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心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行为心理学.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什么是环境行为心理学1、先民对环境行为心理的认知在国外,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学者对人的行为、心理都有过论述。被誉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的希波克瑞特(Hippocrates)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4种类型。 2、对20世纪世界发展思潮的反思唯经济增长论:从20世纪下半叶起,人们一味把经济增长的数量简单的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指标,经济增长被简单地规定为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这样一来,单纯的经济增长就带来了人口膨胀、资源匮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经济危机、贫富不均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3、可持
2、续发展的时代需要在此背景下,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相协调,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处理好人口增长、资源使用与环境维护三者之间的关系。环境心理学的第一本教科书在1974年编著完成,随着环境行为心理学科的发展和普及,1986年,其正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至此,环境行为心理学正式出现在学术界中。 与环境行为心理学相关的学科主要有 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建筑学(Architecture) 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心理学(Psychology)美学(Aesthetic) 与环境行为心
3、理学相关的学科主要有: 建筑学(Architecture)a.1959年,凯文.林奇(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一书,把道路、边界、区域、结点、标志物 作为城市意向的5种构成要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认为它们的相互结合形成了人们对城市的心理印象。道路线形元素,城市意象的主导元素,人们通过在道路上的移动来观察和认识城市,其它的元素都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边界线形元素,起到了划分领域的作用。区域面,由于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而联系形成了二维的平面。节点点状要素,两层含义:a.道路的连接点,是人们集中的焦点;b.某区域的中心点,是区域的核心和集结的中心。标准物点状要素,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可意象性.b.1
4、966年,霍尔(Hall) 出版的隐匿的尺度(The Hidden Dimension)一书,是从极为精细的角度来分析环境行为心理的相互关系。3、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要1966年,霍尔(Hall) 出版的隐匿的尺度a.密切距离:是在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的距离。近程距离(015cm)是耳鬓厮磨的距离;远程距离(1545cm)是促膝谈心的距离。在密切距离内,可以清楚辨认对方表情的细微变化,嗅觉、听觉、震动、触觉的感受非常敏锐,会伴随着较为亲密的行为发生。b.个体距离:是师生、朋友、亲戚间相处的距离。近程距离(4575cm)是握手言欢的距离;远程距离(75120cm)是挥手致意的距离。在个体距离内,可
