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教育模式与发展研究毕业设计.docx
《中国网络教育模式与发展研究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网络教育模式与发展研究毕业设计.docx(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目录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接受教育非常重要的“第二环境”, 同时对促进教育的多元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其先进的技术并应用到教育中去,使其教育水平迅速提高。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高等教育普及率相当低,目前全国约有3000多万青壮年文盲,现代社会科盲更是不计其数,还有上千万的适龄青年不能入学。发展现代网络教育符合我国国情,是一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新型教育模式,可以缓解我国高等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校园环境资源匾乏、设备条件供不应求的矛盾,逐步缩小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
2、日臻成熟,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现象不仅为教育事业开辟了新天地,更为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关键词:网络教育;经济分析;模式研究;技术平台AbstractWith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access to become very important second environment, while promot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ducatio
3、n played a positive role.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other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ducation to rapidly increasing level of its education. China is a vast and populous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rate is rather low, some of the mor
4、e than 30 million illiterate young and middle-aged, blind by modern society is incalculable, there are tens of millions of school-age young people can not go to school.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in line meet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it has a great potential development
5、of a new education model, it can ease the shortage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faculty, the campus floor plaques lack of resources, equipment supply conditions of the contradictions and gradually narrow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mbalance of contradictions. As Chinas compu
6、ter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progress and keep mature, computer-based distance edu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is also showing a growing trend, as a new phenomenon of education for education not only opened up a new world, the more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nation The improvement
7、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in market demand to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 network; economic analysis; model analysis目录第一章 绪论11.1中国网络教育研究的背景11.2中国网络教育研究的意义11.2.1.网络远程教育为建立学习化社会提供物质基础11.2.2网络远程教育为教育平等提供条件31.2.3网络远程教育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41.2.4 网络教育促进企业涉足51.3 研究思路和方法6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6
8、1.4.1我国网络教育现状61.4.2国外的网络教育8第二章 网络教育的相关概念解释及其优势112.1 网络教育的相关概念112.1.1网络教育的概念112.2网络教育的特点112. 3网络教育的优越性15第三章 网络教育的经济可行性分析173.1 网络教育经济分析的理论依据173.1.1如何进行网络教育经济分析173.1.2网络教育经济学分析理论依据173.2边际分析183.3我国网络教育的市场需求分析193.3.1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193.4 消费者行为分析23第四章 中国网络教育模式研究294.1讲授型模式294.2 讨论学习模式314.3 探索学习模式314. 4 协作学习模式32第
9、五章 网络教育平台的技术实现355.1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开发环境和技术路线355.1.1开发环境355.1.2技术路线355.2 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设计原则365.3网络教育支撑平台模块的结构与功能设计375.3.1网络教学支持系统385.3.2网络教育资源库管理系统405.3.3网络教学管理系统425.3.4网络教育系统管理435.4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主要设计特点和关键技术435.4.1主要设计特点435.4.2 关键技术45第六章 中国网络教育发展趋势与展望476.1 中国网络教育研究的结论476.2中国网络教育展望47致谢49参考文献519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1.1中国网络教育研究的
10、背景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远程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并使得教育能够得到广泛的普及。特别是在21世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国际竟争日趋激烈,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体如果不会上网查询和获取资料,其孤陋寡闻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和学生如果不会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高效的学习和教学,显然难以适应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远程教育,特别是现代网络教育,是解决人才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且将会成为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动力。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高
