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一 教育学基础教育的概念: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活动教育的属性:1.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意识2. 本质属性:教育的永恒性、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隐性功能与显性功能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起源论。代表人物:勒图尔诺、沛西能;主要观点: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和冲动。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
2、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我国及前苏联教育界;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原始教育的特点:教育内容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相适应 教育具有原始性,内容贫乏、目的单一、方法简单 教育具有同一性,表现在内容、对象、目的等方面古代社会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和封建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的出现 具有阶级性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国家的未来统治者 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封建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教育不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还具有森严的等级性 教学内容主要以四书五经为主 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肃的纪律约束为主,并辅以个人的修养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 欧洲古代的教育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培养武士)、雅典教育(培养政治人才) 中世纪:骑士教育(俗世教育)、教会教育(僧侣教育)近现代教育: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当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国际化、教育多元化、教育现代化小学教育的地位: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基础性主要表现为: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各级各类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小学教育的作用:在身体素质方面、心理素质方面、文化知识方面、思想道德方面起着启蒙作用近现代小学学制:1862年,京师同文管是我国最早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地方1878年,近代小学
4、教育创始人张焕纶创办了上海正蒙书院,正式拉开了我国近代小学教育改革的帷幕,在正蒙书院实行班级授课制;1892年,著名实业家盛宣怀奏请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生),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新式师范学院,是中国师范教育的开端;1901年清政府明令将全国各地旧书院、义学、社学改为学堂,.将州县改为小学堂,这是我国地方小学教育普及运动的开端,也是第一次以政府的名义改革小学教育,将小学计划建于公文开端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小学修业年限为4年,这是我国首次第一个颁布的现代学制但并未实施1904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体现了“中学为体,西
5、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首次提出要实施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规定初等小学男女可以同校、废除读经、该学堂为学校、增加自然科学内容。192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即三三六学制或“新学制”,首次确定了女子与男子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基础性、全面性、全民性、义务性(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教育学的含义: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孔子及论语 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庶富教”理论、启发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
6、发)和因材施教(求退之,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学思结合;战国晚期的学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思想主张:化民成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相长,藏息相辅(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而西方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产婆术(诘问、归纳、定义、助产)古希腊的柏拉图:理想国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古罗马的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即又叫论演说家的教育),这是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培根:第一次提出来了教育是一本独立的学科康德:是第一个在大学里教授教育学的人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教育著作
7、,最早一部具有教育体系的著作。思想主张:主张“泛智教育”思想;建立“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内容;首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提出了自然适应性教育原则。赫尔巴特: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但却是“传统教育”得代表人物,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具有科学系统的教育学;思想主张: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洛克:在教育漫画中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绅士教育体系;提出了“白板说”。卢梭:代表作爱弥儿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3.教育学理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梅伊曼和拉伊提出了利用实验和统计、比较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
8、学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杜威被誉为“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学校及社会、从做中学;核心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教育是第一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来阐述教育理论的教育著作;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卡连珂的教育诗;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鲍尔斯、金帝斯、阿普尔、吉鲁等制度教育学:代表人物:乌里、瓦斯凯、洛布罗等人英国的斯宾塞:代表作教育论,提出了科学主义教育学思想或功
9、利主义教育学思想。斯宾塞也是历史上提出“课程”概念的第一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张思想:生活及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合一4.教育学理论的深化发展: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动作、情感掌握学习理论:布鲁姆认为95%的学生都可以学好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发现法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范例教学理论:基本型、基础性、范例性,也是选择范例的基本原则赞可夫:发展主义教学理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保罗朗格朗:终生教育思想;而耶克斯利是首次提出了“终身教育”概念的人;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智力的构成: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
10、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认知智能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规格与教育结构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教育是是劳动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关系: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关系: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4)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
11、主5) 教育能够培养政治人才6)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一定的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制度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文化影响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全面影响人们对教育目的、地位、作用、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的看法,从而使教育处处体现一个民族的内在倾向教育的文化功能:传递保存功能、传播丰富功能、选择提升功能、创造更新功能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遗传决定论:桑代克、霍尔)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特征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环境在人的
