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常用操作规范.doc
《麻醉科常用操作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科常用操作规范.doc(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麻醉科常用操作规范第一节 气管插管操作技术规范【物品准备】喉镜、气管导管、负压吸引装置、胶布、牙垫,人工鼻、10ml注射器、送管钳、导管芯。1、气管导管型号选择 计算公式:ID=年龄/4+4.0对于婴幼儿也可参照下表预估:表4-1 婴幼儿气管导管型号的选择年龄型号和套囊0-3个月3.0-3.5 3-10个月3.5-4.010-12个月4.0-4.523岁4.5-5.0每一次气管插管物品准备过程中,除准备预估型号导管外,还需同时准备相邻型号导管各一根。2.、气管导管深度的确认 计算公式:公式1:经口插管的深度(cm)=12+(岁2) 公式2:经鼻插管的深度(cm)=15+(岁2)第一种方法:直式
2、喉镜下将导管插入声门后,再继续将导管插入声带后2-3cm,记下导管的深度。有些导管远端 留有黑线作标记,将导管的黑线置于声带水平。第二种方法:对于大多数气道解剖正常的小儿,如果所用导管的型号恰当,导管放置的深度(厘米)应为导管内径数值的3倍。1、气管导管位置的确定胸廓起伏活动,双侧均匀一致;双侧呼吸音对称(双侧腋窝和双肺尖),左腋下可闻及呼吸音;无胃胀气,上腹部无气流声;以及出现特征性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呼气时导管近端可以观察到水雾。注意:很小的婴儿的呼吸音可传导至胸壁和上腹部,故听诊判断导管位置并不十分可靠。2、颈部活动对导管位置的影响颈部屈曲可导致气管导管向气管隆突方向移动;颈部伸展可导致
3、气管导管向声门移动;颈部旋转可使导管向声门移动,但移动的幅度小于颈部伸展。3、插管时头位:病人取仰卧,肩下可垫薄枕,头后仰,嘴可自动微微张开。4、喉镜和插管操作法麻醉者站在病人的头端,升高手术床以使病人的头位相当于麻醉者的剑突水平。喉镜显露声门与插入气管导管:必须掌握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以看清楚下列三个解剖标志为准则:第一标志为悬雍垂;第二标志为会厌的游离边缘;第三标志为双侧勺状软骨突的间隙。看到第三标志后,上提喉镜,即可看到声门裂隙;若一时仍看不到第三标志或声门,可请助手在甲状软骨部位向下作适当按压,往往有助于看到第三标志及声门。弯形喉镜片的着力点:应正确掌握着力点在喉镜片的顶端,并用
4、上提喉镜的力量来达到显露声门的目的。切忌以上门齿作为喉镜片的着力点,用撬的力量去显露声门,否则极易造成门齿损伤脱落。直型喉镜片的着力点:看到会厌边缘后应继续稍推进喉镜,使其顶端越过会厌的喉侧面,然后上提喉镜,以挑起会厌的方式显露声门。右手以握毛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将导管轻柔地插过声门进入气管。此时应强调在直视下缓缓推入导管;如果有导管芯,在导管斜口进入声门1cm时,要及时抽出。导管插入气管后,必要时立即塞入牙垫,然后退出喉镜,必要时套充气囊,证实导管确在气管内后,固定气管导管(与牙垫)。第二节 静脉复合部位麻醉术中管理技术规范由于小儿配合性差,几乎所有的部位麻醉均需在静脉复合
5、麻醉(监测、镇静麻醉)下施行。1. 方案:推荐常规用药方案为:咪达唑仑0.050.1 mg/kg(以总量不超过2mg为宜)、长托宁0.010.02 mg/kg、舒芬太尼0.10.2 g/kg(或芬太尼12g/kg)、丙泊酚23 mg/kg依次静脉缓慢推注。2. 患儿入睡后摆放体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面罩吸入氧气。3. 术中持续给予丙泊酚36mg/kg.h静脉泵注维持镇静。4. 镇痛不全时可予以追加舒芬太尼0.10.2 g/kg(或芬太尼12g/kg),同时密切注意是否发生呼吸抑制。5. 无论麻醉、手术时间长短,实施此类麻醉访视时,应妥善准备好所有全身麻醉物品,包括麻醉机、药品、喉镜、各种
