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课程标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二、课程性质与理念1.课程性质 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与护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护理领域中护理对象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还是一门应用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对心理护理的需求日益增加,已成为现代护理科学的重要分支。护理心理学把护理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结合起来,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同时也注重相应基本技能的临床运用。它是现代护理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2.课程理念 符合
2、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等方面要符合课程标准。在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符合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三、课程设计思路 由于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护理心理学重点从基础心理学和患者心理出发,构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领悟。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护理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通过案例分析、法条解读、解决医疗事故纠纷等活动,构建完整严谨的思维模式,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每个单元的学习都以案例、视频和体验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二、课程教学目标(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
3、学员树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整体护理观,了解影响护士心理健康和护患沟通的因素,熟悉常用的护理心理测验,掌握护理心理学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会自我心理健康维护,能够应用所学习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指导心理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二)具体目标1.素质目标(1)加强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2)通过学习,加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2.知识目标(1)应将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纵向贯连,与社会、人文学科横向贯通。3.技能目标能将心理护理的知识和技术运用于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及各项护理操作中。掌握科学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及时正确的为病人进行心理护理。(1)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
4、。(2)具有预见病人心理护理需要的能力。(3)对临床各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三、课程内容、要求及实施序号学习章节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时教学方法理论实践1第一章绪论掌握护理心理学的概念、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2第二章心理的实质、认识过程掌握感觉、知觉等的的基本概念2一般讲授、作业3第二章认识过程掌握记忆、思维等的基本概念2一般讲授、作业4第二章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掌握概念和分类2一般讲授5第二章人格掌握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6第三章心理学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及社会学习理论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7第三章心理学基本理论掌握心理防御机制
5、的类型及社会学习理论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8第四章心理应激掌握心理应激的基本概念等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9第四章心理应激掌握心身疾病的基本概念等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10第五章心理评估方法掌握心理评估的概念和方法11一般讲授、课堂讨论11第五章常用的心理测验方法掌握常用的心理测验方法11一般讲授、课堂讨论12第六章病人心理干预掌握病人心理干预的基本方法和技术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13第六章病人心理干预掌握病人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方法和技术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14第七章病人心理掌握病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常见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反应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15第七章病人心理各阶段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应对方式2一般讲授、课
6、堂讨论16第八章病人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概念和原则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17第八章病人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程序和计划的制订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18第九章护理心理健康与维护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四、教学资源(一)教学设备1.各种病例资料、图片、模型、视频资料。2.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3.校外见习及实习基地。(二)教学师资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毕业院校职称教师类型12345(三) 实训教学条件1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护理专业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25个,建筑面积达11516.7平方米,生均7.2平方米;生均仪器设备值达16515.46元,平均使用频率达101.8%,设备平均使用率达8.1
7、4小时/天。2.校外学习实践基地目前护理专业校企合作单位56家,其中:附属医院1所、教学医院7所、实习医院48所,三级甲等15所、三级乙等5所、二级甲等18所、二级乙等2所、其他16所。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每年接收实习、见习学生达1200人次以上。基地使用时间达312天,学生完成9个月顶岗实习达100%,制定有完整的实习计划、独立的实习教材,实施出科理论考试、技能考试以及过程评价等考核方法。3.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学生人数占专业在校生总数35.44%;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8个,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工位160个。(四)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护理心理学基础(第二版)(卫生部“十
8、二五”规划教材)2016年2月。护理心理学(第二版)(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2015年5月。参考资料:护理心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实训护理心理学五、教学评价(一)考核评价方式护理心理学是我校护理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型为理论课。学生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成绩和课终闭卷理论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二)考核标准护理心理学课终闭卷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中考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10%。平时成绩主要由出勤成绩、平时作业、课堂讨论等部分组成。护理伦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护理伦理学 课程类型:理论(A类)课程属类:专业必修课 所属教研室:心理学、伦理学教研室 适用专业:护理专科一、课程属性