12、身心发展的作用:(环境决定论:华生)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外部条件,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什么教育在个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全面、深刻、系统的影响学校有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来专门负责教学,有助于扬长避短,取得良好效果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条件:(教育万能论:洛克、爱尔维修)教育必须适应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必须与家庭、社会相配合;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顺序性、具有不平衡性、具有阶段性、具有个别差异性、具有互补性教
13、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学校)、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师)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具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一定的经济文化制度、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过程中个体的价值取向历史上主要的教育目的理论:1. 神学教育目的论:夸美纽斯、雅克马利坦和日本的小原国芳2.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柏拉图、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等。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满足社会的需要为中心3.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等。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即满足个人的需要)为中
14、心4. 教育无目的论:杜威。(观点:教育过程在让自身以外没有目的、教育适应生活学说)5. 教育准备生活说:斯宾塞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则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或基本点: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要求全面发展 具有独立个性学校组织的特征:垄断性、公益性、非自愿性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小学教育工作管理、小学总务工作管理、小学教师工作管理学校管理的过程:计划、实施、总结、评价学校管理的原则: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效益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以教学为主,全面发展原则
15、学校管理的方法: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学术方法校园文化形态: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前制度化教育(奴隶制度时期)制度化教育(清朝末期),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非制度化教育(认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确定学制的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双轨制(以英国为主)单轨制(以美国为主)分支型学制(以苏联、中国为主)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层次
16、化、多元化,逐渐形成教育终身体系;学校组织机构的结构类型:直线型结构(最早最简单的一种学校组织结构类型)职能型结构(除直线主管外还相应设立一些组织机构)直线职能型结构(也称直线参谋型结构或U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结构(由纵向的职能领导系统和横向任务系统所组成的组织结构)学校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能部门: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机构)、政教处(德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总务处(后勤工作的组织管理工作)、教研室、年级组我国中小学现行的管理体制是校长负责制教师的职业责任: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全面实现教育目的教师的具体任务:做好教学工作、做好教育工作
17、、关心学生的身体和身心发展健康、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教师的职业角色: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研究者角色、示范者角色、朋友者角色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长期性、创造性、示范性学生的基本特点:(1)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学士具有可塑性、学生具有依附性、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具有自主性 (2) 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3)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现代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人,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要尊重学生的自主独立性师生关系的内容:教学关系上的授受关系,这是师生关系之间的一种业务关系;人格关系上的平等关系,这是师生关系之间的一种心理关系;
18、道德关系上的相互促进关系,这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伦理关系;师生关系的类型: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现代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建立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自身修养;发扬教育民主;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人际沟通艺术;课程的概念: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广义);特指某一门学科(狭义)。课程类型: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经验课程、生活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学科课程)、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课程理论流派:学科中心课程:斯宾塞、夸美纽斯
19、、赫尔巴特、布鲁纳;该流派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活动中心课程: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提出设计教学法);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主张打破严格的科学界限等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金蒂斯、布厄迪等;主张课程的价值是社会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载运工具。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一定社会发展水平与需求、科学知识的进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课程理论课程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计划(课程计划)的概念: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文件,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
20、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要和重要依据。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首要内容),列入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总称为课程。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相关教学活动安排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概念: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科书: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用于系统的表达学科具体内容的教学用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适应性、开放性、经济性、优先性课程研制的模式:泰勒的目标导向模式,注重目的(泰勒提出了“八年研究”和目标评价模式;)、斯腾豪斯的过程导向模式,注重过程、情景模式
21、(主要代表人物斯基尔贝克、劳顿)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泰勒)注重预期的结果目标游离模式(斯克里文)注重真实的结果CIPP模式(斯塔佛尔比姆)又称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评价的主要类型:诊断性评价(学期教学开始)、形成性评价(又叫过程性评价,指在学期教学过程中)、终结性评价(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相对评价、绝对评价(期末考)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与改革,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重视课程内容的调整;重视评价的改革,评价方式多样化;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
22、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育人为本的学生观、开放的大课程观、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三维教学目标观、自主学习观、发展性评价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一)课程结构新课程结构的特点: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二)课程实施:1.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2.教学观(基本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3.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开发的设计者、开发者、建设者与执行者;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三)课程管理(四)课程评价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非职业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招聘 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