5、以看清对方的面目,听清对方的言语。此距离也适用于顾客与售货员,游客与导游。c.社会距离:是同事、上下级、邻居相处的距离。近程距离(120210cm)是在教研室内老师们备课的距离,既不会相互干扰,又保持了交流的可能;远程距离(210360cm)如上下级开会,中间放着桌子,以保持距离和维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气氛。二者必须大声讲话才能听清,但同时会影响别人。d.公众距离:是演讲、演出、上课所需要的距离。近程距离(360750cm)是受到威胁可以见机行事的距离;远程距离(750cm以上)面部表情难以识别,必须大声说话,采用缓慢语速,陪以大幅度的姿势,才能使别人明白表达者的意思。适用于人们只愿旁观而
6、无心参与的诸如集会、演讲这些比较拘谨的场合。心理学(Psychology)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性的科学,主要研究的是心理现象描述、心理机制解释和心理状态调节等问题,探索主观世界规律及其运用的学科。 心理学家萨姆的陌生人个人空间模式图美学(Aesthetic) 美学的希腊词源意为“感官知觉”,它研究“美”,同时也研究“丑”。最早是研究艺术的哲学问题,因此黑格尔称美学为“艺术哲学”或者“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关心的问题主要是美的本质、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关系。一、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环境行为心理学一般只对知觉范围内的环境进行研究。更准确地说,环境行为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常
7、规视力范围以内的环境与行为、心理的相互关系。因为,只有在这样范围内的环境、情景才能对人的心理、行为产生直接的、显著的影响。二、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1、观察法 观察就是细察事物的现象和动向。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内,观察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知觉形态,是有预定目的、并按一定计划进行的知觉活动。 观察法须注意的10个条件:(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即在开始观察之前,应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和观察的注意事项。(2)观察通常要求有一个周密的计划,确定观察的对象,以及观察对象的组分和展开过程,计划应尽可能确切、可行。(3)观察前应有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观察对象的预备知识,必要时
8、应向有经验的人请教。(4)观察时应有严肃认真的态度,严格践行观察计划,切忌走马观花、不求甚解、浅尝则止。(5)观察要求全面和精密。所谓全面,就是不要轻易忽略每一个细节;所谓精密,就是要细致而准确,特别要留心观察对象的典型特征。(6)观察时应进行比较和对照。这可以是运动和静止、个人与群体、整体与局部等的比较和对照,还可以是空间、形体、色彩、时段等的比较和对照。通过比较和对照,特别是反复的进行,可有效地减少错觉的干扰。(7)观察的结果最好以连贯的语言、图表形式整理出来,以利于日后的分析研究。(8)通常,人们在要求要做观察报告的情况下,观察会更富有成效。因此,特别是当你安排其他人进行观察时,提出撰写
9、观察报告将会提高观察的质量。(9)观察时应调动其他心理素质的参与,集中注意、积极思维、运用想象。在对动物习性进行观察,意志品质常常是取得成功的关键。(10)观察能力的形成源于培养和训练,只有在平时注意演练,随时留心观察,才能逐步练就良好的观察能力。使用状况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POE ):是指对经过设计并正被使用的公共空间及其设施的使用状况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如:它们如何被利用,哪些地方成功了,哪些要素常常受到忽视。内容:观察、记录、 案头分析以及结论报告等过程,是一个系统、严谨的方法。 内容:观察a.观察包括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观察的优点在于:只需花费
10、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获得许多对空间实际使用情况的深刻认识。这无疑深刻地否定了在工作间或办公室里研究分析场地时的主观臆断猜测的做法。b.POE要求对所需研究区域进行至少两次观察,当然,这种观察次数越多越好,观察应在使用高峰期,例如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内容: 记录a.记录的优点在于:不必要担心由于遗忘了细节而导致日后分析工作的不准确。记录形式可分为:现场笔记和摄像记录两种。内容: 案头分析结论报告POE的意义:在实际的情况当中,影响大众行为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无法得出“在任何环境中观察到的使用情况都具有代表性”这样的结论。无论作为研究还是设计任务,对每一块具体的场地做使用评价都是必要的。然而对于
