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物在加氢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毕业论文.doc
《氮化物在加氢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氮化物在加氢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毕业论文.doc(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摘要原油中有机氮含量一般在0.1%一0.2%(重量)之间,以芳香稠环的形式存在,主要有两种结构类型,非碱性吡咯类型和碱性吡啶类型。近年来,由于咔唑类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外石油地球化学家发现该类化合物蕴藏着丰富的地质一地球化学信息,尤其在油气运移、油藏聚集史及储层润湿性等方面的研究中展示了独特的优势和潜力。这一前沿领域的研究还可以优化油气开发方案,为提高油气的最终采收率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所以本课题对比较典型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一吡咯的吸附行为及吸附机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首先,通过分析吡咯在MoS2上吸附红外谱图和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峰位置的变化来研究其吸附机理;再分析M
2、aterial studio 软件绘制的吡咯在MoS2上吸附的3D图,观察其吸附位置,从而得到吸附机理。其吸附机理为:吡咯在MoS2上的吸附有垂直吸附和平行吸附两种类型,垂直吸附是吸附在N原子上,平行吸附是吸附在C=C上。常温下,发生垂直吸附,高温下,不仅发生垂直吸附,还有平行吸附,而且平行吸附比垂直吸附更稳定。关键词:含氮化合物;吡咯;加氢催化剂;红外光谱图;吸附模型AbstractOrganic nitrogen content in the crude oil is generally between 0.1% to 0.2% (by weight), exist in polycycl
3、ic aromatic forms, there are mainly two kinds of structure types, non alkaline pyrrole types and alkaline pyridine type. In recent years, due to separation and analysis technology of carbazole compounds have a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foreign Petroleum geochemists found that the compounds
4、 contain abundant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information, especially the research on the migration of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history, reservoir and reservoir wettabi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how unique advantages and potential. This field can also optimize the oil gas development project and
5、bring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for improving oil and gas recovery. So this research in the study of typical nitrogen heterocyclic compounds-pyrrole adsorption behavior and mechanism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First of all, through adsorption IR spectra analysis of pyrrole on MoS2 and under differ
6、ent temperature, pressure condition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adsorption. Then analysis the 3D map of Pyrrole adsorption on MoS2, observing the adsorption site, getting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is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adsorption of pyrrole on MoS2, vertical adsorptio
7、n and parallel adsorption. Vertical adsorption was occurred in the N atom and parallel adsorption was occurred in the C=C. Vertical adsorption occurs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at high temperature, not only occurs vertical adsorption but also parallel adsorption. And parallel adsorption is more stable
8、than vertical adsorption.Keywords: nitrogenous compounds; pyrrole; hydrogenation catalyst; in situ FTIR spectra; adsorption model目录1 文献综述11.1有机含氮化合物的研究新进展11.2加氢催化剂41.3“原位”红外81.4Material studio 软件142 实验及模拟162.1实验方法及步骤162.2Material Studio 软件介绍与模拟步骤163 结果与讨论183.1红外光谱图的分析183.2Material Studio 模拟结果及分析24结论
9、33参考文献34致谢38英文文献39文献翻译541 文献综述1.1有机含氮化合物研究新进展1.1.1含氮杂环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通常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低毒性和高内吸性,常被用作医药和农药的结构单元,在医药和农药合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吡啶、喹啉、吡咯等都属于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类化合物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病、胃溃疡、过敏、艾滋病、肿瘤等方面用途很广;喹啉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医药、染料、农药和多种化学助剂,许多喹啉类化合物都是重要医药中间体,喹啉本身最初也是从抗疟药物奎宁经过蒸馏而得到,主要应用于合成抗疟药物,解热镇痛药物辛可芬,局部麻醉药物盐酸地布卡因,抗阿米巴病药喹
