘探布置和计划的工作量很难完全符合实际,随着地质问题的不断发现和揭露,调整勘探布置和工作量有利于深入解决这些问题,在条文中增加允许调整的规定是必要的。204 本条较详细的列举了勘察大纲的内容,这是因为现在的大纲与过去的勘测技术大纲的内容是有差别的。过去的大纲偏重于单纯技术要求,不完全能适应当前的需求。今后的大纲应包括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内容,所以,列出了一个较完整的提纲。2. 0. 5 工程地质测绘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最基本方法。首先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不仅可以查明基本地质情况,发现工程地质问题,而且可以指导勘探工程的布署,物探方法的选择和代表性试验位置
6、的确定。 本条特别强调做好工程地质测绘需注意的三个问题: 1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以保证填图的精度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 2 地质观察点是保证填图中地质界线精度的基础。在露头良好地区布置足够的露头观察点,在露头不良地区应布置适量的勘探点,才能保证地质填图的精度。 3 遥感地质解译是一种快速的填图方法。虽然,各种影像资料含有丰富的地质信息,但也具有多解性,为避免解译错误,对遥感解译成果进行野外校校是不可缺少的。206 物探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手段之一。物探方法的种类很多,如:电法勘探、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放射性勘探、电磁波勘探及综合测井等。物探方法轻便、高效,但其应用有一定条
7、件和局限性。所以本条规定应用物探方法时,要根据实地的地形地质和物性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有效的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各种物探方法可探测的地质问题可按表1进行选择。2. 0. 7 坑、孔、洞、井等勘探工程是勘察地下地质的主要手段,在布置和施工过程中要综合利用,注意安排好地下水位观测、水文地质试验、试样采集、原位测试及物探测井等,达到一孔多用的目的。208 本条是对岩土试验方法选择的原则规定。对岩土试验采用不同的方法规定主要基于: 1 主力学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室内土工试验方法比较成熟,并为土木工程界广泛采用。一般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采用室内试验基本上可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只有遇到某些特殊土
8、或某些特殊情况时,室内试验不能满足要求时,才进行现场原位测试。 2 岩石力学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由于岩体中节理发育的复杂性,室内岩块试验尚不能完全反映某些复杂的非均质岩体结构的特性,故开展原位测试是必要的。在岩石力学研究中,岩块室内试验和岩体原位测试是互为补充的。 各种工程所需进行的岩土室内试验项目和野外原位试验项目可按表2选择。3 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3. 1 一 般 规 定311、312 规划阶段是设计的开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任务是了解河流或河段的区域地质条件和各梯级的工程地质条件,以便选出水库、坝和长引水线路的最适宜地段。在各梯级中对近期开发工程或控制性工程的工
9、程地质条件做较深入的了解,分析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为选择近期开发工程设计提供较系统的资料,并为可行性研究作好准备。 3. 2 区域地质和地震321 区域地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即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物理地质现象和水文地质条件。这些资料是分析河谷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 本条中各款只列举了主要地质现象,细节问题可根据规划河流或河段的具体区域地质特征有所侧重。例如,在可溶岩地区,重点应放在喀斯特发育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上;在地震烈度较高地区,要特别注意地质构造和断裂活动的情况;在第四纪沉积地区,要重点了解第四纪沉积物的类型、河流发育史和阶地发育情况等。3. 2. 2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
10、已完成了1:200 000 区域地质测图,少数地区已开始进行1:50 000 区域地质测图。大多数省已出版了地质志。不少地区还进行过区域工程地质编图、环境地质编图和灾害地质编图。这些资料都是进行河流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资料。但是这些图出版年代不一,物理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最新资料不足,不完全能满足规划阶段的需要。因此,本条规定,河流或河段区域综合地质图的编图应以已有资料为基础,缺什么资料,补充什么资料;补充调查方法可采用遥感地质方法和路线地质调查方法。323 区域综合地质图的比例尺可根据流域面积的大小和区域地质的复杂程度在1:500 0001:1 00 000之间选择。33 水 库331 水库地质的