11、大多数设计项目,在环境空间建成以后,设计队伍常常就转移到另一个项目;很少有设计师或他们的委托人在项目投入使用一两年后回到场地上,进行系统、客观的评价。显然,如果这样的反馈工作能够定期进行,设计师和委托人将从中认识到他们的失误和成功之处,如果将结果公开发表,整个设计界都将因此受益。感觉的特点: a.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b.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通过感觉我们只能知道客体的声、形、色等个别属性,还不能把这些属性整合起来整体地反映客观。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以及对其意义的揭露是比感觉更高级的心理过程的机能。然
12、而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必须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感觉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C.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因素的统一。从感觉的对象和内容来看,它是客观的,即反映着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从感觉的形式和表现来看,它又是主观的,即在一定的主体身上形成、表现和存在着,人的任何感觉都受到了个性、经验、知识及身体状况等个体因素的影响,即:感觉是因人而异的。环境感觉环境要素的形状、色彩、质地、声音等个别属性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人脑而引起的心理现象。 环境感觉: . 视觉 . 听觉 . 嗅觉 . 触觉 . 动觉 . 视觉 人主要依靠视觉体验建筑和自然环境,但“ 主要”并不等于“ 唯一”。人通过多
13、种感觉体验环境,其它感觉与环境体验的关系也应受到重视。 平视情况下,人的明视距离是: 25cm 看清材料表面肌理的细微变化; 250m270m 看清建筑的形体的组合关系和局部轮廓; 500m 大致的形象的整体轮廓线; 4000m 不易看清建筑,轮廓线模糊不清;视觉在建筑中的几个特性 单纯性 内聚性 方向性 引导性 单纯性当人们在观察对象时,由于光线强弱、距离远近、空气透明度、颜色因素等条件的限制,视觉总是倾向以简化、符号的形式表现深刻丰富的建筑内涵。因此,在观察建筑时,无论有多复杂,首先抓住的肯定是简单的建筑外形,抓大的印象。 内聚性建筑物在视觉上的聚集现象是遵循着知觉的组织性原则形成的,说明
14、了物象之间、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内聚性是基于视觉上的紧张感和视觉强化而产生的一种力感。 方向性视觉中的秩序、线条都有方向性。建筑的长短、高低、线条的组织都由视觉的方向性来加以判断,同一个空间、同一个物象,由于线条方向的不同就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引导性平面的布局、空间的延伸、流动都十分重视视觉的引导性。例如园林中的游廊“一种狭长的空间形式通常具有极强的引导作用,它总是向人们暗示:沿着它延伸的方向走下去,必定会有所发现。”(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感觉与知觉的区别环境知觉的概念 “感觉与知觉之区别,在于两者对讯息处理上层次的不同:前者只是凭感觉器官对环境中刺激的觉察,其层次较低;而后者则是对感觉获
15、得讯息作进一步处理,其层次较高。感觉是从生理历程到心理历程的开端,而知觉则全属心理历程。”(张春兴:现代心理学,p117) 感觉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本能反映,层次较低,属于生理历程;知觉对感觉获得讯息作进一步处理,层次较高,属于心理历程。2、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相对性知觉是根据感觉所获得资料而作出的心理反应。此种反应代表了个体以其已有经验为基础,对环境事物的主观解释。知觉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我们看见一个物体存在,在一般情形下,我们不能以该物体孤立地作为引起知觉的刺激,而必须同时也看到物体周围所存在的其它刺激。 知觉相对性的现象随处可见,在心理学上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图形背景(figure-g