6、型号气管导管、吸引器等。6. 若部位麻醉失败,不应盲目追加镇痛药或其他全身麻醉剂,应果断做出决定 ,改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以策安全。7. 手术结束后,送复苏室,至患儿完全恢复意识状态,达到相应标准后再回病房。第三节 椎管内麻醉操作技术规范由于儿科病人合作程度差,一般情况下,小儿的椎管内麻醉应在完善的静脉复合麻醉(监测下镇静、镇痛)下施行,操作过程中,需有护士或麻醉助手协助患儿保持适当体位,需妥善连接监护仪器,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变化,随时注意上呼吸道畅通情况,时刻警惕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发生。【硬膜外阻滞】1.1 适应证:中下腹部、下肢、肛门会阴部位手术,上腹部手术推荐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必要时可
7、性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1.2 禁忌证:1.2.1 绝对禁忌证:患儿及家属强烈拒绝、穿刺部位皮肤感染、严重脊柱解剖异常或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明显凝血功能异常、低血容量未纠正。1.2.2 相对禁忌证:急腹症腹胀明显者、饱胃患儿、接受抗凝治疗者、其他体位摆放苦难者。1.3 实施过程1.3.1 静脉复合麻醉诱导:推荐咪达唑仑0.050.1 mg/kg(以总量不超过2mg为宜)、长托宁0.10.2 mg/kg、舒芬太尼0.10.2 g/kg(或芬太尼12g/kg)、丙泊酚23 mg/kg依次静脉缓慢推注。患儿入睡后摆放体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面罩吸入氧气。1.3.2 打开无菌穿刺包,
8、戴手套,用5%含碘消毒剂消毒皮肤3次,铺无菌巾。1.3.3 用0.51%浓度的利多卡因溶液对皮肤至黄韧带全层局部麻醉。1.3.4 行硬膜外穿刺,至针尖进入椎间隙,拔出针芯,接玻璃注射器进行压力试验。1.3.5 针尖进入硬膜外隙,阻力消失,回吸无血液、脑脊液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置入深度以23cm为宜。行负压试验。1.3.6 妥善固定硬膜外导管,患儿取平卧位,依次给予试验剂量和首剂局部麻醉药。1.3.7 术中严密监护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手术进行状态按时追加跟踪剂量。手术结束后拔出硬膜外导管,仔细观察局部有无出血,导管尖端是否完整。【骶管阻滞】2.1 适应证:下肢、肛门、会阴手术,部分3岁以内患儿的
9、下腹部手术。2.2 禁忌证:上腹部手术,穿刺部位有感染、肿瘤,脊柱裂或脊膜膨出,严重脊柱畸形以及其他体位放置困难者。2.3 实施过程2.3.1 参照硬膜外阻滞过程实施镇静、镇痛,根据具体情况,也可采用面罩吸入七氟烷镇静后实施。2.3.2 在麻醉助手或护士协助下将患儿置于左侧卧位,曲膝曲背,头略后仰,面罩吸入氧气。2.3.3打开专用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消毒、铺无菌巾。2.3.4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及发育情况配制局部麻醉药。2.3.5 以左手拇指仔细探查、感觉患儿骶裂空位置,右手持配好局部麻醉药的注射器,在两骶岬夹角顶端位置垂直刺入,进入骶管腔后可有明显落空感,回吸无血液、脑脊液后将局麻药缓慢注入。
10、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有时可能需将穿刺针尖略偏向头侧方向,方能成功。2.3.6 患儿取平卧位,仔细观察生命体征状态,确定无异常后方可安置手术体位。第四节 臂丛神经组织操作技术规范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一般需在静脉复合麻醉(监测下镇静、镇痛)下施行。1. 准备臂丛神经阻滞所需物品:神经刺激仪、穿刺针、专用穿刺包、药品等。2. 参照硬膜外阻滞方法行静脉复合麻醉诱导,注意给药速率,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出现。妥善连接监护设备,监护生命体征。3. 对穿刺点进行体表定位,以手术侧锁骨上1cm、前中斜角肌间隙为穿刺点,必要时,可采用神经刺激仪经皮刺激电极,以5mA电流试探,能引起臂丛神经支配区肌肉明显收缩为穿刺点。4.
