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牛场隐性乳房炎的普查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牛场隐性乳房炎的普查与分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潍坊牛场隐性乳房炎的普查与分析 姓 名 学 号 1213010142专 业 动物防疫与检疫班 级 12级动物防检所 在 系 动物医学指导教师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制年 月 日说 明1、论文要求用A4纸进行打印,页面设置为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5cm,左侧装订。2、论文含封面、正文题目、作者简介、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版块,必须用学院要求的格式进行编辑,不按要求格式编辑视为不合格。论文格式可从学院教务与科研处网站下载专区下载(登录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网站,进入院内站点教务与科研处,下载专区在教务与科研处网站页面右侧)。3、毕业论文应于公历6月10日
2、(公历)前完成并递交所在系。可返校直接递交,也可邮寄或通过电子邮件递交,后两种方式需通过电话、短信或其他通讯方式予以落实。因未经落实而引起的一切问题,学校概不负责。 一 本课题来源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1. 课题来源来自奶牛场生产实践,属自拟课题。2研究目的本试验对新疆潍坊牛场的183头泌乳期奶牛716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普查,就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所存在的外在因素(圈舍环境、挤奶方式、饲料和饲养程序)与内在因素(年龄、胎次、泌乳期、日产奶量)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2. 研究意义乳房炎是奶牛生产中最普遍最常见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占奶牛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之首几乎每个地区每个养牛场都有乳房炎
3、的发生尽管人们在乳房炎的防治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采用了许多的方法和措施但随着奶牛业的迅猛发展和饲养规模的持续扩大,乳房炎发病率和发病数量仍居高不下给养殖者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奶牛养殖的积极性和奶牛业的发展,并对食用者的身体构成危胁。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中隐性乳房炎, 又称非临床型乳房炎, 严重影响牛的产奶量和乳的品质, 还容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的肉眼可见变化, 常常被人们忽视。据报道, 隐性乳房炎发生时, 平均每头奶牛年产奶量约减少500 kg, 可见隐性乳房炎给养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新疆克拉玛依市绿成公司奶牛数目急剧增加, 隐
4、性乳房炎发病率日益增高,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准确掌握该病的发病情况, 2009年3- 6月本人对克拉玛依市绿成公司新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进行了普查, 探究其与隐性乳房炎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从而为隐性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1国内外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人们食用的奶中牛奶占98%,因此牛群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奶的产量和质量,并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当前危害奶牛业发展的疾病有四大类,即营养代谢性疾病、乳房疾病、不孕症和肢蹄病。隐性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乳房炎,据报道,西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
5、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达25%;美国平均因隐性乳房炎年经济损失达10 亿万美元;德国乳牛业因隐性乳房炎年损失4.5 亿马克。在我国乳房炎的发病率更高,一般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达到20%40%以上,甚至高达50%80%。20 世纪70 年代,国际奶牛联合会统计的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是2%, 隐性乳房炎的患病率为5 0 % ,当时我国几个大城市的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20%70%。20 世纪80 年代, 我国部分地区的调查结果是,有60% 以上的奶牛感染隐性乳房炎,有3 0 % 5 0 %的乳区感染隐性乳房炎。据王应安等调查, 青海某奶牛养殖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乳头患病率和乳区患病率分别为54.08% 和
6、25.89%;杜志权等调查, 乳头患病率和乳区患病率分别为61.03%和31.70%;据杨勇调查,奶牛患病率和乳区患病率分别为7 0 . 3 9 % 和38.49%。以金等对内蒙古某奶牛养殖场283 头泌乳牛、1078 个乳区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出隐性乳房炎的乳头患病率和乳区患病率分别为61.84% 和32.28%。上述情况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范围广,而且呈上升趋势。1.1隐性乳房炎及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隐性乳房炎感染率非常高,控制难度也非常大,其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产奶量下降,降低牛奶的品质,甚至使牛失去生产能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危害人类健康。其临
7、床症状如下:患牛乳房无红、肿、热、痛,乳汁肉眼观察正常,产奶量减少或无乳,乳房触摸无硬块,患牛未出现体温升高、精神、食欲不佳等全身症状。患牛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的异常,然而乳汁在理化性质及细菌学上已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pH值达7.0 以上,呈偏碱性;乳内有奶块、絮状物、纤维;体细胞数在50 万/ 毫升以上;细菌数和电导值增高。隐性乳房炎较难及时发现和治疗。 2.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的因素由于隐性乳房炎症状轻微,常被人们所忽视,不仅严重影响患病牛的产奶量、乳品质,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而且易在牛群中传播流行,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同时牛奶品质发生变化。内在因素(年龄、胎次、泌乳期等)与外在因素(圈
8、舍环境、挤奶方式、饲料和饲养程序)都影响着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各种因素如下:2.1牛舍环境管理因素不同牛舍的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分析认为与该场牛舍环境卫生状况较好有关,牛床和运动场比较干净,粪便清理比较及时。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环境因素对乳房炎的发生率。2.2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与挤奶操作规程的关系牛场在挤奶过程中基本上是采用一条毛巾、一桶温水同时对多头奶牛进行乳房擦洗消毒。这种消毒方法不但没有起到消毒的效果,反而大大增加了病原微生物的交叉传播。致使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很高。2.3 泌乳期泌乳期与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因为随着泌乳期的延长奶牛日均产奶量逐渐提高,进而母