16、round)理论(图底关系)。人们不能全部感知客观对象,而总是有选择地感知一定的对象突显出来成为图形,而退居衬托地位而成为背景,俗称图底之分。成为图形的主要条件:最初对图形与背景加以区分的是丹麦格式塔心理学家 E.鲁宾(E.Rubin)。他提出了区别图形和背景的五个原则: a. 图形有完全确定的形状,而背景却似乎没有形状; b. 背景似乎是在图形的后面,有连续性,不被图形所隔断; c.图形多少有些物体的特征,而背景好像是未成形的原料; d.图形看起来似乎离观察者近一些,而背景似乎远一些; e. 图形比背景给人的印象更深刻、更易记忆、更倾向于有一 定的意义; 总之,明确的、清晰的、熟悉的、色彩鲜
17、明的、相对小的、封闭的、对称的、垂直或水平的常被知觉为图,相对缺乏以上特征的就视为底。 知觉的选择性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刺激并不都发生反应,而只选择其中的少数刺激作进一步加工,这种能力是人类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组织性(群化原则)由感觉转化为知觉是主观的选择处理历程,是具有组织性的:是有系统的,是合乎逻辑的,而不是紊乱的。对知觉组织性研究最有贡献的是“完形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家们经实证性研究之后,归纳出很多法则,称为“ 组织完形法则”(Gestalt laws of organization): 邻近原则 相似原则 连续原则按一定规则连续排列的同种元素较容易被感
18、知为整体,产生了组织和结构,更易被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封闭原则一个有倾向于完成而尚未闭合的图形容易被看作一个完整的图形。达到闭合的效果一般需要两个条件: (1)不完整的视觉对象在完整时呈简单形状; (2)这一简单形状具有某种合乎逻辑的连续性。在建筑环境中,例如一个客厅,人们把他看作一个完整的空间场所,原因在于其完整的形态为简单矩形,并以其四角保持着周边的连续性。城市广场也属类似实例。相互有围合倾向的建筑,被围合的空间往往给人以较强的领域感。知觉的组织性(群化原则) 邻近原则 相似原则 连续原则 封闭原则3、知觉的种类 根据人脑所反映的环境特性,可以把环境知觉分为: 空间知觉(space p
19、erception) 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 移动知觉(motion perception) 错觉(illusion) 移动知觉(motion perception)对环境中所见物体是否移动,以及对该物体移动快慢、方向等所作的解释与判断。A.真动知觉:实际运动的物体所产生的运动知觉。B.似动知觉:刺激物实际没有动,而使人感到了它的运动。C. 诱动知觉:刺激物本身静止,但由于周围物体的运动而使人产生运动知觉。 1、空间认知的性质空间认知是由一系列心理变化组成的过程,个人通过此过程获取日常空间环境中有关位置和现象属性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编码、储存、回忆和解码(Downs和Stca
20、,1973)。这些信息包括方向、距离、位置和组织等。空间认知涉及一系列空间问题的解决,如在行进中测定位置、察觉街道系统、找路(或迷路)、选择(或放弃)指路信息、定向,以及其他各种空间问题的求解等。2、空间认知的过程 空间认知首先依赖于环境知觉。人们藉着各种感官捕捉环境特征,通过观察道路、地物、界限和其他环境特征获取某一地方的信息,并设法弄清楚事物之间的联系,了解不同地点间的距离,是否可以从此处到彼处,如何从A点到B点。人们听各种声音,嗅各种气味、触模各种物体,所有这些工作,就能使人知道一些有关事物的位置和环境的属性信息。 这些信息是我们理解环境的组成部分,是我们记忆的基础,它们储存在大脑里,在
21、不同情况下随时供使用。由此我们渐渐认识了环境,记住了它周围事情的各项特征,分成适合于我们过去的经验和个性的种类,因此,一个新地点标上了“与另一地方的某事物相似的东西”。信息是经过分类和组织的,与经验中相似或不相似的环境相比较,并与环境的其他特征相关联。 被编码的信息一旦在需要时可以回忆和解码。我们在环境中走动时,或向别人讲述环境时,或是在确定事物或场所的位置时,这些信息会被大脑重新整合为我们需要的信息。3、认知地图 性质:认知地图不一定只是一张纸上的图,它更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此过程,一个人对他日常生活的空间及其特性、相关位置有所感受、归类、记忆、回想和阐释。 特点:认知地图具有不精确性和
