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DOC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年5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2667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有关计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负责解释。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9月29日编 制 说 明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国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和有关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了行之有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在先后完成本标准的初稿、征求意见稿及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完成送审稿,经审查会审定稿。本标准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等。本标准为首次编制,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
3、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交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建设部1992年9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 混凝土拌合物 ()稠度 ()含气量 ()水灰比和水泥含量 ()均匀性 第二节 混凝土强度 第三节 混凝土耐久性第三章 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 第一节 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 ()骨料 ()水 ()掺合料 ()外加剂 第二节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第四章 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第一节 计量 第二节 搅拌 第三节 运输 第四节 浇筑前的检查 第五节 浇筑 第六节 养护附录附加说明第一章 总 则第1.0.1条 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
4、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第1.0.2条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第1.0.3条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
5、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第1.0.4条 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第2.1.7条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检测结果与要求值的允许偏差范围应为1.5%。()水灰比和水泥含量第2.1.8条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第2.1.9条 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和水泥含量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实测的水灰比和水泥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均匀性第2.1.10条
6、混凝土拌合物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第2.1.11条 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第2.1.12条 检查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时,应在搅拌机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4至3/4之间部位采取试样,进行试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二、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第二节 混凝土强度第2.2.1条 普通混凝土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划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1
7、2个强度等级。第2.2.2条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行。实测的混凝土抗冻性或抗渗性指标,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第2.3.4条 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氯化物总含量(以氯离子重量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对素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2%;二、对处于干燥环境或有防潮措施的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三、对处在潮湿而不含有氯离子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0.3%;四、对在潮湿并含有氯离子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0.1%;五、预应力混凝土及处于易腐蚀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0.06%。第三章 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第3
8、.0.1条 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应包括组成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和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确定。第一节 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水泥第3.1.1条 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碴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快硬硅酸盐水泥的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第3.1.2条 应根据工程特点、所处环境以及设计、施工的要求,选用适当品种和标号的水泥。第3.1.3条 对所用水泥应检验其安定性和强度。有要求时,尚应检验其他性能。其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9、)、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和水泥化学分析方法的规定。注:根据需要可采用水泥快速检验方法预测水泥28d强度,作为混凝土生产控制和进行配合比设计的依据。第3.1.4条 水泥应按不同品种、标号及牌号按批分别存储在专用的仓罐或水泥库内。如因存储不当引起质量有明显降低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时,应在使用前对其质量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的结果使用。()骨料第3.1.5条 普通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第3.1.6条 骨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粗骨料最大粒径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得大于混凝土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燉4,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
10、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2,并不得超过50mm;2.泵送混凝土用的碎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1燉3;卵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2/5;二、泵送混凝土用的细骨料,对0.315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少于15%,对0.16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少于5%;三、泵送混凝土用的骨料还应符合泵车技术条件的要求。第3.1.7条 骨料质量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一、来自采集场(生产厂)的骨料应附有质量证明书,根据需要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及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二、对无质量证明书或其它来源的骨料,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及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必要时还应检验其他质量指标。三、对海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质量 控制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