10、碘仿、氯碘喹啉、双碘喹啉等,抗菌素药物克菌定;吡咯衍生物单体是一类重要的五元氮杂环化合物,作为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中间体, 在医药、食品、农药、日用化学品、涂料、纺织、印染、造纸、感光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有机含氮化合物的研究,国外开展较早,国内的研究正在起步。目前,对于有机含氮化合物主要侧重于吡咯类中性氮化合物在油气运移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110,并且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认识,但总体来说研究工作还很有限的,尤其是对吡咯类化合物参数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对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石油含
11、氮化合物一卟啉(porphyrns)的发现为石油有机成因说提供了有力证据11。1928年实施的旨在分离和调查石油中的有机含氮化合物的20号API研究计划,使得以吡啶和喹啉为主的大量碱性化合物得以发现12。之后实施的52号研究计划查明了石油中大批具有吡啶、吡咯结构的杂环含氮化合物系列13。随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含氮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方面4,14,15。与此同时,随着非烃化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在研究油气运移时逐渐把注意力转向原油中的极性组分,而含氧化合物中的烷基苯酚和含氮化合物中的烷基咔唑类化合物首先得到极大的关注,使得有机含氮化合物的研究成为非烃地球化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原油中的有机含氮化
12、合物主要是以中性(非碱性)的吡咯类芳香化合物形式出现,而碱性的吡啶类芳香化合物则相对较少。一般说来,碱性氮的量占总氮含量的30%左右,也就是说,原油中非碱性氮的含量占总氮含量的三分之二以上16,即吡咯类化合物的含量占三分之二以上。Richter等16用正戊烷沉淀多个原油残余物中的沥青质,发现沥青质馏分中氮化合物含量最高,即多环芳香结构含氮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沥青质中17。从高沸点到低沸点,氮的含量急剧下降。吡咯类中性氮化合物作为一种示踪剂之所以应用于石油运移研究,主要是因为这种化合物在油气运移过程中表现出主要受运移距离的影响(其它因素的影响相对来说很小)。根据理想运移指示剂的定义18,我们可以应用
13、吡咯类化合物在地层中的分馏效应进行油气运移的研究。油气的初次和二次运移对于成藏石油中的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的分布具有强烈影响。研究表明,运移过程中这类化合物主要产生以下分馏效应:氮屏蔽型异构体相对于氮裸露型异构体富集;烷基咔唑相对于烷基苯并咔唑富集;高碳数同系物相对于低碳数同系物富集2。实验模拟和经验性证据也支持这种结论3。初次运移中,选择性的吸附、水溶性的不同和分子非极性部分体积的差异成为吡咯类异构体分馏的重要影响因素1921。二次运移对有机氮化合物分布的影响与初次运移有相似之处。Larter21等在研究中观察到单体吡咯型化合物丰度降低的速率与烷基取代基位置有关,并且在运移过程中咔唑和苯并咔唑、
14、二苯并咔唑系列发生分馏效应,其分馏程度与距离有关,并可将其用于评价油气运移距离。通过对有机含氮化合物研究和应用进展的回顾,我们可以得出了以下结论: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在石油运移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非烃地球化学的发展;成熟度、沉积环境、沉积母质等都会对吡咯类化合物的分布和组成产生重要影响;对于生物降解油来说,吡咯类化合物参数已不再适用于油气运移方面的研究和评价;在进行含氮化合物研究时,应转变观念,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油气运移方面的研究,吡咯类化合物同样可作为成熟度和油源对比参数使用22,23。因此,可以说,对吡咯类化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吡咯类化合物种类较多,对吡咯的研究就显得更具
15、有代表性意义。1.1.2吡咯类化合物我国吡咯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吡咯行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措施,研究分析吡咯行业发展的突出瓶颈,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及到2020年吡咯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原则、战略选择和关键举措。吡咯24,浅黄色或棕色油状液体,具有类似苯胺的气味,熔点-24,沸点131,相对密度(水=1)0.9691(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31,燃烧热2373kJ/mol,闪点39,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数有机溶剂。吸入其蒸气可致麻醉,并引起体温持续增高。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高温时分解,释出剧
16、毒的氮氧化物气体,流速过快,容易产生积聚静电,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吡咯可用1,4 -二羰基化合物与氨反应制取,工业上吡咯由丁炔二醇与氨通过催化作用制备。一般而言,用吡咯为原料进行实验之前,要重新蒸馏后再使用,因为吡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易聚合生成聚吡咯(黑色固体)。1.2加氢催化剂抚顺石化公司催化剂厂是国内主要的加氢催化剂生产基地,拥有国内、国外多条催化剂生产线。其中一条主要生产线采用全智能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系统强大的批量控制(TPB)、顺序控制和连锁控制,实现催化剂制备的全自动化,彻底改变生产靠人工操作的现