22、简化性的特点。很多研究说明人们会把日常的实质环境知识转化为相对简单的地理形式,会忽略掉很多细节。比如:一个椭圆形的铁路体系,人们会把它看成是正圆形的体系(Canter和Tagg,1975)。两条斜交道路交成的十字路口,人们通常会把它看成是由两条正交道路交成的(Pocock,1973)。昆明的道路:环状维也纳建筑师Sitte(1956)说人们认为耳布广场是规则的和直线的形状,但实际上它是不规则的:玛丽亚诺维那广场明明是五边形的而且有四个钝角,但在人们的记忆中它是四边形的,并且对各边的角度是钝角还是直角也不清楚。 构成要素:a.路径 它是观察者经常地偶然地或可能地沿着它走动的通道。它可以是大街、步
23、行道、公路、铁路或运河等连续而带有方向性的要素。其他环境要素一般沿着路径布置,人们往往一边沿着路径运动一边观察环境。对大多数人而言,路径是认知地图中的主要元素。b.边界 两个面或两个区域的交接线,如河岸、路堑、围墙等不可穿透的边界,以及示意性的象征性的可穿透的边界。道路和边界有时很难区分。c.区域 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城市中较大的空间范围。有的区域具有明确的可见的边界,有的区域无明确可见的边界,或是逐渐减弱的方式。(按行政划分:昆明的五个区;按性质划分:金马碧鸡购物休闲中心区,青年路的金融商务区,经后呈贡的大学城、市政中心区等。d.节点 它指城市中某些战略要地,如交叉口、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广场
24、、车站、码头以及方向转换处和换乘中心。节点的重要特征就是集中,特别是用途的集中。节点很可能是区域的中心和象征。 e.地标 它是一些特征明显而且在地景中很突出的元素。地标是城市内部或是区域内作为方向的参照物。它可以是塔、穹顶、高楼大厦、山脉,也可以是纪念碑、牌楼、喷泉和桥梁等。有的地标可以作为城市的象征,如悉尼歌剧院和北京天安门。总结:认知地图的研究显示了人类在收集和组织环境信息过程中的步骤与策略。一个容易辨认的环境有明显的路径、明确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这些认知图式当然会受到人们的年龄、性别、熟悉程度以及经验的影响。(如:儿童对游戏点或娱乐的地方较为感兴趣、女性对商场购物点较为熟悉、外地的
25、同学对长途车站较为熟知等)。1、城市意象的研究近来对城市意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总意象(capsule image)总意象即: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单元所给人们的总体印象,不考虑其内部的区分。整个城市可能被一种单一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某一意象所代表(如北京的天安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也可以最简练的语言把一个城市最具代表性、最主要的特色意象勾画出来,即突出最主要特点中的主题:苏州:“东方的威尼斯”;昆明: “花城”“春城” 。 道路景观在城市中,道路是所有人了解最多的意象要素,只有对城市中的道路有了一定的识别后,才谈得上进一步熟悉其它城市要素。道路对城市意象的形成如此重要,于是这一观点进一步
26、发展为“道路景观”的提法。 道路的质量基于多种因素,而在汽车中的“运动感”则基于视觉效应,没有特点、笔直的、缺少标志物的道路会使人发困、烦恼、或使车加速。路两侧的建筑与绿化的连续性,对评价一条路给人的快感是十分重要的。其它如一系列醒目建筑物的可见度、标志物、交叉口、桥梁、隧道等能使人的旅途中感觉到明显的对比变化。许多研究认为,要提高道路景观质量,在一定时间系列内要有一定的视觉上的变化规律。 例如:结合实际,在满足道路系统自身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一些造景手法,丰富道路沿线的景观。临水的道路应结合岸线精心布置,使其既是街道,又是人们游览休息的地方。例如:当道路的直线路段过长,可在适当地点布置广
27、场和绿地,配置建筑小品(雕塑、凉亭、画廊、花坛、喷水池、民族风格的售货亭等),或作大半径的弯道,在曲线上布置丰富多彩的建筑。 空间要素可被意象的原因空间之所以能被人们记住,是因为它们被限定为一定的形式,或是在一般的连续中忽然有了变化对比。例如:人行道铺装材料的质感与完好程度也经常为人们记住;店面的橱窗、广告、路上的小品等丰富多彩,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街道上有绿化与没有绿化也造成明显的对比,从对比中就能产生印象。 林奇并未尝试发现为何某些空间要素能被人们识别产生印象,关于建筑可被意象因素的研究是由阿波利亚德(Donald Appleyard)开始的 。3、阅读城市城市与印刷品一样,是被认为是可读
