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 毕业论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 毕业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学号 G0910124 姓名 班级 物流0902班 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 目录一、绪论.3(一)、研究背景.3(二)、现代物流特征.3(三)、物流配送中心的目标任务.4(四)、物流配送中心的设计原则.4(五)、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4 二、具体方法.5(一)、多准则决策方法.5(二)、数学规划方法.6(三)、仿真方法.6 (四)、启发式算法.7 (五)、遗传算法.7 (六)、人工神经网络.8(七)、模拟退火算法.9 三、展望物流中心未来发展.9参考文献.10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内容摘要】: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在物流运作中有着重要
2、的地位。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各种选址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一定的适用范围,各种方法的组合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趋势。【关键词】:物流配送中心 选址目标 原则 方法 一、绪论(一)、研究背景1、物流配送中心广泛兴起20世纪下半叶,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规模不断扩大,货物运输量急剧增加,运输业务得以迅速发展,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零售业中连锁经营、专卖店、无店铺销售等各具特色的业态应运而生,为商品流通提供多样化的渠道,促使生产
3、、销售结构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推动了流通环节的高效化和重新组合。物流配送得到长足发展,传统的仓库概念被逐渐打破,作为物流节点的仓库从原来的单一保管功能迅速向收获,分货,装卸,加工,配送等各种功能方向发展,港口,码头,汽车和火车货站,机场货站,城市仓库等物流结点都在扩展自己的功能,许多物流结点逐渐演变成现代物流配送中心。2、物流配送中心的概念及功能 配送中心就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配送中心是基于物流合理化和发展市场两个需要而发展的,是以组织配送式销售和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功能的流通型物流结点。它很好地解决用户
4、多样化需求和厂商大批量专业化生产。 (二)、现代物流特征1市场化。市场也称社会化。现代物流是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市场化高度发达的标志。也许有人认为市场化不能作为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2集约化。目前人们对集约化经营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高效率则是其中应有之意。集约化经营之所以效率高,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实现了社会化服务的大物流,二是物流技术水平高。3漩涡式。和上一个问题相联系的是,在集约化经营的条件下,就必然会形成了现代化所特有的漩涡式物流。所谓漩涡式物流就是众多的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物资和生产出来的产品,由少数物流企业供给或销售,也就是说一个物流企业承担多个生产企业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供给,或
5、一个物流企业推销多个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4系统性。由于物流社会化服务本身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其生产过程涉及到很多部门,很多环节,所以现代物流的生产过程体现了十分明显的系统性特征。5国际化。国际化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它是物流国际市场不断开拓的结果,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由于物资资料的生产和贸易发展已经越出一国的界限,为其服务的物流也必然在世界范围展开。(三)、物流配送中心的目标任务1、提高物流系统的吞吐能能以适应运营业务的扩展的需要2、建立一个柔性物流配送中心以适应产品经常变化的状态3、对客户供货迅速及时,保证主要物品不缺货,并对客户提供必要的信息事务4、对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
6、外及随机变化的能做出及时响应,保持正常运转5、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6、对物流系统中的产品进行实时跟踪(四)、物流配送中心的设计原则物流配送中心的设计应把适应性原则 、统筹原则 、经济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与前瞻性原则 、环境保护原则 、柔性原则 、竞争性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等进行融会贯通,统筹兼顾的运用到配送中心选址上来。(五)、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1、货物分布和数量。这是配送中心配送的对象,如货物来源和去向的分布情况、历史和现在以及将来的预测和发展等。配送中心应该尽可能地与生产地和配送区域形成短距离优化。货物数量是随配送规模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货物增长
7、率越高,越是要求配送中心选址的合理性,从而减少输送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2、运输条件。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应接近交通运输枢纽,使配送中心形成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恰当的结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配送中心应尽可能靠近铁路货运站、港口及公路。 3、用地条件。物流配送中心的占地问题在土地日益昂贵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是利用现有的土地,还是重新征地?地价如何?是否符合政府规划要求等等,在建设配送中心时都要进行综合考虑。 4、商品流动。企业生产的消费品随着人口的转移而变化,应据此更好地为企业的配送系统定位。同时,工业产品市场也会转移变化,为了确定原材料和半成品等商品的流动变化情况,在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时,应考
8、虑有关商品流动的具体情况。5、其他因素。如劳动力、运输与服务的方便程度、投资额的限制等。二、具体方法 (一)、多准则决策方法 在物流系统的研究中,人们常常会遇到大量多准则决策问题,如配送中心的选址、运输方式及路线选择、供应商选择等等。这些问题的典型特征是涉及到多个选择方案(对象),每个方案都有若干个不同的准则,要通过多个准则对于方案(对象)做出综合性的选择。对于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人们常常以运输成本及配送中心建设、运作成本的总成本最小化,满足顾客需求,以及满足社会、环境要求等为准则进行决策。多准则决策的方法包括多指标决策方法与多属性决策方法两种,比较常用的有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
9、判、数据包络分析(DEA),TOPSIS、优序法等等。 多准则决策提供了一套良好的决策方法体系,对于配送中心的选址不管在实务界还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均有广泛的应用与研究。关志民等(2005)提出了基于模糊多指标评价方法的配送中心选址优化决策。从供应链管理的实际需要分析了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主要因素,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由此给出了一种使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有机结合的模糊多指标评价方法。Chen-Tung Chen(2001)运用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模糊多准则决策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以投资成本、扩展的可能性、获取原材料的便利性、人力资源、顾客市场的接近性为决策准则,并对各个准则采用语
10、义模糊判定的方式进行了权重上的集结。 有关多准则决策方法,特别是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在配送中心的选址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线性的决策思想,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线性的决策思想逐渐地暴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非线性的决策方法是今后进一步的研究的重点和趋势。(二)、数学规划方法数学规划算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混合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网络规划算法等。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规划论中常常引入了不确定性的概念,由此进一步产生了模糊规划、随机规划、模糊随机规划、随机模糊规划等等。不确定性规划主要是在规划中的C(价值向量)、A(资源消耗向量)、b(资源约束向量)和
11、决策变量中引入不确定性,从而使得不确定规划更加贴近于实际情况,得到广泛地实际应用。 国内外学者对于数学规划方法应用于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姜大元(2005)应用Baumol-wolf模型,对多物流节点的选址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举例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说明,该模型属于整数规划和非参数规划结合的模型。各种规划的方法在具体的现实使用中,常常出现NP hard问题。因此,目前的进一步研究趋势是各种规划方法和启发式算法的结合,对配送中心的选址进行一个综合的规划与计算。(三)、仿真方法 仿真是利用计算机来运行仿真模型,模拟时间系统的运行状态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并通过对仿真运行过程的观察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 毕业论文 物流配送 中心 选址 方法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