11、 打开无菌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配制局部麻醉药液。助手协助连接刺激电极和导线,将刺激电流置于1mA强度。5. 穿刺者以左手食指或中指定位穿刺点,右手呈握笔状执穿刺针垂直皮肤刺入,出现同侧臂丛神经支配区肌肉收缩跳动为针尖接近臂丛神经的标志。助手逐渐调低刺激电流至0.4mA,仍有明显肌肉收缩表明针尖位置良好,尤其以手指呈屈曲状、跳动性收缩为最佳。回吸无血液、气体、脑脊液等,缓慢注入局部麻醉药,注药过程中应反复回吸。6. 若逐渐调低刺激电流过程中,肌肉收缩反应消失,表明穿刺针尖位置不佳,应在局部适当进行调整;若刺激电流低于0.2mA,仍可观察到显著肌肉收缩,表明针尖可能直入神经干,此时应将穿
12、刺针略微退回少许。7. 若反复试探均未获得明显肌肉收缩反应,可尝试将穿刺针尖略偏向足侧试探,但切忌控制深度,以免刺破胸膜顶。8. 臂丛神经组织全程中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时刻警惕并发症发生。 第五节 中心静脉穿刺操作技术规范【适应证】术中需行中心静脉压监测;预计术中出血量大需快速 输血补液者;术后需继续行胃肠道外营养支持者;无法通过外周静脉建立通道者;术后需长期给予刺激性化学药物者;其他通过会诊确定的特殊需求者。【禁忌证】局部皮肤感染;穿刺点局部严重解剖或血管畸形;患儿及家长坚决拒绝者;1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推荐采用右侧颈内静脉穿刺。1.1 手术患儿中心静脉穿刺应在全身麻醉诱导完成后进行,非手术
13、患儿应给予静脉复合麻醉诱导,妥善连接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1.2 患儿平卧,肩下垫高,头偏向左侧,充分显露右侧颈部。调整手术台呈15头低角高位。1.3确定体表穿刺点。前路穿刺点位于胸锁乳突肌中段前缘,相当于环状软骨水平;中路穿刺点位于胸锁乳突肌两头之间。先通过手指触诊明确动脉波动位置,静脉位于动脉外侧0.51cm。1.4打开无菌包,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注射器内抽2ml肝素生理盐水(每毫升生理盐水含肝素24单位),妥善连接穿刺针。1.5左手食、中两指确定颈内动脉搏动位置,右手持注射器穿刺,针尖朝向同侧乳头方向,与颈部皮肤呈1530夹角进针,边进针边回吸,见暗红色静脉血回流,表明针尖已成功进入颈内
14、静脉。注意穿刺针切勿进入过深,以免伤及肺尖或进入胸腔。注意判断动静脉,插管过程中需注意回血的颜色及观察穿刺针头后针柄的乳头处是否有血液搏动。如不能判定是否误入动脉,可将穿刺抽取的血液查血气分析。此外,可与压力换能器或自由流动的静脉输液袋相连后可通过压力来判定。误穿动脉则退针压迫515分钟。1.6将导引钢丝从穿刺针内部置入,至尖端进入上腔静脉。钢丝置入过程中,助手应协助观察心电图,如出现心电图改变,表明钢丝置入过深,已进入心脏,应缓慢退出少许。1.7拔出穿刺针,将皮肤扩张器沿导引钢丝置入,顺穿刺方向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拔出皮肤扩张器。1.8 将中心静脉导管沿导引钢丝置入,拔出导引钢丝,冲洗导管,
15、妥善缝合、固定。1.9 颈内静脉置管深度参考:身高不足100cm者,置管深度(cm)=身高分米数-1;身高超过100 cm者,置管深度(cm)=身高分米数-2。此外,也可按照以下表格确定置入深度(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结合患儿提醒、身高、颈部长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必要时通过X光透视或超声影像协助确定导管正确位置):表4-2 颈内静脉置管深度参考表体重(kg)置管深度(cm)体重(kg)置管深度(cm)22.943039.91134.954049.91256.965059.91379.976069.9141012.987079.9151319.9980100162029.9102 股静脉穿刺置管:股
16、静脉穿刺置管适用于颈内静脉穿刺失败、颈内静脉穿刺禁忌以及其他不适合以颈内静脉作为首选穿刺点的情况:如头、面、颈部手术等。操作步骤如下(以右侧为例):2.1 患儿实行静脉复合麻醉诱导,妥善连接监护仪,穿刺全程密切监护生命体征。2.2 病人仰卧位,右侧臀部略垫高,右侧髂关节外旋外展45,膝稍曲,充分显露右侧腹股沟区。2.3 穿刺点体表定位: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处,仔细触诊,寻找股动脉最强点,其内侧0.5cm处为穿刺进针点。2.4 打开无菌包,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玻璃空针内抽吸肝素盐水2ml,连接穿刺针。2.5 左手食、中指定位,右手执穿刺针刺入,与皮肤呈3045角,沿肚脐方向进针,边进
17、针边回抽。2.6 见暗红色静脉血涌出,表明针尖进入股静脉。反复回吸注入通畅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持导丝推送架置入导丝。2.7 固定导丝,退出穿刺针,沿导丝置入血管鞘,扩张穿刺通道后退出。2.8 沿导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退出导丝。2.9 用低浓度肝素液冲洗导管(先回抽血液,排尽空气),连接输液系统或肝素冒,妥善缝合固定导管。2.10 若局部有微小渗血,可给予压迫止血24小时(建议选用日用袋装食盐500g)2.11 术后嘱严密观测穿刺点漏液、渗血情况,随访肾脏功能,必要时性超声影像检查,确定导管是否堵塞深静脉开口。第六节 输血技术规范术中输血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遵循“循证原则”,积极实施成分输