11、等教育普及率相当低,全国约有3000多万青壮年文盲,现代社会科盲更是不计其数,还有上千万的适龄青年不能入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符合我国国情,是一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新型教育模式,它可缓解我国高等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校园环境资源匾乏、设备条件供不应求的矛盾,逐步缩小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为了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活动计划,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振兴教育的六大工程之一,开辟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条新途径,将成为我国各类社会成员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更新知识技能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力措
12、施。1.2中国网络教育研究的意义1.2.1.网络远程教育为建立学习化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空前繁荣的社会,信息以爆炸形式在递增。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100年掌握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长1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长1倍,而近10年则是大约每3年增长1倍。在该组织一篇著名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人类已进入到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对每个人来说,包括大学在内的学校教育完成以后,仍不能满足现实生活,工作的需要,仍然需要继续学习。我国最早在微电子领域进行研究的专家王芹生说:“世界变化太快了,我一直在学习新的知识。相信未来
13、更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世界。”这种学习不完全局限于学校的范围之内,在学校之外通过家庭、社会、工作岗位以及生活的各方面的体验,都是学习,都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学习将成为伴随人的一生的不间断的活动,成为发展的基础。因此,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迅速增长的学习需求与匮乏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单靠传统的教育机构是不可能满足如此之巨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家庭、社会,教育部门以及非教育部门都要能提供学习机会,并参与教育活动,也就是要构建一个学习化的社会,使人们能够在任何时刻都能自由地进行学习。但是,传统的教育受时间、空间和人力、物力酌限制,难以达到学习化社会的要求。而网络远程教育
14、正提供了这样的好机会。 网络远程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网络能把学校扩展到办公室、家庭甚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工作与学习相融合。通过网络,每个人都可以自主选择在何时何地学习。那些已有工作岗位无法进行脱产学习的成人,就有条件和机会接受各种层次的教育。 网络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育对象也扩大了,网络远程教百的资源是开放的,并不局限于年轻的在校者,社会上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进行学习。 在国外,在电脑网上学习大学课程或完成本科学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前不久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又率先在电脑网上开设了商业管理研究生课程。接着,密苏里州立大学也在电脑网上新设了科技硕士班,就读的多为已过了读研究
15、生的黄金年龄的在职管理人员,他们随时可以打开电脑学习,不必亲自上学校读书,也不必担心漏课,大学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将通过网络“送”至学员单位或家中;如果毕业时考试合格,即被授予硕士学位。 我国也在积极推行网络远程教育,1999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等几所学校试点的基础上,将网络教育学校的数额扩大到68所,这些学校可以开设研究生课程,本专科学位学历教育,招生既可以通过高考、成人高考录取;也可以自行组织考试。各校根据学生考试成绩颁发毕业证书;随着网络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学习化社会也将随之日趋完善;因此我们可以说,网络远程教育为建立学习化社会提供了切实的物质基础。1.2.2网络远程教育为教育平等提供条件教育
16、平等,一方面要为所有人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同时还要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进行自主选择并接受尽可能好的教育。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但是,当今的全球教育状况并不理想,其发展也不平衡。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有两亿儿童得不到基础教育。而要在这些地方建立一所昂贵的校园,聘用一批优秀的教师,培养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受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在世界物质分配不均衡的条件下,有些人具有获得知识的条件,有些人却出于地理或经济的原因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是不公平的,违背了教育的平等原则。 网络远程教育是以平等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它把网络应用到远程教育中,利用了网络的优势,