28、的(legible),其中能启发人们强有力的意象的能力,被称为意象能力(imageability)。一个人对一个城市在头脑里形成的“意象”由三方面构成(这三方面是构成一个明确的意象不可缺少的):a. 特色(identity),即城市的个性(从整体上与其它城市的区别),Norberg-Schulz(舒尔兹)则将其强调为“场所精神”(genius loci);b. 结构(structure),即每一个体事物能与其它事物及观察者发生一定的关系,每座城市均应有其自身具有特色的形态和道路结构;C. 意义(meaning),对于更全面的理解,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其著作城
29、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中将城市意向归纳为通道(path)、边界(edge)、区域(district)、节点(node)和地标(landmark)等五个组成因素,认为人们一般就是通过这五个意向因素去感知认识一个城市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印象,绘制出一座城市的“认知图”(cognition map)。 林奇发现一般人表达其对城市的意象有五种不同的方法: 沿着在城市里熟悉的道路,向某方向描述他记忆中的意象; 先画一个大轮廓,然后朝着地区的中心逐步填入他所记忆的意象; 先画城市中道路网的基本模式,如网格式的道路; 先画出几个相邻的区域,然后再画出其中的联系; 先画出自己熟
30、悉的中心,路和区域都以此中心为参考点。 五种不同的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重视道路(根据路来表达系列性要素,多数)和强调空间(表达空间性要素,少数)。 由于认知地图反映了环境的可识别性、各种要素形象的鲜明性和清晰程度,因此,收集到的受试者的认知地图对于设计工作很有启发。 虽然不同的个体对环境的认知存在差异,但就总的群体特征而言,也存在着相似之处。公共意象是存在的,它是由许多个人的意象重叠而成的。 对人的活动空间的调查指出“中心”的重要性。个人的中心是家、工作地点、娱乐地点和购物地点。 人对城市的认知最主要的意象是道路和中心。 认知地图的意义不在于图本身的绘制技巧,而在于它所表达的与基本要素有关的信
31、息。 认知地图易于用道路来联系其它要素,并且,是一个特定的地方,不是所有要素都同等重要。 从理论角度来看,通过认知地图与实际情况的比较可以探寻出什么样的形式,可激发起深刻的印象,从而归结出城市设计的一些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的原则。 认知地图的方法超出了纯客观形式而将人的主体认知运用于行为活动和城市形象的研究,其方法简单,便于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城市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从具体实践而言,可以利用城市扩建、改建的机会,根据公众认知地图所反映出的问题,有目的地改进城市环境质量,使城市更加符合市民的实际要求。 认知地图只能表示被试者记住并绘出了什么,并不能反映被试者对环境的评估。被试者之所以能记住,可
32、能是因为视觉形象美好而产生偏爱,也可能是因为丑陋而导致厌恶。 性别、年龄、经验、文化背景、知识程度、经济地位、活动模式及价值观等的不同,会造成认知地图的差异,然而,物质环境对认知地图的形成最为重要。 认知地图的局限: a. 广泛的个体差异会影响对客观环境的理解; b. 对其它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忽视使得所得的结论基本是现象性的,缺乏深层的理解; c. 不足以综合城市的全貌,尤其当用于更大规模研究时,就显得单薄。 柯林罗厄(Colin Rowe)提倡用“图底法(figure-ground method)”来识别城市。这种阅读方法借自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底关系”,建议把城市中的实体建筑看成“底”,
33、而将虚体的城市空间看成“图”,强调的是把城市空间当作城市的主角来对待。 城市空间中最主要的是街道和广场,也就是说阅读城市首先要学会阅读街道和广场,要把街道空间和广场空间看成“图形”。 阿尔多罗西认为城市是由它的“标志(landmark)”和“母体(matrix)”组成的,缺一不可。这里所说的“标志”与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中的“地标”是类似的概念,因此需要强调的是“母体”-那些不起眼的普通建筑。事实上,城市中的那些蕴含着许多文化信息的居住建筑从来都应该是人们识别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私密的性质一、私密性的含义私密性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个方面:退缩(withdrawal
