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6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689 主编部门:中外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0年1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89)建标字第151号 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198410号文的要求,由化学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为国家标准,自1990年1月起施行。本规范由化学工业部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化学工业部施工技术研究所负
2、责。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89年3月27日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型198410号文的要求,由我部施工技术研究所负责主编,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十年在绝热工程施工、设计和生产使用方面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鉴于本规范系初次编制,希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
3、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我部施工技术研究所(通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槐中中路),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化学工业部1989年3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材料第一节 质量要求第二节 质量检查第三章 施工的准备和要求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施工前的准备和要求第四章 绝热层的施工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固定件、支承件的安装第三节 捆扎法施工第四节 拼砌和缠绕法施工第五节 充填法施工第六节 粘贴法施工第七节 浇注法施工第八节 喷涂法施工第九节 可拆卸式绝热层的施工第十节 伸缩缝及膨胀间隙的留设第五章 防潮层的施工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沥青胶、防水冷胶料玻璃布防潮层第三节 施工第六章 保护层的施工第一节 金属保
4、护层第二节 毡、箔、布类保护层第三节 抹面保护层第七章 安全技术第八章 工程验收第一节 质量检查第二节 交工文件附录一 名词解释附录二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录三 法定计量单位与非法定计量单位换算表附加说明第一章 总 则第1.0.1条 为了贯彻国家的节能政策,提高绝热工程施工工艺水平,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工艺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的能量损失,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效益,特制订本规范。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设备及管道内介质温度范围为大于等于负196、小于等于正850的外部绝热工程的施工及验收。本规范不适用于核动力、航空、航天工业的设备及管道、埋地长输管道的绝热工程和工业炉窑的炉墙隔热工程。第1.0
5、.3条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的施工,必须按设计文件及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当需要修改设计、材料代用时,或采用新材料,必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第1.0.4条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的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后,方可开工。一、设计文件及有关技术文件齐全,施工图纸已经会审;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业已批准,技术交底和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已经完成。第1.0.5条 绝热工程的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 材 料第一节 质量要求第2.1.1条 绝热层材料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绝热层材料应有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当用于作保温层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其平均温度小
