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医学免疫学作业答案.doc
《温医医学免疫学作业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医医学免疫学作业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免疫:是指机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生理平衡的一种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超抗原:某些抗原性物质,具有强大的刺激能力,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体内大量的淋巴细胞克隆,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效应,这类抗原性物质称为超抗原。基因工程抗体:由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的抗体,由B细胞获得编码抗体的基因,经体外DNA重组后,转化受体细胞,使其表达特定抗体。包括人一鼠嵌合抗体、改型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小分子抗体等。过敏毒素:补体激活过程中由C3和C5裂解释放的小分子多肽C3a和C5a,能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
2、等生物活性介质,引起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支气管痉挛,引起超敏反应,故将C3a和C5a称为过敏毒素。白细胞分化抗原(LDA):是指细胞在不同分化阶段、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受不同刺激而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抗原。此类抗原除在白细胞表达外,也可在红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表达;亦广泛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等非造血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此类细胞为CD4+、CD25+ 双阳性细胞,其功能是 抑制CD4+T和CD8+T细胞活化与增殖,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负调节作用,故被称为调节性T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接触抑制;表达
3、CTLA-4、mTGF-b分子;下调APC表面的B7分子等。 模式识别受体(PRR):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也包括少分泌型PRR,如C反应蛋白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膜型PRR是胚系基因直接编码的产物,较少多样性,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ll样受体。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是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结合的配体分子,主要是指病原微生物表面某些共有的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如G+菌的脂多糖,G-菌的肽聚糖和真菌的酵母多糖等;也包括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如磷脂酰丝氨酸等。PAMP数量
4、有限,但在病原微生物中分布广泛。抗原递呈细胞(APC):即抗原递呈细胞,是体内具有抗原递呈作用的一类细胞,包括有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和B 细胞等。T细胞突触:又称为免疫突触。是指成熟T细胞在与APC识别结合的过程中,多种跨膜分子聚集在富含神经鞘磷脂和胆固醇的“筏”状结构上并相互靠拢成簇,形成细胞间相互结合的部位,其中心区为TCR和抗原肽-MHC分子,以及T细胞膜辅助分子(如CD4和CD28)和相应配体,周围环形分布着大量的其他细胞黏附分子,如整合素(LFA-1)等。中枢耐受:是指在胚胎阶段以及T、B细胞发生过程中所形成的免疫耐受。超敏反应: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后,发生
5、的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病理损伤为主的异常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忽视:是指体内自身应答T细胞克隆与相应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并存,而在正常情况下不引发自身免疫病的状态。DiGeorge综合征:是由于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引起的T细胞缺陷病。除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外,此类患者可伴有甲状旁腺、大血管及面部发育障碍。肿瘤特异性抗原:是指只存在于某一种或几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此类抗原可用动物肿瘤移植排斥试验证明,故又称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肿瘤相关抗原:是指非某一种肿瘤细胞特有、在其他肿瘤细胞或正常细胞上也存在的抗原。此类抗原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的表达量在发生肿瘤时明显增加。移植物抗
6、宿主反应(GVHR):指供者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识别、攻击宿主组织细胞,导致宿主受损。DNA疫苗:亦称基因疫苗或核酸疫苗,乃将编码免疫原的基因与细菌质粒构建的重组体直接免疫机体,在体内转染宿主细胞,使其表达保护性抗原,从而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疫苗。也称为第三代疫苗。表位:即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它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通常由515个氨基酸残基或57个多糖残基组成。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位。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当靶细胞及其抗体同时存在时,凡有Fc受体的多核白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都能与结合了
7、靶细胞的IgG抗体的Fc段发生结合,引起靶细胞的溶解或杀伤,因这种杀伤需要抗体存在故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免疫耐受:指机体经某种抗原诱导后形成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的状态。分化群(CD):以分化群(CD)代替以往的命名,即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称之为CD。T细胞受体TCR:T细胞抗原受体。由异源二聚体组成,或,与CD3形成复合物,,与Ig有同源性,是T细胞特征性标记;编码V区的基因重排,形成TCR的多样性;TCR是T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的基础,只能识别细胞膜上与MHC结合的抗原分子,其识别的是抗原肽中的线性决定簇。凝集反应
8、:颗粒性抗原与IgM抗体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为直接凝集;吸附在载体颗粒上的可溶性抗原与IgG结合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凝集称为间接凝集;预先用可溶性抗原封闭抗体IgG的抗原结合位点,使吸附在载体上的可溶性抗原不能再与IgG结合所形成的不凝集反应称为间接凝集抑制。单克隆抗体:是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集团,即单一纯系细胞合成的抗体。人工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常用的制剂有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指只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即:只具有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机