9、1.课程性质护理伦理学是一门伦理学与护理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是护理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也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护理人员在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防病治病、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的护理工作中,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护理道德,而且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伦理问题,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处理不同利益所引起的冲突和纠纷。需要在了解本专业的规范,熟悉有关的伦理理论及原则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的伦理思考,做出理性公正的决定。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护理伦理学知识以指导护理实践。 2.课程理念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等方面要符合课程标准。在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
10、养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符合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主要对象是三年制大专和五年制大专护理专业的学生。本课程是一门护理道德课程。在学习中,使学生能够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自然传承和发扬优良的医德传统。明确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范畴以及护士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要求,自觉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二)具体目标1.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护理学价值观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
11、德素质,建立正确的伦理思维模式,能运用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来指导护理实践问题。2.知识目标通过对护理伦理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护理道德的评价标准、依据、方式等。3.技能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及护理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三、课程内容、要求及实施序号学习章节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时教学方法理论实践1第一章绪论掌握道德、伦理、护理伦理学与护理道德等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2一般讲授2第二章护理伦理学的发展与展望掌握现代护理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2一般讲授、课
12、堂讨论3第三章护理伦理学的基础理论掌握生命论、道义论2一般讲授4第三章护理伦理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功利论和美德论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5第四章护理伦理学的规范体系掌握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范畴的内容,学会案例分析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6第五章护理关系伦理(一)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2一般讲授7第六章护理关系伦理(二)在履行职责的过程当中,遵守护理行为准则和规范2一般讲授8第七章护患沟通掌握护患沟通的基本原则,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2一般讲授、角色扮演、案例分析9第八章医院护理伦理掌握门诊和急诊的护理伦理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10第八章医院护理伦理掌握病房护理和手术室护理的伦理原则2一般
13、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11第九章社会护理伦理掌握社区和公共卫生护理的伦理要求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12第十章特殊人群的护理伦理掌握妇产科、儿科病人的护理伦理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13第十章特殊人群的护理伦理掌握老年病人、精神科病人和肿瘤病人的护理伦理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14第十一章特殊时期的护理伦理掌握围手术期和孕产期护理伦理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15第十一章特殊时期的护理伦理掌握重症监护期和临终期护理伦理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16第十二章护理科研伦理掌握各项护理科研的伦理准则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17第十三章护理伦理决策、评价掌握正确进行护理伦理决策
14、、依据护理行为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进行护理道德评价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18第十四章护理道德教育和修养掌握护理道德教育和护理道德修养的基本概念、方法和途径2一般讲授、课堂讨论四、教学资源(一)教学设备1.各种病例资料、图片、模型、视频资料。2.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3.校外见习及实习基地。(二)教学师资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毕业院校职称职务教师类型1专职教师2专职教师3专职教师4专职教师5专职教师6专职教师(三) 实训教学条件1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护理专业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25个,建筑面积达11516.7平方米,生均7.2平方米;生均仪器设备值达16515.46元,平均使用频率达101.8%,
15、设备平均使用率达8.14小时/天。2.校外学习实践基地目前护理专业校企合作单位56家,其中:附属医院1所、教学医院7所、实习医院48所,三级甲等15所、三级乙等5所、二级甲等18所、二级乙等2所、其他16所。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每年接收实习、见习学生达1200人次以上。基地使用时间达312天,学生完成9个月顶岗实习达100%,制定有完整的实习计划、独立的实习教材,实施出科理论考试、技能考试以及过程评价等考核方法。3.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学生人数占专业在校生总数35.44%;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8个,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工位160个。(四)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护理伦理学(第二版)(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2014年12月参考资料:护理伦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实训护理伦理学五、教学评价(一)考核评价方式 护理伦理学是我校护理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型为理论课。学生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成绩和课终开卷理论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二)考核标准 护理伦理学课终开卷理论考试(案例分析)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中考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10%。平时成绩主要由出勤成绩、平时作业、课堂讨论等部分组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