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呼吸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呼吸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简称感冒,是指喉部以上呼吸道的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它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可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 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约90%以上的病原体为病毒,主要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可继发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史要点】1、呼吸道症状的发生情况。2、全身症状轻重,热度高低,精神食欲状况,有无烦躁不安,或伴发其它系统症状。3、高热惊厥者,详细询问惊厥与发热时间的关系。
2、惊厥时的体温、次数和持续时间,惊厥后神志和精神状态、既往惊厥史和家族史。体检中注意体温、神志,有无前囟饱满和脑膜刺激征,以警惕神经系统疾病。4、询问病前有无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接触史,附近有无流行。同时注意传染病的既往史和预防接种史。【体检要点】1、注意咽部和扁桃体是否充血肿大,有无滤泡(多见于病毒);表面有无渗出物,黄色脓性渗出物提示链球菌感染,白膜样渗出物提示葡萄球菌可能,也可见于腺病毒,但需排除白喉。注意咽峡和附近有无疱疹及溃疡(疱疹性咽峡炎);2、检查有无结合膜充血(咽结合膜热)及渗出物,外耳道流脓,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3、腹痛者应询问部位和轻重,检查中不应有固定压痛或肌紧张
3、等急腹症体征。【辅助检查】 1、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查:病毒感染一般白细胞偏低或正常,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C反应性蛋白在正常范围;细菌感染则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C反应性蛋白增高。2、病原学检查:必要时作咽拭子培养或呼吸道病毒免疫荧光检测。【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1、 诊断要点(1)急性起病,临床表现轻重差异很大。(2)婴幼儿局部症状常较轻,全身症状较重,部分婴幼儿可于骤然高热初期出现高热惊厥。婴幼儿期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及颈淋巴结炎,感染向下蔓延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3)年长儿近似成人,全身症状轻而局部症状重,可诉头痛、咽痛或腹痛。年长儿链球菌咽峡炎可引起风湿
4、热和肾炎。2、 两种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1) 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 组病毒引起,多见于夏秋两季。急性起病、高热、流涎、咽痛、拒食、呕吐等;咽部明显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一周左右。(2)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3、7型引起,多见于春夏季节,可在儿童较集中的地方引起小流行,临床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可肿大,病程约12周。3、鉴别诊断:本症一般37日恢复,如持续发热,应注意并发症与其它发热性疾病或麻疹、腮腺炎、沙门氏菌感染等急性传染病鉴别。上呼
5、吸道感染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需要与急性阑尾炎鉴别;上呼吸道感染发生高热惊厥需除外颅内感染所致惊厥。【病情观察及随访要点】观察随访有无并发症发生:1)咳嗽是否加重,有无气急、青紫出现,警惕支气管炎、肺炎发生。2)有无声音嘶哑,语音不清,头后仰、发热等喉炎或咽后壁脓肿的表现。3)有无耳痛(年长儿)或哭闹不安,用手抓耳(婴儿)及耳壳牵扯疼痛,外耳道流脓,或年长儿头痛伴流脓涕等中耳炎或副鼻窦炎表现。4)年长儿恢复期有无尿少,尿色改变等肾炎可疑症状。【治疗措施】1、适当休息,注意隔离,多饮水,近易消化饮食。2、控制感染 本病多为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生素。但年幼病重,有细菌感染可能或有并发症时可选用磺胺
6、药口服或青霉素肌注。病毒唑(三氮唑核苷)为广谱抗病毒药,其滴鼻浓度为0.5,每2小时滴一次或雾化吸入,或口含服片剂2毫克1次, 46次/日,疗程35日。金刚烷胺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2毫克/公斤/次,每日二次,一般疗程35日,不超过10天。其制剂流感糖浆(0.5%),12岁用4毫升/次,4岁56毫升/次,6岁78毫升/次,7岁910毫升/次,每日二次,疗程同上。3、对症治疗1)降温 高热时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或用退热剂,如对乙酰氨基酚1015毫克/公斤/次或布洛芬510毫克/公斤/次。婴幼儿可用安乃近滴鼻,每侧鼻孔12滴。2)镇静止惊 烦躁不安或高热惊厥可用苯巴比妥钠5-8毫克/公斤/次,肌注