9、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应答产物的物质。如:多为一些小分子单糖、类脂和青霉素等。肿瘤坏死因子(TNF):一类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的因子,具有抗肿瘤作用。引起发热、炎症反应、恶液质。分为TNF和LT(淋巴毒素)。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因其首先在人白细胞表面发现故名。HLA广泛分布于人有核细胞及血小板的表面,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HLA-类和HLA-类分子两种类型,其化学成分是糖蛋白。HLA的主要功能是提呈抗原肽,启动和调节免疫应答,同时也是决定人类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佐剂: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
10、增强剂称为佐剂。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为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较多,主要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塑料板孔内,用以捕获待测的抗体或抗原,再应用酶标记的抗抗体或特异性抗体与之结合,加底物显色检测抗原或抗体的量。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用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常用的制剂有抗毒素、人免疫球蛋白制剂、细胞因子制剂和单抗制剂。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具有与Ig的V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且氨基酸组成也有一定同源性的一组粘附分子。调理作用:是指IgG抗体(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 Fc受体结合,
11、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补体系统:是一组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及体液中的可溶性蛋白及一组存在于血细胞与其他组织细胞表面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免疫原性:系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能。Toll样受体:为型膜蛋白,其胞内部分与IL-1受体明显同源,属于TLR/IL-1R超家族。是一类与病原体识别相关的受体,多种病原体及其产物感染人体后,可通过该受体家族成员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在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特性比较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识别表位受体TCRBCRMHC分子参与必需无需表位性质主要为线性短肽天
12、然多肽、多糖、脂多糖、有机化合物表位大小812个氨基酸(CD8+T细胞)12l7个氨基酸(CD4+T细胞)57个氨基酸、或57个单糖、核苷酸表位类型线性表位构象表位或线性表位表位位置抗原分子的任何部位抗原分子表面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生物学功能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Ig单体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二硫键连接组成的四肽链结构。在重链近N端的l4或15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重链可变区(VH),其余部分为恒定区(CH);在轻链近N端的l2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轻链可变区(VL),其余12区域为恒定区(CL)。VH与VL内还有超变区。Ig的生物学功能:(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在体内
13、表现为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效应;在体外可以出现抗原抗体反应。(2)激活补体:IgG、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3)与Fc受体结合:Ig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ADCC作用、参与免疫调节及超敏反应的发生。(4)穿过胎盘和粘膜:母体IgG可以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为胎儿提供被动免疫的保护作用。SIgA可穿过粘膜上皮细胞在粘膜表面发挥中和作用和调理吞噬作用。(5)引起免疫病理损伤,如引起I、型超敏反应。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途径经典激活途径替代激活途径MBL途径激活物质抗原抗体 (IgM 、 IgG3、 Ig
14、G1、gG2)复合物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细胞等MBL相关的多种病原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起始分子ClqC3C2、C4参与的补体成分Cl、C4、C 2、C3、C5-C9C3、C5-C9、B因子、D因子C2-C9、MASP所需离子Ca2+、Mg2+Mg2+Ca2+C3转化酶C4b2bC3bBbC4b2aC5转化酶C4b2a3bC3bBb3bC4b2a3b生物学作用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后期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细胞因子的分类和生物学活性 一、细胞因子的种类 1白细胞介素(IL) 是指由白细胞和其它细胞产
15、生的能介导白细胞和其它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一类细胞因子。有 18(IL-118)种。2干扰素(IFN)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能力的细胞因子。3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类能使肿瘤组织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可分TNF- 和 TNF-。TNF-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NF-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4集落刺激因子(CSF)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的一组细胞因子。5趋化性细胞因子。6生长因子。 二、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1.抗细菌作用 细菌感染机体,可刺激感染部位的巨噬细胞释放IL-1、TNF-、IL-6 IL-8和IL-12等,由于这些细胞
16、因子的协同作用构成一种重要的防卫体系。2抗病毒作用 病毒刺激机体细胞产生IFN-和IFN-,IFN-和IFN-通过诱导感染细胞和邻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使机体建立起抗病毒状态。3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生长、分化和发挥免疫效应。4刺激造血 集落刺激因子可刺激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造血细胞增殖分化。5促进创伤的修复 多种CXC趋化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创伤的修复。HLA I类和HLA II类分子在结构、组织分布和提呈抗原方面的比较:HLA-类分子:由轻重两条肽链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重链即链为多态性糖蛋白,是人体第6号染色体H
17、LA-类基因编码的产物;轻链为非多态性2微球蛋白,是人第15号染色体相应基因编码的产物。HLA-类分子的主要功能是运载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启动免疫应答。HLA-类分子:由链和链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这两条肽链均为多态性糖蛋白,是人体第6号染色体HLA-类基因编码的产物。HLA-类分子主要分布于抗原提呈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和活化T细胞表面,其主要功能是运载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启动免疫应答。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特点和异同1.初始T细胞 初始T细胞是没有接受过抗原刺激的成熟T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G0期,存活期短,表达CD45RA和高水平的L-选择素,参与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免疫学 作业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