9、牛采食量显著增加,乳房负担增大,此应激造成隐性乳房炎的感染几率提高。到泌乳后期,一方面由于长期挤奶,乳头管开放度提高,外界病原菌易侵入乳房;另一方面经过泌乳前、中期与病原菌的接触和累积繁殖,乳中体细胞数会增多,从而导致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的增加。另外,奶牛在泌乳高峰期后淋巴细胞数量下降,致病细菌入侵机会增多,也导致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增多。2.4胎次 不同胎次与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也存在明显差异。因为随着胎次的提高,奶牛产奶量增加,乳房负担也相应加重;另外病原菌的繁殖累积增多,隐性乳房炎发生率提高,第3胎时最高,以后逐渐降低。2.5乳区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在乳区上的差异可能乳房指数、环境管理、挤奶操作及
10、程序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左乳区阳性率高于右侧,前乳区高于后乳区。2.6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 奶牛体质减弱,免疫功能下降,乳房在挤奶过程中长期受挤压,造成乳头、乳管的机械损伤增多,乳头括约肌机能衰退,出现闭合不严、松弛,导致病原微生物容易入侵,因而导致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四、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隐性乳房炎感染率非常高,控制难度也非常大,其特征是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异常,乳汁在理化性质和细菌学上已发生变化。其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产奶量下降,降低牛奶的品质,甚至使牛失去生产能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危害人
11、类健康。因此其防治问题已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欲对隐性乳房炎进行很好的治疗和预防,就必须找出导致问题的原因所在。本课题将从各种可能导致隐性乳房炎发生的原因出发,探究与隐性乳房炎发生率之间关系,从而为隐性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五、 课题所需条件及解决方法牛场有关技术人员愿意配合作好此项工作,大学图书馆有相关文献资料并有网络文献数据库可以利用。六、本课题工作方案12009年3月: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寻找合适的调查方法。 22009年4月:查阅试验奶牛的原始资料,选无临床性乳房炎的奶牛为试验动物,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32009年4月-2007年6月:对试验牛进行多次隐性乳房炎检测。详细记录试验
12、过程中的各项数据。42009年7月:整理所收集资料,对各项资料进行分类和列表,进行统计。52009年10月-2010年1月:根据所整理出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结果,最终撰写出论文。把所记录和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出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与乳区阳性率,再分析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与年龄、泌乳时间、胎次等的关系,从而比较出各种药物对各类状况奶牛的疗效的好坏,找出适宜的最好的药物来治疗,这是本次实验的重点和难点。七、参考文献1 陈育智.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J. 河北畜牧兽医 , 2005,(04) 2 李成应, 李培锋, 李晓楠.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其防治J. 畜
13、牧与饲料科学 , 2005,(03)3王应安、张才俊.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8.(6)4萧定汉.奶牛病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5杜志权、彭永鹤、李莉等,奶牛隐性乳房炎现场调查.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3.(2)6杨章平.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规律的研究.中国奶牛,1997.(4)7甘肃农业大学主编.兽医产科学.第二版农业出版社,19908孙忠银,田文濡.奶牛乳房炎与繁殖规律的研究.黑龙江畜牧兽医.1992(5)9杨建光.奶牛隐性乳房炎与泌乳月的关系试验.中国奶牛.1996(5)10李国江.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与评估.中国奶牛,1998,(3)答辩小组意见:答辩小组组长签字(
14、盖章) 年 月 日成绩评定: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年 月 日正文参考样本潍坊地区仔猪黄痢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摘 要 从潍坊地区6个养猪主要县市的14个规模化猪场和22个养猪专业户采集疑似仔猪黄痢病料76份,共分离出6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6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用大肠杆菌O抗原单价血清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其中有45株能定血清型,分布在9个血清型中,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8(11株),O9(9株),O141(8株),占定型菌株的62.2%,其余血清型为O45(3株)、O147(3株)、O20(2株)、O157(3株)、O101(4株)、O119(2株)。关键词 仔猪黄痢;大肠杆菌;血清型;分
15、离鉴定摘要及关键词要求(摘要及关键词黑体、五号;摘要及关键词内容华文仿宋,五号,固定值18磅)以下为正文部分,正文要求(宋体,小四,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排水样稀粪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为探明导致潍坊地区仔猪黄痢的大肠杆菌的主要血清型及主要分布情况,为本地区仔猪黄 痢的防制提供科学根据,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导致潍坊地区仔猪黄痢的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参考文献(黑体,五号)1高明远,周应志等甘肃省仔猪腹泻的流行情况调查J中国兽医科技,1998,28(3):13-152杨恒威金昌市郊仔猪黄白痢发病情况调查J中国兽医科技,1998,28(2):383赵发苗,高云英等初生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制J中国兽医杂志,2002,32(11):404张宏伟等动物疫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51-535张绍贤,蔡宝祥等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84-886李文刚,甘孟侯猪病诊断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198-200文献内容要求(楷体,五号,固定值18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