6、于等于623K(350)时、导热系数值不得大于0.12W/(mK)0/103kcal/(mh;当用于作保冷层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其平均温度小于300K(27)时,导热系数值不得大于0.064W/(mK)0.055kcal/(mh)。二、用于保温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其容重不得大于400kg/m3;用于保冷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其容重不得大于220kg/m3。三、用于保温的硬质绝热制品,其抗压强度不得小于0.4MPa(4kgf/cm2);用于保冷的硬质绝热制品,其抗压强度不得小于0.15MPa(1.5kgf/cm2)。四、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应具有耐燃性能、膨胀性能和防潮性能的数据或说明书,并应符合使用
7、要求。五、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化学性能应稳定,对金属不得有腐蚀作用。当用在奥氏体不锈钢设备或管道上时,其氯离子含量指标应符合图2.1.1的允许范围,也可按下式进行验证:lgy0.123+0.677lgx (2.1.1)式中 y测得的Cl离子含量(ppm);x测得的Na+SiO3离子含量(ppm)。六、用于充填结构的散装绝热材料,不得混有杂物及尘土。纤维类绝热材料中大于或等于0.5mm的渣球含量应为:矿渣棉小于10%,岩棉小于6%,玻璃棉小于0.4%。直径小于0.3mm的多孔性颗粒类绝热材料,不宜使用。第2.1.2条 防潮层材料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湿性能。二、应能耐大
8、气腐蚀及生物侵袭,不得发生虫蛀、霉变等现象。三、不得对其它材料产生腐蚀或溶解作用。四、应具备在气温变化与振动情况下能保持完好的稳定性。第2.1.3条 保护层材料的质量,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1.2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应采用不燃性或阻燃性材料。二、贮存或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或管道,以及与此类管道架设在同一支架上或相交叉处的其它管道,其保护层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三、应无毒、无恶臭,外表美观,并应便于施工和检修。四、保护层表面涂料的防火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节 质量检查第2.2.1条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必须具有产品质量证明书或出厂合格证,其规格、性能等技术要求
9、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第2.2.2条 当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产品质量证明书或出厂合格证中所列的指标不全或对产品质量(包括现场自制品)有怀疑时,供货方应负责对下列性能进行复检,并应提交检验合格证:一、多孔颗粒制品的容重、机械强度、导热系数、外形尺寸等。松散材料的容重、导热系数和粒度等。二、矿物棉制品的容重、导热系数、使用温度和外形尺寸等。散棉的容重、导热系数、使用温度、纤维直径、渣球含量等。三、泡沫多孔制品的容重、导热系数、含水率、使用温度和外形尺寸等。四、软木制品的容重、导热系数、含水率和外形尺寸等。五、用于奥氏体不锈钢设备或管道上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应提交氯离子含量指标。第2.2.3条 受潮的
10、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当经过干燥处理后仍不能恢复合格性能时,不得使用。保冷工程所用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其含水率不应超过1%。软木制品的最大含水率不应超过5%。第2.2.4条 对防潮层、保护层材料及其制品的复检,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外形尺寸应符合要求,不得有穿孔、破裂、脱层等缺陷。二、绝热结构用的金属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铝及铝合金热轧板、铝及铝合金材料的尺寸允许偏差、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薄钢板技术条件和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等标准的要求。三、抽样检查: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容重、透湿率、耐热性、耐寒性等指标,均应符合标准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第2.2.5条 材料检验所采用的测试方法及仪器,应符合现
