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土工试验规程.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33土工试验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3土工试验规程.doc(8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工试验规程Speeifiealion of soil testSL237一1999主编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施行日期:1999年4月15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土工试验规程SL237一1999的通知水国科1999139号根据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主持,以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修订的土工试验规程,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土工试验规程SL237一1999。本标准实施后取代SD128一54,SD128一86,SD228一 87及S
2、DS01一79土工试验规程。本标准自1999年4月15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主持部门,并由其负责解释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五日前言根据水利部技监办199522号文精神,按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对土工试验规程第一分册(S D128一84)、第二分册(SD228一86)、第三分册(SD128一87)的内容及SDs01一79下册中除第二、第三分册外的内容共76项,进行了全面的修订。经修订后的土工试验规程,列有69项试验和3个附录。在修订中,将原规程中不常用或不成熟的项目减去了12项试验,新增了5项试验(承载比试验、回弹
3、模量试验、共振柱试验、冻结温度试验及游离氧化铁试验)。在固结试验中增加了“应变控制连续加荷试验方法”,在原位密度试验中增列了“核子射线法”,在载荷试验中增加了“螺旋板试验方法”等。修改后的土工试验规程,包括“室内常规土工试验”、“土的膨胀性试验”、“土的变形参数试验”、“土的动力试验”、“冻土物理性试验”、“土的原位试验”、“粗颗粒土试验”和“土的化学性试验”等内容,涵盖了一般工程土及黄土、膨胀土、盐渍土、红土和冻理竺选土所需的试验项目,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土工试验的内容。本次修订,与原规程相比,增加了“引用标准”一章;在仪器设备中,增加了“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一节;在附录中,增加了“试验数据的
4、整理与成果报告”和“室内土工仪器通用要求”;并按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将“试验说明书”改为“条文说明”。本标准主编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科学院水利部东北勘测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盛树馨 窦宜 陶秀珍 朱思哲徐伯孟 李青云 郭熙灵 何晓民土的工程分类SL237一001一19991目的和适用范围101本规程用于工程用土的鉴别、定名和描述,以便对土的性状作定性评价。102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工程用土;不适用于有机土、混凝土所用砂和石料。注:工程用土指工程勘察、建筑地基、堤坝填料等涉及的土类,有机土指土中部分成分为有机物质的土。2引用标准GBJ145一90土的分
5、类标准。SL237一1999土工试验规程。3一般规定301土的工程分类(简称“分类,),应以下列土的特性指标作为依据。l土颗粒组成及其特性。2土的塑性指标:液限(Wl)、塑限(Wp)和塑性指数(Ip)。3土中有机质含量。302土的分类试验应按下列标准进行。l土颗粒粒组含量应按SL237一006一1999颗粒分析试验中的筛析法规定进行试验。12土的塑性指标应按51237一007一1999界限含水率试验规定进行试验。3有机质含量应按SL237一066一1999有机质试验规定进行测定。303本规程将工程用土分为一般土和特殊土两大类。1一般土按不同粒组的相对含量可分为:巨粒土、粗粒土和细粒土。2特殊土
6、包括黄土、膨胀土、红粘土。304土的粒组应按表304中规定的土颗粒粒径范围划分。230.6土类基本代号应符合下列规定。漂石(块石)B卵石(碎石)Cb砾(角砾)G砂S粉土M粘土C细粒土(C和M合称)F混合土(粗、细粒土合称)Sl有机质土 O黄土Y膨胀土E红粘土R盐渍土St级配良好W级配不良P高液限H低液限L307表示土类的代号按下列规定构成。11个代号即表示土的名称。示例:Cb卵石、碎石;M粉土。32由2个基本代号构成时,第l个基本代号表示土的主成分,第2个基本代号表示土的特性指标(土的液限或土的级配)。示例:GP不良级配砾;CL低液限粘土。3由3个基本代号构成时,第1个基本代号表示土的主成分,