17、状,不仅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还大幅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控制精度和产品质量。随着催化剂行业竞争的加剧,国内催化剂制备企业在提升产量的同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尽量减少手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消除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成为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自动化、精确化控制变成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2529。1.2.1国产催化剂原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相比于进口催化剂原料来说,国产的氧化铝和分子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烧残波动大,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极大的影响到原料的投料配比,从而对成品的催化剂产品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解决该问题目前可行的方法是,对某配方涉及的主要原料分大批次(如
18、 510 t/次)预先使用大型的粉体混合设备进行混合,实现批量物料的均质,然后通过气流输送设备(粉体气流输送是借助气体的动能,使管道中的粉体被悬浮输送,一般有真空输送、压力输送和混合式输送等多种形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煤炭等领域的粉料输送,技术已非常成熟)输送到下道工序备用。1.2.2国产催化剂原料混合试验如前所述,氧化锆的熔点高达2700,即时加热到1900也不会与熔融的铝、铁、镍、铂等金属,硅酸盐和酸性炉渣等发生反应,所以用氧化锆材料制作的坩埚能成功的熔炼铂、钯、钌、铯等铂族贵金属及其合金,亦可用来熔炼钾、纳、石英玻璃以及氧化物和盐类等。利用螺条式混合机进行了混合实验,利用比表面法测试
19、的混合度的结果如表 1 所示。混合均匀度随着混合时间的增加,在某时间段存在一个峰值(拐点),之后,均匀度将随着混合时间增加开始回落最终达到恒定状态。因此,在拐点附近,粉体混合效果最好。此外,根据这种设备和催化剂厂目前使用的锥式干混器混合效果比较后得出:粉料混合均匀度是由混合物料本身的物理特性决定的,与混合设备并无直接关系;混合设备均能实现物料均匀混合,性能优劣只决定了粉料混合达到拐点的时间长短(混合效率)。因此,从适应大批量物料混合以及节约空间的考虑,对原料的均质问题,在此选择螺条式混合机来完成均质混合。1.2.3自动化配料、混合工序应用设想借鉴于 3000 车间 10 单元原料配制部分采用现
20、场物料在线称重、校核,并使用 TPB 系统,实现了原料配制的自动化控制,其具体控制程序如图 1 所示。该配料程序必须满足:(1)对原料的精确称量是保证原料按配方准确加入的必要保证。(2)原料质量指标的稳定性(烧残)直接决定了催化剂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只有达到了上述两项要求,在未来建设国产加氢催化剂生产线时,可完全引入该方法实现自动控制。其中,原料的精确称量方面,3 000 车间所有涉及自动称重的部分均配备了标准砝码,在每次生产前对传感器进行校核。从多年来自动称重传感器的使用效果看,应属于比较成熟可靠的方法;原料质量指标方面,由于国产剂种大部分使用国产原料,制造厂家技术落后等方面的原因,实现原料烧
21、残均一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因此,原料均质问题是国产加氢剂生产实现自动配料的关键问题。综上所述,原料配制、混合工序流程设计如图2 所示。国产催化剂原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相比于进口催化剂原料来说,国产的氧化铝和分子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烧残波动大,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极大的影响到原料的投料配比,从而对成品的催化剂产品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解决该问题目前可行的方法是,对某配方涉及的主要原料分大批次(如 510 t/次)预先使用大型的粉体混合设备进行混合,实现批量物料的均质,然后通过气流输送设备(粉体气流输送是借助气体的动能,使管道中的粉体被悬浮输送,一般有真空输送、压力输送和混合式输送等多种形式,目前已广
22、泛应用于化工、煤炭等领域的粉料输送,技术已非常成熟)输送到下道工序备用。随着重整催化剂的发展,对原料中杂质要求更为严格,同时随着重整工艺技术的提高,重整原料油来源将更为广泛,对预加氢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对于高含氮石脑油重整预加氢催化剂的选择,特别是原料中的w(氮)510-6时,应首先考虑Ni-Mo型脱氮性能高的催化剂。1.3红外光谱技术原位红外光谱技术(in-situ IR)是研究表面吸附态、表面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的重要手段30,31,可以获得催化作用机理方面的信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出现了多种分析技术和联用技术,继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
23、)光谱法后,又相继出现了时间分辨(Time-Resolved)光谱,步进扫描(Step-Scan)光谱,基体分离(Matrix-Isolation)光谱,光声(Photoacoustic)光谱,光热(Photothermal)光谱及多维(Multidimensional)光谱分析技术等。联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如: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临界超流体色谱(SFC)、薄层色谱(TLC)、热重分析技术(TGA)、裂解色谱(PYGC)等与傅立叶变换色谱联用,大大拓宽了红外光谱法的应用范围。目前已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生化、医药、食品环保、油漆、涂料、超导材料、天文学、军事科学等各个领域。随
24、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愈来愈迫切地要求了解化学反应的中间过程、检测催化循环的中间产物和真实反应体系的吸附态、测定高温高压体系的平衡常数与速率常数等等。各种波谱仪的发展为这些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但一般仅限于常温常压样品,不能提供高温高压下反应体系的确切信息。为此,人们提出了“原位”(insitu)检测的要求,即通过特定方法,检测与反应条件完全相同条件下的样品。在红外、核磁、X衍射等各种“原位”,测量技术中,尤以“原位”红外光谱方法应用最广泛。其核心部件高温高压样品池最早出现于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初成功地应用于均相催化领域32。从1980年开始,人类自行设计了高温高压红外流动池,摸索了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氮化物在加氢催化剂表面的吸附 毕业论文 氮化物 加氢 催化剂 表面 吸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