17、与以往的教育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任何人通过网络服务机构可以获取各种类型的资源。网络取消了性别、阶级、社会地位、国籍等方面的差别,能够更好地、更平等地给学习者提供教育服务。网络的信息交流具有共享性,凡是与网络相连的用户计算机均可以分享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拓展了学习者对于信息资料的选择利用的程度和范围。网络也是一个信息资源库,它将声音、文字、图像等转化为数字化的形式,大大地扩充了网络信息的存储容量,而且可以将不同媒体形式的信息资源分散地存储在与网络相连的各个节点的客户服务器上,克服了社会中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同时也克服了学校教育在物理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18、对于我国来说,发展网络远程教育则更有必要,因为我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分布和学校分布不合理,教育资源远不能满足教育需求。而且,我国每年都有大批的高考、中考落榜生以及很多贫困地区的学生。他们人学无门,但又渴望上学。教育经济学家魏新曾说过,承担着社会资源再分配职能的教育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弱势群体改变生活环境的惟一通道。对那些边远或是贫困地区来说教育的这种天然的社会职能却与现实构成悖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这些地区教育资源布局不平衡的缺陷,而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投入的不足,又进一步放大了这些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要改善这些状况,光靠现有的教育规模很难胜任,而
19、大量新建学校,国家的经济实力又有限。因此开发利用普通大学已有的师资、教材、设备等教育资源,建立网上学校,开展各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实现全国大范围大规模的资源共享;成为发展教育事业的一项战略抉择。将远程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拓展,可有效地缓解我国教育资源不足和巨大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按1999年统计,我国适龄青年能上大学的只有9.5左右这其中处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如果除去成人学历教育所占人数,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才只有5.6。而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能达到30-40。经过几年的发展,网络大学的人数将与正规学校差不多,甚至有超过的可能。想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有机会实现其
20、愿望。 正是网络远程教育,使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不管其家庭出身、地位、财富如何,都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机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 1.2.3网络远程教育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将来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这个社会对学生有新的要求。用人单位既要求学生掌握单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有善于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能力,而这些都不是传统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的。学生面临着众多的竞争和择业的压力,他们要求能够在校园中学到技能,以发展自己的种种潜力。网络本身是信息时代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石,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符合信息社会的要求的。北京师范大学谢维
21、和教授认为,网络远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强项: 1具有比较强的信息获取和选择的能力。而这恰恰是现代社会或信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和技能。网络远程教育的特点正是培养了学生的这样一种能力; 2具有比较强的网络能力。有人说,网络是一种虚拟的空间。其实,我认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现实的生存空间。在学习财富隐藏其中这本书中所指出的学会生存,在现代社会中就应该包括学会在网络空间中生存,学习、做事、合作等。因此,比较强的网络能力也就意味着具有比较强的现实生活的能力。 3具有比较强的自我建构能力。包括意义的建构、新思想的建构,新知识的建构等等。因为,恰恰在网络中,学生所得到的信息和各种知识从某
22、种意义上说,具有一种所谓的“并贴画”效应,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同的知识和信息往往非常集中和高频率地结合在一起。学生需要通过这些知识和信息的整合,发现和获得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建立新的意义。 因此,新型人才的培养单靠传统教育是不行的,至少要和网络远程教育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培养出信息社会需要的人才。 1.2.4 网络教育促进企业涉足网络远程教育促进企业涉足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信息产业,包括:教育网络设备设施制造业、教育软件开发业、教育资源开发服务业、人才培训业、网络维护管理业等。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也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仅仅靠国家财政的投入远远不能解决,势必需要社会各方的参与,这
23、就给企业涉足网络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企业涉足远程教育的主要模式有: 企业自主开发产品,为实施远程教育的学校提供硬件、软件及网络管理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学校负责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持人员及相关资产独立出来与企业合资成立公司,为该学狡的远程教育服务,或同时为其他学校服务; 学校的远程教学网络资产独立出来,由企业进行投资改造,网络资产实行企业化运作; 企业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创办基于Internet的网络学校,建立自己的教育网站。企业直接与学校进行远程教育的合作办学,收入按某种方式分成。由于现行的教育法规规定,学校属于非赢利性事业单位,学校的收入扣除费用后,只能用来继续投资教育,因此通过与学校合作办学获
24、得收入的模式还存在法律上的障碍。但是,这种障碍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解决。国家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相关法规也有松动的可能。 目前已有多个上市公司涉足国内的远程教育项目,计划总投资额数亿元,显示了该领域的商业价值已经得到企业界的认同。 网络远程教育对于社会而言,其意义远不止这几点。由于网络使得远程教育的资源得到了共享和优化,、促进了社会资源的节约和优化,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外信息和文化的交流,增大了学习者接触各国信息与文化的机会,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1.3 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先介绍网络教育的发展背景及启示意义;第二部分介绍网络教育的相关概念解释及其优势;第三部分对网络教育经济可行性分析;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网络教育模式与发展研究 毕业设计 中国 网络 教育 模式 发展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