7、,或其它镇静止惊剂。3)鼻塞 先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0.51%麻黄素或鼻眼净滴鼻、哺乳前或睡前15分钟滴用。【预防】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病毒侵入是预防上感的关键。1、注意体格锻炼,多在户外活动,提高耐寒能力,如冬季冷水洗脸及擦浴。2、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积极防治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等慢性疾病。3、加强护理,气候变化时应及时增添衣被,避免受凉。4、加强卫生宣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少去公共场所以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第二节 急性感染性喉炎【概述】急性感染性喉炎(acute infectious laryngitis)为喉部粘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以声嘶、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
8、难为临床特征,引起的喉梗阻常为儿科急症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以冬春季常见,多见于婴幼儿,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毒为副流感病毒1型,其他有副流感病毒2、3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亦可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病史要点】1、了解有无上感、麻疹等先驱疾病,喉炎发生的时间以及与先驱病的关系。麻疹并发喉炎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2、询问发热、声嘶、犬吠样咳嗽,喉喘鸣(哮吼)、吸气性呼吸困难等基本表现,注意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严重程度。并与痉挛性喉炎(常夜间突发,重复发作,无全身症状和发热)和喉骨软化症(先天性喉喘鸣,卧位明显,哭声正常,无全身症状,2岁自愈)鉴别。3、病后精神
9、、神志状况,有无极度烦躁或转为萎靡,嗜睡、无力等全身衰竭症状。4、有无异物吸入史和白喉流行病接触史,注意与喉内异物及喉白喉的鉴别。前者常骤然起病,早期无发热;后者起病缓,中毒症状重,犬吠样咳嗽轻或不显,声嘶、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体检要点】1、有无鼻扇,紫绀,烦躁不安,出汗以及吸气性喉喘鸣,三凹征(以胸骨上凹最明显)等吸气性呼吸困难。安静时抑或活动后出现。2、注意心音和心率,呼吸节律与频率,肺部呼吸音有无减低,有无管状呼吸音和啰音。3、咽部有无充血,渗出物或假膜,注意其颜色、大小,是否易刮脱,喉白喉的假膜呈灰白或略呈蓝绿色,不易搽去。4、判断喉梗阻程度表1-13喉梗阻分度喉梗阻分度临床特点I度患
10、儿仅于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II度患儿于安静时亦出现喉喘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III度呼吸困难严重,三凹征明显,因缺氧出现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心率增快,肺部呼吸音降低IV度呼吸极度困难,缺氧明显,患儿由烦躁转向衰竭,呼吸无力,三凹征不明显,心音低钝,肺部呼吸音几乎消失【辅助检查】1、咽部或气管切开分泌物作涂片及细菌培养,注意找白喉杆菌。2、与喉异物或喉白喉鉴别困难者,在病儿情况允许时,考虑直接喉镜检查。【病情观察及随访要点】1、密切观察呼吸困难和缺氧程度。药物治疗见效时,通常1224小时好转。继续加重时,作好气管切开准备。2、气管切开后,注意气管分泌物量、粘稠度和颜色,必要时反复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
11、物敏感试验。密切观察体温和肺部体征,警惕继发感染,尤其是肺炎的发生。3、治愈标准 体温、呼吸正常,犬吠样咳嗽和喉喘鸣消失。气管切开者拔管顺利。【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1、诊断要点:急性起病,以声嘶、犬吠样咳嗽、喉喘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表现,注意判断喉梗阻程度;2、鉴别诊断:需要与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白喉、呼吸道异物、咽后壁脓肿相鉴别。【防治措施】1、控制感染 病情严重或发展迅速的病儿多为细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单用或两种合用。无效或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给予红霉素,新型青霉素等。2、肾上腺皮质激素 有喉梗阻时应用,可使炎症及水肿较快消散。轻症可选用强的松口服,重者氢化可的松、甲基强
12、的松龙或地塞米松静滴,剂量偏大,13次症状好转即停用。3、对症治疗1)雾化吸入布地奈德2)烦躁不安者,酌情给予镇静剂,可交替使用,禁止用吗啡类药物,以免抑制呼吸。3)呼吸困难者给氧。4)病情较重者注意保证足够的输液量和营养。4、气管插管或切开 经上述治疗喉梗阻症状仍无明显好转,以及度喉梗阻者应及时气管插管或施行气管切开术。第三节 肺 炎【概述】肺炎(pneumonia) 是指不同的病原体或其它因素(如吸入羊水、动植物油和过敏反应等)所致的肺部炎症,是婴幼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多发病。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气温骤变季节多见。根据病因分为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真菌性、吸入性、过敏性肺炎;按病理特点