11、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第三章 施工的准备和要求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3.1.1条 在施工前,对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应核查其性能;对保管期限、环境和温度有特殊要求的,应按材质分类存放。在保管中根据材料品种不同,应分别设置防潮、防水、防冻、防挤压变形(成型制品)等设施。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露天堆放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第3.1.2条 工业设备及管道的绝热工程施工,应在工业设备及管道的强度试验、气密性试验合格及防腐工程完工后进行。第3.1.3条 在有防腐、衬里的工业设备及管道上焊接绝热层的固定件时,焊接及焊后热处理必须在防腐、衬里和试压之前进行。第3.1.4条 在雨雪天、寒冷季节施工室外绝热工程时,应采取
12、防雨雪和防冻措施。第二节 施工前的准备和要求第3.2.1条 必须配备绝热层、防潮层、保护层和预制品加工的施工机具。第3.2.2条 施工场地必须临时设置供水、供电、消防等设施,道路应通畅,且有相应的加工场地,施工机具应匹配合理。第3.2.3条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出库时,应核对其品种、规格、有效期限,并应做外观检查。第3.2.4条 绝热层施工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支承件及固定件就位齐备。二、设备、管道的支、吊架及结构附件、仪表接管部件等均已安装完毕。三、电伴热或热介质伴热管均已安装就绪,并经过通电或试压合格。四、清除被绝热设备及管道表面的油污、铁锈。五、对设备、管道的安装及焊接、防腐等工序办妥交
13、接手续。第四章 绝热层的施工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4.1.1条 当采用一种绝热制品,保温层厚度大于100mm,保冷层厚度大于80mm时,应分为两层或多层逐层施工,各层的厚度宜接近。当采用两种或多种绝热材料复合结构的绝热层时,每种材料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第4.1.2条 绝热制品的拼缝宽度,当作为保温层时,不应大于5mm;当作为保冷层时,不应大于2mm。在绝热层施工时,同层应错缝,上下层应压缝,其搭接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当外层管壳绝热层采用粘胶带封缝时,可不错缝。第4.1.3条 水平管道的纵向接缝位置,不得布置在管道垂直中心线45范围内(图4.1.3)。当采用大管径的多块硬质成型绝热制品
14、时,绝热层的纵向接缝位置,可不受此限制,但应偏离管道垂直中心线位置。第4.1.4条 方形设备或方形管道四角的绝热层采用绝热制品敷设时,其四角角缝应做成封盖式搭缝,不得形成垂直通缝。第4.1.5条 干拼缝应采用性能相近的矿物棉填塞严密,填缝前,必须清除缝内杂物。湿砌带浆缝应采用同于砌体材质的灰浆拼砌。灰缝应饱满。第4.1.6条 保温设备或管道上的裙座、支座、吊耳、仪表管座、支架、吊架等附件,当设计无规定时,可不必保温。保冷设备或管道的上述附件,必须进行保冷,其保冷层长度不得小于保冷层厚度的四倍或敷设至垫木处。第4.1.7条 支承件处的保冷层应加厚;保冷层的伸缩缝外面,应再进行保冷。第4.1.8条
15、 管道端部或有盲板的部位,应敷设绝热层,并应密封。第4.1.9条 除设计规定需按管束保温的管道外,其余管道均应单独进行保温。第4.1.10条 施工后的绝热层,不得覆盖设备铭牌,可将铭牌周围的绝热层切割成喇叭形开口,开口处应密封规整。第二节 固定件、支承件的安装第4.2.1条 钩钉或销钉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用于保温层的钩钉、销钉,可采用36mm的镀锌铁丝或低碳圆钢制作,直接焊装在碳钢制设备或管道上。其间距不应大于350mm。每平方米面积上的钩钉或销钉数为:侧部不应少于6个,底部不应少于8个。二、焊接钩钉或销钉时,应先用粉线在设备、管道壁上错行或对行划出每个钩钉或销钉的位置。三、在保冷结构
16、中,钩钉或销钉不得穿透保冷层。塑料销钉应用粘结剂粘贴。第4.2.2条 支承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支承件的材质,应根据设备或管道材质确定,宜采用普通碳钢板或型钢制作。二、支承件不得设在有附件的位置上,环面应水平设置,各托架筋板之间安装误差不应大于10mm。三、当不允许直接焊于设备上时,应采用抱箍型支承件。第4.2.3条 支承件制作的宽度和安装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支承件的宽度,应小于绝热层厚度10mm,但最小不得小于20mm。二、立式设备和公称直径大于100mm的垂直管道支承件的安装间距:对保温平壁应为1.52m;对保温圆筒:当为高温介质时,应为23m,当为中低温介质时,应为35m