34、)和信息控制(control of information)。退缩包括个人独处、与其他人亲密相处、或隔绝来自环境的视觉和听觉干扰。信息控制包括匿名,即不愿别人对自己有任何了解; 保留,即个人对某些事实加以隐瞒,人们常说的隐私权; 不愿多交往,尤其不欢迎不速之客。由此可见,私密性是对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与控制。独处是人的需要,交往也是人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动态和辩证的方式去理解私密性的内涵。 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独处和交往的需要,包括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独处还是交往,和什么人在一起,以什么方式交往等等。 人的体验如何,关健在于选择性和控制感。人们主观上总是努力
35、保持最优私密性水平,当个人需要与他人接触的程度相匹配时,达到了最优私密性水平。 二、私密性的功能1、私密性有助于个人建立自我同一感 儿童逐渐转变为成人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这是一个自我定义和自我再认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取决于调节自己与他人社会交往方式与性质的能力(如果个人感到能有效调节自己与他人的交往,就会增强应付环境的能力和自信心;如果不能控制与他人的交往,就会丧失这种能力和信心)。2、私密性有助于个人保持自律,从而增强独立性和选择意识。 三、私密性的类型1、独处2、亲密3、匿名4、保留 其中,独处是最常见的。1、独处 独处(solitude)指的是一个人呆一会儿且远离别人
36、的视线。2、亲密 亲密(intimacy)指的是两人以上小团体的私密性,是团体之中各成员寻求亲密关系的需要,譬如一对情侣希望单独在一起,而不希望受到外界的打扰,这时他们的亲密感才最大。3、匿名 匿名(anonymity)指的是在公开场合不被人认出或被人监视的需要。 社会名人对此点的体会最深。总统、明星和导演都希望与平常人一样上街购物而不被崇拜者团团围住。 4、保留 保留(reserve)指的是保留自己信息的需要。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里,你都不想让别人知道太多有关你的信息,特别是那些私人的信息。 四、私密性的作用 1、界限调整 2、社会交流 3、控制 4、感情 1、界限调整拥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37、,它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拥挤是密度、其他情境因素和某些个人特征的相互影响,通过人的知觉认知机制和生理机制,使人产生一个有压力的状态。 这种压力可以更具体地定义为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的结果,如失去控制、刺激过量和行为限制等。这些拥挤过程会导致一系列反应,如应付(coping)、习得的无能、不友好的行为和生理上的变化等。拥挤的压力是人们对高密度情境反应的中间变量,也就是说拥挤的压力既是高密度和其他因素共同造成的,同时它也直接影响了人们对高密度情境的反应。 拥挤压力的心理过程可以归纳为下面三种:行为限制、失去控制和刺激过量。室内密度指的是单位室内空间中的人数。 室外密度指的是单位室外空间中的人数
38、。 这两个变量是彼此独立的。 以人口稠密的上海为例,根据统计得来的市区人口密度很高(室外密度高),但并不意味着其室内密度也同样高;在农村室外密度可能很低而室内密度可能较高。在大城市里,这两个密度可能都很高。 近年来国家兴建了大量的城市居民住宅,实际上是降低了室内密度,但室外密度可能在不断提高。 社会密度关注的是固定空间里的人数(人平方米)。 空间密度考察的是不同空间中的相同人数(平方米人)。 前者强调的是人太多,后者关注的是空间太少。 知觉密度(Perceived density)指的是人们所感觉到的场所密度。场所由于围合、空间、活动水平和用途等多样性,使人们对场所形成不同的知觉密度。 一、空
39、间的等级 建筑师的设计目标是尽可能为每一个人提供足够的私密性,要达成此目标,并不仅是说要建造更多的面积来保证每个人都拥有单独的部分。 私密性意味着在对别人封闭的同时,又保留了对别人开放的可能性。重要的事情是允许人们可以选择:是对别人开放还是对别人封闭。所以环境设汁的重要性在于尽可能提供私密性调整的机制。 1、公共空间 城市空间可以组织成从非常公开到非常封闭的空间序列,在这个序列里,最外面的就是公共空间。譬如城市里的体育场和影剧院,市中心的步行街和广场,社区里的超市和游乐园等,互不相识的人可以在此相遇。 视觉接触、声音传递,在公共空间里的大多数属此类交流,或大或小都未经计划。当然在小一些的环境里
