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doc
《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doc(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的重要学习内容。按照我国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要求学生“熟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涌一定数量的名篇”(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高中阶段则不仅要求进行一般的诵读、理解、背诵,还要求
2、“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同时,正在实验中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还非常强调文言文的人文教育价值,提出学生必须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明确了文言文学习的明标和意义。然而,在实际学习当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态如何?学习效果如何?当前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到底是怎样一个状态?
3、笔者拟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一、学习现状(一)缺少兴趣,畏学厌学,普遍怀着“文言无用论”的心态我们曾对高二学生1100人做过关于语文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最不喜欢学习语文的哪一部分内容?”结果在“语文知识、现代文阅读、古诗词、文言文、作文”五项中,有591人选择不喜欢文言文,占总数的54%。许多学生觉得文言文属于古人的语言,离我们时代久远,隔阂太深,艰涩难懂;文言文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什么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要记要背要积累要归纳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时间又那么有限,根本应付不过来,况且花那么大精力学习这些繁难枯燥的东西,除了用于应付考试外,还有什
4、么意义呢?课内文言文学习尚且抱如此态度,那么课外更鲜有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去阅读我国古代优秀经典名篇了。如高一学年结束,笔者曾给学生布置一项暑期阅读作业,推荐了一批古今中外名著名篇让学生阅读,并作好读书笔记。结果在开学初的作业检查和问卷调查中,全班60人竟然没有一人选择阅读老师所推荐的“诸子百家”等古代经典作品,问及原因,大都说枯燥又难懂,根本提不起兴趣,况且平时考试又用不上这些“老古董”。因此,可以说,缺少兴趣,畏学厌学,为考试而学,普遍怀着“文言无用论”的心态,是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主要现状之一。(二)知识薄弱,能力不强,缺乏良好的文言学习习惯文言文要掌握的知识点确实比较多,实词、虚词、
5、通假字、古今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还有相关的文体文化常识等,都是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但从学生课堂活动的表现来看,他们文言知识掌握之薄弱令人担忧。不少学生在初中所学的文言字词,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已“健忘”得差不多了,老师在上课时讲到某一字词时经常会启发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所学过的内容,通过温故而知新,举一能反三,但大多数学生都难以唤醒“尘封”的记忆,又缺乏相关的知识积累去“旁敲侧击”,触类旁通,所以对老师的问题只能抓耳挠腮,疾首蹙颚,一旦老师公布所谓“标准答案”,则或欣然,或恍然,更多的则是默然和木然。如“而”这一常见的虚词,作为连词它有表转折、顺承、因果、并列、递进、假设等多种用法,作为代词可作
6、“尔”的通假字,表示“你”、“你的”之意,但在实际运用中,不少学生只知道它是连词,至于有什么作用和别的意义,却不甚明了。还有的学生,初中已接触了三年文言特殊句式,但到了高中,连基本的句式名称都还没弄清楚,如把倒装句中的“状语后置”说成“状语前置”,“宾语前置”说成“宾语后置”,真是令人啼笑皆非。而在文言的诵读识记能力、理解分析推断能力、鉴赏评价能力上,学生的表现也难尽如人意。诵读识记能力。不少学生虽然能对课文进行朗读,但大多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不能通过诵读去纠正预习偏差,正字音、明字形,把握好句读、停顿、重音、节奏、语气等,疏通文义,理解大意,变成了“为读而读”;有的则是“为背而读”,要
7、求背诵的段落就去诵读,反之则抛掷一边,这种支离破碎、割裂全篇、只言片语的背诵,将严重影响到对全篇文章的理解。默写是对识记的一种检查形式,相当多的学生背诵可能滔滔不绝,默写却常常错误百出,识记相当不牢固,尤其是形声字形似字,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每次默写均有学生把“幽”写成“忧”,默写的错误其实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对课文字词含义的不理解。理解分析推断能力。对于课文的学习,不少学生过于依赖现成的翻译资料书,借助参考译文,他们句子翻译如鱼得水;一旦字字落实,却难以解释其中关键性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课外文段,他们不能结合上下文语境去分辨、揣摩、解释关键性的字词,不能正确把握特殊句式,调整语序,准确地用现
8、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感悟鉴赏能力。学生普遍重“言”而轻“文”,着力点都功利性地放在死记一些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上了,而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几乎没有什么了解,也根本不关心,他们没有时间去感受苏轼石钟山记的哲理思考,没有精力去领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求学之道,没有兴趣去评品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忧乐情怀他们只关心如何把考题中有关字词句理解的12分选择题、8分翻译题的分数拿到手,至于感悟思想、鉴赏美感,则毫无兴趣。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学生的表现同样堪忧。文言文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学习文言文要养成多听多读多背的习惯,善于积累巧于归纳的习惯,借助工具书资料书自我学习的习惯,课外适量览阅古文经典以扩大知识面提高感悟力
