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数学基础知识笔记汇总.docx





《2020年中考数学基础知识笔记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数学基础知识笔记汇总.docx(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笔记 - 5 - / 77目 录第一篇、代数学第一部分 有理实数1.1.1实数相关概念11.1.2.有理数运算2第二部分 无理实数1.2.1.根式31.2.2.二次根式3第三部分 整式与分式1.3.1.整式概念与计算51.3.2.因式分解61.3.3.分式概念与计算7第二篇、几何学第一部分 相交线与平行线2.1.1相交线92.1.2.平行线102.1.3.命题与平移10 第二部分 三角形2.2.1.三角形性质112.2.2.特殊三角形122.2.3.全等三角形132.2.4.相似三角形14第三部分 四边形2.3.1.平行四边形152.3.2.中点四边形16第四部分 圆2.4.1
2、.圆有关概念172.4.2.圆周角、圆心角定理172.4.3.直线与圆位置关系182.4.4.圆幂定理192.4.5.扇形与圆锥19第五部分 旋转与视图2.5.1.旋转与对称202.5.2.投影与视图21第六部分 几何解题方法与思路2.6.1.尺规作图222.6.2几何辅助线222.6.3.折叠、动点问题242.6.4.几何中的最值242.6.5圆考点梳理262.6.6.其它几何考点27第三篇、方程、函数、不等式第一部分 坐标系3.1.1.平面直角坐标系29第二部分 一次方程、函数与不等式3.2.1.一元一次方程303.2.2.二元一次方程组313.2.3.一次函数323.2.4.一次不等式(
3、组)333.2.5.方程、函数、不等式关系34第三部分 分式方程与反比例函数3.3.1.分式方程353.3.2.反比例函数36第四部分 二次方程、函数与不等式3.4.1.一元二次方程383.4.2.二次函数393.4.3.方程、函数、不等式关系40第五部分 锐角三角函数3.5.1.锐角三角函数42第四篇、统计概率第一部分 统计4.1.1.数据收集整理描述444.1.2.统计分析44第二部分 概率4.2.1.事件和概率46第1篇 代数学第1部分 有理实数实数相关概念 1、有理数(1)定义:凡能写成为整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2)分类: 2、实数分类3、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
4、条直线。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4、相反数: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其中:互为相反数。5、绝对值(1)定义: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2)绝对值可表示为: 或 6、倒数:用1除以一个数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0没有倒数;若,那么的倒数是; 实数互为倒数,则;有理数运算1、有理数运算法则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减去一个
5、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几个数相乘,某因式为零,则积为零;各因式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或有限小数记成的形式,其中,为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原数的绝对值大于10时,利用科学记数法,写成的形式,注意,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也是小数点向
6、左移动的位数,如: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0时,利用科学记数法,写成的形式,注意,等于原数左边第一个非0的数字前的所有0的个数,是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如:3、近似数的精确: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4、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叫近似数的有效数字.第2部分 无理实数根式1、算术平方根:如果一个非负数的平方等于,即,那么这个非负数叫做的算术平方根。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记作读作根号或者读作二次根号。小结: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被开方数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且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2、平方根:如果一个数
7、的平方等于,即,那么这个数叫做的平方根。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记做读作正负根号或者读作正负二次根号。小结: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开平方: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非负数叫做被开方数。3、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即,那么这个数叫做的立方根三次方根。一个数的立方根记做读作三次根号。小结:任何一个数且只有一个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为正数,负数的立方根为负数,0的立方根为0。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的定义:一般地,把形如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2、二次根式的性质: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即只有被开方数时,式子才是二次根式,才有意义.化简时,先
8、将它化成,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来进行化简.中可以取任何实数,而中的必须取非负数;3、最简二次根式:满足以下条件的根式叫最简二次根式 被开方数不含分母(分母中也不能含有根号); 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4、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的被开方数相同,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5、二次根式的运算(1)乘除法法则: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积的算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商等于商的算术平方根,(2)加减法法则:一般地,二次根式加减时,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二次根式进行加减运算时,实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仍然适用6、分母有理化:指将该原为无理数的分母化
9、为有理数的过程,也就是将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单项式分母的分母有理化(运用有理化):分母中有一根号一数字或两个根号的分母有理化(运用平方差公式):7、实数大小的比较:(1)作差法:任意两个实数,若:(2)作商法:任意两个实数,若:(3)平方法:对含有根号的式子可以通过比较平方数的大小得根式大小。8、绝对值、二次根式、平方三者都具有非负性,它们的任意搭配和为。第3部分 整式与分式整式概念与计算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1)单项式:数或字母的积组成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2)多项式:
10、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单项式的次数是几,就叫几次项。一个多项式中有几项,就叫几项式。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3)同类项: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叫同类项。同类项与系数、字母位置无关。合并是指同类项的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同类项的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2、整式的运算(1)整式的加减法运算:几个整式相加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用加减号连接;然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化简求值的步骤: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化到最简代入特殊值(2)指数幂运算: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逆用公式: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逆用公式:
11、: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逆用公式: :积的乘方,等于积的因式乘方积。逆用公式: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负整数指数幂:(3)整式乘除法运算:单项式的乘除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们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有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
12、所得的积相加.即.(4)整式乘法公式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以下是常见的变形: 因式分解1、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2、因式分解的方法:(1)提公因式法:多项式的各项中都含有相同的因式,那么这个相同的因式就叫做公因式。把多项式分解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即。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关键是准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如:当多项式第一项的系数是负数时,先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变为正数,同时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如: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时,若多项式的某项与公因式相等或它们的和为零,则提取公因式后,该项变为:“”或“”,不要把该项漏掉,或认
13、为是而出现错误。如:(2)公式法: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如:对多项式可以先用整体法,即先令,则上式变为,简单明了,继续用公式法分解因式。(3)十字相乘法 :利用十字交叉线来分解系数,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十字相乘法。对于二次三项式,若存在 ,则判断方法:拆二次项与常数项,交叉相乘和为一次项即可用该方法。判断时十字交叉,书写时横向相加再相乘。在二次三项式(0)中,如果二次项系数可以分解成两个因数之积,即,常数项可以分解成两个因数之积,即,把排列如下:按斜线交叉相乘,再相加,得到,若它正好等于二次三项式的一次项系数,即,则二次三项式可分解为两因式与之积
14、,即.举例: 分式概念与计算1、分式定义:如果表示两个整数,并且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2、与分式有关的条件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 分式无意义:分母为分式值为:分子为且分母不为,3、分式的性质基本性质:,为不等于的整式.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如果分子分母有公因式,要进行约分化简.3、分式的运算(1)分式的加减: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关于通分:单项式分母以数字最小公倍数和字母最高次项的积为公分母。多项式先进行因式分解,然后以公因式和各项的独因式积为公分母。整式与分式相加减时,对整式进行通分,
15、以分式的分母为分母,整式乘分母为分子。(2)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分式与分式相乘,若分子和分母是多项式,则先分解因式,看能否约分,然后再乘。整式与分式相乘,可以直接把整式(整式可以看作分母是的代数式)和分式的分子相乘作为分子,分母不变.当整式是多项式时,同样要先分解因式,便于约分。(3)分式的乘方法则:分式的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用字母表示为:分式乘方时,应把分子、分母分别看作一个整体.如.第2篇 几何学第1部分 相交线与平行线相交线1、对顶角与邻补角有公共顶点的两边与的两边互
16、为反向延长线对顶角相等即有公共顶点与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邻补角互补即2、垂线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所示,符号语言记作: ,垂足为。垂线的性质:垂线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垂线性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平行线1、性质与判定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
17、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定: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平行线的构造命题与平移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2、常见结论及其否定形式是不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都是不都是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大于不大于(小于等于)至少有个至多有()个小于不小于(大于等于)至多有个至少有()个对所有,成立存在某,不成立或且对任何,不成立存在某,成立且或3、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的性质:平移后,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
18、或共线)且相等第2部分 三角形三角形的性质1、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和。3、分类按角分类: 按边分类:4、多边形多边形内角和。若正多边形每个内角为,则有多边形外角和。若正多边形每个外角为,则有多边形对角线条数5、三角形中的线段从三角形的一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在底边上的高为。三角形的一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连线叫三角形的中线在底边上的中线为。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顶角上的角平分线为
19、。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叫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5、三角形的三心(1)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重心。重心性质:重心和三角形顶点组成的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底边中点距离之比为三角形顶点坐标则重心坐标为(2)内心:三角形三内角角平分线交点叫三角形内心,是三角形内切圆圆心。内心性质: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面积与内切圆半径关系:(3)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三角形外心,是三角形外接圆圆心。外心性质:外心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面积与外接圆半径关系:特殊三角形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中 数学 基础知识 笔记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