18、血,缺什么、输什么,适当欠量输血。1. 浓缩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气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血红蛋白浓度100/L,一般不考虑输血;血红蛋白浓度70/L,应考虑输;血红蛋白浓度在70100/L之间,应根据继续失血的情况、手术进行的程度、患儿基本身体状况、心肺代偿功能以及循环动力学状态,综合考虑是否给予血液或血液制品。2. 血小板2.1 适应证: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伴有严重出血者;血小板计数不低,但功能异常所至严重出血者;大量输血所致的血小板稀释性减少(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伴有严重出血者)。要求A
19、BO血型相合,一次足量输注。2.2 输注血小板的种类 2.2.1 浓缩血小板采集:我国目前规定手工法由200ml全血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为1个单位,不含保存液的容量为2530ml,需要加入保存液者容量为5070ml,所含血小板数应2.41010,红细胞混入量1.0109。机采的血小板1个单位(袋)为1个治疗量,所含血小板数2.51011个,相当于10个单位手工采血小板。机采的血小板纯度高,外观半透明,橙黄色,混入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极少。保存:在22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24小时,4保存有害。特制的血小板保存袋在22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5天。剂量及用法:剂量视病情而定,用输血器输注。一般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输入
20、血小板数1.01011个可使输注后1小时的外周血小板数增高约1.0109/L。儿童每10kg体重要输手工法制备的血小板2个单位;【注意事项】输注前要轻摇血袋,混匀;因故未及时输用要在室温下放置,不能放冰箱;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以便迅速达到止血;要求ABO同型输注;Rh阴性患者要输注Rh阴性血小板;如患者有脾肿大、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检验地带网等非免疫因素存在,输注剂量要适当加大。 2.2.2 特制血小板:移除大部分血浆的血小板:该制品适用于不能耐受过多液体的儿童及心功能不全患者,也用于对血浆过敏者。2.2.3 洗涤血小板:适用于对血浆蛋白高度过敏者。 2.2.4 少白细胞血小板:主
21、要用于有HLA抗体者。 2.2.5 辐照血小板:是用于有严重免疫损害的患者,以预防TA-GBHD。 2.2.6 冰冻血小板:主要用于自体血小板的冻存,属自体输血范畴。3. 新鲜冰冻血浆(FFP)3.1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3.2 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3.3 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3.4 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3.5 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4. 全血4.1 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
22、容量的30%。回输自体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5. 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注意事项:5.1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到机体的组织细胞。贫血及血容量不足都会影响机体氧输送,但这两者的生理影响是不一样的。失血达总血容量30%才会有明显的低血容量表现,年轻体健的患者补充足够液体(晶体液或胶体液)就可以完全纠正其失血造成的血容量不足。全血或血浆不宜用作扩容剂。血容量补足之后,输血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首选红细胞制品。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结合红细胞输注,也适用于大量输血。5.2 无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只要血容量正常,红细胞压积达0.20(血红蛋白60/)的贫血不会影响组织氧合。急性
23、贫血患者,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输出量的增加及氧离曲线右移而代偿。当然,心肺功能不全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血红蛋白浓度100/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5.3 手术患者在血小板50109/L时,一般不会发生出血增多。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手术类型和范围、出血速率、控制出血的能力、出血所到后果的大小以及影响血小板功能的相关因素(如体外循环、肾衰、严重肝病用药)等,都是决定是否输出血小板的指征。分娩妇女血小板可能会低于50109/L(妊娠性血小板减少)而不一定输血小板。因输血小板后的峰值决定其效果,缓慢输入的效果较差,所以输血小板时应快速输注,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麻醉科 常用 操作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