9、的阅读习惯等等。但是,我们的学生在这些方面都难有令人满意的表现,如关于工具书的利用问题,对刚升上高一年级的新生,为了使他们方便查找资料以利于自学,我们要求学生如条件允许的话都能人手一本古汉语语常用字字典,或者两三人合购一本也行,但61人的一个班,最后统计也就仅有6本,平均10人共用一本。工具书本身就不足,而利用率竟也不高,有书的把它当摆设,没书的又懒得去借,很少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借助工具书去阅读文言文段,自己解决问题,提高揣摩感悟能力,养成良好自学习惯。因此,知识薄弱,能力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又一主要现状。二、原因探究上述文言文学习现状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是
10、整个中学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堪忧的反映。关于这个,姑且毋论,以下笔者只是就文言文教学自身问题,进行一番探究。 (一)文言自身的特点造成了学习的困难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形式。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行文简练是文言文的重要特点,也是其优点。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可以说文言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少;二是文言文多省略,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的情况很常见。
11、再加上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严密简洁的风格。然而,这一优点也恰恰成为现代人学习文言的最大障碍:单音词多、省略成分多、一词而多义、言微而义深等等,导致现代人阅读十分困难;再加上由于年代的久远,与口语相脱离的文言越来越艰涩难懂了。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还有许多陌生的名目典章制度这一切,在初学者的眼中成了捉摸不透的“迷言”,成了扪胸惊叹的“天书”。对于成长于电视、卡通等文化快餐时代的学生而言,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有着太多的美丽、刺激与诱惑,不是为了中考、高考,有几个有兴趣去面对那古奥难懂的“天书”,破解那捉摸不透的“迷言”?(二)价值取向的偏差
12、削弱了学习的动力文言自身的“缺点”已令学生畏而生厌,而价值取向的偏差更削弱了他们学习的动力,他们认为除了用于应付考试外,文言文真的是一无用处,平时不用它来写文章,不用它来日常表达交流,自己又没有立志于汉语研究的宏愿,花那么大的精力学习它干什么呢?当学生对优美的精神篇章、丰厚的人文底蕴的感受被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急功近利浮躁心境取代时,学习是枯燥的痛苦的。因此,确实有必要让中学生明确文言文学习的价值所在。1、认识功能文化价值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的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
13、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自中国。除科技之外,在哲学、政治、法律、宗教、历史、教育、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军事等各个领域,我们的祖先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得到完整而有序的保存,靠的就是文言。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列有一万多种、十万多卷,这还不算四库全书未收书目和丛书总录中所著录的。在这座由文言的“砖石”砌成的文化宝库里,浓缩着中华文明的景观,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有人说,掌握祖国的语言好比得到了一把打开本国文化的钥匙。那么,在中学教学文言文,就好像在孩
14、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这就是文言文教学的认识功能。也许有人会认为古与今的隔膜太厚,殊不知只有认识了昨天和今天,才能真正懂得今天、开创明天。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弘扬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我们没有理由抛弃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而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使命。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正是许多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
15、常关键的作用。2、陶冶功能教育价值 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说过:“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注明出处)的确,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泳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读罢论语六则,学生懂得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把这作为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铭言;背诵着孟子二章,学生们神情肃穆,“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此时正在他们年轻的心灵中升腾激荡