40、,如酒吧、咖啡馆等,人们也会和自己的熟人或朋友把盏而坐。 总体上,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考虑使用者的私密性,就是对空间进行合理安排,使陌生人之间的例行接触平静和有效。 2、半公共空间与半私密空间 半公共空间比公共空间较私密一些,如公寓的走道、组团内部的绿地、大楼的门厅等。半公共空间设计时考虑使用者的私密性,重点在于创造一个既能鼓励社会交流,同时,又能提供一种控制机制以减少此类交流,所以半公共空间中如何照顾使用者的私密性是一个难题。 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私密性设计通常是安排一些小隔板以阻挡其他读者的视线与声响。 半私密空间包括开放式办公室、教师休息室和贵宾间等。这些空间拒绝绝大多数的外来人员,只有该
41、群体的成员才可进人。 在半私密空间的设计中考虑使用者的私密性,指的是在空间中创造各种活动的有效界限,否则就会引起冲突。如果这些边界设计得好,它就能满足使用者的私密性需要。如果此类空间里没有足够的视线与声响上的屏障,那就会出现问题。 Gifford(1987)提供了一个市政厅设计的例子。在设计时规划部门被安排在一个大房间中,建筑师认为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需要相互联系,并传阅应审核的设计图纸。但使用以后此部门的工作人员怨声载道,因为他们还要做一些不那么公开的活动,如打电话、写报告或两人间的私人谈话。 第三章 私密性 半私密空间的设计并不容易,需要建筑师仔细斟酌,半私密空间如设计得不好,要么是
42、造成空间的使用率不高,要么就是使之成为充满摩擦的地方。 第三章 私密性 3、私密空间 私密空间指的是只对一个或若干个人开放的空间。例如卧室、浴室和私人办公室都是私密空间。 一般来说,当人们拥有私密空间时,他们往往更合群,而不是更孤僻。人们拥有一个私密空间时,他们就又增加了一个自我控制的机制。私密空间是人们在生活里的真实需要。在住宅、办公室和社会机构的设计中,如果人们拥有了私密空间,他们遇到的社会压力也会减少很多。 2、个人空间的作用 在个人空间的各种功能中控制距离是最重要的。在各项工作里,学者们发现不合适的空间安排会导致不舒服、缺少保护、唤醒、焦躁和无法沟通等效应。不合适的人际距离通常会有一个
43、或多个负而影响。相反,合适的距离则会产生积极的结果。 (1)私密性调整的空间机制 私密性、拥挤、领域性和个人空间是彼此关联的,私密性是这些概念的核心。 私密性是一项动态的界限调整过程,人们通过一系列行为机制以获得私密性。这些行为机制包括语言行为、环境行为和文化习惯。 个人空间和领域性都是环境行为,因此个人空间就是用来调节与其他人相互交往和获得所希望的私密性的一种技巧和手段。个人空间就是私密性调整的空间机制。 (2)舒适 当萨默开始研究个人空间时,他的出发点就是为人们交往时的舒适感寻找合适的距离。 双方交谈时站得太近或太远都不舒服。Hall曾对此做了一个研究,他发现舒适的谈话距离是在三步的距离之
44、内;而不合适的过近的人际空间不仅让人不舒服,还使人体验到压力和拥挤。 (3)保护机制和交流控制 个人空间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如果来自外界的威胁或自我意识增强时,个人空间也就变大了,那么自我保护机制就随之增强了。 一些在监狱里展开的研究也说明,暴力犯罪者要比监狱中无暴力史的囚犯的个人空间大四倍。这因为这些暴力犯罪者不仅威胁他人也特别容易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威胁。由于害怕别人报复而扩大了个人的保护区域,因而个人空间也就变大了。 控制人与人交流的强度和程度也是个人空间的重要功能。比如说我们和朋友、亲人在一起时,个人空间就比较小;但和陌生人在一起时,个人空间就比较大。 所以个人空间可以调整与控制所接受
45、的刺激量。 1、领域性的定义 领域性:指的是个体或团体暂时或永久地控制一个领域,这个领域可以是一个场所或物体。当领域受到侵犯时,领域拥有者常会采取多种方式来保卫它。 2、领域的类型 (1)首属领域(primary territoriality) (2)次级领域 (second territoriality) (3)公共领域(public territoriality) (1)首属领域(primary territoriality) 首属领域就是由个人或首属群体拥有或专用的,并且对他们的生活来说是重要的、基本的和必不可少的领域。 如:卧室、住宅、个人办公室等都属于首属领域。 (2)次级领域 (second territoriality) 次级领域与首属领域相比其作用较少,拥有者只有较少的控制权。但尽管如此,它对拥有者而言也有明显的价值。 如:组团绿地、住宅楼里的门厅和楼梯间,大学里的公共教室等都属于次级领域。此类地方与首属领域相比其重要性低、流动性大。 (3)公共领域(public territoriality) 公共领域是对所有人都开放的地方,只要遵守一般的社会规范,几乎所有人都能进人或使用它。 如:公园、广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