11、勘察内容主要是根据威胁水库或梯级成立的重大地质问题而提出的。大规模的坍塌、泥石流、滑坡等物理地质现象以及严重的坍岸,库区渗漏或库边浸没,常常影响水库效益。特别是可溶岩地区的喀斯特水库渗漏,更是影响梯级方案成立的重大地质问题。这些问题在本阶段都需要进行初步调查,阐明其严重程度,以便选择最适宜的梯级开发方案。3. 3. 2、3. 3. 3 水库勘察方法基本上分两种情况: 1 根据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水库地质条件,如不存在严重威胁水库建立的地质问题,本阶段可以不进行水库工程地质测绘。 2 根据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水库可能存在渗漏、坍岸、浸没等工程地质问题时,应当进行水库工程地质测绘。为了查明这
12、些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可布置少量的勘探工作。勘探工作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工程地质测绘是水库勘察的主要方法。测绘比例尺的选择可以根据水库面积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选定。34 坝 址341、342 规划阶段对各梯级坝址地质勘察的内容偏重于基本地质情况的了解。条文中所列各款内容,包括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河床及两岸覆盖层厚度和组成物质、坍滑体、喀斯特洞穴及天然建筑材料分布情况等都是选择梯级坝址所需要的基础地质资料。343 规划阶段坝址勘察方法主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 工程地质测绘是最基本的方法。应当根据坝址区地形的陡缓、地层和构造的复杂程度及坝址区面积的大小等因素,综合考
13、虑,选定合适的比例尺。 近年来物探技术发展很快,准确性也有很大提高。使用物探方法探测河床冲积层厚度、岸坡风化深度、较大的断层和溶洞等地质缺陷可取得有效的成果。因此,本阶段特别推荐用物探方法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 本阶段坝址钻探工作量一般较少,所以,对近期开发工程和一般梯级坝址的钻孔布置应区别对待。一般梯级坝址和近期开发工程坝址钻孔数量是最低要求,地质条件复杂时可以适当增加。 钻孔深度的确定受很多具体因素的影响,如坝高、河床冲积层厚度,两岸风化深度,基岩的完整性和透水性等。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本阶段不确定因素较多,难以具体规定。根据国内外经验;一般约为1倍坝高。执行中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坝址区
14、岩、土、水的试验数量未作具体规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不易定名的岩石,特殊土的不良性质,以及地下水进行少量试验,以鉴定其名称或有害性。近期开发工程也可以选用回弹、点荷载等简易野外试验方法测定软岩的强度特征。3. 5 长引水线路3. 5. 1 长引水线路通常指引水式水电工程或长距离调水工程。长引水工程可能是隧洞,也可能是渠道,或二者相间衔接。 长引水线路方案的比较,需要充分了解沿线的主要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便作出正确的技术经济比较,选出最优越合理的开发形式。 长引水线路的勘察内容本条共列出6款,都是分析隧道或渠道稳定和渗漏问题的基本地质资料。其中对隧洞的进出口地段和渠道上的建筑物地段给予了特别
15、注意。3. 5. 2 长引水线路的勘察方法主要是工程地质测绘。根据国内现有地形图的情况和设计使用的需要,测绘比例尺定为1:50 0001:10 000,测绘范围的宽度定为引水线两侧各1 000m。 近年来国内外已应用地震勘探方法进行隧洞沿线剖面波速测定。在地形条件适宜的地方,也可以采用地震法作为辅助勘察方法。 穿越河流或冲沟的引水线路,为了了解冲洪积层的厚度和成分,可以采用物探方法或少量的钻孔。3. 6 勘 察 报 告361366 本节对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基本内容和附件作了简要规定,其目的在于使勘察成果能够系统的反映出来。4 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41 一 般 规 定411 可行性
16、研究是继规划之后的一个勘察设计阶段,其任务是确定河流规划报告所推荐的工程在环境、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前水利电力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程序暂行规定(试行)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任务是选定坝址,初选基本坝型和枢纽布置方案。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应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提到的诸方案的可比性,满足选择自然条件最好的坝址和引水线路、初选最适合工程场地的建筑物型式,评估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编制工程概算的需要。412 本条规定的4项勘察内容系根据4.1.l条要求提出的。 本条第1款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决定工程可行性和坝址、引水线路方案选择的关键性问题,必须先行一步作出评价。 本条第
17、2款水库区工程地质问题,如喀斯特区水库的渗漏问题,不仅关系到建库的可能性和工程建成后能否发挥效益,有些问题还涉及环境评价问题。 本条第3款和第4款坝址或引水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则直接关系到坝址、坝型和枢纽布置方案选择的根本性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作出初步评价。42 区域构造稳定性421 区域构造稳定性问题是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是否可行的根本地质问题,在可行性研究勘察中必须对此作出评价。 本条第1款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是评价所有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工作。 第2款断层活动性问题是评价坝址和其它建筑物场地构造稳定性以及进行地震基本烈度或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主要依据。因为活断层可