13、分为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按病程长短又可分为急性(病程1月)、迁延性(13月)、慢性(3月)肺炎;按感染发生地点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和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以婴幼儿多见,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病原以病毒和细菌为主,引起不同年龄肺炎的病原不同,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近年随着侵入性检查与操作的增加,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细菌性肺炎有增加趋势,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常见的病毒病原体。【病史要点】1、询
14、问发热、咳嗽、气急、青紫的发生,发展和加剧过程,了解发热程度、热型,咳嗽轻重,有无痰响和进食呛咳。2、询问病后精神、食欲改变。有无烦躁、呻吟、萎靡、嗜睡和惊厥。进食减少程度,有无呕吐、腹泻。3、院外诊断、重要检查和治疗情况,特别是所用抗生素种类及疗程。4、病前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和麻疹、百日咳、流感等传染病史。有无呼吸道传染病接触史。【体检要点】1、测定体温、呼吸、脉搏。注意营养发育状况,精神和神志状态。2、呼吸困难情况,有无喘憋、呻吟、鼻扇,点头呼吸和吸气性“三凹征”,有无口周、甲床青紫,面色青灰或苍白。尚须注意有无呼吸节律异常,尤其是小婴儿。3、肺部有无中细湿罗音、捻发音,分布和密集程度。严重
15、病例注意呼吸音降低,管状呼吸音,语音(哭声)震颤增强,叩诊发浊等融合实变体征。4、注意心音强弱、心率和心律。有无腹胀,肝脏大小(叩上、下界)、质地及压痛,脾脏大小。5、注意有无皮肤化脓感染灶、脓胸及脓气胸并发症体征(提示金葡菌感染)。【辅助检查】1、外周血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以及C反应蛋白(CRP)显著增高,甚至可出现核左移,胞浆中见中毒颗粒;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正常或降低,CRP正常或轻度增加。2、病原学检查:采取痰液、气管吸出物,胸腔穿刺液、血液、肺活检组织等进行细菌、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真菌培养和病毒分离,并作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不同病原检测参
16、考表8-2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诊断方法及评价3、 X检查:早期肺纹理增粗,以后出现小斑片状阴影,以双肺下野、中内带及心膈角居多,并可伴肺气肿和/或肺不张。亦可融合成大片,甚至波及节段。若并发脓胸,早期示患侧肋膈角变钝,积液较多时,患侧呈一片致密阴影,纵隔、心脏向健侧移位。并发脓气胸时,患侧胸膜可见液、气平面。肺大疱时可见壁薄、多无液平的易变性空泡。4、必要时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清钠、钾、氯化物及做血气分析。型呼吸衰竭 海平面吸室内空气时PaO250毫米汞柱或6.67kPa;型呼吸衰竭 PaO250毫米汞柱及PaCO250毫米汞柱或6.67kPa。【诊断要点】1临床特征 热型不定,多为不规
17、则热,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可不发热或体温不升。多伴有中毒症状,包括纳差、烦躁和嗜睡,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和惊厥,临床中以呼吸衰竭多见。早期为干咳,以后有痰,可出现气促和紫绀。新生儿则表现为呛奶,口吐白沫。可有呕吐、腹泻、少数可出现胃肠道出血,甚至发生中毒性肠麻痹。极重型病例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2、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特点1)毛细支气管炎 本病主要因病毒感染引起,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临床特点: 多见于2岁以内,尤多见于6个月内婴儿,冬春季多发,有时可有流行。常见于上感后23天出现下呼吸道阻塞表现,阵发性干咳、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憋可伴烦躁、鼻扇、三凹征等缺氧表现,重
18、者可出现呼吸衰竭。肺部听诊广泛哮鸣音,吸气末或喘憋缓解时可闻及细湿罗音。全身中毒症状轻,一般无发热或低至中度发热。外周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正常或降低。X线表现为不同程度肺气肿及支气管周围炎,有时可伴点片状阴影。病程一般一周左右,部分病人以后可出现反复喘息,发展为哮喘的患病率增高。2)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临床特点:发病前部分病人有肺外感染病灶,如:皮肤感染,疖肿等。起病急骤,中毒症状重,可出现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皮疹;病情进展迅速,易并发脓胸、脓气胸。咳嗽频繁,呼吸困难,青紫,肺部体征出现较早。周围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并有核左移,胞浆内可见中毒颗粒,少数病例白细胞不增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吸 常见疾病 诊疗 指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