7、第2个基本代号表示液限的高低(或级配的好坏),第3个基本代号表示土中所含次要成分。,示例:CHG含砾高液限粘土;MLS含砂低液限粉土。4土的分类41一般程序411根据土中未完全分解的动植物残骸和无定形物质判定是有机土还是无机土。有机质呈黑色、青黑色或暗色,有臭味,手触有弹性和海绵感。注:当不能判定时,可将试样在105110的烘箱中烘焙一昼夜,焙烘后试样的液限降低到未烘烙试样液限的34时,则试样为有机质土。412对于无机土,则按巨粒土、粗粒土和细粒土进行细分类。42巨粒土和含巨粒土的分类和定名421试样中巨粒组质量大于总质量50的土称巨粒类土。422试样中巨粒组质量为总质量的1550的土为巨粒混
8、合土。423试样中巨粒组质量小于总质量15的土,可扣除巨粒,按粗粒土或细粒土的相应规定分类、定名。4,24巨粒土和含巨粒土的分类、定名,应符合表424的规定。43粗粒土的分类和定名431试样中粗粒组质量大于总质量50的土称粗粒类土。432粗粒类土中砾粒组质量大于总质量50的土称砾类土;砾粒组质量小于或等于总质量50的土称砂类土。4434砂类土应根据其中细粒含量及类别、粗粒组的级配,按表434分类和定名。44细粒土分类和定名441试样中细粒组质量大于或等于总质量50的土称细粒类土。442细粒类土应按下列规定划分。l试样中粗粒组小于总质量25的土称细粒土。2试样中粗粒组质量为总质量的2550的土称
9、含粗粒5的细粒土。3试样中含有部分有机质(有机质含量5On(10)的土称有机质土。443细粒土应根据塑性图分类。塑性图的横坐标为土的液限(w:),纵坐标为塑性指数(IP)。塑性图中有A、B两条界限线。1 A线方程式:Ip=073(Wl 一20)。A线上侧为粘土,下侧为粉土。2 B线方程式为:Wl=50. Wl50为高液限,w:50为低液限。3本标准的塑性图为图443。444细粒土应按塑性图中的位置确定土的类别,并按表44禅分类和定名。644.5含粗粒土的细粒土先按表444规定确定细粒土名称,再按下列规定最终定名。1粗粒中砾粒占优势,称含砾细粒土,应在细粒土名代号后缀以代号G。示例:CHG含砾高
10、液限粘土;MLG含砾低液限粉土。2粗粒中砂粒占优势,称含砂细粒土,应在细粒土代号后缀以代号S。示例:CHS含砂高液限粘土;MLS含砂低液限粉土。446有机质土可按表444规定划分定名,在各相应土类代号之后缀以代号O。示例CHO有机质高液限粘土;MLO有机质低液限粉土。45特殊土分类45.1黄土、膨胀土和红粘土等特殊土类在塑性图中的基本位置见图451。其相应的初步判别见表451。45.2黄土、膨胀土、红粘土等特殊土的最终分类和定名尚应遵照相应的专门规范。本规程仅规定在塑性图中的基本位置和相应75土的简易鉴别、分类和描述5.1简易鉴别方法511简易鉴别方法是用目测法代替筛析法确定土颗粒组成及其特征
11、;用千强度、手捻、搓条、韧性和摇振反应等定性方法代替用仪器测定土的塑性。512土的有机质可按本规程411的规定鉴定。513土粒粒组含量的确定:可将研碎的风干试样摊成一薄层,凭目测估计土中巨、粗、细粒组所占的比例。再按本规程42至44的有关规定确定其为巨粒土、粗粒土(砾类土或砂类土)和细土。8 51.4干强度试验。将一小块土捏成土团风干后用手指册断、捻碎。根据用力大小可区分为:1干强度高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册断;2干强度中等稍用力即可捏碎或册断;3干强度低易于捏碎或捻成粉末。515手捻试验。将稍湿或硬塑的小土块在手中揉捏,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将土捻成片状,根据手感和土片光滑度可区分为:1塑性高手感滑
12、腻,无砂,捻面光滑;2塑性中等稍有滑腻感,有砂粒,捻面稍有光泽;3塑性低稍有粘性,砂感强,捻面粗糙。5 .16搓条试验。将含水率略大于塑限的湿土块在手中揉捏均鱼再在手掌上捕成土条。根据土条断裂而能达到的最小直径可区分为:1塑性高能搓成直径小于lmm土条;2塑性中等能搓成直径为13 mm土条;3塑性低搓成直径大于3 mm的土条即断裂。517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大于塑限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为3 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区分为:1韧性大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2韧性中等可再揉成团,捏而不易碎;3韧性小勉强或不能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518摇振反应
13、试验。将软塑至流动的小土块捏成土球,放在手掌上反复摇晃,并用另一手振击该手掌,土中自由水渗出,球面呈现光泽;用两手指捏土球,放松手水又被吸人,光泽消失。根据上述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I反应快立即渗水和吸水;2反应中等渗水和吸水中等;3反应慢(或无反应)渗水和吸水慢或不渗不吸。95.2鉴别分类521巨粒土和粗粒土根据51.3的目估结果,按本规程表424、表433和表434的规定进行分类和定名。522细粒土可根据本规程51.2和514至518的试验结果,按表52,2进行分类和定名。53土状态描述531在现场采样和试验开启土样时,应按下述内容描述土的状态。1巨粒土和粗粒土:通俗名称及当地名称