17、;对保冷平壁或圆筒,均不得大于5m。第4.2.4条 壁上有加强筋板的方形设备、烟道、风道的绝热层,应利用其加强筋板代替支承件,也可在筋板边沿上加焊弯钩。第4.2.5条 球形容器的保冷层固定件,采用粘贴法装设销钉时,粘结剂应与销钉材质相匹配。每块绝热制品的销钉用量为4个。塑料销钉的长度,应小于保冷层厚度10mm,但最小不得小于20mm。第4.2.6条 管道采用软质毡、垫保温时,其支撑环的间距宜为0.51m。当采用金属保护层时,其环向接缝与支撑环的位置应一致。第4.2.7条 直接焊于不锈钢设备或管道上的固定件,必须采用不锈钢制作。当固定件采用碳钢制作时,应加焊不锈钢垫板。第4.2.8条 抱箍式固定
18、件与设备或管道之间,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石棉板等隔垫:一、介质温度大于等于200。二、保冷结构。三、设备或管道系非铁素体碳钢。第4.2.9条 保冷结构的支、吊、托架等用的木垫块,应浸渍沥青防腐。第4.2.10条 设备振动部位的绝热层固定件,当壳体上已设有固定螺母时,螺杆扭紧丝扣后,应点固焊。第4.2.11条 设备封头处固定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当采用焊接时,可在封头与筒体相交的切点处焊设支承环,并应在支承环上断续焊设固定环。二、当设备不允许焊接时,支承环应改用抱箍型。三、多层绝热层应逐层设置活动环及固定环。四、多层保冷里层应采用不锈钢制的活动环、固定环、钢丝或钢带。第三节 捆扎法施
19、工第4.3.1条 绝热层采用镀锌铁丝、包装钢带或粘胶带捆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硬质绝热制品的绝热层,可采用16号18号镀锌铁丝双股捆扎,捆扎的间距不应大于400mm。但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600mm的管道或相应的设备,应在捆扎后,另用10号14号镀锌铁丝或包装钢带加固,加固的间距宜为500mm。二、半硬质及软质绝热制品的绝热层,应根据管道直径及设备的大小,采用包装钢带、14号16号镀锌铁丝或宽度为60mm的粘胶带进行捆扎。其捆扎的间距,对半硬质绝热制品不应大于300mm;对软质毡、垫不应大于200mm。三、每块绝热制品上的捆扎件,不得少于两道。四、不得采用螺旋式缠绕捆扎。第4.3.2条 软质
20、毡、垫的保温层厚度和密度应均匀,外形应规整,经压实捆扎后的容重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安装容重。第4.3.3条 双层或多层的绝热层绝热制品,应逐层捆扎,并应对各层表面进行找平和严缝处理。第4.3.4条 不允许穿孔的硬质绝热制品,钩钉位置应布置在制品的拼缝处;允许穿孔的硬质绝热制品,应钻孔穿挂,其孔缝应采用矿物棉填塞。第4.3.5条半硬质绝热制品的绝热层,宜穿挂或嵌装于销钉上,并应采用自锁紧板固定。自锁紧板必须紧锁于销钉上,并将绝热层压下45mm。第4.3.6条 立式设备或垂直管道的绝热层采用硬质或半硬质绝热制品施工时,应从支承件开始,自下而上拼砌,并用镀锌铁丝或包装钢带进行环向捆扎。第4.3.7条
21、当卧式设备有托架时,绝热层应从托架开始拼砌,并用镀锌铁丝网状捆扎。当采用抹面保护层时,应包扎镀锌铁丝网(图4.3.7-1、4.3.7-2)第4.3.8条 公称直径小于等于100mm未装设固定件的垂直管道,应采用8号镀锌铁丝,在管壁上拧成扭辫箍环,利用扭辫索挂镀锌铁丝固定绝热层。第4.3.9条 敷设异径管的绝热层时,应将绝热制品加工成扇形块,并应采用环向或网状捆扎,其捆扎铁丝应与大直径管段的捆扎铁丝纵向拉连。第4.3.10条 当弯头部位绝热层无成型制品时,应将直管壳加工成虾米腰敷设。公称直径等于小于70mm的中、低温管道上的短半径弯头部位的绝热层,当加工成虾米腰施工有困难时,可采用软质毡、垫绑扎
22、敷设。第4.3.11条 封头绝热层的施工(图4.3.11),应将制品板按封头尺寸加工成扇形块,并应错缝敷设。捆扎材料一端应系在活动环上,另一端应系在切点位置的固定环或托架上,捆扎成辐射形扎紧条。必要时可在扎紧条间扎上环状拉条,环状拉条应与扎紧条呈十字扭结扎紧。当封头绝热层为双层结构时,应分层捆扎。第4.3.12条 伴热管管道保温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直管段每隔1015m,应用镀锌铁丝捆扎牢固。当无防止局部过热要求时,主管和伴管可直接捆扎在一起;当有防止局部过热要求时,主管和伴管之间必须设置石棉垫。二、采用矿物棉毡、垫保温时,应先用镀锌铁丝网包裹并扎紧,不得将加热空间堵塞,然后再进行保温
23、。三、采用硬质绝热制品保温并要求加垫以设置加热空间时,应在每块制品两端设置垫块或垫环,再进行保温。第四节 拼砌和缠绕法施工第4.4.1条 用水性胶泥拼砌硬质保温制品时,拼缝不满处及砌块的破损处应用胶泥填补。拼砌时,可用橡胶带或铁丝临时捆扎。第4.4.2条 用绝热绳缠绕施工时,各层缠绳应拉紧,第二层应与第一层反向缠绕并应压缝。绳的两端应用镀锌铁丝捆扎于管道上。第4.4.3条 当采用绝热带缠绕时,绝热带应采用规格制品。当现场加工时,其带宽不应大于150mm,敷设时螺旋缠绕,其搭接尺寸应为带宽的1/2。第五节 充填法施工第4.5.1条 绝热层的填料,应按设计的规定进行预处理。对不通行地沟中的管道采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行业标准规范 水利工程、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工程建设、规程规范、施工规范、设计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