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规程.doc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规程.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13备案号:J122000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P DL/T 5102-1999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规程Code of geotechnical centrifuge model tests主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经贸电力2000164号20000224发布 2000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 布前 言 本规程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7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综科教199828号文)的安排制定的,在编写格式和规则上符合DL/T6001996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土工离心模
2、型试验是一项近来新发展起来的试验技术,它能直观、正确地显示土体的工程性状,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验证已建构筑物的运行情况,并可作为基础性研究的一种方法。世界各国均在竞相发展此项试验技术。我国自80年代起,许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先后建立了自己的离心模型试验室,为许多重点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有关资料,同时也在一些基础性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 离心模型试验在设备、测量仪器、模型制作、数据和图像采集等方面较为复杂,同时在试验进行过程中要保证安全,防止发生事故,故需要一定操作程序和要求,以保证试验资料的可靠性和试验设备仪器的安全运行。为此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一些离心模型试验
3、室所订的规程、细则、手册和积累的模型试验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试验准则;(2)试验设备;(3)模型制作;(4)试验步骤;(5)试验资料。 本规程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规程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规程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韩连兵、朱思哲、侯瑜京、杜延龄、黄丽清。本规程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目 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术语4 总则5 试验设备6 模型制作7 试验步骤8 试验资料9 记录表格附录A (提示的附录)物理量变换表条文说明1 范 围1.0.1 本规程规定了
4、土工离心模型实验中,试验设备的主要组成部件、模型制作方法、试验操作程序和试验数据采集与资料整理的要求。1.0.2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岩土工程构筑物的模型试验,如土石坝、路堤、开挖边坡、挡土构筑物、地下隧道和厂房等,以及其他模拟原型构筑物重力的试验。2 引 用 标 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54061994 土工仪器的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 GB/T 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SL 2371999 土工试验规程3 术 语3.0.1
5、模型率scaling factor 原形几何尺寸与模型几何尺寸的比值。3.0.2 离心加速度centrifuge acceleration 离心机转臂转动时,沿半径方向所产生的加速度,其方向与向心加速度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其值与转臂的转速和考察点至转轴轴心距有关。3.0.3 有效加速度effective acceleration 有效荷重质心的离心加速度。3.0.4 试验加速度testing acceleration 模型质心的离心加速度。3.0.5 模型箱container 用以制作模型和安装仪器的箱体,是模型与吊篮之间的连接部件。3.0.6 有效荷重effective load 吊篮所承受
6、荷重的质量,包括模型箱体、模型、量测仪器和安装架、电缆等的质量总和。3.0.7 平衡荷重balancing load 平衡有效荷重的质量。3.0.8 模型荷重model load 模型材料的总质量。3.0.9 转动半径rotating radius 转臂转动时,吊篮底板至转动轴心的距离。3.0.10 有效半径effective radius 有效荷重的质心至转动轴心的距离。3.0.11 平衡半径balancing radius 平衡荷重质心至转动轴心的距离。3.0.12 试验半径testing radius 模型质心至转动轴心的距离。3.0.13 有效荷重质心mass center of ef
7、fective load 组成有效荷重的各部分质心的合成质心。3.0.14 平衡荷重质心mass center of balancing load 组成平衡荷重的各平衡块质心的合成质心。3.0.15 模型质心center of model mass 组成模型的各种材料质心的合成质心。3.0.16 允许加速度误差permissible error of acceleration 距模型质心最远点的加速度对模型质心加速度的相对误差。3.0.17 离心机最大容量maximum capacity of centrifuge 离心机的最大加速度与最大有效荷重质量的乘积。3.0.18 有效容量effect