18、导致其上建筑物发生难以抗拒的损坏,此外活断层又是历史和现代地震以及古地震震源所在,其规模大小还可影响到地震震级,所以本阶段应对场地和区域内的活断层作出鉴定。 第3款地震危险性是工程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准确地确定工程区的地震基本烈度或地震危险性参数。 第4款发生水库诱发地震可能性的研究,虽然存在很多困难,但本阶段根据区域地质和水库地质条件进行预测还是可能的。4. 2. 2 活断层的判定和地震危险性分析都需首先进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区域构造背景研究通常分3个层次进行: 包括坝址周围300km范围,或坝址所在的、级大地构造单元及相邻单元有关部分地区的区域构造背景分析。 以坝址为中
19、心,半径2040km范围内的坝区构造稳定性评价,主要是调查此范围内的区域性断裂及其活动性。 进行距坝址8km范围内的坝址区的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主要是对影响坝址稳定的活断层作出判定。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的范围取决于确定对大坝安全构成威胁的潜在震源区的需要。因为,根据现有资料,强震引起破坏的最大范围可达300km左右。而大地构造单元的边界,往往是区域性大断裂,甚至是活断层通过的地带。但对大坝有严重破坏作用的,主要还是离坝较近的活断层和潜在震源区。所以,坝址区构造稳定性评价需要进行1:100 0001:25 000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而离坝址较远的地区,则以搜集区域资料为主,并可沿用全国区划图上所划的
20、潜在震源区,对其进行必要的校核即可。坝址,包括距坝址8km范围内的活断层的判定,可结合坝址区工程地质测绘进行,是坝址勘察的主要任务之一,以保证选定坝址有可能避开直接破坏大坝的活断层。424 活断层的时间下限,根据第四纪构造运动的研究,应力场的变迁和地质年龄的测定,本规范把晚更新世以来活动过的断层定为活断层。根据我国新构造活动的资料,中更新世与晚更新世之间,构造运动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变化,在很多地区,有些断层如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在中更新世以水平走滑为主,一进入到晚更新世,便呈现强烈的差异升降运动,其主压应力方向亦发生改变;又如海南岛,在中更新世以东西向水平挤压为主,到晚更新世则是北北西一南南东方向
21、的挤压。这些事件的发生,根据大量晚更新世地层和断层的测年结果,距今约1015万年。428 由于地震基本烈度是每一个水利水电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作出明确结论的关键性地质参数,但地震危险性分析涉及的面比较广,是一项费时、费钱的工作,因此,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区域构造特点区别对待。本条规定与原水利电力部和国家地震局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地震工作的通知(87水电水规第(55)号)的精神是一致的。 坝址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超越概率地震动参数的确定,系工程抗震规范的范畴,本规范未做规定。现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所标示的地震烈度值系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该烈度值称为地震基本
22、烈度。429 自1959年新丰江发生水库地震以来,国内先后发生过水库地震24起,分布在全国14个省区,由于水库诱发地震的发震机理较为复杂,本条提出的预测方法,仍然是靠经验估计的。4210 本条从区域构造稳定性观点出发,提出了有关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场地,主要是坝址选择应遵守的两条准则。这是基于目前国内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水平考虑的。43 水 库431 本条规定的水库工程地质勘察内容都是水库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其中,岩溶渗漏、库岸稳定和浸没问题,都有可能对工程效益、造价和库区环境造成影响,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影响建库的可行性。所以,本阶段勘察应对这些重大问题作出预测和初步评价。4. 3. 2434 分
23、别提出水库渗漏、库岸稳定和浸没勘察的内容要求,条文列出了为评价上述工程地质问题应取得的地质资料。 抽水蓄能电站的上、下库,从实质上说也是水库,所以其勘察内容与一般水库没有很大差别,但需注意两方面的问题:(1)抽水蓄能电站的上库,由于需要充分利用上库与下库之间高差,一般建在谷顶;某些跨流域引水工程的调节水库和泵站的上、下池,往往修在干河谷或地下水埋深较大的地区,因此,其渗漏问题主要表现为整个库盘的向下垂直渗漏。(2)抽水蓄能电站的上库一般位于山顶,谷坡风化、卸荷深度较大,其水位日变化比较频繁,而且变幅也较大。所以,勘察中还应注意库水位的这种变化对上、下水库库岸稳定的影响。这些问题分别在第4.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利水电 工程地质 勘察 规范 条文 说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