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毕业论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毕业论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结业论文(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学员姓名_ _ 学员单位_ 犍为县职业高级中学 培训专业_电子与信息技术_培训地点_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_ _ 培训时间_2013.03.112013.05.31 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 完成日期:_2013-05-28_ _ 指导教师签字:_ 成绩:_ _ 摘 要电子钟是一种能够显示年、月、日、星期、时、分、秒的计时装置,与传统的机械钟相比,它具有显示直观、走时准确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在许多场合都可以数字电子钟。在现有的数码管电子钟技术基础上
2、,本设计论述了以STC89C52RC作为核心控制器、以LCD1602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设备的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该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方案和各个模块的具体设计方法。该控制系统由稳压直流电源、微处理器最小系统、液晶显示模块、独立按键以及RS232通信模块构成。关键词:STC89C52RC 硬件电路 液晶显示器 独立按键 目 录摘 要I目 录II引 言III1 系统方案设计11.1 设计框图12 硬件单元模块设计12.1 STC89C52引脚简介22.2 晶振电路设计32.3 复位电路设计32.4 独立按键电路设计42.5 显示模块电路设计52.5.1 液晶显示器引脚介绍52.5.2 LCD16
3、02内部RAM地址62.5.3 LCD1602显示原理简介62.5.4 1602与微处理器的连接电路图62.6 电源模块72.7 串口电路设计83 总结与体会9结束语10参考文献1111 引 言本论文旨在研究和设计一个采用单片机控制、独立按键可调、液晶显示的电子时钟系统。整个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本文着重对硬件部分进行设计和验证。本系统硬件将实现以下功能:整个系统会显示年、月、日、星期、时、分、秒,并且年、月、日、星期和时间通过独立按键可调。在程序下载时,可通过RS-232串口,利用下载软件直接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方便硬件的调试。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1 系统方案设计1.1 设计框
4、图该方案描述了基于STC89C52RC系统的电子时钟的总体设计框图。该系统由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电源电路、LCD1602液晶显示电路、RS-232程序串口下载电路以及独立按键电路构成。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11所示。微处理器STC89C52独立按键电路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LCD1602液晶显示电路RS-232电路图1.1-1 电子时钟系统框图当系统上电后,单片机实现复位功能,系统正常启动后,一方面,LCD1602液晶显示器显示程序预定的年、月、日、星期、时、分、秒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独立按键,调整年、月、日、星期和时间达到正确的值。并且由于LCD1602具有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超薄
5、轻巧的特点,常用在袖珍式仪表和低功耗应用系统中。故该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模块电路较少,用户操作方便以及成本较低的优点。2 硬件单元模块设计STC89C52是宏晶科技推出的新一代高速、低功耗以及抗干扰超强的单片机,其指令完全兼容传统8051单片机,其主要特性如下:(1)其采用DIP40封装,常见工作电压为5V。(2)应用程序空间达8K,便于开发人员使用。(3)具有EEPROM功能(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掉电后数据不丢失,一般用在即插即用的环境),片上集成512字节RAM,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4)通过串口(RxD/P3.0,TxD/P3.1)能直接下载程序,方便用户的对软件系统的调试。(5)
6、工作温度含商业级(075)和工业级(-40+85)两个层次,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2.1 STC89C52引脚简介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电路设计所采用的是STC89C52控制芯片,其结构引脚如图2.1-1所示。图2.1-1 STC89C52结构图引脚介绍如下所示:(1)VCC(40引脚)和VSS为(20引脚)分别为电源的正极端和接地端。(2)P0口:P0口包括P0.0P0.7(3932引脚),既可以作为普通的I/O口,也可以作为在访问外部存储器的低8位地址线。由于其内部没有上拉电阻,作为普通的I/O口时,需要外接10K的上拉电阻。(3)P1口:P1口包括P1.0P1.7(18引脚),是一个8位双
7、向I/O口,其内部自带上拉电阻,作I/O口时,直接外接电子元件。此外,P1.0还具有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脉冲输入端,P1.1还具有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控制输入端(T2EX)。(4)P2口:P2口包括P2.0P2.7(2128引脚),内部自带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端口,既可作为普通的I/O口,也可作为在访问外部存储器的高8位地址线。它与P0口的8根线共同构成16位地址线。(5)P3端口包括(P3.0P3.7,1017引脚):P3是一个8位双向I/O端口,内部带上拉电阻的。除作为一般I/O口外,P3口还具有其他其它复用功能。当P3口的某些口线作为复用功能引脚时,就不能够作为普通的I/O口
8、。P3剩余口线,可以通过位定义语句使用。其复用功能引脚如下表2.1-1所示:表2.1-1 P3口复用引脚功能端口号引脚号复用功能说明P3.010RXD(串口输入端)P3.111TXD(串口输出端)P3.212INT0(低有效)P3.312INT1(低有效)P3.414T0(T0的外部输入端)P3.515T1(T1的外部输入端)P3.616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低有效)P3.717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低有效)2.2 晶振电路设计XTAL1和XTAL2分别为时钟振荡的两个引脚。当外接晶振时,这两个端子用来接石英晶体,振荡频率为晶体振荡频率,该部分为单片机提供时钟节拍,我们也可以称之为
9、单片机的主频。30P的两个电容起微调和起振的作用,其原理框图如图2.2-1所示。图2.2-1 晶体振荡电路2.3 复位电路设计单片机在上电时,都必须先完成复位动作,使CPU和其它部件均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然后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而单片机自身不能够完成复位动作,需要人为添加外围复位电路。只要在单片机的RST端口连续提供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单片机就可完成复位动作。单片机的自动复位是根据电容的充电实现的。而手动按键复位电路是当按键K1按下时,电容迅速放电,RST端出现高电平;当K被释放时,+5V的电源通过R3又给又给电容C2从新充电,使RST端出现复位正脉冲。其持续时间取决于RC电路的时间常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 毕业论文 基于 单片机 电子 时钟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