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doc
《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1、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由于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和扰民,保障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充分认识自身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并通过执行ISO14000标准,营造绿色建筑,追求社区、人居和施工环境的不断改善,为建筑企业施工环境管理做出典范。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具体体现,也是施工现场管理达标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必须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确保环保措施的逐一落实。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
2、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对施工现场原有的地下管线管网及地上地下设施,要采取保护措施,发现时,及时通知甲方和相关部门,现场派专人看守,并采取维护措施,严禁损坏和破坏发生.2现场施工环境管理目标21噪音排放达标:昼间70dB,夜间55dB。22防大气污染达标:施工现场扬尘的排放符合企业ISO14000环境管理程序文件中对扬尘污染控制程序的标准要求。23生活及生产污水达标:污水排放符合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4防止光污染:夜间照明不影响周围社区居民休息,同时还
3、要满足夜间施工作业的要求。25施工垃圾分类处理,能利用的尽量回收利用。26对水、电、纸张等资源消耗,作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7环境管理因素分析。根据本工程的实施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管理因素主要有:噪音排放、粉尘排放、烟尘排放、施工垃圾中的废料排放、夜间照明光的污染。3施工现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31施工现场防扬尘措施。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前,要适量洒水减少扬尘。32水房设电热开水炉。33在施工过程中执行工完场地清制度,并及时对脚手架进行清理,采用密目网对建筑物进行全封闭,减少施工中产生的粉尘。4施工现场的水污染防治
4、措施41现场搅拌机前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42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免污染地下水和周边环境。5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措施51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52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7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同时要上报施工所在地区的环保部门备案后方可施工。53产生强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供水 管网 改造 工程 环境保护 管理体系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