14、;土颗粒的最大粒径;漂石粒、卵石粒、砾粒、砂粒组的含量百分数;土颗粒形状(圆、次圆、棱角或次棱角);土颗粒矿物成分;土的颜色和有机物含量;细粒土成分(粘土或粉土);土的代号和名称。1O示例:粉质砂土,含砾约20,最大粒径约10 mm,砾坚,带棱角;砂粒由粗到细,粒圆;含约15的无塑性粉质土,干强度低,密实,天然状态潮湿,系冲积砂(5M)。2细粒土:通俗名称及当地名称;土粒的最大粒径;巨粒、砾粒、砂粒组的含量百分数;潮湿时颜色及有机质含量;土的湿度(干、湿、很湿或饱和);土的状态(流动、软塑、可塑或硬塑);土的塑性(高、中或低);土的代号和名称。示例:粘质粉土,棕色,微有塑性,含少量细砂,有无数
15、垂直根孔,天然状态坚实,系黄土(CLY)。532土的状态应根据不同用途按下列各项分别描述。1当用作填土时:不同土类的分布层次和范围。2当用作地基时:土类的分布层次及范围;土层结构、层理特性,密实度和稠度。11土样和试样制备SL237一002一19991目的和适用范围101土样在试验前必须经过制备程序,包括土的风干、碾散、过筛、匀土、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制备试样程序。102土样制备程序视需要的试验而异,故土样制备前应拟定土工试验计划。103对密封的原状土样除小心搬运和妥善存放外,在试验前不应开启。试验前如需要进行土样鉴别和分类必须开启时,则在检验后,应迅速妥善封好贮藏,应使土样少受扰动。1
16、04本规程适用于扰动土样的预备程序,扰动土样和原状土样的制备程序。105制备特殊试样的程序,分别在有关试验项目中阐述。2仪器设备21制备土样需用的仪器设备211细筛:孔径5、2、05 mm。212洗筛:孔径0075 mm。2.1.3台秤:称量1040 kg,分度值5g。214天平:称量1000g,分度值01g;称量200g,分度值0 01g。215碎土器:磨土机。216击实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21.7抽气机(附真空表)。218饱和器(附金属或玻璃的真空缸)。12219其他:烘箱、干燥器、保湿器、研钵、木锤、木碾、橡皮板、玻璃瓶、玻璃缸、修土刀、钢丝锯、凡士林、土样标签以及其他盛土器等。2
17、2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221计量仪器(台秤、天平、真空表)应按相应的检定规程进行检定。3扰动土样预备程序31细粒土样预备程序311将扰动土样进行土样描述。如颜色、土类、气味及夹杂物等;如有需要,将扰动土充分拌匀,取代表性土样进行含水率测定。3,12将块状扰动土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或利用碎土器碾散(勿压碎颗粒);如水量较大时,可先风干至易碾散为止。3,1,3根据试验所需土样数量,将碾散后的土样过筛。物理性试验土样如液限、塑限、缩限等试验,过0.5 mm筛;物理性及力学性试验土样,过2 mm筛;击实试验土样,过5 mm筛。过筛后用四分对角取样法或分砂器,取出足够数量的代表性土样,分别装人玻璃缸内,标
18、以标签 ,以备各项试验之用。对风干土,需测定风干含水率。314为配制一定含水率的土样,取过2 mm筛的足够试验用的风干土15 kg,平铺在不吸水的盘内,按本规程式(7 .02)计算所需的加水量,用喷雾器喷洒预计的加水量,静置一段时间,然后装人玻璃缸内盖紧,润湿一昼夜备用(砂性土润湿时间可酌情减短)。315测定湿润土样不同位置的含水率(至少2个以上),要求差值不大于士1。316对不同土层的土样制备混合土样时,应根据各土层厚度,标签应注明工程名称、土样编号、过筛孔径、用途、制备日期和试验天员等13按权数计算相应的质量配合,然后按本规程31.2至314的规定进行扰动土的预备工作。32粗粒土样预备程序
19、321对砂及砂砾土,按本规程313的四分法或分砂器细分土样,然后取足够试验用的代表性土样供作颗粒分析试验用,其余过5 mm筛。筛上和筛下土样分别贮存,供作比重及最大和最小孔隙比等试验用。取一部分过2 mm筛的土样供作力学性试验用。3 .22如有部分粘土依附在砂砾石上面,则先用水浸泡,将浸泡过的土样在2 mm筛上冲洗,取筛上及筛下代表性的土样供作颗粒分析试验用。323将冲洗下来的土浆风干至易碾散为止,再按本规程312至314的规定进行预备工作。4扰动土试样制备41一般要求411根据工程和设计的要求,将扰动土制备成所需的试样供进行湿化、膨胀、渗透、压缩及剪切等试验用。412试样制备的数量视试验需要
20、而定,一般应多制备12个备用。制备试样密度、含水率与制备标准之差值应分别在士0029cm,与士1范围以内,平行试验或一组内各试样间之差值分别要求在0029cm,和1以内。413扰动土试样的制备,视工程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击样法、击实法和压样法。42击样法421根据环刀的容积及所要求的干密度,含水率,按本规程式(7 01)、式(7 02)计算的用量,制备湿土样。422将湿土倒人预先装好的环刀内,并固定在底板上的击实器内,用击实方法将土击人环刀内。423取出环刀,称环刀、土总量,并符合本规程412的要求。1443击实法431根据试样所要求的干密度、含水率,按本规程式(7,0,1)、式(7 02)计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行业标准规范 水利工程、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工程建设、规程规范、施工规范、设计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