16、。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谆谆教导后生学者“求学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在训俭示康里,司马光告诫后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今天读来,仍然是字字千钧。可以说,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因为其中熔铸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魂。只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合理地去发掘利用,它就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短期效应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从长期效应看,有助于加强其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3、发展功能语言价值 现代汉语的语言系统是由古代汉语的语言系统发展变化而来的。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犹如一条墨写的黄河,蜿蜒至今,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既
17、有差异性,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两个常用字表进行了研究(前者是现代汉语3755个一级字,后者是1086个古代汉语常用字)。通过比较发现,有1001个古汉语常用字可以在现代汉语一级字表中找到,占到古汉语常用字的92;另外84个古汉语常用字中也有82个可以在现代汉语4500个常用字表和6196个印刷通用汉字字行表中找到。可见,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保持着相当强大的生命力。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1)以单音节词的形式得以沿用。这大多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如“日、月、山、水”等。这就使汉语系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2)(词素)保留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和多
18、音节词语中。如“目”字在现代汉语里已不单用了,但在“目标、目录、目前、目光、目击、目送”等双音节词中还保存着。这一方面说明文字的适应性强,可以不断地组合成词,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汉语词汇双音化和复合化的趋势。(3)保存在由古代俗语、谚语、警句中的成分压缩凝结而成的“成语”中。还以“目”为例,可以在“目不交睫、目不暇接、目不窥园、目不识丁、目空一切”等成语中看到它的影子。可以说,成语在古今汉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以上这些对我们的启示是:学习汉语不能无视古今汉语的血缘关系,文言文的教学可以收到探本溯源之效,察古知今,从而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现代汉语。另一方面,学习文言文还有助于克服“语言
19、断层现象”。现代汉语要发展,就需要继续从古代汉语中去提取养料,吸纳其中仍然鲜活的因子。(三)学习方法的不当导致了学习的低效1、不善于借助资料与工具书学习新课标突出强调要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的能力,这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当前中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表现的确难尽如人意:一方面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不喜欢假借资料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例如在预习课文时,没有养成边看注释和翻译资料边进行旁注的习惯,不能先自行串译课文,理解大意,圈出重点,提出疑难,而是被动的听讲,机械的笔记,囫囵的吸收,结果总是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阅读课外文段时,总是怕麻烦,懒动脑,遇到不懂的字词不去查找古汉
20、语语常用字字典之类的工具书去自行解决,总是依赖老师公布“标准答案”,结果一次次浪费了提高文言自读能力的宝贵机会。另一方面是对资料书的依赖过强,不能正确利用和使用好资料书。当今信息时代,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利用,又会成为学习的一大障碍。当前,一些文言文注释资料的泛滥,不可避免地让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注重积极思考,总在想“资料上写着呢,笔者何必去白费劲”,结果影响了学习文言文能力的提高。2、不注重知识的积累与归纳整理文言文涉及的知识非常多,除了关于语言方面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外,还包括文学文体常识、古代
21、文化知识(如官职、称谓、典章、制度、地名、风俗等)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勤于积累,不厌其烦,细水长流,坚持不懈。有了积累,才有可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字词句意的揣摩评断才有依据,如此才能逐渐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学习有了成就感,兴趣就来了。但不少学生往往缺乏毅力和耐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庸懒之心渐占上风,最后只能“缴械投降”;有的学生也意识到了积累的重要性,也一直在努力地去记、去背,孜孜不倦的积累,但是他们不善于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形成不了知识的系统性,捕捉不到其中的规律,变成了死记硬背,结果事倍而功半。如“宾语前置”是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它有极强的规律性,一般情况下,只要满足“疑问句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学生 文言文 学习 现状 分析 应对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