8、ive capacity离心机的试验加速度与有效荷载的乘积。4 总 则4.0.1 模型试验应按符合相似律要求和允许的误差,选择模型尺寸、模型材料,使之能正确模拟原型物体的应力、应变及其工作性状。4.0.2 模型设计应按离心机的基本参数进行,如转动半径、吊篮尺寸、有效荷重和允许最大加速度等。根据相似原理和试验要求,确定与此相关的相似条件,选择模型试验参数。试验离心力应小于离心机允许的最大离心力。4.0.3 根据模型尺寸和原型构筑物的尺寸,按式(4.0.3)确定模型率n: (4.0.3)式中:p原型构筑物尺寸; L m模型尺寸。4.0.4 试验加速度应小于离心机允许的最大加速度,有效荷重质量应小于
9、离心机允许的最大质量。按式(4.0.4)计算试验加速度: (4.0.4)式中:g重力加速度。4.0.5 制作模型的材料应采用原型材料,并具有与原型材料相同的物理力学性质,或采用符合相似律的替代材料。5 试 验 设 备5.0.1 土工离心机的各组成部件(见图5.0.1),包括转动机构(图中1、2及79)、传动机构(图中36)、辅助设备(润滑系统、冷却系统、供水系统、报警系统)。 1)转动机构中的平衡重可以和吊篮同步摆动,也可以固定在转臂上。 2)润滑系统指转动轴、轴承、减速器等工作时的供油回路系统。3)冷却系统是指离心机运转时,保证轴承、减速器的机械冷却及使离心机室内温度控制在440的采用风冷或
10、水冷的循环散热系统。1转轴;2平衡重;3电动机及整流系统;4传动轴;5减速器;6机座;7转臂;8吊篮;9滑环;10摄像系统;11数据采集系统图 5.0.1 土工离心机5.0.2 模型箱的几何尺寸及形状应根据试验要求选定,如圆柱形、方形或长方形,不管哪种类型的模型箱都应满足以下要求: 1)制造模型箱的材料应为强度高、刚度大的轻型材料,如铝合金等。 2)模型箱如有一侧为有机玻璃窗,有机玻璃面应透明无刻痕、无裂缝,有足够的强度。 3)模型箱应有供水、排水系统和安装量测设备的装置,并要求在箱室内充满水时,承受设计加速度情况下不漏水。 4)模型箱的底板和周边在最大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应不大于0.1mm。 5
11、)新模型箱使用之前应在满荷载和加速度为1.25a( a设计允许的加速度)的作用下进行检验。5.0.3 量测设备包括前置放大器和各类传感器(孔隙压力、位移、土压力和加速度等传感器)、数据采集、摄像设备(见图5.0.1中10、11)等。传感器在使用之前应进行静力标定,应取不少于50%的传感器按试验要求进行加速度考核,其误差范围应符合GB/T15406的规定。5.0.4 附属设备包括分析筛、制模用具、台秤(感量小于0.001t , t为有效荷重)和取样器等。6 模 型 制 作6.0.1 在制作模型前,应对原型构筑物的设计资料,如边界条件、材料性质和模拟研究的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试验计划大纲及每次试
12、验历时和模型设计书(模型设计书包括模型材料、模型率、加速度、测点布置及试验次数)。参加试验的人员应持有上岗证。6.0.2 模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密度、含水率、压缩性和强度等一般应与原型构筑物材料的相同。对于粗粒土,应按SL 2371999标准中的规定制作模型;如用原型材料有困难时,允许用相似材料替代,但应有试验依据和符合相似律的要求。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应与原型材料相同或相似。6.0.3 按本规程式(4.0.3)确定模型率n时,还应考虑允许加速度误差及离心机最大容量c,应满足式(6.0.3-1)及式(6.0.3-2): n=LP/(2 Rm) (6.0.3-1) (6.0.3-2)式中:
13、Lp原型构筑物尺寸,m ;允许加速度误差(5%);Rm试验半径,m;me有效荷重质量,kg;c离心机最大容量,gt。6.0.4 根据初步确定的模型率n值,按原型几何尺寸缩小至1/n制作模型。若模型箱的尺寸不能满足模型尺寸要求,可调整n值。模型尺寸应尽可能大些,以便能清晰地显示模型的变形。6.0.5 传感器的埋设应与模型材料接触密实,动力线和传感器的导线应弯曲成蛇形固定在转臂的导杆上或模型箱周壁上,以防止受力拉断。在同一测点上尽可能平行设置两个同类传感器,便于互相校核。6.0.6 在土料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应沿垂直断面和水平层取样,检测其密度和含水率是否符合原型材料的要求。模型箱的侧壁与模型接触面应
14、采取措施,如铺聚四氟乙稀薄膜或涂润滑硅脂以减少摩擦阻力。6.0.7 模型与透明有机玻璃板接触断面处应分层埋设测点标志,并绘出坐标方格,记下各测点的坐标。6.0.8 称模型箱的总质量(包括已制作好的模型、量测传感器、导管电缆等)。6.0.9 在模型制作、仪器安装和称总质量的过程中,试验负责人应在现场,由校核人员检查是否符合已认可的模型设计要求,经认可后方可安放于吊篮内。7 试 验 步 骤7.0.1 将模型箱安装于试验吊篮内并固定于吊篮底板上。模型箱底板应与吊篮板面平面接触,不应有起伏不平或倾斜。7.0.2 将各传感器和摄像机头的电线连接于接线板上,并将电线固定于吊篮框架上,然后启动数据采集和摄像
15、系统,检查显示信号是否正常,经过校核人员检查认可。7.0.3 调整平衡荷重,平衡荷重质心与有效荷重质心绕转动轴心转动的平衡力矩应满足式(7.0.3): ReWe=RcWc (7.0.3)式中:We有效荷重重量,N;Wc平衡荷重重量,;Re有效半径,m或mm;Rc平衡荷重重心至转动轴心的距离,m或mm。 离心机的不平衡力矩和偏心距按表7.0.3所示各栏进行计算,其值应小于设计允许值。7.0.4 按如下要求进行安全检查: 1)对本节7.0.17.0.3每一步骤应由安全人员复查并签字认可。 2)在离心机主机室内,转臂上和吊篮内不得留有任何杂物,紧固件不得松动。门窗须经安全人员仔细检查后,方可关闭主机
16、室安全门。 3)离心机的传动机构及辅助设备应预试启动,并确认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上述三项工作应经离心机操作负责人签字认可后,方可正式启动。7.0.5 应先启动辅助设备,待运行稳定后,再启动离心机,同时试验人员开始对试验过程和试验数据进行监测。表 7.0.3 离心模型平衡计算项 目 名 称: 转动半径R: mm模 型 编 号: 试 验 者: 最大加速度: 校 核 者: 有效荷重部件名称重量WeN(1)重心至吊篮底板距离Zmm(2)重心偏心距力矩NmmXmm(3)Ymm(4)WeX(5)=(1)(3)WeY(6)=(1)(4)WeZ(7)=(1)(2)We=有效荷载力矩 平衡重平衡块重量w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工 离心 模型 试验 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